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卑是自我评价过低的一种消极心理状态。经常遭受失败和挫折,是产生自卑心理的根本原因,成人的过高期望、消极评价等是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的重要原因。对于自卑的学生就要求教师付出更多的爱,用满腔的爱抚慰他们脆弱而幼小的心灵。
关键词:自卑感;挫折;心理;激励;自信
如果说充满自信的学生犹如茁壮成长的幼苗,那么自卑的学生就宛如未扎根大地,在风中摇摇欲坠的幼苗。他们需要更多阳光的照耀,更多雨露的滋润。而使他们茁壮成长的雨露,便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是儿童形成自信或自卑的关键期。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认清什么是自卑心理,追根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以便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摆脱自卑的阴影,重塑自信。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可以怎样去抚慰孩子幼小敏感的心灵,如何去化解孩子们的自卑心理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挖掘潜力,找闪光点——因势利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即使是自卑的学生,也有自己的闪光点,只是他们的长处暂时相对少一点,或不容易被人发现,而自卑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细心,用较强的洞察力,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记得我的第一届学生中,就有这么一个自卑学生小严,基础差,每回考试都是个位分,总是一个人默默地低头,不合群。每次和他说话时,他也总是低头不语,不敢正视。有一次,学校搞大扫除,我班负责打扫楼梯,班中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很是娇气,马马虎虎打扫了一阵子便溜了,等我去看他们完成的怎样时,发现一个人影也没有了,正当我转身想去找他们时,却发现二楼转角处有个学生正在不停地擦着什么?走近一看正是小严蹲在那里,左手一块湿抹布,右手一块干抹布,满头大汗地擦地。我忽然觉得本来让自己头痛的学生原来是这么的可爱,平时自卑的他也有阳光灿烂的一面。大扫除结束以后,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并提倡同学们学习他不怕苦,不怕累的劳动精神。接著我委任他当本组的卫生组长,接下来的日子,我发现他一如既往地做好值日,只要做得好的,我都不失时机地在全班面前表扬他。而他也在获得多次肯定后,下课开始试着和同学聊天玩耍,脸上也渐渐露出笑容。
二、营造氛围,多点关爱——一视同仁
关爱是教育的前提。十多年的班主任历程,让我发现班级的自卑学生中,外来民工子女居多,那么作为教师,必须一视同仁,去关爱他们。
记得这是一节体育活动课,我带着学生们来到操场上,自由活动时,我看着我的学生们,他们还是那样无拘无束地嬉戏着,甚是开心哪!但是,我们班前不久转来的外地学生小王又一个人坐在花坛边,面无表情。这一幕触痛了我的内心。于是我坐到了她的身旁,只见小王下意识地挪动了身子,往旁边坐去,我随即跟了过去,抚摸着她的头,我对他讲着自己的故事,讲着自己童年时代的经历。我问她,以前的学校生活,她结结巴巴地告诉我,她父母离异了,就跟着爸爸从老家江西来到了绍兴,她觉得这里的同学不像老家的孩子,愿意和她玩。我便耐心地和她说:“我们班的孩子都很友好,只是你们还不熟悉,过些日子,你们一定可以玩得开心。”那一周,我便利用班队课时间,开展了“我们都是一家人”的主题班会。课后,我又和几个班干部达成共识,让班干部们带头去和小王做朋友,果然几天后,小王不再像一开始,自己默默地坐在旁边看别人玩。经过一年多的接触,小王变得开朗起来了
三、善于引导,勤于沟通——循循善诱
沟通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与自卑生的沟通内容不仅仅涉及学习,还包括他们的家庭生活、在学校与同学相处的方式,以及以前的学校和老师等等。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以确保让每个学生能够在这里健康成长。
我们班有个学生,我五年级接班的时候,我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暴脾气,下课的时候我行我素,一个人在走廊上发呆。如果别人不经意间的一句话触碰到他敏感脆弱的内心的时候,他就控制不住自己,朝同学砸凳子,每次都是如此。我好几次批评教育他,可是一到我开口,他就低头说道:“我错了,我不敢了,别告诉我的爸爸。”我就说:“既然你不想老师和爸爸说,那我就和你妈妈谈,怎么样?”他脱口而出:“我没有妈妈。”我怔住了,他的眼里带着泪水。此次谈话,就此告吹。可是事后呢?又是老样子,依然暴脾气、砸凳子。我也询问了以前的班主任,我才恍然大悟:这是个缺失母爱的孩子,又是一个被父亲说的“一无是处”的孩子,这也是他不合群,自卑的原因所在。我知道了我该走进他的内心,和他多沟通。我和他沟通时了解到他喜欢画画,我就让他参加艺术节画画比赛,他说他只会漫画临摹,我说可以,只要你画都可以,那一次,他的画在艺术节中获得可一等奖。我就对他说:“你看,你不是一无是处的。”私底下我也和他父亲沟通聊天,让爸爸不要总是一味地大骂,工作再忙也要蹲下身来倾听孩子需要什么?我又告诉孩子:“爸爸是爱他的,老师是爱他的。”之后的日子,我就经常去叫他,让他做事情,和他聊天,指引他砸凳子等手段是不对的,渐渐地,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砸凳子,发脾气了,也开始关心同学,关心班级了。
四、多些赏识,少点指责——重拾自信
“赏识”蕴含着老师的鼓励、教育与评价,也蕴含着老师的爱心与期望。如果教师一味地批评,指责自卑学生,就会使他们更加丧失自尊,后果不堪设想。
还是前文中讲到的小严同学,有一次语文课上,我们在交流问题,我的眼睛一瞥,竟然看到小严也举起了他的手,我当即叫到了他,虽然他的答案不太合理,但是我还是立马赞扬他:“虽然你说得不对,但是老师很开心,因为这是你第一次举手回答问题,老师和同学们都希望以后在课堂上能经常看见你高举的小手。好吗?让我们还是一如既往地把掌声送给他。”
自卑心理并非先天带来的,而是后天形成的。“自卑”是潜伏在孩子心里的一颗定时炸弹,一旦引爆,后果不堪设想,作为家长和老师,一定要在孩子长大成人之前把它拆除,否则命运终将给他带来最终的失败!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
[2]朱仁宝.《做一个创新型班主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3]许惠英.《中小学德育工作理论与实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
浙江省绍兴市培新小学 浙江 绍兴 312000
关键词:自卑感;挫折;心理;激励;自信
如果说充满自信的学生犹如茁壮成长的幼苗,那么自卑的学生就宛如未扎根大地,在风中摇摇欲坠的幼苗。他们需要更多阳光的照耀,更多雨露的滋润。而使他们茁壮成长的雨露,便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是儿童形成自信或自卑的关键期。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认清什么是自卑心理,追根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以便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摆脱自卑的阴影,重塑自信。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可以怎样去抚慰孩子幼小敏感的心灵,如何去化解孩子们的自卑心理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挖掘潜力,找闪光点——因势利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即使是自卑的学生,也有自己的闪光点,只是他们的长处暂时相对少一点,或不容易被人发现,而自卑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细心,用较强的洞察力,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记得我的第一届学生中,就有这么一个自卑学生小严,基础差,每回考试都是个位分,总是一个人默默地低头,不合群。每次和他说话时,他也总是低头不语,不敢正视。有一次,学校搞大扫除,我班负责打扫楼梯,班中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很是娇气,马马虎虎打扫了一阵子便溜了,等我去看他们完成的怎样时,发现一个人影也没有了,正当我转身想去找他们时,却发现二楼转角处有个学生正在不停地擦着什么?走近一看正是小严蹲在那里,左手一块湿抹布,右手一块干抹布,满头大汗地擦地。我忽然觉得本来让自己头痛的学生原来是这么的可爱,平时自卑的他也有阳光灿烂的一面。大扫除结束以后,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并提倡同学们学习他不怕苦,不怕累的劳动精神。接著我委任他当本组的卫生组长,接下来的日子,我发现他一如既往地做好值日,只要做得好的,我都不失时机地在全班面前表扬他。而他也在获得多次肯定后,下课开始试着和同学聊天玩耍,脸上也渐渐露出笑容。
二、营造氛围,多点关爱——一视同仁
关爱是教育的前提。十多年的班主任历程,让我发现班级的自卑学生中,外来民工子女居多,那么作为教师,必须一视同仁,去关爱他们。
记得这是一节体育活动课,我带着学生们来到操场上,自由活动时,我看着我的学生们,他们还是那样无拘无束地嬉戏着,甚是开心哪!但是,我们班前不久转来的外地学生小王又一个人坐在花坛边,面无表情。这一幕触痛了我的内心。于是我坐到了她的身旁,只见小王下意识地挪动了身子,往旁边坐去,我随即跟了过去,抚摸着她的头,我对他讲着自己的故事,讲着自己童年时代的经历。我问她,以前的学校生活,她结结巴巴地告诉我,她父母离异了,就跟着爸爸从老家江西来到了绍兴,她觉得这里的同学不像老家的孩子,愿意和她玩。我便耐心地和她说:“我们班的孩子都很友好,只是你们还不熟悉,过些日子,你们一定可以玩得开心。”那一周,我便利用班队课时间,开展了“我们都是一家人”的主题班会。课后,我又和几个班干部达成共识,让班干部们带头去和小王做朋友,果然几天后,小王不再像一开始,自己默默地坐在旁边看别人玩。经过一年多的接触,小王变得开朗起来了
三、善于引导,勤于沟通——循循善诱
沟通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与自卑生的沟通内容不仅仅涉及学习,还包括他们的家庭生活、在学校与同学相处的方式,以及以前的学校和老师等等。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以确保让每个学生能够在这里健康成长。
我们班有个学生,我五年级接班的时候,我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暴脾气,下课的时候我行我素,一个人在走廊上发呆。如果别人不经意间的一句话触碰到他敏感脆弱的内心的时候,他就控制不住自己,朝同学砸凳子,每次都是如此。我好几次批评教育他,可是一到我开口,他就低头说道:“我错了,我不敢了,别告诉我的爸爸。”我就说:“既然你不想老师和爸爸说,那我就和你妈妈谈,怎么样?”他脱口而出:“我没有妈妈。”我怔住了,他的眼里带着泪水。此次谈话,就此告吹。可是事后呢?又是老样子,依然暴脾气、砸凳子。我也询问了以前的班主任,我才恍然大悟:这是个缺失母爱的孩子,又是一个被父亲说的“一无是处”的孩子,这也是他不合群,自卑的原因所在。我知道了我该走进他的内心,和他多沟通。我和他沟通时了解到他喜欢画画,我就让他参加艺术节画画比赛,他说他只会漫画临摹,我说可以,只要你画都可以,那一次,他的画在艺术节中获得可一等奖。我就对他说:“你看,你不是一无是处的。”私底下我也和他父亲沟通聊天,让爸爸不要总是一味地大骂,工作再忙也要蹲下身来倾听孩子需要什么?我又告诉孩子:“爸爸是爱他的,老师是爱他的。”之后的日子,我就经常去叫他,让他做事情,和他聊天,指引他砸凳子等手段是不对的,渐渐地,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砸凳子,发脾气了,也开始关心同学,关心班级了。
四、多些赏识,少点指责——重拾自信
“赏识”蕴含着老师的鼓励、教育与评价,也蕴含着老师的爱心与期望。如果教师一味地批评,指责自卑学生,就会使他们更加丧失自尊,后果不堪设想。
还是前文中讲到的小严同学,有一次语文课上,我们在交流问题,我的眼睛一瞥,竟然看到小严也举起了他的手,我当即叫到了他,虽然他的答案不太合理,但是我还是立马赞扬他:“虽然你说得不对,但是老师很开心,因为这是你第一次举手回答问题,老师和同学们都希望以后在课堂上能经常看见你高举的小手。好吗?让我们还是一如既往地把掌声送给他。”
自卑心理并非先天带来的,而是后天形成的。“自卑”是潜伏在孩子心里的一颗定时炸弹,一旦引爆,后果不堪设想,作为家长和老师,一定要在孩子长大成人之前把它拆除,否则命运终将给他带来最终的失败!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
[2]朱仁宝.《做一个创新型班主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3]许惠英.《中小学德育工作理论与实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
浙江省绍兴市培新小学 浙江 绍兴 3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