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美术鉴赏”课是运用自身感知对美术作品的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的一种活动。“美术鉴赏”是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学习模块之一,面对新课程改革和二十一世纪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把“美术”向“美育”拓展;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在“美术鉴赏”中怎样帮助学生在欣赏、鉴别和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和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因此,新课改下的美术教师必须更新旧的教育观念,必须进行改革教学方法、优化知识结构,把学生的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与合作探究性学习这种思维发展能力放在首位。我在美术课的教学工作中具体做法如下: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望,使他们能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在美术课教学中除要求活跃的气氛外、还应重视教学方法的灵活性,适当地迎合学生的情感和心理需求,使学生产生愉快的心境,从而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还应具备广博的知识和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语言表达能力,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审美艺术感的形成。
2、注重创造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此,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师都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去认识、去思考、去发现。如对美术课中凡高的《星夜》作品欣赏时,引导学生进入一个神秘的世界。在那蓝色和黄色的旋涡之中的天空,仿佛己经变成一束束反复游荡的光线,令人激动不安。学生在发现了天空、树木、远山的变形与夸张后,知道了凡高强烈的思想情感和渴望独创精神的鲜明表现。提出问题:如果让你去进行表现,你应如何表现?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了探究活动: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意象艺术的”怪异“与艺术家的理念是怎样的关系?丰富的想象和热烈的讨论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开拓。
3、融鉴赏与创作相结合,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不能忽视和学生的相互交流,以对话和提出问题的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乐学精神。在艺术实践中,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和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个性和想象、思考、判断等能力,接触各种工具、材料、操作方式和表现形式,得到其它学科难以获得的各种体验。这种融鉴赏于创作为一体的学习活动,对发挥个性、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十分有益,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点燃了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得到了实现。
4、美术课中渗透旁科知识,让所学到的其它学科知识有机地与美术课相结合。美术知识的掌握过程实际上又是各种知识相互结合的过程,美术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广泛性,为知识的综合性提供了可能。如文学与美术的结合,让学生知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是色彩的对比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园”的意境在绘画构成时的立意表现。数学与美术的结合,让学生知道几何图形在美术中的应用及黄金分割在美术中构图的作用;生物与美术的结合让学生了解人体解剖与美术的重要性。史地与美术的结合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美术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美术共同构成世界美术的多元化。音乐与美术的结合让学生懂得节奏和韵律在绘画中的重要性。还有英语与美术、体育与美术等等都与美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通过各种知识在美术课中的结合与渗透,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5、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和各种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览,引导学生进行审美鉴赏。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投影的形式给学生展示乡土资源,我的家乡是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这里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百余处汉唐古迹址风韵依旧,敦煌石窟寺壁画满壁风动,戈壁大漠奇观充满着神秘。汉代草圣张芝笔墨飞溅;唐代诗人阳关古道流连忘返;从“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老”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从“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家乡的地理使我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大漠戈壁、雪山草原、汉塞关城、古刹石窟、蜃楼海市等一一记录在我的镜头里,我把几十年来拍下的的摄影作品展现给学生,使他们的视觉审美得到了愉悦,也使他们对家乡有了更加的熱爱。
6、把“美术”向“美育”拓展,重视以美育人,把德育工作融入美育之中。美术教育中,通过对美的鉴赏、美的学习使美术得到了拓展。爱国主义、吃苦精神、热爱和平、环境保护、热爱家乡、热爱集体、校容校貌、穿着打扮、卫生习惯等在美术教育中得到了强化和养成。
美术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应在开发智力的同时对学生的情感、意志及个性等各个方面予以开发,让他们感受美、热爱美、欣赏美、创造美。新世纪的美术素质教育工作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怎样做好美育工作,让自己真正成为发展素质人才的沃土,有待于我们每一位美术教师去进行探索和研究。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望,使他们能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在美术课教学中除要求活跃的气氛外、还应重视教学方法的灵活性,适当地迎合学生的情感和心理需求,使学生产生愉快的心境,从而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还应具备广博的知识和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语言表达能力,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审美艺术感的形成。
2、注重创造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此,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师都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去认识、去思考、去发现。如对美术课中凡高的《星夜》作品欣赏时,引导学生进入一个神秘的世界。在那蓝色和黄色的旋涡之中的天空,仿佛己经变成一束束反复游荡的光线,令人激动不安。学生在发现了天空、树木、远山的变形与夸张后,知道了凡高强烈的思想情感和渴望独创精神的鲜明表现。提出问题:如果让你去进行表现,你应如何表现?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了探究活动: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意象艺术的”怪异“与艺术家的理念是怎样的关系?丰富的想象和热烈的讨论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开拓。
3、融鉴赏与创作相结合,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不能忽视和学生的相互交流,以对话和提出问题的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乐学精神。在艺术实践中,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和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个性和想象、思考、判断等能力,接触各种工具、材料、操作方式和表现形式,得到其它学科难以获得的各种体验。这种融鉴赏于创作为一体的学习活动,对发挥个性、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十分有益,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点燃了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得到了实现。
4、美术课中渗透旁科知识,让所学到的其它学科知识有机地与美术课相结合。美术知识的掌握过程实际上又是各种知识相互结合的过程,美术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广泛性,为知识的综合性提供了可能。如文学与美术的结合,让学生知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是色彩的对比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园”的意境在绘画构成时的立意表现。数学与美术的结合,让学生知道几何图形在美术中的应用及黄金分割在美术中构图的作用;生物与美术的结合让学生了解人体解剖与美术的重要性。史地与美术的结合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美术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美术共同构成世界美术的多元化。音乐与美术的结合让学生懂得节奏和韵律在绘画中的重要性。还有英语与美术、体育与美术等等都与美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通过各种知识在美术课中的结合与渗透,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5、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和各种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览,引导学生进行审美鉴赏。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投影的形式给学生展示乡土资源,我的家乡是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这里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百余处汉唐古迹址风韵依旧,敦煌石窟寺壁画满壁风动,戈壁大漠奇观充满着神秘。汉代草圣张芝笔墨飞溅;唐代诗人阳关古道流连忘返;从“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老”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从“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家乡的地理使我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大漠戈壁、雪山草原、汉塞关城、古刹石窟、蜃楼海市等一一记录在我的镜头里,我把几十年来拍下的的摄影作品展现给学生,使他们的视觉审美得到了愉悦,也使他们对家乡有了更加的熱爱。
6、把“美术”向“美育”拓展,重视以美育人,把德育工作融入美育之中。美术教育中,通过对美的鉴赏、美的学习使美术得到了拓展。爱国主义、吃苦精神、热爱和平、环境保护、热爱家乡、热爱集体、校容校貌、穿着打扮、卫生习惯等在美术教育中得到了强化和养成。
美术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应在开发智力的同时对学生的情感、意志及个性等各个方面予以开发,让他们感受美、热爱美、欣赏美、创造美。新世纪的美术素质教育工作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怎样做好美育工作,让自己真正成为发展素质人才的沃土,有待于我们每一位美术教师去进行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