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面对现代语文基础不够深厚的小学生,文言文教学是一个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美读品韵,体味文中之情,想象文中之景,感悟文中之道,感受文中之雅。释疑感悟,厚实思想;积累背诵,内化素养,解决教学困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文言文教学 品韵 感悟 内化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课程目标是“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及“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这一课程目标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点明了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体现,古今词义差距较大,很多成人尚且觉得晦涩、难读、难懂,更何况现代语文基础不够深厚的小学生,他们学起来更觉拗口、难懂,兴味索然。面对这样的现状,教师们对文言文教学也无所适从,多数教师通常采取“解释文章的文后,要求学生多读几遍文章”的方法,教学效果甚微,要实现课程标准目标困难重重。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学习文言文的困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文言文教学实效就成了小学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紧紧把握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可以在品韵、感悟、积累上下工夫。
一、美读品韵:享受美感
语文之美,在于语言美,语言的美,在于语音之美和文字之美[1]。文言文是美的,它的美就在于作者千百次的锤炼下形成的声韵美。选入教材的几篇文章短小精悍,非常讲究韵律,带有明显的声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给人以非常优美的韵律享受。
美文就要美读,引导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点明诵读是千百年来人们学习文言文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和好经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诵读优秀诗文,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指导学生读好文言文,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教师课前应该做好充分的范读准备,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听录音读,或者请朗读能力好的同学读,但一定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停顿、重音、语调,读得有声有色、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读出神韵,读得摇曳生姿、荡气回肠,让学生在听中品味、在听中评判、在听中享受,如文章的句读、语气、节奏、停连,朗读者的表情、肢体动作等,在听读中感受文言文的音韵美,产生读的强烈欲望,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
2.品读。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孩子们初次接触文言文,读起来难免生涩,教师领读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学前,最好把全文板书出来,一句一句地教,比较难读的句子可以划上分节线,帮助学生停顿。如《学弈》中“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非/然也”。又如《两小儿辩日》中“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等等,让学生仔细领会节奏、语气、语调、语速。学生在准确的反复跟读、品味的过程中,对文言文的音韵、节奏、停顿及文意的感悟逐渐加深。品读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表演读,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合作,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先自己练读有关句子,加入动作、表情都可以,摇头晃脑,直读得朗朗上口,获得语感,品出文言文的音韵美。如《杨氏之子》、《两小儿辩日》均可采用表演读的方式。还可以配乐读,在个人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提倡全体学生齐读,让优生带动后进生,配上古朴典雅的音乐,营造出雅致的氛围,读出文言文的气势、神韵,领会文言文的韵律美。
3.美读。学生领会、感悟了文言文的节奏、音韵,不妨沉醉其中,与文本融为一体,神思飞扬,穿越时空,与大师直接对话,美美地读出自己的心声。
语文课堂呼唤本色的回归,语文课不能没有朗朗的读书声。朱自清说过:“诵读兼口治、目治、耳治,于培养语感最为有益。”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反复朗读、大量阅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品评感悟,体味语言文字之美,用心灵直接和作者对话,从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
二、释疑感悟:厚实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时,可以先定一个基调:整体上把握,读懂文意,领会意境,理解寓意,不要字斟句酌。然后放手让学生结合文后注释、自读提示、文中插图等,把握文章大意。在读的过程中,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边读边想,圈圈画画,做好批注,记下疑问。在自主读书的基础上,采取小组合作探究,再全班交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这个环节应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对照文后注释查阅工具书,对文言文逐句进行揣摩,从而感悟其大意。但是学生的“学”离不开老师的“导”,在学习文言文时,老师的“导”尤其重要,怎样“导”才显得睿智,才能启发学生思维呢?
1.以问题为依托,促学习。如学习《杨氏之子》,可以提出问题:“杨氏之子的聪明表现在哪里?”貌似简单的一问,却检验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必须讲清文意,说出自己的思考所获。“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俏皮、聪慧的杨氏子形象跃然纸上。
2.图文结合,促想象。选入课本的四篇文言文,有三篇带插图,引导学生图文结合,也是一种好方法。如《学弈》,插图中画着弈秋和两个学弈的人,不难看出两个孩子学习态度的差异,一个孩子专心致志,一个孩子三心二意,再联系课文,一边读一边对照,脑子浮现当时的情境,自然理解了“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这样引导,不但有助于对文章内容的感悟,还有助于学生想象思维的发展。
3.抓住文眼,促思辨。教学《两小儿辩日》,板书课题后,抓住题中的“辩”字问:“两个小孩在争辩什么?结果怎样?你体会到了什么?”激发孩子们探究的兴趣,同学们很快投入到文章中,读读,议议,学得很精彩。在交流课文内容之后,大家各抒己见:“孔子之所以能成为大学问家,是因为他具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两小儿勇于探索,值得我们学习。”“像孔子这样的大学问家也有回答不出来的问题,真是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啊!”“泉水挑不干,知识学不完”……思维的碰撞,让孩子们不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文言文教学 品韵 感悟 内化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课程目标是“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及“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这一课程目标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点明了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体现,古今词义差距较大,很多成人尚且觉得晦涩、难读、难懂,更何况现代语文基础不够深厚的小学生,他们学起来更觉拗口、难懂,兴味索然。面对这样的现状,教师们对文言文教学也无所适从,多数教师通常采取“解释文章的文后,要求学生多读几遍文章”的方法,教学效果甚微,要实现课程标准目标困难重重。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学习文言文的困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文言文教学实效就成了小学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紧紧把握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可以在品韵、感悟、积累上下工夫。
一、美读品韵:享受美感
语文之美,在于语言美,语言的美,在于语音之美和文字之美[1]。文言文是美的,它的美就在于作者千百次的锤炼下形成的声韵美。选入教材的几篇文章短小精悍,非常讲究韵律,带有明显的声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给人以非常优美的韵律享受。
美文就要美读,引导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点明诵读是千百年来人们学习文言文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和好经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诵读优秀诗文,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指导学生读好文言文,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教师课前应该做好充分的范读准备,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听录音读,或者请朗读能力好的同学读,但一定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停顿、重音、语调,读得有声有色、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读出神韵,读得摇曳生姿、荡气回肠,让学生在听中品味、在听中评判、在听中享受,如文章的句读、语气、节奏、停连,朗读者的表情、肢体动作等,在听读中感受文言文的音韵美,产生读的强烈欲望,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
2.品读。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孩子们初次接触文言文,读起来难免生涩,教师领读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学前,最好把全文板书出来,一句一句地教,比较难读的句子可以划上分节线,帮助学生停顿。如《学弈》中“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非/然也”。又如《两小儿辩日》中“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等等,让学生仔细领会节奏、语气、语调、语速。学生在准确的反复跟读、品味的过程中,对文言文的音韵、节奏、停顿及文意的感悟逐渐加深。品读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表演读,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合作,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先自己练读有关句子,加入动作、表情都可以,摇头晃脑,直读得朗朗上口,获得语感,品出文言文的音韵美。如《杨氏之子》、《两小儿辩日》均可采用表演读的方式。还可以配乐读,在个人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提倡全体学生齐读,让优生带动后进生,配上古朴典雅的音乐,营造出雅致的氛围,读出文言文的气势、神韵,领会文言文的韵律美。
3.美读。学生领会、感悟了文言文的节奏、音韵,不妨沉醉其中,与文本融为一体,神思飞扬,穿越时空,与大师直接对话,美美地读出自己的心声。
语文课堂呼唤本色的回归,语文课不能没有朗朗的读书声。朱自清说过:“诵读兼口治、目治、耳治,于培养语感最为有益。”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反复朗读、大量阅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品评感悟,体味语言文字之美,用心灵直接和作者对话,从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
二、释疑感悟:厚实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时,可以先定一个基调:整体上把握,读懂文意,领会意境,理解寓意,不要字斟句酌。然后放手让学生结合文后注释、自读提示、文中插图等,把握文章大意。在读的过程中,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边读边想,圈圈画画,做好批注,记下疑问。在自主读书的基础上,采取小组合作探究,再全班交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这个环节应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对照文后注释查阅工具书,对文言文逐句进行揣摩,从而感悟其大意。但是学生的“学”离不开老师的“导”,在学习文言文时,老师的“导”尤其重要,怎样“导”才显得睿智,才能启发学生思维呢?
1.以问题为依托,促学习。如学习《杨氏之子》,可以提出问题:“杨氏之子的聪明表现在哪里?”貌似简单的一问,却检验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必须讲清文意,说出自己的思考所获。“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俏皮、聪慧的杨氏子形象跃然纸上。
2.图文结合,促想象。选入课本的四篇文言文,有三篇带插图,引导学生图文结合,也是一种好方法。如《学弈》,插图中画着弈秋和两个学弈的人,不难看出两个孩子学习态度的差异,一个孩子专心致志,一个孩子三心二意,再联系课文,一边读一边对照,脑子浮现当时的情境,自然理解了“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这样引导,不但有助于对文章内容的感悟,还有助于学生想象思维的发展。
3.抓住文眼,促思辨。教学《两小儿辩日》,板书课题后,抓住题中的“辩”字问:“两个小孩在争辩什么?结果怎样?你体会到了什么?”激发孩子们探究的兴趣,同学们很快投入到文章中,读读,议议,学得很精彩。在交流课文内容之后,大家各抒己见:“孔子之所以能成为大学问家,是因为他具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两小儿勇于探索,值得我们学习。”“像孔子这样的大学问家也有回答不出来的问题,真是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啊!”“泉水挑不干,知识学不完”……思维的碰撞,让孩子们不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