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常常以机械识记的方式学习,即使达到了理解的程度,也往往是低水平的而非真正的、实质性的理解。他们对文本的阅读并没有达到真正掌握事物的精神实质层面,并没有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也就是说,他们并没有真正掌握知识。
这一现象的产生,首先应归之于某些教师可能对“理解”这一概念缺乏科学意义上的把握。他们以为,只要学生听懂了,就是理解了。诚然,理解是需要听懂,但听懂了却不等于就是理解了。听懂了只是理解言语,而理解却包括对事物意义的理解、对事物类属的理解、对因果关系与逻辑关系的理解等。
实际上,真正的理解就是学生掌握了一种新的思想,能以多种不同的方式重新呈现,且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他都能正确地加以应用。比如,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的“之”的理解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不译”。学生听懂了“之”在这个句子中的理解,如果换到另一个文言语境中,他们也能准确作出判断,这才是真正理解了。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才能使学生对文中概念性的语言,对课文的精神实质真正理解呢?我觉得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调动学生所有的感觉器官的经验,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用感性的材料进行合理的充实,使文中的形象在眼前再现。可抓关键词语,唤起学生的想象力。丰富的想象力,能使无声的语言文字呈现立体的图景,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获得深切的感受。如教学鲁迅的《孔乙己》:“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只见满手是泥,原来是用这手走来的。”这句话为什么用“摸”字,而不用“掏”或“拿”呢?应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调动学生感觉器官的经验,用感性材料进行合理的充实,脑中再现“摸”的场景。可抓住“破”这一修饰性的词语进行推敲,使学生体会到孔乙己这时已穷困不堪。用“摸”字,可见“四文大钱”藏放的严实,从侧面介绍了这钱来之不易。同时,一个“摸”字更能显出孔乙己动作的迟钝,又老又穷。这样,学生对文中刻画的孔乙己的形象就有了具体深切的感受,学生这才是真正理解了。再比如,教学魏巍的《我的老师》,其中有这样一句:“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要让学生识别此句中的“狡猾”一词究竟何意,单单识别出这里是贬义褒用,形容儿童眼光的聪慧、调皮还不够。同样方法,让学生脑中再现“打”的场景,这样,学生对老师假愠的背后其实是对学生真挚的爱这种情感就有了具体而深切的感受,学生也就真正理解了课文。
二是质疑。教师要使“读书无疑者”能“有疑”,有疑才生问,有问才会积极思考,追根求源。否则,若只是蜻蜓点水,不甚了了,往往就会深入不下去。“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显然,要对所读的文章真正理解,就必须启发学生置疑,带领学生探疑。如教学琦君《春酒》中:“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这一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绝大部分学生都知道。如果教师再进一步问:“为什么将吃得鼓鼓的肚子比作蜜蜂,而不比作其他动物呢?”这时,好些人可能就不明白了。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蜜蜂酿出的蜜是甜滋滋的,把它比喻成蜜蜂,更能让人体会到当时“我”内心那种甜蜜的感觉。这才是掌握了其精神实质,才是真正理解了。再以鲁迅《孔乙己》中“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只见满手是泥,原来是用这手走来的”这句为例,用手怎么走呢?教师可无中生“有”,用一系列的发问引发学生思考:“满手是泥”说明了什么?腿折了,为什么还要用手“走”来买酒喝?“好喝成性的孔乙己的悲剧”是什么造成的?最终让学生理解:是封建科举制度造成了孔乙己的悲剧。这样,学生把握了课文的精神实质,也就做到了真正理解。
美国学者加德纳就曾指出,任何一个概念或技能都能以多种方法来教授。不管是直接法,还是间接法,教学的目标只有一个:让学生最终获得理解。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把学生讲懂了,还应讲通了。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应注重将新旧知识自然衔接,注重归类等,以达到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学生只有真正理解了,才能在学习中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谈振华.课堂教学理论读本[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3]于漪.于漪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 刘宇帆)
这一现象的产生,首先应归之于某些教师可能对“理解”这一概念缺乏科学意义上的把握。他们以为,只要学生听懂了,就是理解了。诚然,理解是需要听懂,但听懂了却不等于就是理解了。听懂了只是理解言语,而理解却包括对事物意义的理解、对事物类属的理解、对因果关系与逻辑关系的理解等。
实际上,真正的理解就是学生掌握了一种新的思想,能以多种不同的方式重新呈现,且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他都能正确地加以应用。比如,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的“之”的理解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不译”。学生听懂了“之”在这个句子中的理解,如果换到另一个文言语境中,他们也能准确作出判断,这才是真正理解了。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才能使学生对文中概念性的语言,对课文的精神实质真正理解呢?我觉得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调动学生所有的感觉器官的经验,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用感性的材料进行合理的充实,使文中的形象在眼前再现。可抓关键词语,唤起学生的想象力。丰富的想象力,能使无声的语言文字呈现立体的图景,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获得深切的感受。如教学鲁迅的《孔乙己》:“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只见满手是泥,原来是用这手走来的。”这句话为什么用“摸”字,而不用“掏”或“拿”呢?应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调动学生感觉器官的经验,用感性材料进行合理的充实,脑中再现“摸”的场景。可抓住“破”这一修饰性的词语进行推敲,使学生体会到孔乙己这时已穷困不堪。用“摸”字,可见“四文大钱”藏放的严实,从侧面介绍了这钱来之不易。同时,一个“摸”字更能显出孔乙己动作的迟钝,又老又穷。这样,学生对文中刻画的孔乙己的形象就有了具体深切的感受,学生这才是真正理解了。再比如,教学魏巍的《我的老师》,其中有这样一句:“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要让学生识别此句中的“狡猾”一词究竟何意,单单识别出这里是贬义褒用,形容儿童眼光的聪慧、调皮还不够。同样方法,让学生脑中再现“打”的场景,这样,学生对老师假愠的背后其实是对学生真挚的爱这种情感就有了具体而深切的感受,学生也就真正理解了课文。
二是质疑。教师要使“读书无疑者”能“有疑”,有疑才生问,有问才会积极思考,追根求源。否则,若只是蜻蜓点水,不甚了了,往往就会深入不下去。“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显然,要对所读的文章真正理解,就必须启发学生置疑,带领学生探疑。如教学琦君《春酒》中:“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这一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绝大部分学生都知道。如果教师再进一步问:“为什么将吃得鼓鼓的肚子比作蜜蜂,而不比作其他动物呢?”这时,好些人可能就不明白了。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蜜蜂酿出的蜜是甜滋滋的,把它比喻成蜜蜂,更能让人体会到当时“我”内心那种甜蜜的感觉。这才是掌握了其精神实质,才是真正理解了。再以鲁迅《孔乙己》中“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只见满手是泥,原来是用这手走来的”这句为例,用手怎么走呢?教师可无中生“有”,用一系列的发问引发学生思考:“满手是泥”说明了什么?腿折了,为什么还要用手“走”来买酒喝?“好喝成性的孔乙己的悲剧”是什么造成的?最终让学生理解:是封建科举制度造成了孔乙己的悲剧。这样,学生把握了课文的精神实质,也就做到了真正理解。
美国学者加德纳就曾指出,任何一个概念或技能都能以多种方法来教授。不管是直接法,还是间接法,教学的目标只有一个:让学生最终获得理解。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把学生讲懂了,还应讲通了。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应注重将新旧知识自然衔接,注重归类等,以达到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学生只有真正理解了,才能在学习中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谈振华.课堂教学理论读本[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3]于漪.于漪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