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干菜的芳香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rry_le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南人喜爱烟雨和干菜,一个叫梅雨,另一个叫梅干菜。
  生为江南人,我对梅干菜情有独钟。母亲是制作梅干菜的能手,每逢芥菜收割的季节,她会挑选上好的芥菜,洗净、晾干,然后加盐腌渍。她做的梅干菜,色泽黄亮、香味醇厚,与五花肉做成梅菜肉丸,更是一道美味佳肴。每次遇到餐桌上有梅菜肉丸,饭前我必先问一声母亲:“妈,今天饭煮得多吗?”见我吃得香香的,母亲总是笑得很灿烂。对童年的我而言,梅干菜的香味儿,就是母爱的芳香。
  而今,我再也吃不上母亲做的梅干菜了。家乡的地早已建成了工业园区,更何况母亲年事已高,也无力下地干活儿。久居城市,吃的不是海鲜就是各种大棚蔬菜,越来越思念儿时的梅菜肉丸。一日,心血来潮,自己跑到菜市场买来梅干菜与猪肉,学着母亲的样子做起来。没想到,出锅一品尝,新买的梅干菜不仅咸中带苦,且中间还夹着许多沙粒,怎么也找不到母亲当年做的那种香气扑鼻,令人闻到就垂涎欲滴的感觉。
  一次与母亲通话的时候,顺口谈起梅干菜的事,母亲笑着说:“傻丫头,我还以为你当了城里人,再也不爱吃农家菜了!你想吃,妈明天就给你做,菜没地方种了,可以去菜市场买呀,阳台正空着呢,再置个坛子就行。”母亲接着说道,隔壁王大妈,在阳台上又制泡菜,又腌萝卜干儿,左邻右舍抢着要,毕竟自个儿做的吃了放心,自己也正想活动活动筋骨呢!我赶紧说:“妈,不劳你了,我只是随便说说,你一大把年纪了,弄不好反而伤了筋骨。”母亲却坚持说要做。我只好“威胁”道:“反正你做了,我也不吃。”母亲这才妥协,说,好、好、好,就依你。
  可是,几周过后,母亲打来电话,说梅干菜做好了,让我抽空去拿。在电话里头我将母亲责备了一番,但挂上电话的时候,眼睛却湿润了。周日开车去见母亲,刚进门,母亲便提出一个装满梅干菜的袋子迎上来:“瞧,黄灿灿的,多香!开始还担心糟蹋了呢,毕竟许多年没做了。”那日,母亲特意为我做了一盘梅菜肉丸,见我风卷残云般的吃完,脸上一直挂著笑。
  走时匆忙,竟忘记带上那袋梅干菜。半路上手机响起,母亲在电话那头着急地说:“哎呀,你这么忙着走,忘了给你放车上了,我真是老了,办事糊涂了。”母亲说赶下楼时,我的车已经上了路,追到大路口,也没追上。我安慰母亲说:“没关系,下周我再来。”母亲又自责一番,叹了口气挂掉电话。
  我继续开车,思绪却翻涌起来。我仿佛看到母亲拎着那袋梅干菜,跌跌撞撞地奔下楼梯,急慌慌地追到门口,一边跟着我的车跑,一边挥手呼喊我的名字,车却离她越来越远……这么多年,我从未见过母亲这般模样,为了一袋梅干菜,焦急、忧伤、无端自责。
  她老了!我的眼泪禁不住涌出来,在一个十字路口,猛地掉转车头。
其他文献
光绪八年(1882),《中俄伊犁条约》签订者之一、浙江余姚籍外交官邵友濂带着一大家子迁往上海定居。  二十四年后,邵洵美出生于上海斜桥邵府,与末代皇帝宣统同岁。余姚于他只是长大后每年一次扫墓祭祖的远乡。  邵家始祖,北宋哲学家、易学家邵康节本名邵雍,生前多次授官不赴,所以死后谥号“康节”。北宋以降至近现代的幼学启蒙读本上,多半印有他的一首诗作,“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简
期刊
打开之后,门在履行着自己的职责。闭合之后,它与前院的红漆大铁门一起将院子锁成了一个整体。  它比前门小得多。过大年时前门要刷洗得干干净净,两侧贴上红纸黑字的对联,甚至还要挂上两盏红彤彤的灯笼以使其更加的体面;它没有这样的待遇,也没人想到身处后院的它也要在前门噼里啪啦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过一个大年。它在岁月的更迭中愈来愈陈旧,不过,开合依然灵活,伴随着咣当声证明着它生命的活力。  多少年之前,这黑漆的
期刊
那年,我患淋巴瘤三次化疗后,持续的副作用已使我身心崩溃。到了第四次化疗,感觉已经濒临绝境:发烧到了40℃,病房里一切渐渐变形,灯在眼前不停地转,挂针的针筒变得无限大,病魔向我狞笑着,魔爪一挥,卷起一片乌云。霎时,我一身的疼痛似乎减轻了,轻轻地飘了起来。  这时,我看见好多已故亲人微笑着向我走来。父亲走在前面,他和生前一样,穿着一身黑色中山装,面容清癯,眼光却格外坚毅,责备我:“你怎么能这样轻易地走
期刊
到单位门卫室拿我的邮政汇款单,一个新来的小保安一脸茫然:“汇款单是什么?好像没有。”  我自己动手翻找,果然找到两张我的稿费单。递给他看,他翻来覆去地瞧:“这个可以取钱啊?”他那好奇的神情逗乐了我,心想,你是火星来的啊,连汇款单都没见过。继而转念一想,现在的年轻人日常生活中转个账什么的,手机上点一点就成了,没见过纸质汇款单也就不足为怪了。然而,邮政汇款单却伴随我走过几十年的光阴。  上世纪70 年
期刊
从春风攀爬的时光里,我总会想到已故的母亲。  年幼的时候,每当山花烂漫时节,母亲总会领着我来到山冈上,将我拥在怀里,向那条通向山外的小路看去。那是父亲下坑挖煤的山路,也是母亲祈祷父亲安全归来的路。听母亲讲童谣,听啊听,我睡着了。熟悉的影子由远而近,父亲踢踏的脚步声惊醒了我,急不可耐地扑了上去。父亲抱起,又从怀中掏出没有舍得吃的“矿工面包”,我贪婪地啃嚼,特香。  回到家里,阳光从玻璃窗户伸了进来,
期刊
父亲在抗美援朝战场卧冰饮雪时,总是思念熏腊肉的味道,那可是刺刀上的乡愁。  转业到了地质勘探队,时令大雪,他要尝试做熏腊肉。当时买肉凭票,他每月仅有一斤,只好收集同事的肉票,许诺到时请大伙打“牙祭”。一日清晨,顶着凛冽的寒风,去五里外的黄屯公社食品站买肉,那时货源紧缺,鸡叫头遍就有人排队了。轮到父亲时,却傻了眼,一人最多能买两斤肉,票再多也没用。父亲多少有些沮丧,便垂着头去买大盐、八角、辣椒,可就
期刊
穿越时空阻隔,让思绪游弋到20 多年前的1994 年。  石巖上屋永兴工业区山脚下,有一排用石棉瓦搭建而成的简易工棚。棚子里住着20 来个湖南邵阳的农民工,我便是其中之一。我们每天重复着同一种工作,扛着偌大的石头,攀越坎坷不平的墙面筑混凝墙。工地巴靠山脚,遇上暴雨天气,泥石流哗啦啦地直泄而下。一顿饭的工夫,新筑的石墙被冲刷得面目狰狞,每遇这种情景,我们只好摇头叹息。  “返工啦!返工!”雨脚刚停,
期刊
1973 年的夏天,因为种种原因,我升初中的名额被人顶替了,三个多星期过去了,我处于无学可上的窘境,心急如焚。  在县城工作的二哥与转学学校的主任是多年的好友,经过一番寒暄,二哥说明来意,他说:“我同意接收你弟弟在初一(1)班上学,但班主任鲍洪流老师不好说话,前天,我介绍一个新生被他拒绝了,你们自己找他说吧。”我们来到初一年级老师办公室,找到了鲍洪流老师,只见他中等身材,脸色赤红,面带微笑,显得平
期刊
父亲喜欢数钱。  有几次,深更半夜,我醒了,看见父亲房间亮着灯,悄悄推门一看,戴着眼镜的父亲,正低头数钱呢。他左手逮钱,右手食指沾了口水,把一张张钱,数了又数,凑够两千块,就用一块绸子做的小包包好。绸子呢,金黄色,就是茶叶和酒的外包装用的,他拿去缝补成小包,平时没在意他缝补起来干啥,原来装钱。  自从买了手机后,父亲半夜三更还是起来,但不是数钱了,而是玩手机。他把手机摁过去摁过来,摁得啪啪响。夜深
期刊
周末的中午,我到一个光顾了20 年的鱼贩子家去买黑鱼。  这家鱼摊儿位于菜市场门口,鱼贩是50 岁出头的小老头儿,20 年的片鱼技术,他早已炉火纯青。他先麻利地剖好鱼,冲刷好鱼鳞和内脏,用干净的抹布搽试干净,他如雕花般的片鱼技艺即将精彩纷呈。一般来说,片鱼前,他会有个仪式,像是给鱼做个短暂的祷告或默哀,接着慢慢地片鱼。那动作轻缓,像是蜻蜓点水,那么慢,慢得串不起光阴的线。好在午后,买鱼的顾客并不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