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質量的就业”。实现这个目标,离不开高质量的职业指导。笔者从中等职业学校的角度入手,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工作实际,分析了中职学校职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具体从人职匹配、全员参与机制确立、个性化全程化指导、指导人员素质提升、信息化平台搭建、现代训练技术手段利用等方面阐述了在中职学校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校 职业指导 问题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3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0-0184-01
一、前言
职业指导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可以说,职业指导是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二、职业指导方面存在的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起点低、年龄小,有的心智尚未成熟,所以他们在择业、就业方面很茫然。自己没主见,过多依赖家长且多数家长也不懂;就业心理准备不充分,职业目标不稳定;眼高手低的情况更是普遍。许多学生顶岗后,不能吃苦耐劳,只是一味抱怨,结果,不是因随意跳槽丢掉了工作,就是因畏惧社会而回家。因此,系统、全方位的职业指导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
三、职业指导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指导质量不高,究其原因,固然与经济发展的需求、用人单位的标准有关,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在于学校。具体分析如下:
(一)学校和用人单位的侧重点不一致
中等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过多的侧重在专业技能上;而用人单位除了看求职者的技能,更多的注重求职者的职业道德、合作精神、沟通能力等。学校和用人单位对人才要求的侧重点不同,导致大部分学生缺乏核心竞争力,职业不稳定,发展缺后劲。
(二)学校对学生和家长的指导不到位
中职学生入校时,对专业了解不深,甚至是盲从;相当一部分家长也没指望孩子真正学到什么程度,只是找一个有人“看”孩子的地方。就业时,却看重工资待遇,不考虑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以及以后的成长空间。其就业要求往往脱离现实,幻想就业道路一帆风顺, 缺乏遭受挫折的心理准备。而学校相应的指导未能及时跟上。
(三)职业指导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一般由招生就业指导中心负责,或是由学生管理部门兼管,并且工作人员的日常事务性工作非常繁琐,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到职业指导中去。此外,职业指导人员几乎都未经过专业培训,具有职业指导师资格的更是寥寥无几。因此,很难对学生和用人单位进行专业、系统、全方位的职业指导。
(四)职业指导课流于形式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校时间一般是2年或2年半,课时紧张,职业指导课的课时更是少之又少,且授课老师大都重理论轻实践,此外,教学形式单一,基本上停留在课堂讲授。中职生的基础本来就薄弱、学习兴趣不浓。所以,职业指导课未能发挥真正的作用。有的学校在学生毕业前安排几次就业讲座,也是杯水车薪。寄希望以说教的方式,上几堂职业指导课,就能取得好的效果的想法显然是不现实的。
四、开展好职业指导工作的对策建议
针对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的职业指导问题和影响因素,笔者提出几点改进和完善的对策建议。
(一)针对岗位需求,明确人才胜任特征
学校应根据社会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在本着理论知识够用、适度的前提下,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同时更应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尤其是文明礼仪、吃苦耐劳品质、团队协作意识、沟通交往能力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明确职业目标,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人才观及就业观,帮助他们了解自我,了解职业,了解就业政策,更加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素质,进而以理性的态度选择职业、稳定就业并实现职业发展。
(二)建立全员参与职业指导的机制
学校要成立专门的职业指导机构,并树立全员参与职业指导的意识。不要认为职业指导是招生就业部门和职业指导老师的事情,学生管理人员和班主任老师都应抓住工作中的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任课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更应该在教学中渗透职业理想、敬业精神、文明礼仪等方面的教育。此外,学校还应和政府劳动部门、社会职业中介机构、用工单位等紧密联系,建立良好的双向互动关系。
(三)提升职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学校应鼓励、支持相关教师积极参加国家“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和考试,鼓励他们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增加学校专职的职业指导师。带领他们去职业指导工作开展得好的兄弟单位交流学习。此外,还可邀请就业基地的相关人员、优秀毕业生等作为学校职业指导师队伍的有力补充,从而构建职业化、专家化的职业指导队伍。
(四)确立全程跟踪的职业指导体系
职业学校的职业指导不应局限在学生顶岗实习、就业推荐的环节,应从学生入校开始,包括整个学习过程,直至毕业。利用入学教育,安排优秀毕业生、就业明星进行榜样示范,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利用见习机会,增加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和认同,提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一二年级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包括教学、实践环节,以及学校社团组织开展的相关活动等穿插职业指导,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完善人格,提高综合素质。顶岗实习前,可以举行小型的模拟招聘会,着重在应聘礼仪、应聘技巧、求职简历设计等方面进行指导。即使学生顺利就业,还应该进行毕业生跟踪回访。这样,学生在岗位中遇到了困惑和挫折,也能够得到及时的疏导和帮助。
(五)推进个性化职业指导
学生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职业指导也必须因人而异。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职业指导人员要根据学生的性格、兴趣、特长等,开展量体裁衣式的“一对一”职业指导,为学生就业提供个性化的咨询服务。综合学生特点考虑,帮助学生了解就业政策法规,掌握就业技能,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适时进行调整,从而更好地实现就业、稳定就业、职业发展。
(六)搭建便捷的职业指导信息平台
学生就业预期缺乏理性,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信息占有量不足,不能充分了解市场,了解需求。所以,学校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收集人才需求信息,通过整理、归纳和分析,预测就业动态和人才的供需矛盾,了解和掌握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利用校园网、公告栏、电子大屏幕等及时将信息传递给学生。同时鼓励和引导学生关注政府人事、劳动、就业服务机构的网页,扩大信息来源。
(七)寓指导于丰富的活动之中
说教式的做法不仅不会促进指导效果的转化,而且会导致学生对职业指导丧失信心。而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特征,寓指导于生动的文体活动和实践活动之中,可以大大提高职业指导的效果,促进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指导过程当中,体验新的感觉,产生新的认知。
(八)充分利用现代训练技术和手段
目前,劳动社会保障部推行的《职业指导教学训练大纲》就采用了现代训练技术,常用的技术方法有: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情景模拟、团体指导、实习演练、社会实践等,这些培训技术方法对有效开展职业指导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带动了学校其他课程教学的改进。
五、结论
总之,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好职业指导工作,就要认真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以学生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树立全面的教育服务意识,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同时,还要全面落实职业指导全员化、个性化、全程化的指导思想。具体开展职业指导工作时,要把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职业培训有机结合起来。此外,学校还要对职业指导工作不断进行总结,构建完整的职业指导工作体系,使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地运作。
参考文献
[1]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新实践》.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 王玥.关于中职毕业生就业质量与加强就业指导的思考.职业教育研究,2012(02).
[3] 赵旭.试论如何提升职业指导效果和效率.学术论坛,2013(06).
[关键词]中职校 职业指导 问题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3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0-0184-01
一、前言
职业指导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可以说,职业指导是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二、职业指导方面存在的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起点低、年龄小,有的心智尚未成熟,所以他们在择业、就业方面很茫然。自己没主见,过多依赖家长且多数家长也不懂;就业心理准备不充分,职业目标不稳定;眼高手低的情况更是普遍。许多学生顶岗后,不能吃苦耐劳,只是一味抱怨,结果,不是因随意跳槽丢掉了工作,就是因畏惧社会而回家。因此,系统、全方位的职业指导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
三、职业指导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指导质量不高,究其原因,固然与经济发展的需求、用人单位的标准有关,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在于学校。具体分析如下:
(一)学校和用人单位的侧重点不一致
中等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过多的侧重在专业技能上;而用人单位除了看求职者的技能,更多的注重求职者的职业道德、合作精神、沟通能力等。学校和用人单位对人才要求的侧重点不同,导致大部分学生缺乏核心竞争力,职业不稳定,发展缺后劲。
(二)学校对学生和家长的指导不到位
中职学生入校时,对专业了解不深,甚至是盲从;相当一部分家长也没指望孩子真正学到什么程度,只是找一个有人“看”孩子的地方。就业时,却看重工资待遇,不考虑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以及以后的成长空间。其就业要求往往脱离现实,幻想就业道路一帆风顺, 缺乏遭受挫折的心理准备。而学校相应的指导未能及时跟上。
(三)职业指导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一般由招生就业指导中心负责,或是由学生管理部门兼管,并且工作人员的日常事务性工作非常繁琐,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到职业指导中去。此外,职业指导人员几乎都未经过专业培训,具有职业指导师资格的更是寥寥无几。因此,很难对学生和用人单位进行专业、系统、全方位的职业指导。
(四)职业指导课流于形式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校时间一般是2年或2年半,课时紧张,职业指导课的课时更是少之又少,且授课老师大都重理论轻实践,此外,教学形式单一,基本上停留在课堂讲授。中职生的基础本来就薄弱、学习兴趣不浓。所以,职业指导课未能发挥真正的作用。有的学校在学生毕业前安排几次就业讲座,也是杯水车薪。寄希望以说教的方式,上几堂职业指导课,就能取得好的效果的想法显然是不现实的。
四、开展好职业指导工作的对策建议
针对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的职业指导问题和影响因素,笔者提出几点改进和完善的对策建议。
(一)针对岗位需求,明确人才胜任特征
学校应根据社会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在本着理论知识够用、适度的前提下,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同时更应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尤其是文明礼仪、吃苦耐劳品质、团队协作意识、沟通交往能力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明确职业目标,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人才观及就业观,帮助他们了解自我,了解职业,了解就业政策,更加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素质,进而以理性的态度选择职业、稳定就业并实现职业发展。
(二)建立全员参与职业指导的机制
学校要成立专门的职业指导机构,并树立全员参与职业指导的意识。不要认为职业指导是招生就业部门和职业指导老师的事情,学生管理人员和班主任老师都应抓住工作中的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任课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更应该在教学中渗透职业理想、敬业精神、文明礼仪等方面的教育。此外,学校还应和政府劳动部门、社会职业中介机构、用工单位等紧密联系,建立良好的双向互动关系。
(三)提升职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学校应鼓励、支持相关教师积极参加国家“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和考试,鼓励他们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增加学校专职的职业指导师。带领他们去职业指导工作开展得好的兄弟单位交流学习。此外,还可邀请就业基地的相关人员、优秀毕业生等作为学校职业指导师队伍的有力补充,从而构建职业化、专家化的职业指导队伍。
(四)确立全程跟踪的职业指导体系
职业学校的职业指导不应局限在学生顶岗实习、就业推荐的环节,应从学生入校开始,包括整个学习过程,直至毕业。利用入学教育,安排优秀毕业生、就业明星进行榜样示范,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利用见习机会,增加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和认同,提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一二年级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包括教学、实践环节,以及学校社团组织开展的相关活动等穿插职业指导,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完善人格,提高综合素质。顶岗实习前,可以举行小型的模拟招聘会,着重在应聘礼仪、应聘技巧、求职简历设计等方面进行指导。即使学生顺利就业,还应该进行毕业生跟踪回访。这样,学生在岗位中遇到了困惑和挫折,也能够得到及时的疏导和帮助。
(五)推进个性化职业指导
学生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职业指导也必须因人而异。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职业指导人员要根据学生的性格、兴趣、特长等,开展量体裁衣式的“一对一”职业指导,为学生就业提供个性化的咨询服务。综合学生特点考虑,帮助学生了解就业政策法规,掌握就业技能,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适时进行调整,从而更好地实现就业、稳定就业、职业发展。
(六)搭建便捷的职业指导信息平台
学生就业预期缺乏理性,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信息占有量不足,不能充分了解市场,了解需求。所以,学校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收集人才需求信息,通过整理、归纳和分析,预测就业动态和人才的供需矛盾,了解和掌握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利用校园网、公告栏、电子大屏幕等及时将信息传递给学生。同时鼓励和引导学生关注政府人事、劳动、就业服务机构的网页,扩大信息来源。
(七)寓指导于丰富的活动之中
说教式的做法不仅不会促进指导效果的转化,而且会导致学生对职业指导丧失信心。而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特征,寓指导于生动的文体活动和实践活动之中,可以大大提高职业指导的效果,促进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指导过程当中,体验新的感觉,产生新的认知。
(八)充分利用现代训练技术和手段
目前,劳动社会保障部推行的《职业指导教学训练大纲》就采用了现代训练技术,常用的技术方法有: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情景模拟、团体指导、实习演练、社会实践等,这些培训技术方法对有效开展职业指导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带动了学校其他课程教学的改进。
五、结论
总之,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好职业指导工作,就要认真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以学生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树立全面的教育服务意识,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同时,还要全面落实职业指导全员化、个性化、全程化的指导思想。具体开展职业指导工作时,要把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职业培训有机结合起来。此外,学校还要对职业指导工作不断进行总结,构建完整的职业指导工作体系,使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地运作。
参考文献
[1]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新实践》.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 王玥.关于中职毕业生就业质量与加强就业指导的思考.职业教育研究,2012(02).
[3] 赵旭.试论如何提升职业指导效果和效率.学术论坛,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