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教研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yuantui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学形式相比,在教学步骤上有很多相似性,如课前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小结、巩固练习等;但也有它自己的特殊性, 那么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呢?
  
  一、 合理分工,分配任务
  
  小组合作的目的是让每个小组成员都从中有所获,如果不做任何安排,任由几个小组成员自由发挥,那他们便会七嘴八舌,谁也不理会谁,整个合作过程如同一盘散沙,学生从合作中得不到任何的提高。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在成立小组时教师便要给他们分好工。如:每个小组安排一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与合作;一名操作员,负责具体的操作;一名记录员,负责整理本组讨论或合作的成果;还有一名汇报员,负责将小组合作的情况在全班作出汇报。这样每个同学都能各尽其责,每次合作对于他们来讲都是充实而有效地。组织小组合作时教师就轻松了,不用担心谁在里面无事可做或“唯我独行”了。分工之后就要分配学习任务,即: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是什么,怎样完成任务,评价的标准是什么;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通过创设情境或提出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善于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习的迁移。
  
  二、建立规则,合作探究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组合作也不例外。一般情况下的小组讨论,学习好的不会等其他学生发言,而是首先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一来,那些学困生相当于走了个形式,并没有经过大脑思考便得到了现成的答案。结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这时就需要我们这些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事先做好安排,讲清合作规则。我们可以这样规定: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记下来,再由小组长安排,各个成员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后由记录员将其整理出来。这样,每个人都有了思考的机会和时间。
  每個小组明确了学习任务、确立规则之后,各组根据任务分工进入合作探究阶段,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期间教师要在组间巡视,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并注意观察学生学习和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表现,做到心中有数。要让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多思考、发言,保证他们达到基本要求;同时,也要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此外,老师还应该充分信任学生,相信他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合作探究。
  
  三、 教师参与,全班交流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时候,我们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呢?我认为我们不是等待,不是观望,也不是去干其他事情,而是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小组汇报时,我们教师应先将多年来的口头禅:“哪个同学愿意来说一说”改为“哪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让各小组成员们明白:他们是一个集体,成员之间应团结协作、共同钻研。同时还可以尝试把一个小组的意见当靶子,让大家对他们的意见发表见解,那么在团体的争论中,学生就更容易发现差异,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刻。
  全班交流需要老师预先设计好问题,要有交流的焦点,交流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最好是要有一定的可争议性。交流的问题,如果没有深度,则议论不开;如果没有争议性,则议论也无法有效地展开。另外,交流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交流使得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得到澄清,使得一些对此问题不理解的学生得到理解。
  学生合作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每个人的发展,培养实践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然后才能谈到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把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其他文献
人总是要在一定的文化环境熏陶中成长起来,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能力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场所。班级的文化建设既是一種文化氛围的创建,又是对受教育者心灵的塑造,它在一个班级中是客观存在的。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带给学生的是清新愉悦、自由、和谐、快乐,它不仅使学生在更为广泛的时间、空间上了解社会、理解人生,并且为学生提供了情感上的寄托,又无时无刻不在净化着学生的心灵。应该说,班级文化建设具有多重的作用,它是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语文教学的丰富内涵,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强调了人文素养的提高主要靠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而不是靠灌输。由于在写字教学中,这种人文素养可以得以充分体现,因此要教师善于挖掘写字教学中所蕴含的丰富思想素材,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  一、创设情境,理解美  1.用悠扬的音乐导入新课  练字是一项高雅的活动,练字的过程是修身养性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
目的为在可能导致舰船结冰的海区航行的舰船提供结冰预报模型,保证船舶的航行安全。方法基于结冰表面热平衡理论,给出舰船结冰预报模型和预报工具。结果给出中等舰船结冰危险
有些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主轴受工作环境影响温度升高而伸长,产生很在的轴向力,严重影响设备性能,为此,研究出一种新型联轴器-滚动联轴器,它允许被联接的两轴在很小的轴向力作用下移动
目的剖析沿海某大型工程钢结构环氧云铁与聚氨酯涂层间剥离的原因。方法采用质谱分析仪剖析该聚氨酯涂料的成分,采用离子色谱仪及电导率仪检测所形成聚氨酯氟碳涂膜表面的铵
随着教育改革实验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教育观念得到了逐步的更新,教师更多的关注学生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始逐步多样化,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为了更好的贯彻新课标的要求,我开展了“以情优教,适时引导”的教改实践,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在“以情优教,适时引导”的教学模式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情感 
作文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作文讲评课是对学生进行写作知识和写作技能综合训练的有效途径,也是引导学生认识自己作文成败得失的重要载体,通过讲评让学生了解教师评语的内容和用意,可以使教师的批改发挥应有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上好作文讲评课呢?  一、要及时有效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其作文的好坏自己是不明确的,他们是以一种期待的心理等着看教师批改作文的
目的研究探讨材料自然环境试验数据在装备设计选材和寿命预测方面的工程化应用方法。方法通过分析材料自然环境试验数据与装备实际使用状态的符合性原则,利用肖维奈准则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