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代中学生心理的一点思考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juuu52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心理问题已日益成为困扰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因心理问题带来的一系列不良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种种表现
  (1)强烈的妒忌心。青春期是嫉妒心理较强的时期,争强好胜是这一年龄阶段青少年的一种心理状态。妒忌主要来源:妒忌同学可以获得教师的青睐,妒忌同学家庭富裕,也有同学在异性面前受欢迎。
  (2)过分的自卑感。青春期的青少年很喜欢比较,在比较当中往往产生自卑。自觉得不如别人。主要缘于:①家庭条件不好,觉得抬不起头。②成绩不如同学,认为自己是“中下层学生”。③小部分因外貌或生理缺陷而产生自卑。自卑使得他们情绪低落,缺乏进取心,对学习生活失去热情。
  (3)青春期的焦虑。初中生特别是初三学生正处于旺盛的青春发育期或多或少存在着成长的烦恼。所谓的成长的烦恼,有时候也是摸不着头绪的焦虑冲动。
  (4)陷入“青春恋”的烦恼。受社会风气的影响,以及生理发育逐渐成熟产生的一些心理需求。不少孩子承认自己有喜欢的异性,但是这种感觉(有些已经付出行动)往往不是太好,带来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比如受到家长反对、老师的批评、同学的耻笑、异性拒绝,不少学生便沉沦,个别的产生极端心理。对以上一些心理问题,我们不难发现,有着明显的年龄痕迹,也就是说,主要还是青春期的心理综合症。对于这些心理问题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去探讨它的成因。
  二、心理问题产生的因素分析
  纵观以上中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不难找出他们产生的几大因素
  (1)个人因素。在独生子女日趋增多、张扬个性的时代,性格差异成为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内因。争强好胜不懂谦让者有之,封闭自我心胸狭窄者有之,我行我素者有之。心理承受能力的差异,也是产生心理问题的因素之一。有的心理承受比较强的,看待问题较成熟些;而有的心理敏感脆弱,就容易受伤。
  (2)家庭因素。家长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很少和孩子进行心理交流,对孩子的内心世界漠不关心。家长和孩子的交流机会少,他们有部分常年在外,无暇顾及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都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别说关注孩子的心理,就是学业敦促都顾不上,使得他们的孩子就象是“孤单的候鸟”,有话无处说。一个幸福、温馨、和谐的家庭才能培养健全学生健康的心理。
  (3)社会因素。包括所接触的社会媒体、輿论、信息的不良诱导,不少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差,追求一些虚无,不切实际的目标,而发生了心理扭曲,他们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和意志品质形成时期,在这个阶段排除社会干扰,让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在尤为重要。
  (4)学校因素。学校的各种因素也是导致学生不良心理产生的原因。对学生采取双重标准,教育方式有时过于单一,不能为学生保守秘密而失去学生信任等等。可见,“一视同仁”和学生进行朋友式的交流是拉近师生感情的一条捷径,这也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状况,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三、加强当代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与思考
  在中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如何加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之能渡过一个身心舒适,学习愉快,有强烈求知欲和上进心的中学生时代,是值得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探讨的话题。学校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1)多走近。走近中学生,走近他们的家庭,走进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最简单有效的是和他们进行面对面,心交心的交流,获得师生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打开他们封闭的心扉,走出心理阴影。
  (2)多活动。举办各种吸引学生参加的活动,让校园生活丰富,品味学习快乐,有成就感和满足感。而一些富有特色的活动也可以积极推广,以此来加强同龄人之间的心灵交流。当然活动要灵活开展,形式多样,动起来,学生的心胸会更加亮堂。
  (3)建立心理咨询室,除了不定期开展心理咨询、举办心理讲座外,更要主动去关心和呵护存在着心理问题的学生,让他们有一个倾诉的地方。
  (4)建立案例进行分析并跟踪调查。此举有利于校方能够充分积累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总之,当代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该引起社会各界广泛重视,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不断摸索,不断积累的进程。对于中学生而言,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去丰富学习内容,发展兴趣爱好,去感受社会、家庭、学校对他们的关注关怀。
其他文献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也有人说:班主任是学校里最苦的岗位。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感触颇深,有几分劳累,几许收获。经历过一次次心灵的历程,我认为做班主任是充实的,并且在长期的班级管理中积累了很多的经验。  一、常规习惯,常抓不懈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节课、一两天说说就行的,它必须贯穿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由于低年级学生自觉性和自控力都比较差,避免不了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这就需
期刊
引言:中国自80年代以来出现了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现象,如何提高人口的质量平衡人口性别比将成为计划生育的当务之急。文本将对此种现象进行研究。  一、我国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现状  中国1990年人口出生性别比开始超过110,2000年超过115,2004年我国0岁婴儿性别比就已经达到121.2,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持续时间如此之长,偏离程度如此之高,涉及人口规模如此之大是绝无仅有的。  1989年人口出生性
期刊
摘要:当课堂的生成偏离教学目标或课前的预设达不成教学目标时,教师不能以“满堂灌” 的方式把知识强塞给学生,更不能对此草草了事。教师要根据学情和生成的变化,相机诱导,利用讲故事、创设情境等方法引导启迪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独立思考、获取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顺学而导 学情 生成 引而不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的……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开放
期刊
爱因斯坦提出“唤起创新的表现和求知之乐,是为人师者至高无上的秘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善于应变、勇于创新的素质已成为现代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一、选择视点,激发学生创新潜能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就不能用传统的方式给作品下结论,不能以单一的定向思维的方式把观点灌输给学生。要鼓励学生选择不同的视点,读出自己的理解,拥
期刊
教书是一门艺术,一堂优秀的语文课更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它不仅能使学生学到基础知识,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个性,发展思维,提高能力。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和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不少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忙于分析字、词、句、篇等内容,而忽视了语文课应有的整体美教学,把固有的整体性撕成一块块碎片,其结果:教师讲得唇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
期刊
一、开发资源——活用“真”书  儿童有儿童的生活需求、生活事件和生活空间,关注儿童的真实生活,就是要以儿童今天的生活事件为主,以具有普遍教育意义的品德发展问题为主,以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为主,合理地开发课程资源。  (1)立足课堂,开拓现有课程的素材性资源。根据有关专家的论述:素材性资源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比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
期刊
在谈中职学生的管理与教学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中职学生是怎么样的一个学生群体,它有什么样的特点,群体心理是怎么样的。假如不了解中职学生的特点,不掌握他们的心理,是谈不上管理和教育好他们。  首先中职学生是未成年人,他们拥有当前未成年人群体的所有心理特点,如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虽然较之9年义务教育期间弱了很多、由于生活社会经验缺少而导致心理幼稚易受诱惑的影响、由于身体成长和知识增加而不断增强的要求脱离成年
期刊
摘要:文章在问卷、访谈调查的基础上,指出目前高中生物教学中有关健康常识教育的现况和问题,了解当前高中生获得健康常识的途径,了解在当前传统教育模式下高中生对健康常识掌握的状况,分析了加强该教育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培养建议。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 健康常识 渗透方法  我国《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学生基本卫生知识、保健知识、疾病知识的培养是当前中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针对高中生,本调查
期刊
摘要:科举考试自隋唐开始实施至清末废止,期间宋朝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本文主要从宋朝科举考试的科目及内容、程序、创新等几个方面介绍一下宋朝科举制度的发展情况,并简要谈一下由此得到的启示。  关键词:宋代 科举制度  一、科举考试的科目和内容  宋代科举考试的科目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举和武举。唐代常科开设的科目有12种,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最受重视。宋代科举
期刊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也就是说,健康不仅是不生病;防止疾病是健康的一部分,但不是最主要的部分。健康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几个层面的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地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来说,心理健康至少应包括两层含义: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