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介绍了高粱优良恢复系吉95106的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总结了吉95106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详细介绍了以吉95106为父本选育出的吉杂203号的选育经过、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以及适宜种植区域。
关键词 高粱恢复系;吉95106;选育;应用;吉杂203号
中图分类号 S334.5.0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4-0186-01
吉95106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优良高粱恢复系,它具有熟期较早、籽粒较大、花粉量大、花期长、综合性状强、一般配合力高等优点。
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
吉95106用恢复系2598与恢复系7413-24杂交,杂交F2代再与白8914杂交,南繁北育,从后代中选择出的心型穗、矮秆、株型较好、配合力较高的恢复系。选育亲本2598是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引进的恢复系,熟期较晚,但籽粒较大(千粒重31.7g),配合力好;7413-24熟期早,但籽粒偏小(千粒重25.0g)。利用早晚杂交、大小粒搭配的原则,将二者杂交,F2选择植株较矮、籽粒较大的单株与籽粒颜色好、抗旱性较强的白8914复合杂交,经过院内及海南分离筛选,选出优良单株种成穗行。在优良穗行中选择优良单株,于1995年从多个穗行中选择出吉95106。同时,与优良不育系进行杂交,进行优良杂交种的筛选。
2吉95106特征特性
2.1植物學特性
幼苗绿色,15~17片叶,株高115.0~125.0cm。穗长22.0cm左右,纺锤形,紧穗,穗粒重60.0~70.0g,紫壳,着壳率5.0%以下。花药白色,花粉量大,对A1和A2型不育系恢复率100%。
2.2生物学特性
出苗至成熟116.0d,籽粒卵形,红色,千粒重28.5~29.5g左右。不早衰,根系发达,秆强不倒伏,抗叶病,不抗丝黑穗病。
2.3栽培要点
吉95106恢复系易于繁殖,一般产量可达5t/hm2,应选择土质肥力中上的地块种植。要精细整地,覆土深浅一致。因地制宜,做到一次播种保苗9~10万株/hm2。一般施入优质农家肥30t/hm2,施氮、磷、钾复合肥225kg/hm2,拔节时追1次尿素300~400kg/hm2。
3吉95106的应用
以吉95106为父本,先后选育出一些比较好的杂交组合,其中以吉杂203号表现尤为突出,适宜在吉林省高梁早熟区推广种植。
3.1吉杂203号选育经过
吉杂203号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2115A为母本,以吉95106为父本,于2000年组配而成。该杂交种2002~2003年在院内产比,2004~2005年参加全省高粱早熟组区域试验,2005年参加全省高粱早熟组生产试验,同年进行抗病鉴定和品质分析。2006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准予推广。该品种表现抗旱、抗涝,抗丝黑穗病、抗叶病、抗倒伏、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强,适应性广。一般产量8.1~8.6t/hm2,高产地块达10t/hm2以上。
3.2品种特征特性
出苗至成熟121.0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480℃左右。幼苗叶色浓绿,株高162.1cm,根系发达。籽粒圆形,深红粒,千粒重28.5g。穗长28.1cm,长筒形,紧穗,穗粒重78.8g,红壳,着壳率6.8%。蛋白质含量9.71%,淀粉73.54%,单宁0.25%,角质率21.4%。抗倒伏、抗蚜虫、抗叶病,2年经人工接种鉴定对高粱丝黑穗病表现为4.3R。
3.3产量表现
3.3.1所内产比试验。2002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产量比较试验中,产量为9 675.3kg/hm2,比对照敖杂1号增产14.7%;2003年产量为9 835.6kg/hm2,比对照敖杂1号增17.8%,2年平均产量9 755.5kg/hm2,比对照敖杂号增产16.3%。
3.3.2省区域试验。2004年区域试验结果:全省平均产量8 487.5kg/hm2,比对照敖杂1号增产7.48%;2005年区域试验结果:全省平均产量8 119.7kg/hm2,比对照敖杂1号增产10.6%。2年区域试验12个点次,9个增产,3个减产,2年平均产量8 303.6kg/hm2,比对照敖杂1号增产9.04%。
3.3.3吉林省生产试验。2005年参加吉林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8 310.5kg/hm2,比对照敖杂1号增产22.0%。
3.4栽培技术要点
一般年份5月1~10日播种为宜。土壤10cm耕层稳定在10℃以上,土壤含水量在15%~20%左右,覆土厚度3~4cm。在确保全苗的基础上,保苗12~14万株/hm2。吉杂203号稳产性好,适合各种土壤。一般施入优质农家肥30t/hm2,播种时施种肥磷酸二铵150~200kg/hm2,拔节期追施尿素250~300kg/hm2。
3.5制种技术要点
双亲同期播种,父母本比例为1∶5。父本保苗12 万株/hm2,母本保苗13~14万株/hm2。
3.6适宜种植区域
适宜吉林省的白城市、松原市、长春市的部分地区、黑龙江省第1积温带种植。
关键词 高粱恢复系;吉95106;选育;应用;吉杂203号
中图分类号 S334.5.0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4-0186-01
吉95106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优良高粱恢复系,它具有熟期较早、籽粒较大、花粉量大、花期长、综合性状强、一般配合力高等优点。
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
吉95106用恢复系2598与恢复系7413-24杂交,杂交F2代再与白8914杂交,南繁北育,从后代中选择出的心型穗、矮秆、株型较好、配合力较高的恢复系。选育亲本2598是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引进的恢复系,熟期较晚,但籽粒较大(千粒重31.7g),配合力好;7413-24熟期早,但籽粒偏小(千粒重25.0g)。利用早晚杂交、大小粒搭配的原则,将二者杂交,F2选择植株较矮、籽粒较大的单株与籽粒颜色好、抗旱性较强的白8914复合杂交,经过院内及海南分离筛选,选出优良单株种成穗行。在优良穗行中选择优良单株,于1995年从多个穗行中选择出吉95106。同时,与优良不育系进行杂交,进行优良杂交种的筛选。
2吉95106特征特性
2.1植物學特性
幼苗绿色,15~17片叶,株高115.0~125.0cm。穗长22.0cm左右,纺锤形,紧穗,穗粒重60.0~70.0g,紫壳,着壳率5.0%以下。花药白色,花粉量大,对A1和A2型不育系恢复率100%。
2.2生物学特性
出苗至成熟116.0d,籽粒卵形,红色,千粒重28.5~29.5g左右。不早衰,根系发达,秆强不倒伏,抗叶病,不抗丝黑穗病。
2.3栽培要点
吉95106恢复系易于繁殖,一般产量可达5t/hm2,应选择土质肥力中上的地块种植。要精细整地,覆土深浅一致。因地制宜,做到一次播种保苗9~10万株/hm2。一般施入优质农家肥30t/hm2,施氮、磷、钾复合肥225kg/hm2,拔节时追1次尿素300~400kg/hm2。
3吉95106的应用
以吉95106为父本,先后选育出一些比较好的杂交组合,其中以吉杂203号表现尤为突出,适宜在吉林省高梁早熟区推广种植。
3.1吉杂203号选育经过
吉杂203号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2115A为母本,以吉95106为父本,于2000年组配而成。该杂交种2002~2003年在院内产比,2004~2005年参加全省高粱早熟组区域试验,2005年参加全省高粱早熟组生产试验,同年进行抗病鉴定和品质分析。2006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准予推广。该品种表现抗旱、抗涝,抗丝黑穗病、抗叶病、抗倒伏、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强,适应性广。一般产量8.1~8.6t/hm2,高产地块达10t/hm2以上。
3.2品种特征特性
出苗至成熟121.0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480℃左右。幼苗叶色浓绿,株高162.1cm,根系发达。籽粒圆形,深红粒,千粒重28.5g。穗长28.1cm,长筒形,紧穗,穗粒重78.8g,红壳,着壳率6.8%。蛋白质含量9.71%,淀粉73.54%,单宁0.25%,角质率21.4%。抗倒伏、抗蚜虫、抗叶病,2年经人工接种鉴定对高粱丝黑穗病表现为4.3R。
3.3产量表现
3.3.1所内产比试验。2002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产量比较试验中,产量为9 675.3kg/hm2,比对照敖杂1号增产14.7%;2003年产量为9 835.6kg/hm2,比对照敖杂1号增17.8%,2年平均产量9 755.5kg/hm2,比对照敖杂号增产16.3%。
3.3.2省区域试验。2004年区域试验结果:全省平均产量8 487.5kg/hm2,比对照敖杂1号增产7.48%;2005年区域试验结果:全省平均产量8 119.7kg/hm2,比对照敖杂1号增产10.6%。2年区域试验12个点次,9个增产,3个减产,2年平均产量8 303.6kg/hm2,比对照敖杂1号增产9.04%。
3.3.3吉林省生产试验。2005年参加吉林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8 310.5kg/hm2,比对照敖杂1号增产22.0%。
3.4栽培技术要点
一般年份5月1~10日播种为宜。土壤10cm耕层稳定在10℃以上,土壤含水量在15%~20%左右,覆土厚度3~4cm。在确保全苗的基础上,保苗12~14万株/hm2。吉杂203号稳产性好,适合各种土壤。一般施入优质农家肥30t/hm2,播种时施种肥磷酸二铵150~200kg/hm2,拔节期追施尿素250~300kg/hm2。
3.5制种技术要点
双亲同期播种,父母本比例为1∶5。父本保苗12 万株/hm2,母本保苗13~14万株/hm2。
3.6适宜种植区域
适宜吉林省的白城市、松原市、长春市的部分地区、黑龙江省第1积温带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