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畔古村落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chen91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村位于河南省林州市西北部,太行山支脉林虑山北端,周围环山,处于著名人造天河“红旗渠”畔。据《任村志》记载,该村始建于元代至正五年(1345年),当时有任氏兄弟从河北邯郸迁到此地落户,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设立集镇。因交通便利,商贾云集,历史上就有“卫弃之而弱,晋有之而霸”的战略位置,至今留有许多文化古迹和遗址。抗战时期曾作为八路军总部豫北办事处所在地,红旗渠著名景点“青年洞”、“分水岭”、“洛丝潭”等均在任村境内。近年因其历史文化及革命文物价值申报了全国历史文化名镇。
  


  走进任村,即刻被其古老的街巷、成片的老宅所打动,在河南地区仍保存有如此成规模、高质量的古民居群和堡寨式聚落的实在不多。现存张鸿逵庄园、西券(寨门)、南券(寨门)、昊天观等古建筑遗存,其中最大一处宅院当属张鸿逵庄园(图1),是清道光、咸丰、同治年间曾任两湖地方高级官员的张丞实(原名张鸿逵)及其子侄两代人所建。虽经风雨沧桑,但风采依旧,其四合院式布局,精美装饰,体现了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庄园雄居西大街两侧,南北长153米,东西跨90余米,约占地24亩。分为六套院落,38个单院,有359间房屋。以院落自成体系,每套的主建筑风格为前客厅、后楼院而后花园,又配以数目不等的偏跨院。
  


  庄园内房屋建筑式样各套虽有所异,但大体相同。每套院落大门两侧设有两个精雕青石“L”形上马石,正面浮雕竖眉瞪眼口衔环兽头。三层台阶上面宽一间的出心门楼悉尊臣下出入左腋门的上制,全都建于主院的前左部位。门楣上悬职事大匾,门内照壁嵌于左厢房山墙上。院中筑子墙,子墙正中开二门,门内庭院宽阔,青条砖铺地。厅厢房基都高出院平面50~70厘米,均为两坡硬山单檐屋顶,灰色筒瓦铺面,古朴典雅。
  客厅居中,呈明三暗五两甩袖格局,前廊二檐柱下置履盆柱础,柱间上承雕花大额枋、平板枋、斗拱、檐檩、檐椽、飞椽,可谓雕梁画栋,足见当年的气势。三明间颇具特点,以12扇木质金锁窗刻花格扇门代替前墙,明间正中插屏后开了一扇直通楼院的中门,进入楼院脚下是青条砖铺地,青苔幽绿,树影婆娑,清静幽雅。楼院东西两面各为有前廊的三间厢房,正面为五间二层木板楼,房中设木隔断,有十三级虎梯可方便登楼。 楼院、偏院、跨院均另有甬道、便门与主院相通,形成一个整体。
  


  街北偏西是张丞实居住的主院落,临街有一个醒目的仪门,坐北朝南,名曰“广亮门”。该门三开间,悬山殿顶高起脊,正脊两面饰富贵不断头图案,四边脊饰绕枝花浮雕,六陶质吻兽虎视眈眈,威镇八方。构造为传统单檐飞椽、檐檩、斗拱,下置平板枋、垂花大额枋,垂柱镶边。在仪门檐下中间悬一横长1.6米、竖宽0.9米,装饰有龙凤图案的长方形大匾,右竖刻“湖南衡阳道”一行小字,中横雕“太守第”三个行书大字。两柱廊立于鼓形石质柱础之上,柱础下呈八角履莲。前后游廊。整座门楼建于高出地面70厘米的台基之上,置三级踏垛,象征连升三级。门前左右六根旗杆,两座上马石。此门宽2米、高2.6米,门框下坐素面枕石,内有门房一间。门内迎面有一方嵌之于墙上金砖拼成的二米见方的大迎屏(图2),上施仿木结构雕檐盖,下置砖砌须弥座。迎屏前左转北进二门,是一南北长13.2米,东西宽9.5米的砖铺宽敞大院。一米高台基之上是坐北面南明三暗五的大客厅,大客厅进深二间,金砖墁地,12扇金锁窗刻花格扇门,彩画插屏位于明间正中。院东西两面各是三间附有穿山鹿顶耳房、抄手游廊的厢房。
  


  走过插屏,沿后中堂门下台级又到了一处楼院,院中堂屋楼原为张丞实寝屋,内隔断门上方浮刻“不欺室”(图3)三字,棱角分明,俊秀中不失刚劲,体现了这位年逾八旬的老人“耿直廉介,处世不肯苟同”(《重修林县志》语)的品质。迎屏前右转为甬道,迂回折深,曲径通幽,往内可到另两座楼院和别院。院落虽然方整,但院连院,院套院,初来乍到,犹如迷宫一般。
  任村西大街以民居为主,宅院古朴;南大街以商业为主,店铺林立,民间传统逢单日为集,设有棉花、布匹、山货、粮行、医药等货栈,是晋、冀、豫三省边缘地区的物资集散地。现在两街均保存着寨门,当地人称之为西券和南券。
  


  西券(图4)位于西大街西口,是一石砌门式建筑。考此券始建于明天启元年(1621年),后在清康熙、乾隆、道光年间屡次重修。西券券腿高1.5米,跨3.2米,正圆起拱。东西两口券额封面,西口券额正中浮雕一张口欲吞之巨龙,具有威严不可侵犯之势。东口内额刻二龙戏珠,配以流云,给人赏心悦目之感。青条石砌成的城台,南北长12.3米,东西宽10.5米,高5米,有台阶可登爬。
  城台正中是一座“南顶庙”,面阔三间,进深2间,平面呈长方形,单檐悬山,殿顶施以绿色琉璃瓦,瓦当皆饰以琉璃盘龙图案。正脊及边脊饰行龙,葵枝花图案,吻兽现均残毁。廊柱四根,下置八瓣履莲柱础。殿正中塑一尊1.8米高金装神像。台前一石香案,浮雕龙凤、麒麟、花鸟图案,系明朝天启元年石刻。外廊左现存两通石碑,其右一块碑文记载:“道光十年地震二百余日,坍塌民宅庙宇无数。”为后人研究地震留下珍贵的史料。
  


  南券(图5)处于大街南口与南大街交汇处,始建于明正德至嘉靖年间,后遭洪水冲毁,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重修。南券用大块青石砌成,拱高2.5米,跨3.82米,总拱高3.55米。券孔南北两头均置0.55米宽券额,券额正中雕有一蛟龙,稍下一边为一云龙。券台平面呈正方形,上筑庙宇三间,檐柱为嘉靖三十年雕造的四根浮雕滚龙石柱,台南北两边地袱之上各立六根方形望柱。北边栏板外侧浮雕各种花卉,南面外侧浮雕人物、麒麟、花卉。券西腿北侧建一东西正对南大街的关帝庙,面宽三间,筑于青石砌成的台基上。庙为前庑后殿,庑殿一体,关帝庙与券之间建一钟楼。
  


  任村作为一个完整的乡村聚落,有多座佛、道教建筑,如:昊天观、泰山庙、法济寺、大般若寺。这些寺庙建筑维系着乡村的精神世界和人与人的关系,是传统乡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位于村中圆形水塘西北侧的昊天观 (图6),别称北庙,始建于明初,清道光十年(1830年)地震被毁,次年重修。山门向北10米,是以山门为中线的长方形石砌高台,拜殿、玉皇殿就修建在台上。拜殿平面呈长方形,为悬山式建筑,面宽三间进深二间;玉皇殿位于拜殿北6米,下为青石台基,面宽三间,进深二间,东西长11.24米,南北宽7.05米,平面呈长方形,檐边为绿色琉璃瓦,正脊前饰黄绿二色琉璃浮塑人物,后饰行龙,边脊饰葵花。
  任村作为一座保存完整的古寨(图7、图8),是一座完整的传统建筑文化宝库,其现存成片古民居群在河南具有代表性,急需维修和保护。漫步其间,好似听到古建筑在无声地诉说:留住我们的根!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所)
其他文献
名物考证,自来是《诗经》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天文地理、宫室器用、山川草木、鸟兽虫鱼,乃至官制、祭祀、礼、乐、兵、农等等,都可归入名物之列。扬之水先生的《诗经名物新证》(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是近年来颇得学界注目与好评的《诗经》名物研究的专著。作者说:“用了‘名物’一词,是表明它仍从传统中来;而所谓‘新证’,则申言它与传统的名物研究不尽相同。”  “新证”之新,一是使用了大量的田野考古成果。作者对发
期刊
近20年来,小泥佛、小泥塔或者说“擦擦”,包括西藏在内全国各地多有发现。据我初步研究认为,汉地小泥佛、小泥塔和藏地“擦擦”,是既有关联又不完全相同的两个系统。关于藏地“擦擦”的研究已有几部专著面世,如张建林《中国藏传佛教雕塑全集·擦擦》,刘栋《“擦擦”—藏传佛教模制泥佛像》,张鹰《西藏脱模泥塑》等,对藏地“擦擦”的研究,都有相当的水平,也有相当的深度。而汉地小泥佛、小泥塔,虽说多有出土报道,但总体
期刊
一    河南修武的云台山,近些年真可谓出尽了风头,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风景名胜区等多项称号集于一身,尤其是她那精美绝伦的山水风光,不知倾倒了多少海内外游客,每年的黄金周,基本上是游客如云,人满为患。然而游人很少知道,云台山除了山水,还有厚重的文化底蕴,这里曾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隐居、游宴之所。也许正因为缺乏了解的缘故,同属云台山景区的百家岩远没有红石崖等景观吸引人,当不远千里的客人来到云台山后,全都
期刊
庙宇,恐怕是历史变迁中最容易保留下来的建筑物了。因为庙里的人与世无争,庙里的神能“消灾降福”,所以,庙宇一般不会被轻易毁坏,庙宇的寿命便很长久。对于今人,这些久存下来的庙宇,便成了可以提供大量历史信息的源泉。“从庙宇的分布看历史”,是我在看了陈正祥和谭其骧两位历史地理学家关于庙宇的一些记述后,领会到的一种学史方法。  十年前,我有过一段“不问苍生问鬼神”的日子,就是白日黑夜写《行业神崇拜》。写到农
期刊
中国考古学家在探索夏文化的研究过程中,使用了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就是以已知的商文化特征为基点,在文献记载夏人活动的地域范围内,从进入夏纪年的考古学文化中去辨识夏文化。因此,商代第一首都—汤都亳成为区分夏商文化的一个重要基点。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考古学家在郑州二里岗发现了早于安阳殷墟晚商文化的商文化遗存,这一重要考古发现使人们对于商文化的认识提早至盘庚迁殷以前。由于郑州商文化拥有迄今所见规模
期刊
解释一字,即是一部文化史。  ——陈寅恪  “她”,应该说是这个世界的另一半。但“她”与“他”的相提并论却不可同日而语。我们知道,在沿袭几千年的古代汉语里,是没有“她”可言的。“伊”字则是“她”的代言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中的“伊”就是一个例证。直到新文化元典《新青年》诞生并带领新文化运动进至高潮,“她”才逐渐取代“伊”。  如同我们看到的那样,被称
期刊
在古人的诗文中,常常提到一种人生烦恼,即“寻找”,虽然可以付诸主观努力,其烦苦也往往为常人所不堪。古人称此为“苦觅”。如苏轼《赠善相程杰》诗所谓:“书中苦觅原非诀,醉里微言却近真。”这种心力和体力的辛劳,人们也用“踏破铁鞋”来形容。“苦觅”之中,如果能够终于柳暗花明,则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这句话原出自宋人诗句。夏元鼎《绝句》:“崆峒访道至湘湖,万卷诗书看转愚。踏破铁鞋无觅处
期刊
端午溯源    唐代诗人文秀诗云:“节分端午本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可见在唐代,关于端午的起源,纪念屈原已是居于主流的一种说法。实际在屈原之前,端午的雏形就已经存在,更早时期的节俗自有其另外的渊源。而避疫和纪念,自汉唐以至后世,一直是端午节日并行的两大主题。  《大戴礼》云:“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也。”即指兰汤沐浴。这可能是文献中最早将“五月五日”与“兰汤沐浴”联
期刊
“炎黄子孙,根在河洛”,已成为全世界华人,特别是一亿多客家人的共识。“河洛”本来是一个非常明确的地理概念,指以“九朝古都”洛阳为中心,黄河与洛河交汇的洛阳盆地及其周边地区。寻根问祖是全球华人的大事,通过查阅史料和多次实地考察,我们认为洛阳市新安县的青要山一带,有可能就是五千年前炎黄部落活动的主要区域。  《国语·晋语》载:“昔少典氏娶于有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
期刊
每逢三月,春风春雷春雨过,满山满岭茶园醒,嫩枝绿叶茶旗展,茶季就来了。  徽州茶谚云:“假忙除夕夜,真忙摘茶叶。”意思是说,摘茶的季节是徽州人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  采茶多在清明后,清明至立夏者为头茶,称春茶;立夏之后为二茶,也称紫茶、夏茶;再后叫秋茶,也叫三茶、三暑。俗话说“卖儿卖女,不摘三暑”,意思就是为了培育茶棵,秋茶坚决不采。  采茶讲究眼明手快,一个采茶能手一天采茶少则几十斤,多则上百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