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初中生物课充满生机与活力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教研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963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学科的教学因其特有的形式和内容,以及紧密联系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特性,使得对生物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使生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如何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学习潜能得以开掘呢?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通过生物教师的体态和语言创造课堂生机
  
  课堂学习气氛沉闷往往与教师语言呆板、缺乏活力有关。教师的语言在传授知识、开启心智、培养人格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也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动机的催化剂。教师语言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富于想象则容易引发学习兴趣;语速快慢、语调高低变化容易给人以兴奋和关注,给课堂带来活力。课堂上教师的举止、神态、仪表、体态同样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亲切的教态和恰当的体态语言都能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心境和积极向上的求知欲。因此,课堂上教师若能做到面带微笑、亲切大方、仪表端庄,并能通过手势、体态和神态感染学生,做到手势潇酒、体态恰当、表情灿烂,再加上抑扬顿挫、风趣幽默的语言,学生便能积极回应,形成良好的互动,从而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结合生物知识做到讲解引人入胜,提问启发思维,答疑讲深讲透,难点通俗易懂,描述生物概念和原理字斟句酌,生物用语准确无误,结合语调的抑扬顿挫,整个生物课堂定能洋溢着愉悦与活力。
  
  二、让多媒体辅助教学创造课堂生机
  
  多媒体教学法是指以计算机为工具,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声、像、图、文,通过人机交互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教与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与学的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方法。在生物教学上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许多优点,如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图、文、声、像、影并茂的特点,极大地拓展了教学空间,丰富了教学内容,把教学时说不清道不明,只靠挂图或黑板作图又难讲解清楚的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境、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既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三、用教学机智体现课堂活力
  
  教学是现场直播,课堂会因不可测因素的出现而波澜起伏,它需要教师正确而迅速地做出判断并妥善处理。“教师为之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诱导”前加“相机”两字,说明了“诱导”成功与否关键在于“相机”是否及时。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教学机智这一基本能力素质,在课堂上能驾轻就熟地捉住一些稍纵即逝的教学时机,将教学内容及时地与当时的环境氛围相联系,不仅能掀起学生求知欲望的高潮,而且能使教师的创造才能和创造乐趣在这些活的情景中得到发挥与体现。
  
  四、整合有效的教学内容焕发课堂活力
  
  实践证明,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关联越多,学生越会对教学内容感兴趣。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整合学习内容,力求当堂学习的内容和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挂钩。例如:在学习《遗传和变异》一课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询问学生自己与父母、自己兄弟姐妹间的性状特征或者他们身边的动物、植物上下代间的性状特征等问题,学生回答的方式来认识遗传和变异的概念。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充分启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其思维能力,养成探讨问题的习惯;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教学中教师应多联系社会现象,多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去审视、解决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引发学生对生物学应用价值的认同,激发学习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生机勃勃,学生兴趣盎然。
其他文献
数学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一种活动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创设新奇有趣、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才能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使他们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神奇,从而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进而体会到探索
分析医学生开设卫生经济学公选课的重要性,并提供教学方法和技巧,详细介绍如何针对医学生的特点进行卫生经济学的教学,最后列举目前在医学生卫生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卫生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卫生领域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是一门新兴部门经济学,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引进发展,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程。卫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我国高等医学
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高校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发挥着新型智库作用。实现中国梦离不开文化的涵养。大学校训是文化涵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
阅读教学一直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一般只注重理解文章的细节事实,忽略对文章结构的把握,忽略对作者写作意图、态度的推断,所以经常出现过分高度概括、有理无据推断、因果关系错误、观点结论前后矛盾等逻辑推理错误。因缺乏对英语国家历史、地理、价值观、社会行为模式等背景知识的了解,也造成了理解的偏差。对此,应该在阅读教学中通过任务、活动的设计关注阅读的过程,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以及总结、归纳等阅读能力。从
随着电-热系统耦合程度的不断加深,在保证系统运行灵活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电-热耦合关系,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消纳水平是电力系统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问题。首先对装设于发电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