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人的朗读能力和朗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的语文能力和语文水平。一个具有高度语文素养的人一定具备很好的朗读表达能力,一个对语言文字高度敏感的人必然能惟妙惟肖地用声音朗读出文字背后的东西。学习语文,不能不学习朗读;学好语文,不能不学会有感情的朗读。
一、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需要
语感是指一个人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良好语感的形成既是学习语文的目的,又是进一步学习语文的手段。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活动是为了促进良好语感的形成,而培养起来的良好语感反过来又促进了语文的学习。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是对文本内容的再塑造,包含着丰富的情感体验和认知体会,充满了对文字整体美的感悟。它是形成良好语感的必经之路。学生自主独立地掌握感情朗读之时也就是良好语感形成之日。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正如语感的形成需要大量的语言实践一样,学生真正做到自主独立地有理解地“感情朗读”,也需要在朗读过程中走过很长的一段路。
二、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是理解词句的需要
如何理解文本必须掌握的词句?怎样才算是理解了词句的意思?苏霍姆林斯基说:一定要让词在学生的脑海里产生鲜明的形象,而不应仅仅是个概念或必须要死记的文字。是的,必须让学生在脑海里产生鲜明的、直观的形象。比如,学生真正弄懂了“红”这个词,当他读到这个词时,脑海里就会立刻出现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大片大片的红得耀眼的美人蕉,美丽飘逸的红裙子等等,而不应仅仅是“红”这个符号。
帮助学生把这种理解、直观的想象用声音表达出来,既能检测学生对词句理解的程度,也是完成理解的过程。
三、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是表达情感的需要
一段好文字,一篇好文章,一本好书读之往往让人情动于中显于形,不吐不快。当年王刚演播的《夜幕下的哈尔滨》让许多听众为之叫绝,为之震撼。古人学文、学诗总是先摇头晃脑,沉浸其中,吟咏多遍直到能熟读成诵。可见有感情地、声情并茂地朗读是抒发自身内心情感的需要,也是感染他人,与人分享的需要,更是深入地理解文字本身情感的需要。
文化是一种素养,而读书是一种能力。能力是在培养中成长起来的。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在“朗读”中学会的,正如人学会游泳是在下水“游”中学会的一样。做教师的能做的就是营造一种朗读的氛围,创造机会激发学生多读,在读中修正、提高、回味、品悟。
教师亲自范读能引领学生走进“读”的殿堂,欣赏“读”的美好,激发“读”的愿望,树立“读”的目标,掌握“读”的技巧。根本意义上说,范读是开拓思维,提升境界的手段。为什么要感情朗读?美妙的感情朗读对自己有什么样的影响?感情朗读的至高境界会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当教师用亲切生动的感情朗读展示给学生的时候,无疑将会极大影响着学生对感情朗读的认识和追求。这个过程通过听录音播放似乎也能达到,通过音频传出来的声音同样美妙并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从而给学生起到示范引领、启发思维的作用。然而,还是存在很大区别的。因为相比录音机、磁带,教师是个活生生的个体,是鲜活的生命,是可望可及的形象,是会激动、会流泪、会笑会恼地走在我们中间的人。因此,老师的朗读一定会是我们通过学习、模仿而必然能达到的高度。教师利用自身的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感情朗读”的王国,这对孩子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四、体悟情感是感情朗读最重要的基础
毫无疑问,真正意义上的感情朗读必然是以领悟文字背后的思想做前提的,装腔作势,拿腔拿调的抑扬顿挫算不得真正的感情朗读。体悟感情的朗读于动人处使人落泪,于高兴处让人笑逐颜开,于幽默诙谐处逗人会心一笑,于激情澎湃处激人昂扬向上,热血沸腾。因此,此时的教师指导关键不在于技巧的传授,而在于文字的理解,情感的体悟,思想的挖掘。当学生真正明白了文字所包含的意义、蕴含的哲思、流露的情感,那么怎么读就显得自然合理了。所以教师在指导朗读时,不能只教给学生什么地方要重读,什么地方要轻读,什么地方要慢读,什么地方快读这种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方法。而应让学生读出自己心里的感受,读出心中的轻重缓急、喜怒哀乐。所以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指导学生朗读《秋天的回忆》一文时,引导学生读出“热烈的语气”“淡雅的感觉”……感觉对了,读得就对了;感觉不对,纵有声调高低顿挫,效果也不对。
在读中学会读是感情朗读必经的过程。为什么语文教学总要提倡课堂是要有朗朗的书声?为什么我们总要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通过朗读接触文本,亲近文字?不仅是因为读本身就是语文教学目标的一部分,还在于要实现这個目标的唯一途径便是朗读本身。课堂上一遍又一遍的读,读出层次,读出兴趣,读得声情并茂,读得激情澎湃,读得响当当,是语文课教学应有的特色。
读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所采用的方法也应当有所区别。小学低、中、高年级学生年龄差别大,心智模式不一样,朗读训练的时间长短不一,基础有高低之分。所以,必须区别对待,分而教之。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范读引路更要多一些,领读模仿也显得不可少,扫除生字障碍自己读通读顺也必须有所保证。对文字的解读不必太深,浅显直观,鲜明可感为最宜。正如火车启动时总是很慢一样,我们不能指望低年级学生很快就能熟练地、有感情地朗读。慢慢起步,步上正轨之后,加速前进才能成为可能。
(作者单位:安徽省安庆市华中路第一小学)
一、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需要
语感是指一个人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良好语感的形成既是学习语文的目的,又是进一步学习语文的手段。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活动是为了促进良好语感的形成,而培养起来的良好语感反过来又促进了语文的学习。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是对文本内容的再塑造,包含着丰富的情感体验和认知体会,充满了对文字整体美的感悟。它是形成良好语感的必经之路。学生自主独立地掌握感情朗读之时也就是良好语感形成之日。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正如语感的形成需要大量的语言实践一样,学生真正做到自主独立地有理解地“感情朗读”,也需要在朗读过程中走过很长的一段路。
二、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是理解词句的需要
如何理解文本必须掌握的词句?怎样才算是理解了词句的意思?苏霍姆林斯基说:一定要让词在学生的脑海里产生鲜明的形象,而不应仅仅是个概念或必须要死记的文字。是的,必须让学生在脑海里产生鲜明的、直观的形象。比如,学生真正弄懂了“红”这个词,当他读到这个词时,脑海里就会立刻出现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大片大片的红得耀眼的美人蕉,美丽飘逸的红裙子等等,而不应仅仅是“红”这个符号。
帮助学生把这种理解、直观的想象用声音表达出来,既能检测学生对词句理解的程度,也是完成理解的过程。
三、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是表达情感的需要
一段好文字,一篇好文章,一本好书读之往往让人情动于中显于形,不吐不快。当年王刚演播的《夜幕下的哈尔滨》让许多听众为之叫绝,为之震撼。古人学文、学诗总是先摇头晃脑,沉浸其中,吟咏多遍直到能熟读成诵。可见有感情地、声情并茂地朗读是抒发自身内心情感的需要,也是感染他人,与人分享的需要,更是深入地理解文字本身情感的需要。
文化是一种素养,而读书是一种能力。能力是在培养中成长起来的。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在“朗读”中学会的,正如人学会游泳是在下水“游”中学会的一样。做教师的能做的就是营造一种朗读的氛围,创造机会激发学生多读,在读中修正、提高、回味、品悟。
教师亲自范读能引领学生走进“读”的殿堂,欣赏“读”的美好,激发“读”的愿望,树立“读”的目标,掌握“读”的技巧。根本意义上说,范读是开拓思维,提升境界的手段。为什么要感情朗读?美妙的感情朗读对自己有什么样的影响?感情朗读的至高境界会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当教师用亲切生动的感情朗读展示给学生的时候,无疑将会极大影响着学生对感情朗读的认识和追求。这个过程通过听录音播放似乎也能达到,通过音频传出来的声音同样美妙并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从而给学生起到示范引领、启发思维的作用。然而,还是存在很大区别的。因为相比录音机、磁带,教师是个活生生的个体,是鲜活的生命,是可望可及的形象,是会激动、会流泪、会笑会恼地走在我们中间的人。因此,老师的朗读一定会是我们通过学习、模仿而必然能达到的高度。教师利用自身的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感情朗读”的王国,这对孩子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四、体悟情感是感情朗读最重要的基础
毫无疑问,真正意义上的感情朗读必然是以领悟文字背后的思想做前提的,装腔作势,拿腔拿调的抑扬顿挫算不得真正的感情朗读。体悟感情的朗读于动人处使人落泪,于高兴处让人笑逐颜开,于幽默诙谐处逗人会心一笑,于激情澎湃处激人昂扬向上,热血沸腾。因此,此时的教师指导关键不在于技巧的传授,而在于文字的理解,情感的体悟,思想的挖掘。当学生真正明白了文字所包含的意义、蕴含的哲思、流露的情感,那么怎么读就显得自然合理了。所以教师在指导朗读时,不能只教给学生什么地方要重读,什么地方要轻读,什么地方要慢读,什么地方快读这种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方法。而应让学生读出自己心里的感受,读出心中的轻重缓急、喜怒哀乐。所以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指导学生朗读《秋天的回忆》一文时,引导学生读出“热烈的语气”“淡雅的感觉”……感觉对了,读得就对了;感觉不对,纵有声调高低顿挫,效果也不对。
在读中学会读是感情朗读必经的过程。为什么语文教学总要提倡课堂是要有朗朗的书声?为什么我们总要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通过朗读接触文本,亲近文字?不仅是因为读本身就是语文教学目标的一部分,还在于要实现这個目标的唯一途径便是朗读本身。课堂上一遍又一遍的读,读出层次,读出兴趣,读得声情并茂,读得激情澎湃,读得响当当,是语文课教学应有的特色。
读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所采用的方法也应当有所区别。小学低、中、高年级学生年龄差别大,心智模式不一样,朗读训练的时间长短不一,基础有高低之分。所以,必须区别对待,分而教之。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范读引路更要多一些,领读模仿也显得不可少,扫除生字障碍自己读通读顺也必须有所保证。对文字的解读不必太深,浅显直观,鲜明可感为最宜。正如火车启动时总是很慢一样,我们不能指望低年级学生很快就能熟练地、有感情地朗读。慢慢起步,步上正轨之后,加速前进才能成为可能。
(作者单位:安徽省安庆市华中路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