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对学生进行系统道德素质培养的基础课,从教育内容到教育目标,无不肩负着品德教育和心理素质培养的双重任务。小学思想品德课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挖掘课文中的心理素质培养因素,努力把握思品教育要求与学生心理需求的结合点实施心理素质培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定势,从而提高德育实效,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探讨小学思品课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对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有重要意义。下面是我对小学思品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探索分析。
1、活动中明理。小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是以他们的道德认识为基础的。所谓明理法,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现象,使他们形成正确的是非观、美丑观和荣辱观,从而培养他们的良好心理品质,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學生的心灵是纯洁无瑕的,教师在思品教学过程中,着重点在于通过课程的教学来塑造孩子美好的心灵,培养健康的心理。如在《我们的生活需要谁》中,可以请学生讲述他们在一天的生活经历,他们遇到过哪些职业的人?而后让学生讨论我们生活中需要谁,离开了他们,我们的生活又会变得怎样?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小品等形式,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生活因为有这些不同岗位的叔叔阿姨的辛勤工作,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才能这样繁荣富强,我们的生活才能这样幸福美满,我们应该尊重各种职业的工作人员,没有工种歧视。
可见,在小学思品课教学中,通过明理方法进行教学,在提高小学行道德认识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
2、情境中陶冶和谐。愉悦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陶冶法就是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如建设良好的班集体、创设优良的校风、设置成功教育的情境等等,使学生的身心于潜移默化中得到陶冶。
为了培养学生开朗的性情,陶冶他们的情操,我们在思品课教学中应该设法陶冶学生的心灵。如上《换个角度想一想》一课时,可以组织学生表演一个小品,内容是课文中的案例,然后让大家讨论:他有必要生气吗?为什么?使大家认识到生气对人的身体和精神都没有好处,经常生气不但容易得病,而且会影响到与别人的关系,老师、家长、同学都不喜欢好生气的人。如果你换个角度想一想,你会怎么想呢?在课堂教学之余,经常组织“班级明星脸”的评选。凡是在宽容、大度、不斤斤计较等方面有进步的同学,就能被评为班级明星,并且在他的照片还能被贴在明星榜上。这样,就在班级营造起了一种和睦相处、团结互爱、积极向上的氛围。久而久之,学生的情感得到了熏陶,自信心得到了增强,学习劲头更足了,班上因一点小事而相互吵闹的现象也就基本绝迹了。
小学生的心理比较脆弱,而且师生之间的行为方式和人格品质往往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思品课教学中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使学生在一个和谐快乐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这从某种角度上说就是对小学生情感的一种积极的陶冶。
3、交流中感梁人的情感总是相互感染的。感染法就是教师不但用自己健康美好的情感与言行去感染学生,而且充分挖掘教材,积极促进学生生间的交往,使良好的情感相互感染,不断增强。
小学思品教学不能光限于书本和课堂教学,要让教学生产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教学内容能在学生中间产生共鸣。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不能仅仅氢他们看成教学灌输的对象,特别是在丰富多彩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学生对某些社会事物的看法,往往会对其心理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思品课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课堂灌输教学,努力着眼于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运用情景和音像设备,以达到教学目的。有位教师在教学《敬礼,五星红旗》一课时,由于该课的内容是讲述20世纪80年代一批身处异国他乡的少先队员尊敬国旗,维护国家荣誉的事。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她先让同学们预习了该课,然后让他们运用网络、书籍和搜集家中音像制品等材料,学生的收获远比老师想像的要多。他们在课堂上播放了家里录制的奥运健儿领奖时国旗冉冉升起的感人一幕,诉说了沈阳五星河体育馆世界杯预选赛中中国足球提出出线时全场红旗翻滚和北京申奥成功举国欢庆的动人场面,甚至唱《歌唱祖国》和《红旗飘飘》两首歌曲,从而了解了国旗和国家的关系和五星红旗对我们中国的意义。整堂课中教师仅作为一名参与者与学生一同表述,有些内容和录像场面使教师激动不已。
4、实践中体验。人们对亲身体验的感受是最深的。懵懂的孩子尤其如此。所谓体验法,就是课堂教学不仅是学生凭借书本,在教师指导下,把知识对象化,以获得客观、精确的知识的过程,更是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灵性等直接的直观的感受、体味、领悟的过程。
没有任何课程或教师可以规划我们每一个人的认知过程。生活是自己的,认知过程是自己的。于是,体验向自我开放,通过体验,人类经验和个体经验实现融合,情感和理性直接对话。一位教师在教学《课间游戏守秩序》一课时,上课伊始,老师亲切地邀请同学们来做一个大家喜爱的游戏,当大家玩得正高兴的时候,“老师”违反了游戏规则,游戏进行不下去了,大家不欢而散。这时,老师请大家讨论:为什么大家不欢而散了呢?“老师”这个小朋友这么做对不对呢?游戏不守秩序行不行呢?再如学习《团结协助》一文,在学文之后,学生明白了“集体的力量如钢铁,众人的智慧如日月”这一道理。接着,老师设计了这样一個游戏:笔画接龙。先由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笔画较多的字,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按顺序一人一笔把字写完。随后集体讨论评价,选出最好的一组,授予荣誉奖章。游戏中,同学们情绪高涨,配合默契,既提高了他们团结协助的能力,又增强了他们集体荣誉感,从而使自己的心理状态达到理想境界。
知识经生命化、个人化而真正变成个体的“精神食粮”。只有这样,教育才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精神世界,在学生的心灵与人生中留下有意义的痕迹,才能实现其精神构建和个性形成。
21世纪不仅需要身体健康、智力水平高的人才,而且还需要心理素质好,社会适应能力好的人才。生活在校园中的小学生们在人生成长、学习的路上跨出了充满希望的一步,今天,他们面对的是菁菁校园,明天,他们将承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为他们将来的工作、生活奠定扎实的基础。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势在必行的选择。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进一步利用思想品德学科的独特优势,敏锐捕捉教育契机,引领学生的心理向健康的轨道迈进!
1、活动中明理。小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是以他们的道德认识为基础的。所谓明理法,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现象,使他们形成正确的是非观、美丑观和荣辱观,从而培养他们的良好心理品质,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學生的心灵是纯洁无瑕的,教师在思品教学过程中,着重点在于通过课程的教学来塑造孩子美好的心灵,培养健康的心理。如在《我们的生活需要谁》中,可以请学生讲述他们在一天的生活经历,他们遇到过哪些职业的人?而后让学生讨论我们生活中需要谁,离开了他们,我们的生活又会变得怎样?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小品等形式,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生活因为有这些不同岗位的叔叔阿姨的辛勤工作,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才能这样繁荣富强,我们的生活才能这样幸福美满,我们应该尊重各种职业的工作人员,没有工种歧视。
可见,在小学思品课教学中,通过明理方法进行教学,在提高小学行道德认识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
2、情境中陶冶和谐。愉悦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陶冶法就是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如建设良好的班集体、创设优良的校风、设置成功教育的情境等等,使学生的身心于潜移默化中得到陶冶。
为了培养学生开朗的性情,陶冶他们的情操,我们在思品课教学中应该设法陶冶学生的心灵。如上《换个角度想一想》一课时,可以组织学生表演一个小品,内容是课文中的案例,然后让大家讨论:他有必要生气吗?为什么?使大家认识到生气对人的身体和精神都没有好处,经常生气不但容易得病,而且会影响到与别人的关系,老师、家长、同学都不喜欢好生气的人。如果你换个角度想一想,你会怎么想呢?在课堂教学之余,经常组织“班级明星脸”的评选。凡是在宽容、大度、不斤斤计较等方面有进步的同学,就能被评为班级明星,并且在他的照片还能被贴在明星榜上。这样,就在班级营造起了一种和睦相处、团结互爱、积极向上的氛围。久而久之,学生的情感得到了熏陶,自信心得到了增强,学习劲头更足了,班上因一点小事而相互吵闹的现象也就基本绝迹了。
小学生的心理比较脆弱,而且师生之间的行为方式和人格品质往往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思品课教学中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使学生在一个和谐快乐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这从某种角度上说就是对小学生情感的一种积极的陶冶。
3、交流中感梁人的情感总是相互感染的。感染法就是教师不但用自己健康美好的情感与言行去感染学生,而且充分挖掘教材,积极促进学生生间的交往,使良好的情感相互感染,不断增强。
小学思品教学不能光限于书本和课堂教学,要让教学生产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教学内容能在学生中间产生共鸣。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不能仅仅氢他们看成教学灌输的对象,特别是在丰富多彩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学生对某些社会事物的看法,往往会对其心理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思品课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课堂灌输教学,努力着眼于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运用情景和音像设备,以达到教学目的。有位教师在教学《敬礼,五星红旗》一课时,由于该课的内容是讲述20世纪80年代一批身处异国他乡的少先队员尊敬国旗,维护国家荣誉的事。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她先让同学们预习了该课,然后让他们运用网络、书籍和搜集家中音像制品等材料,学生的收获远比老师想像的要多。他们在课堂上播放了家里录制的奥运健儿领奖时国旗冉冉升起的感人一幕,诉说了沈阳五星河体育馆世界杯预选赛中中国足球提出出线时全场红旗翻滚和北京申奥成功举国欢庆的动人场面,甚至唱《歌唱祖国》和《红旗飘飘》两首歌曲,从而了解了国旗和国家的关系和五星红旗对我们中国的意义。整堂课中教师仅作为一名参与者与学生一同表述,有些内容和录像场面使教师激动不已。
4、实践中体验。人们对亲身体验的感受是最深的。懵懂的孩子尤其如此。所谓体验法,就是课堂教学不仅是学生凭借书本,在教师指导下,把知识对象化,以获得客观、精确的知识的过程,更是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灵性等直接的直观的感受、体味、领悟的过程。
没有任何课程或教师可以规划我们每一个人的认知过程。生活是自己的,认知过程是自己的。于是,体验向自我开放,通过体验,人类经验和个体经验实现融合,情感和理性直接对话。一位教师在教学《课间游戏守秩序》一课时,上课伊始,老师亲切地邀请同学们来做一个大家喜爱的游戏,当大家玩得正高兴的时候,“老师”违反了游戏规则,游戏进行不下去了,大家不欢而散。这时,老师请大家讨论:为什么大家不欢而散了呢?“老师”这个小朋友这么做对不对呢?游戏不守秩序行不行呢?再如学习《团结协助》一文,在学文之后,学生明白了“集体的力量如钢铁,众人的智慧如日月”这一道理。接着,老师设计了这样一個游戏:笔画接龙。先由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笔画较多的字,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按顺序一人一笔把字写完。随后集体讨论评价,选出最好的一组,授予荣誉奖章。游戏中,同学们情绪高涨,配合默契,既提高了他们团结协助的能力,又增强了他们集体荣誉感,从而使自己的心理状态达到理想境界。
知识经生命化、个人化而真正变成个体的“精神食粮”。只有这样,教育才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精神世界,在学生的心灵与人生中留下有意义的痕迹,才能实现其精神构建和个性形成。
21世纪不仅需要身体健康、智力水平高的人才,而且还需要心理素质好,社会适应能力好的人才。生活在校园中的小学生们在人生成长、学习的路上跨出了充满希望的一步,今天,他们面对的是菁菁校园,明天,他们将承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为他们将来的工作、生活奠定扎实的基础。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势在必行的选择。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进一步利用思想品德学科的独特优势,敏锐捕捉教育契机,引领学生的心理向健康的轨道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