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传统文化与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互动研究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ny6372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因此,具有代表性、民族性、传承性的区域传统文化是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灵魂,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则为我的区域传统文化赋予了现代意义的创新。广东文艺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通过在河源客家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进行探索,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激发设计灵感,得到社会认可;另一方面也为客家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培养了实用人才、促进客家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服务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建设。
  【关键词】区域传统文化;高职艺术设计;河源客家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区域传统文化与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关系
  由于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不同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每个区域在情感诉求、审美需求、思想意识、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形成了一定的特色。经过千百年的积淀,这些特有的文化风格不断发展,形成了具有代表性、民族性、传承性的区域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这是我们几千年绵延发展的精神内涵,是华夏儿女团结凝聚的精神载体,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不仅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更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根基。
  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立足点是区域,要求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适应文化艺术行业需求的复合型和创新型高级技术技能人才,从而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还应该具备设计伦理意识和文化责任感。也就是说,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最终目的不是对既有事物的复原,而是将有形或无形的对象通过带有符号意义的视觉语言呈现出来的独特创造,这不仅是一种技能的训练,更是对文化自信的培养。在这样的要求下,区域传统文化就成为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沃土,为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为高职教育所肩负的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责提供广阔的研究与实践平台。
  区域传统文化在表现形式上种类繁多,表达方式也丰富多彩,是不可或缺的艺术教育资源。每个区域都拥有自己特色的造型方法、色彩特点、表达思维,而且也蕴含了滋养当地的精神内涵,这些都是区域发展的宝贵资源和力量源泉。将这些传统文化作为教育资源,有助于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明确积极的价值理念,建立正确的文化立场,从而更加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设计,有效引导学生带着使命感去认知世界、深入学习。由此可见,加强区域传统文化与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互动,对教育而言,可以培养适合区域发展需求、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也使艺术设计类专业建设更加多元化、更有特色,改善当前同质化的现象;就区域发展而言,通过高职艺术教育提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输出,可以对区域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使之能走向市场、走进大众的视野,从而更好地推动区域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延续和发展。
  可以说,区域传统文化是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灵魂,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为区域传统文化赋予了现代意义的创新。
  二、河源客家传统文化概述
  河源,地处粤东北,辖龙川、紫金、和平、连平、东源、源城五县一区,因古县北有三河之源而得名。虽然从行政建制来看,河源成为地级市还不到30年,但它却是客家人最早居住的地方,是名符其实的“客家古邑”,同时还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纯客家地区(即客家人占 90%以上)。自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 214 年),客家始祖赵佗平定岭南置龙川县。这是河源客家人发展的源頭,两千多年来,他们沿着东江流域聚居,在保留固有传统的同时,也形成了颇有特色和个性的河源客家文化体系。
  一般认为,客家人是从中原迁徙而来,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因此,虽然同在广东省,相对于广府人、潮汕人的重商意识,河源客家人则重名节、薄功利, 重孝悌、薄强权、重文教、薄无知、重信义、薄小人。这种源于孔孟的“四重四薄”价值标准是客家人在漫长迁徙历程中的精神产物,是引领他们战胜种种苦难的力量源泉。秉承着“忠义礼智信”,许许多多客家儿女勤奋踏实,埋头苦干,在不同的行业领域各领风骚。
  (一)克勤克俭的持家精神
  河源客家源自几千年前的中原士族,由于战乱整体搬迁至岭南山区,多少年来由于交通不便等方面的限制,一直过着勤劳耕作、吃苦耐劳、自给自足的生活,艰苦奋斗、勤俭持家已经融在客家人的血液里,一代一代延续至今并发扬光大,走向世界的每个角度。
  (二)浓厚的家族观念
  在田野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几乎每一个河源客家的大家族都有引以为豪的族谱、家谱,几乎每家每户的大门上都彰显本族堂号,每年除夕都在正门张贴堂联……无论是族谱、家谱,还是堂号、堂联,内容无外乎标明家族发祥地、宣扬祖德祖威,从而激励子孙后代不忘祖宗盛德,并能继往开来。
  (三)坚忍不拔的开拓精神
  河源客家从一马平川的平原来到穷乡僻壤的岭南荒野,依靠贫瘠的山地维持生活。即便劳作不息,也收成很少,于是客家妇女留在家中操持一切,开辟田地、尊老扶幼;青壮男性远走他乡,开拓进取、光宗耀祖。因此,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河源客家人都肩负着各自的使命,吃苦耐劳、坚忍不拔,利用有限的资源不断开拓。正是有着这样的创业精神,才有“只要有人,就有客家人”的繁荣景象。
  (四)高度重视教育的耕读文化
  翻阅客家人的家训,无不蕴含“崇尚读书、尊师重教”的谆谆教诲。客家人大都以诗礼传家为荣,卖田卖屋都要供子弟读书,家族合力支持可造之才读书,家族祠堂大都张贴着金榜题名的红纸,很多华侨在海外取得成功之后都回乡捐资助学。正是这种读书成风、求学上进的观念,为客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仁人志士。
  三、河源客家传统文化对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意义
  2010年以来,在河源市卫生计生局、河源市客家古邑文化研究会的大力支持下,广东文艺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师生团队参与多个河源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践项目,包括龙川县佗城镇美丽灵江村整体建设,和平县人口文化博物馆、林寨古村、百姓文化街,紫金县客家长寿文化馆、原生态客家生活馆、百岁广场、客家宗祠街等一系列的规划与设计,在深度挖掘客家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分析提取文化元素并转化为设计语言,通过视觉品牌策划、生态景观规划、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传统民居复原与再生实验等一系列探索,打崭新的、充满活力的“美丽客家”。同时,通过对客家文化资源的梳理,将其转化为艺术设计教育教学资源并应用于教育教学,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培养民族精神
  当代高职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目标,客家精神突出表现在: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爱国爱乡,服务乡梓;英勇刚毅、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将这种积极向上的客家精神融入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提炼其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将其转化为具体、生动的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操,引导他们在人生的道上坚韧不拔地执著追求。
  (二)增强文化自信
  将客家传统文化元素用于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与现代创意设计,可以使客家传统文化资源价值得以呈现,并且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神内涵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化作用,帮助广东学生尤其是客家青年学生们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使其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更重视客家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保护文化遗产的自觉性,使各类文化遗产在积极利用与创新中得以传承、发扬。
  (三)激发设计灵感
  客家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物质的,也有非物质的。客家围龙屋的造型与风水内涵、客家服饰的纹样色彩与功能融合、装饰图案的演变、工艺材料的质朴无华等这些客家文化中所呈现的诸多艺术元素,使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师生在艺术感知上获得新的设计灵感。将这些客家传统文化元素转化为课程资源,以项目导入的方式融入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观察事物的敏锐度,扩展其专业视野和审美意识,引发他们对传承、创新的深入思考,从而进一步培养创新思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对于高职艺术设计教育而言,无论是教育理念还是设计实践,都极具启发,并有极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四)得到社会认可
  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培养的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适应文化行业需要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根据近几年毕业生质量追踪调查结果,广东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生大都是留在省内工作。作为艺术设计工作者,应本着继承和发扬客家传统文化精神的心态和责任,加强客家文化特色在设计实践中的应用研究,才能创作出蕴涵传统文化特色与精神内涵的作品,引起当地大众的共鸣和认可,从而切实为区域服务,实现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四、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在河源客家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
  现代职业教育明确提出:“高职教育要实现专业对接产业,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其中重点积极推进新型产业等相关专业的建设”。而文化创意产业正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文化资源、文化创意和经济产出是其发展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可以说,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为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提供了真正的产业发展环境,使之有了大展拳脚的机会。依据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在河源客家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进行的探索,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在客家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与河源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至少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一)为客家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培养实用人才
  客家地区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发展不断发力。随着文化产业结构的调整、改造、优化、升级,对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室内设计等艺术设计类人才的需求猛增;同时,为了扩大影响力,河源、梅州等地会举办世客会、山歌节、美食节、花灯节、文化旅游节、艺术展演等大型文化活动,急需具备地方艺术素养和文化底蕴的设计策划人才。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为高职院校培养的艺术设计人才营造了天然的就业市场;同时,高职院校结合市场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了既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又有文化责任感、较强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综合型艺术人才,能极大地促进客家文化的发展。这种良性循环对客家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起到了很好的推动和自我更新的作用。
  (二)促進客家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文化的传承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需要传播的载体,可以通过文学作品记录下来,也可以通过各种技艺口传身授,还可以蕴含着在不同的物质产品中进行流通传播。应该将传统文化与时代产品相结合,从传统文化中提炼元素,将其发展成艺术语言,融入我们的艺术设计作品中。所以说,一件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既要注重色彩、图形、材质等设计要素的新颖性、独特性,更要凸显产品蕴含的文化内涵,达到设计与产品文化、企业文化、区域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时代文化等内容相匹配。只有这样的设计才能得到大众的肯定从而在市场中立足,同时才能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推广。
  客家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具有独特魅力与丰富的内涵。我们以文化的视角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来的本土设计工作者,意识到继承和发扬客家传统文化精神的义务和责任,能够不断梳理传统文化元素,并将其应用到现代产品的设计中,使传统文化的精神与艺术内涵和创意产品进行有机结合,这是对客家传统文化进行推广、传承和创新的有效途径。
  (三)服务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建设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除了人才培养,高职院校还承担着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就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而言,不仅是培养创新型、复合型的艺术设计人才,还要与科研院所、行业产业共同探索建立文化传承创新的新模式,实现本土文化资源创新。
  第一,对历史遗留下的名胜古迹、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资源、当地建筑为主的文化资源、当地民间传统节庆文化习俗等进行收集、整理、分类,建立客家传统文化资源库。而且鉴于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的特点,资源库的分类归档应该具有多向性,一方面是物态文化与非物态文化的区分归类,另一方面是根据地域特征、表现形式和文化种类不同的细化分类。这些分类和内容越详尽越细致,课程的可操作性也就越强,教学成果的实际利用率也越高。
  第二,开发客家传统文化艺术丛书(教材),举办客家传统文化艺术的专题展览、讲座或者研修班,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客家传统文化艺术的内涵、技艺、形态、价值等给予全面介绍,唤起社会大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热情,进而为社会文化艺术的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精神资源。
  第三,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型课题研究,同时积极将研究成果用于实践,利用设计作品传播客家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并通过多种手段,将客家传统文化精髓深入人心,发扬光大。
  第四,通过产学研互动,挖掘区域文化价值树立品牌形象,借助现代设计理念与新材料、新工艺,设计开发独具特色的系列文化创意产品;探索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形式、新审美作用下传统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美丽的中国梦不单纯是经济繁荣,而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综合发展的民族振兴。文化是一切发展的根基。我们说,高职教育的大力发展是希望提供人人出彩的机会,那么,我们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就不能只着眼于经济和技能,更要承担起立德树人、文化传承的光荣使命。
  作者简介:张景(1981-),女,安徽池州人,本科,助理研究员,经济师,广东文艺职业学院,研究方向:高职艺术设计教学、研究与实践,岭南文化传承与创新。
其他文献
【摘要】王海兵是将中国纪录片带入西方世界的第一人,他的《藏北人家》代表我国的纪录片最早走出亚洲走向世界。通过他的片子,让西方世界再一次认识了来自东方文明古国的电视纪录片。从业30年来,他的作品获全国以上奖励60多项,在国际上获得诸多奖项,为中国电视纪录片争得了荣誉,在不断学习、实践、创作、推进中国纪录片发展的过程中,在他看来:“我们只是在探路,是一个铺路人。”  【关键词】纪录片;人与自然;纪录片
【摘要】中国画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画创作过程中,笔墨文化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及内容,赋予了中国画最内在的灵魂。对于笔墨所具有的内涵,不管是从纸、笔等工具的狭义意义上来讲,还是从抽象绘画形态这种广义意义来讲,都体现了中国画与我国传统笔墨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感染和相关联系的相辅相成性。所以,在国画的创作过程中,对笔墨的融会表达必须有十分严格的要求,以此才可充分将现代绘画的那种审
【摘要】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进步和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教育领域不断改革,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已经认识到将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教育融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就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帮助。 
【摘要】依据我国《文物保护法》,如同古人类化石一样,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同样是我国重要的科学文化遗产,属于国家珍贵文物,受到国家保护。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古生物复原及保护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持。本文以诸城恐龙博物馆为例,对利用混合现实(MR)平台实现古生物数字化复原与保护进行研究,可以为山东乃至全国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具有积极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混合现实(MR)平台;古生物;数
【摘要】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交通路线,也是思想、文化等多方面进行碰撞与交流的途径,服饰文化在交流中发生了变异。本文首先对中西服饰设计文化的比较进行探究,然后对丝绸之路的范围界定进行阐述,以为后文做出铺垫,最后从空间、时间的角度对丝绸之路上中外服饰文化交流引起的民族服饰变异做出分析。  【关键词】丝绸之路;中外服饰文化;民族服饰变异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因为社会文化背景
【摘要】表现性语汇的肢体表达在当代戏剧创作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它在特殊的舞台时空下巧妙地传达出富有意味的言外之意,表达角色的内心情感和人物的潜在意识,并与整个剧场形成新的陌生化的舞台效果,从而启迪观众在获得情感共鸣之余作出理性的思考。 《惜》运用了大量的肢体表达,并探讨在实验性的舞台上如何形成表现性语汇的审美风格。  【关键词】表现性语汇;肢体表达;《惜》  【中图分类号】J714 【文献标识码】A
【摘要】2015年3月20日我国博物馆行业开始正式实行首个全国性法规——《博物馆条例》,将博物馆的三大目的做了序次调整,将“教育”提到了首位。无论一个博物馆藏品的价值如何,它们都是发挥博物馆作为教育机构职责的媒介,而串联一系列展品的展览,其本身亦是博物馆发挥教育这一首要功能的最主要手段。如何“让文物活起来”,让更多的人更主动自愿地走进博物馆享受惠民成果,既收获知识,又享受快乐,目前已经成为文博界努
【摘要】古村落是农耕文明的重要产物,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古村落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期,有必要基于乡村振兴视域,采取有效策略对古村落进行保护和活化利用。本文简述了乡村振兴战略,并以珠海市会同村为例,探究了乡村振兴视域下古村落的保护与活化利用策略,以期为古村落的保护与活化利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乡村振兴;古村落;保护;活化利用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
【摘要】“互联网 ”战略提出后,传统文化与“互联网 ”技术相融合,更好地传承与发扬我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由于“互联网 ”技术的加入焕发出新的魅力、新的视觉效果和当代艺术价值。在当代艺术设计领域中,传统文化元素是艺术家、设计师开展艺术创作和设计实践的创意源头之一。但是,为了更好地符合时代审美要求,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需进行“再设计”。本文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十二生肖的再设计为中心,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图形
【摘要】本文从奴隶社会开始,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结束,分析了青铜器纹饰风格是怎样发展转变的,且转变特征有哪些,最后还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从青铜器纹饰风格的视角探究了审美意识的发展历程,旨在了解各朝各代青铜器纹饰风格及审美意识。  【关键词】青铜器;纹饰风格;转变;审美意识  【中图分类号】K876.41 【文献标识码】A  一、剖析不同时期下青铜器纹饰风格的转变  众所周知,不同朝代持有的青铜艺术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