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生物课程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中的一个科目,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按照现行的生物教材,大多数的保定学生从高二开始学习生物,是在原有初中生物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要想更好地学好高中生物,就要学会实现生物学知识的转移,处理好初、高中生物知识的衔接关系,在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架设好桥梁。作为高中生物教师,要重视初高中生物教材的内在联系,做好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工作。
关键词:衔接,联系,教法,学法
1.初高中生物教材的衔接
1.1知识内容的衔接
作为高中生物教师,要清楚高中需要什么样的基础,主动研究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把握教材间的内在联系,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初中生物要求学生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高中生物则要求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播,促进生物科学知识进入个人和社会生活。如在初中生物教材中,《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主要讲述最基本的有关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知识,了解遗传的信息库是细胞核,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高中生物教材中对这部分知识加以深化,深入学习遗传学的原理和两大遗传基本规律,了解遗传变异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2能力要求上的衔接
初中课标要求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初步具有收集信息的能力。而高中则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生物学信息并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2.教学方法的衔接
2.1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新课程重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探究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上应更多地采取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例如,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这个实验过程中,首先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可能有:水、空气、温度等,很多学生还会提出种子的萌发需要阳光,这时老师不能急于把正确的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让他们根据提出的问题做出假设并自行设计实验,在设计实验中,老师起到的作用是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几个小问题让他们讨论,如实验设计中的对照条件是什么?实验变量是什么?如何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你对实验结果的预期是什么?接着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收集实验数据和资料,再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初中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几次的探究实验的分析,让学生充分理解探究过程应遵循的几个基本原则,为学生进入高中后进行探究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2.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生命科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如在初中生物教材《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这一节教学中,课本出现了一个DNA分子片段示意图,通过观察学生可以发现这个螺旋形梯子的扶手有一定的规律,是两种不同的形状交替排列,中间的梯子只有四种颜色,但这四种颜色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排列方法,这一个示意图的观察和分析为学生今后在高中学习DNA的分子结构做了很好的铺垫,也为高中讲述DNA分子的多样性提供了直观的教具。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除了教会他们各种科学的观察方法外,还要指导学生按具体要求如实地绘图、记录,并且分析、讨论观察结果。观察能力的培养并非短时间就能奏效,它贯穿于生物教学的全过程,良好的观察能力会使学生受益终身。
2.3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改卷中,发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较差,这个问题在高中表现得就更为突出。许多学生答不出问题是因为看不懂试题的意思,或是因为表达上有偏差,不能准确地表述自己的意思。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不是教师讲清楚了学生就明白了,特别是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达成,决不是通过教师讲解能够达成的,必须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在观察、实验、调查、讨论、资料分析等活动中增长能力、提升情感。
3.学习方法的衔接
虽然初中生物成绩记入中考升学考试总分,但学生重视程度仍然不够,多数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更多地依赖教师,而高中则要求学生善于思考,触类旁通。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要改变学生只通过单纯的记忆,或教师的重复强调来学习生物学科的方式,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3.1学会抓出关键词,找出重点。
刚上高一的学生,可能受初中语文教学的影响,不少同学会把一句话中的动词作为这个句子的重点。如讲到叶绿体的功能是“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把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很多学生认为这里的“储存”二字是重点,而忽略了其中的能量变化,以及光合作用最后的产物---有机物。所以在初一刚开始学生物时要引导学生学会找出重点。
3.2课堂上处理好记笔记和倾听的关系。
指导学生记录上课过程中的关键知识点,或是听课过程中有不明白的地方,要作个简单记录,以便课后及时解决。避免出现两种极端现象,即学生上课只听不记或是把老师的每句话都当作重点。
3.3尝试回忆。
初中生物课的知识内容较少,一节课一般只有少数几个知识点,上完一节课后试着写出这节课的重点,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3.4形成知识网络。
新教材注重遵循学生的认知过程,导致知识结构的完整性被打破了,有些零散。如果老师们在教学中不注意引导学生系统地梳理知识、建构知识框架,那么,学生只能获得大量零碎的知识,只能死记硬背。因此在教学中重视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理解,形成知识网络,才能做到温故知新。
3.5学会归纳,建构概念图。
学完一章后,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框架,而不是代替学生去建构知识框架,否则学生的能力还是得不到发展。
3.6用好教材中的技能训练。
初中生物教材中的技能训练有解读实验数据、测量和计算等,这些能力的获得都为高中学习生物奠定坚实的基础。
3.7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生物学是一门与生产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科学。我们在复习生物学知识时,应该注意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理解所学知识的社会价值,并且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去解释一些现象、解决一些问题。
关键词:衔接,联系,教法,学法
1.初高中生物教材的衔接
1.1知识内容的衔接
作为高中生物教师,要清楚高中需要什么样的基础,主动研究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把握教材间的内在联系,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初中生物要求学生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高中生物则要求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播,促进生物科学知识进入个人和社会生活。如在初中生物教材中,《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主要讲述最基本的有关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知识,了解遗传的信息库是细胞核,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高中生物教材中对这部分知识加以深化,深入学习遗传学的原理和两大遗传基本规律,了解遗传变异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2能力要求上的衔接
初中课标要求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初步具有收集信息的能力。而高中则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生物学信息并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2.教学方法的衔接
2.1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新课程重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探究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上应更多地采取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例如,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这个实验过程中,首先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可能有:水、空气、温度等,很多学生还会提出种子的萌发需要阳光,这时老师不能急于把正确的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让他们根据提出的问题做出假设并自行设计实验,在设计实验中,老师起到的作用是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几个小问题让他们讨论,如实验设计中的对照条件是什么?实验变量是什么?如何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你对实验结果的预期是什么?接着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收集实验数据和资料,再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初中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几次的探究实验的分析,让学生充分理解探究过程应遵循的几个基本原则,为学生进入高中后进行探究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2.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生命科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如在初中生物教材《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这一节教学中,课本出现了一个DNA分子片段示意图,通过观察学生可以发现这个螺旋形梯子的扶手有一定的规律,是两种不同的形状交替排列,中间的梯子只有四种颜色,但这四种颜色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排列方法,这一个示意图的观察和分析为学生今后在高中学习DNA的分子结构做了很好的铺垫,也为高中讲述DNA分子的多样性提供了直观的教具。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除了教会他们各种科学的观察方法外,还要指导学生按具体要求如实地绘图、记录,并且分析、讨论观察结果。观察能力的培养并非短时间就能奏效,它贯穿于生物教学的全过程,良好的观察能力会使学生受益终身。
2.3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改卷中,发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较差,这个问题在高中表现得就更为突出。许多学生答不出问题是因为看不懂试题的意思,或是因为表达上有偏差,不能准确地表述自己的意思。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不是教师讲清楚了学生就明白了,特别是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达成,决不是通过教师讲解能够达成的,必须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在观察、实验、调查、讨论、资料分析等活动中增长能力、提升情感。
3.学习方法的衔接
虽然初中生物成绩记入中考升学考试总分,但学生重视程度仍然不够,多数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更多地依赖教师,而高中则要求学生善于思考,触类旁通。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要改变学生只通过单纯的记忆,或教师的重复强调来学习生物学科的方式,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3.1学会抓出关键词,找出重点。
刚上高一的学生,可能受初中语文教学的影响,不少同学会把一句话中的动词作为这个句子的重点。如讲到叶绿体的功能是“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把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很多学生认为这里的“储存”二字是重点,而忽略了其中的能量变化,以及光合作用最后的产物---有机物。所以在初一刚开始学生物时要引导学生学会找出重点。
3.2课堂上处理好记笔记和倾听的关系。
指导学生记录上课过程中的关键知识点,或是听课过程中有不明白的地方,要作个简单记录,以便课后及时解决。避免出现两种极端现象,即学生上课只听不记或是把老师的每句话都当作重点。
3.3尝试回忆。
初中生物课的知识内容较少,一节课一般只有少数几个知识点,上完一节课后试着写出这节课的重点,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3.4形成知识网络。
新教材注重遵循学生的认知过程,导致知识结构的完整性被打破了,有些零散。如果老师们在教学中不注意引导学生系统地梳理知识、建构知识框架,那么,学生只能获得大量零碎的知识,只能死记硬背。因此在教学中重视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理解,形成知识网络,才能做到温故知新。
3.5学会归纳,建构概念图。
学完一章后,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框架,而不是代替学生去建构知识框架,否则学生的能力还是得不到发展。
3.6用好教材中的技能训练。
初中生物教材中的技能训练有解读实验数据、测量和计算等,这些能力的获得都为高中学习生物奠定坚实的基础。
3.7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生物学是一门与生产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科学。我们在复习生物学知识时,应该注意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理解所学知识的社会价值,并且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去解释一些现象、解决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