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读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读题是贯穿于解决问题全过程的重要环节。针对实践中发现的读题问题,教师可以提出细化读题指导,养读题习惯;改进呈现方式,激信息关注;呈现对比问题,显问题差异;准确表征问题,扬个性解读四项策略。以期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形成较强的读题能力。
【关键词】 第一学段 读题能力 培养
【问题现象】
在第一学段数学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可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然而,在第一学段的教学实践中,同样的一个问题一而再再而三地困惑着我们:许多学生抄错题或无视题目要求,在未读懂题目意思的情况下盲目解题而导致错误。确实,学生中存在着这样的一个现象:听完就“懂”,做了就错,一讲就会。分析错误原因,在粗心、马虎的背后隐藏的是学生不愿读题、不细读题、不会读题的深层原因。
【原因分析】
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笔者经过深入查找与剖析,发现导致上述情况的出现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读题”遇上认知经验不足
在读题过程中,很多学生出现困难往往是因为问题情境与他的生活实际或认知经验脱节,或者对题中的某些字、词理解不了,从而影响对整个问题的感知与理解。
如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汉字容量约529个(若加上配套作业本上的共约642个),而语文一年级上册要求认识的字只有400个,并且这400个字是要在一学期中逐步认识的,学生已有识字量和教材所需识字量相差悬殊,如此对接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读题。
如题2,问题配插图,提醒学生:求篱笆的长度就是求3条边的总和,原因是试验田的一边靠墙不需要用篱笆围。在学生的错误解答中,可以发现他们并未正确感知图中信息,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发现图也是问题信息的一部分。在解答时依旧常规思维求了4条边的总和,导致错误。
还有的学生读题时会不自觉地受已有的习惯、经验影响,使得问题的意思发生变化,导致错误。
如题4,在该问题解决中,学生已经求出长方形的周长,却为什么没有算2圈?因为学生有着丰富的求长方形周长的经验,所以,在遇到本题时,头脑中的经验立即被激活,于是在求出长方形周长后,便不假思索地停止了解答。
【解决对策】
从上述问题与现象中,我们不难觉察影响学生“读题”成效的因素。作为第一学段的教师,我们在学生“读题”过程中应该如何运用相关的引导策略,从而真正发挥“读题”的作用和效果?以下笔者就谈谈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粗浅见解和思考。
策略一:细化读题指导,养读题习惯
“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无论是阅读能力的培养,还是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都以良好读题习惯为基础,因此,养成良好读题习惯关系到学生整个学习生涯。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平时学习中有目的地加以引导,以帮助学生提高读题能力,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
1.读的习惯。解题开始于读题。学生只有通过仔细读题,明确题意,才能进行分析思考。鉴于第一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通过轻声读题、读通句子、不漏字、不添字等具体要求,帮助学生弄清题意,找到条件与问题,理清题目结构。
如题5,读题要分以下几步进行:第一步,初读。知道题中说了什么,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可以采用个别读、集体读等方式,并要求学生边读边想。第二步,精读。咬文嚼字就是精读的有效方法。要教学生学会抓重点字、词,学习通过关键词理解题意的方法。例如,“我收集的比小林多3个”,先抽象为“我比小林多”,再理解谁收集得多?学生只有在读题中学会推敲、思考,才可能真正理解题意。第三步,复读。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列出算式,并将算式11 3=14(个)与题目对照,检验是否正确。学生在独立作业过程中,如能坚持做好“读题”这一环节,坚持先读题,再动笔,既可提高做题的正确率,又能培养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2.看的习惯。一年级的数学题目往往图文结合,故学会认真仔细观察、边看边想亦是读题全面的保证。在平时教学生看例题图时要注意方法指导,如观察的顺序、有价值的数学信息提炼、隐藏信息的发现等。
如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可爱的学校”中,整页色彩鲜艳,内容丰富,学生很容易兴奋,并跳跃地看。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按从上往下、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观察,在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主要信息的同时,学习边观察边思考图片信息的特点和相互关系。
3.标的习惯。为了加强学生对题目的感知程度,可指导学生做标记(如题5),标记重点是比较容易忽视或混淆的字词。通过对标记字词的再次感知,可促进学生对题目的理解。
策略二:改进呈现方式,激信息关注
问题呈现方式的合理性,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问题的兴趣与关注度,与问题解决的正确率亦直接相关。
1.选择贴近学生的情境作为问题背景。情境远离学生,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就要产生障碍。所以我们要尽量使问题接近学生的生活情境,熟悉的情境,自然也会减少读题障碍,减少解题错误。
如题6,对这一题,因为学生或多或少有过出去旅游的经历,知道团体票要比个人票便宜,因此在选择如何买票的问题上学生会对两种不同买法进行计算比较。结果是虽然不足50人,但是如果按团体票购50张比买散客票更加合算。
正因为这个情境贴近学生生活,他们对这个情境又有足够的经验或体验,所以学生解题思路就比较清晰。
2.采取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问题。对于某些较为抽象的问题,特别是空间与图形领域,可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利于学生理解题意。同时,情境图也能够为学生提供间接经验的支撑,帮助学生解决因直接生活经验的缺乏而导致的理解困难。
如题7,有了这样一个直观图,学生虽然不认识长、宽、高,但通过图能够很清楚地知道搭成的图形高是多少。
3.运用格式化手段强调文本。教师可根据经验预判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感知困难,并在呈现问题时采取一些格式化的形式,如加粗、改变颜色等,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减少感知错误。
如题8,通过改变字体颜色、加粗等方式以突出重点,引起学生注意。
策略三:呈现对比问题,显问题差异
就解题经验而言,学生往往是片面的、欠缺的、不完整的,第一学段学生更是如此,常凭经验记忆方法,如“看见多用加法”“看见倍用乘法” 等。因此,教师可通过在教学中安排对比练习,以增加低年级学生的表象感知,以形象直观的对比方式,打破学生以经验取代读题的现象。
如二年级上册学习了“用乘法解决问题”后可以设计如下练习题:
(1)淘气手中有一束气球5个,又买来一束7个,现在一共有气球多少个?
(2)笑笑手上有一束气球5个,又买来这样7束,现在一共有气球多少个?
首先让学生仔细感受两道题目的差异,第二小题当一些学生以“又买来”用加法为理由时,另外有同学马上指出“又买来”不一定是用加法,关键要看买来的是“几个”还是“几束”,如果买来的是“这样的几束”,就表示出现了相同加数,应该选择乘法比较合理、方便。
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更加明白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通过辨析题目异同,突破看见“又买来”或“求一共”就用加法的经验定势,进一步认识到做题前需要仔细审题、感悟数量关系。更重要的是,经常设计这样的对比练习,能促使学生养成认真读题、关注细节的好习惯。
策略四:准确表征问题,扬个性解读
从某种意义理解,学生是否读懂一个问题可以看他能否用自己的方式表征问题。所以读题后,我们可以经常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方法表征问题,以检测自己是否真的读懂题意。
1.用自己的语言复述问题。题目读完后,能否用自己的语言复述问题,是检测学生有没有读懂问题的好方法。“题目提供了哪些有效信息”“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什么”“这幅图说了怎样一件事?”……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说说对问题的理解,这样的训练过程可逐渐减少学生读题上的错误。
2.用适当的图示表达题意。数量关系对于第一学段学生而言既抽象又复杂。如果能指导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画(标)出正确的、有意义的图,这不仅体现了学生对题意的理解程度,更丰富了学生的读题方法。
如题9,学生通过图示清楚表征了问题,表明学生已经理解了题意,从而轻松地解决了问题。
3.用合理的数量关系概括问题。当学生能把问题用正确数量关系表示出来时,表明学生已经理解题意。学生具有较强读题能力往往体现在读题时能够抓住问题的关键、提取解决问题的有效信息、找出正确的数量关系等方面。
如题10,学生如果在读题后知道分析数量关系“边长×4=周长”,那么,解题错误自然会减少。
以上对于学生在读题中出现的各种状况,笔者亦只是就题论题,以自己所见所思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策略。由于学生个体的复杂性,读题中各种问题的出现必然还有其他的因素。
良好的读题习惯能使学生终身受益,精巧的读题方法能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整体提升。作为第一学段的数学教师,我们在学生的“读题”路上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李芳.低年级学生读题能力的培养[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2(8).
[2]王伟娜.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读题教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8(1).
[3]孙瑾.大家都来“读数学”——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读题习惯[J].教育教学论坛,2011(16).
(浙江省龙游县桥下小学 324400
浙江省龙游县教研室 324400)
【关键词】 第一学段 读题能力 培养
【问题现象】
在第一学段数学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可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然而,在第一学段的教学实践中,同样的一个问题一而再再而三地困惑着我们:许多学生抄错题或无视题目要求,在未读懂题目意思的情况下盲目解题而导致错误。确实,学生中存在着这样的一个现象:听完就“懂”,做了就错,一讲就会。分析错误原因,在粗心、马虎的背后隐藏的是学生不愿读题、不细读题、不会读题的深层原因。
【原因分析】
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笔者经过深入查找与剖析,发现导致上述情况的出现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读题”遇上认知经验不足
在读题过程中,很多学生出现困难往往是因为问题情境与他的生活实际或认知经验脱节,或者对题中的某些字、词理解不了,从而影响对整个问题的感知与理解。
如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汉字容量约529个(若加上配套作业本上的共约642个),而语文一年级上册要求认识的字只有400个,并且这400个字是要在一学期中逐步认识的,学生已有识字量和教材所需识字量相差悬殊,如此对接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读题。
如题2,问题配插图,提醒学生:求篱笆的长度就是求3条边的总和,原因是试验田的一边靠墙不需要用篱笆围。在学生的错误解答中,可以发现他们并未正确感知图中信息,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发现图也是问题信息的一部分。在解答时依旧常规思维求了4条边的总和,导致错误。
还有的学生读题时会不自觉地受已有的习惯、经验影响,使得问题的意思发生变化,导致错误。
如题4,在该问题解决中,学生已经求出长方形的周长,却为什么没有算2圈?因为学生有着丰富的求长方形周长的经验,所以,在遇到本题时,头脑中的经验立即被激活,于是在求出长方形周长后,便不假思索地停止了解答。
【解决对策】
从上述问题与现象中,我们不难觉察影响学生“读题”成效的因素。作为第一学段的教师,我们在学生“读题”过程中应该如何运用相关的引导策略,从而真正发挥“读题”的作用和效果?以下笔者就谈谈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粗浅见解和思考。
策略一:细化读题指导,养读题习惯
“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无论是阅读能力的培养,还是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都以良好读题习惯为基础,因此,养成良好读题习惯关系到学生整个学习生涯。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平时学习中有目的地加以引导,以帮助学生提高读题能力,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
1.读的习惯。解题开始于读题。学生只有通过仔细读题,明确题意,才能进行分析思考。鉴于第一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通过轻声读题、读通句子、不漏字、不添字等具体要求,帮助学生弄清题意,找到条件与问题,理清题目结构。
如题5,读题要分以下几步进行:第一步,初读。知道题中说了什么,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可以采用个别读、集体读等方式,并要求学生边读边想。第二步,精读。咬文嚼字就是精读的有效方法。要教学生学会抓重点字、词,学习通过关键词理解题意的方法。例如,“我收集的比小林多3个”,先抽象为“我比小林多”,再理解谁收集得多?学生只有在读题中学会推敲、思考,才可能真正理解题意。第三步,复读。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列出算式,并将算式11 3=14(个)与题目对照,检验是否正确。学生在独立作业过程中,如能坚持做好“读题”这一环节,坚持先读题,再动笔,既可提高做题的正确率,又能培养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2.看的习惯。一年级的数学题目往往图文结合,故学会认真仔细观察、边看边想亦是读题全面的保证。在平时教学生看例题图时要注意方法指导,如观察的顺序、有价值的数学信息提炼、隐藏信息的发现等。
如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可爱的学校”中,整页色彩鲜艳,内容丰富,学生很容易兴奋,并跳跃地看。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按从上往下、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观察,在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主要信息的同时,学习边观察边思考图片信息的特点和相互关系。
3.标的习惯。为了加强学生对题目的感知程度,可指导学生做标记(如题5),标记重点是比较容易忽视或混淆的字词。通过对标记字词的再次感知,可促进学生对题目的理解。
策略二:改进呈现方式,激信息关注
问题呈现方式的合理性,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问题的兴趣与关注度,与问题解决的正确率亦直接相关。
1.选择贴近学生的情境作为问题背景。情境远离学生,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就要产生障碍。所以我们要尽量使问题接近学生的生活情境,熟悉的情境,自然也会减少读题障碍,减少解题错误。
如题6,对这一题,因为学生或多或少有过出去旅游的经历,知道团体票要比个人票便宜,因此在选择如何买票的问题上学生会对两种不同买法进行计算比较。结果是虽然不足50人,但是如果按团体票购50张比买散客票更加合算。
正因为这个情境贴近学生生活,他们对这个情境又有足够的经验或体验,所以学生解题思路就比较清晰。
2.采取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问题。对于某些较为抽象的问题,特别是空间与图形领域,可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利于学生理解题意。同时,情境图也能够为学生提供间接经验的支撑,帮助学生解决因直接生活经验的缺乏而导致的理解困难。
如题7,有了这样一个直观图,学生虽然不认识长、宽、高,但通过图能够很清楚地知道搭成的图形高是多少。
3.运用格式化手段强调文本。教师可根据经验预判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感知困难,并在呈现问题时采取一些格式化的形式,如加粗、改变颜色等,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减少感知错误。
如题8,通过改变字体颜色、加粗等方式以突出重点,引起学生注意。
策略三:呈现对比问题,显问题差异
就解题经验而言,学生往往是片面的、欠缺的、不完整的,第一学段学生更是如此,常凭经验记忆方法,如“看见多用加法”“看见倍用乘法” 等。因此,教师可通过在教学中安排对比练习,以增加低年级学生的表象感知,以形象直观的对比方式,打破学生以经验取代读题的现象。
如二年级上册学习了“用乘法解决问题”后可以设计如下练习题:
(1)淘气手中有一束气球5个,又买来一束7个,现在一共有气球多少个?
(2)笑笑手上有一束气球5个,又买来这样7束,现在一共有气球多少个?
首先让学生仔细感受两道题目的差异,第二小题当一些学生以“又买来”用加法为理由时,另外有同学马上指出“又买来”不一定是用加法,关键要看买来的是“几个”还是“几束”,如果买来的是“这样的几束”,就表示出现了相同加数,应该选择乘法比较合理、方便。
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更加明白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通过辨析题目异同,突破看见“又买来”或“求一共”就用加法的经验定势,进一步认识到做题前需要仔细审题、感悟数量关系。更重要的是,经常设计这样的对比练习,能促使学生养成认真读题、关注细节的好习惯。
策略四:准确表征问题,扬个性解读
从某种意义理解,学生是否读懂一个问题可以看他能否用自己的方式表征问题。所以读题后,我们可以经常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方法表征问题,以检测自己是否真的读懂题意。
1.用自己的语言复述问题。题目读完后,能否用自己的语言复述问题,是检测学生有没有读懂问题的好方法。“题目提供了哪些有效信息”“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什么”“这幅图说了怎样一件事?”……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说说对问题的理解,这样的训练过程可逐渐减少学生读题上的错误。
2.用适当的图示表达题意。数量关系对于第一学段学生而言既抽象又复杂。如果能指导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画(标)出正确的、有意义的图,这不仅体现了学生对题意的理解程度,更丰富了学生的读题方法。
如题9,学生通过图示清楚表征了问题,表明学生已经理解了题意,从而轻松地解决了问题。
3.用合理的数量关系概括问题。当学生能把问题用正确数量关系表示出来时,表明学生已经理解题意。学生具有较强读题能力往往体现在读题时能够抓住问题的关键、提取解决问题的有效信息、找出正确的数量关系等方面。
如题10,学生如果在读题后知道分析数量关系“边长×4=周长”,那么,解题错误自然会减少。
以上对于学生在读题中出现的各种状况,笔者亦只是就题论题,以自己所见所思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策略。由于学生个体的复杂性,读题中各种问题的出现必然还有其他的因素。
良好的读题习惯能使学生终身受益,精巧的读题方法能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整体提升。作为第一学段的数学教师,我们在学生的“读题”路上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李芳.低年级学生读题能力的培养[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2(8).
[2]王伟娜.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读题教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8(1).
[3]孙瑾.大家都来“读数学”——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读题习惯[J].教育教学论坛,2011(16).
(浙江省龙游县桥下小学 324400
浙江省龙游县教研室 32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