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学理念的发展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应当进一步调整教学策略,以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高效、优质的完成教学工作。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教学经验与教学感悟,对如何在当前搞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部分探讨性意见。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新课标 教学感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048-01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以往单单注重课本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已经满足不了时代变迁对小学语文提出的新教学要求。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并培养学生的各项综合素质能力,成为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重点问题,且已经有不少小学语文老师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与实践,但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都还有待提升。为了进一步完善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高效、优质教学的策略与方法,下文作者也针对性的总结了部分教学实践感悟。
一、加深对课本教学材料的挖掘
在新课标下,虽然传统的课本灌输教学方式已经被淘汰,但语文课本却依然是最主要的教学材料。不论是低、中、高段的语文教学,都应当对本学段的课本进行全局性、理解性、深入性的研究,准确的把握住教材课文设置的特点、目的,以及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样才能在明确教学的宏观方向。其次,需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透彻的分析,结合宏观教学方向,提炼出课文中的教学重点、难点、歧义点,并延伸性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从微观上切实的落实教学工作。
二、点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课标主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但由于小学生在心理发育上的局限性以及贪玩好耍的天性,其自我控制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很难能够按照我们想的那样使其自主的投入到学习中,除非能够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如果学生能够养成对学习的浓厚兴趣,那么学习对于他们来说便不会再是一个繁重的负担,而是一个愉快的过程,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便会得到相应的提升。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采取的具体方法有很多,比如可以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编排进导课内容中,引起学生对后续教学内容的兴趣,或是进行分组竞赛学习、对课本知识进行趣味延伸等等,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进行动态的把握即可。
三、适时、适宜的创建教学情境
通过创建教学情境,可以非常有效的增强学生自主性学习体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作用显著,适时、适宜的创建教学情境非常重要。比如在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情境的创建,能够使学生的主观情感被激发出来,并使学生的自主表达欲望得到增强,完全改变以往被动的口语交际教学局面。除了口语交际教学以外,在其他课文内容的教学中也可以创建教学情境。在情景中,学生会沉浸其中,并自主的对课文内容进行思考,这样一来他们对于课文知识内容的掌握会更加的准确与牢固,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氛围也会明显的提高。
四、重视课堂提问
不论是以往还是现在,提问始终是使用得最为广泛、最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手段之一,也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重要途径。问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创新,老师要设置有挑战性的问题、开放性的问题、探究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才能给学生创新与探究的机会。如果只是简单的技能训练和知识的灌输,学生就不可能闪现出创新的“火花”。同时也应注意提问等待的时间,问题提出后,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然后指名回答。思考时间力求照顾到全体,以中等偏上水平的学生为标准。这样的话,知识能力较强的学生不会觉得教学节奏太慢,知识能力暂时较弱的学生也不会觉得教学节奏太快,使各个知识能力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足的思考与探究时间。
五、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多种素质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比如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等等,同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学生还能学会相互包容与谦让,这不论是对于学生现阶段的课堂学习来说,还是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涯以及社会生活来说,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意义。在许多内容的课堂教学上都可以采用合作学习法,老师可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动态的把握,但具体的组织方式应当进行一定的改革,不能简单的通过“就近原则”进行学习小组人员分配,这样的话可能会使得小组间的实力差距过大,一些小组成员在合作学习后收获颇丰,而另一些小组却难有收获。所以应当控制好小组间的平均知识能力水平,保证各小组具有“可比性”,使各小组在合作学习后能够进行公平的学习成果比较,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现状与特征,决定了他们对于外界评价的敏感性。如果老师给予他们的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反之,则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在给予学生评价的时候应当尽可能使用肯定句,比如“你读得真好!”、“你会读好的!”、“相信你能行!”、“敢于站起来回答问题就是好样的!”,以使学生感受到受尊重的和睦的气氛,进而快乐地学习。其次,老师还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知识能力水平,采用不同的标准进行评价,特别是在对学生的作文评语中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对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
七、注重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
小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养成不应当只局限在课内,课外知识积累也是丰富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增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比如,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给予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权利,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意愿进行课外知识积累,使学生群体能够多样化的发展。另外,老师还应当引导学生留心生活,因为语文的根本来源就是我们的现实生活,学生通过对生活的观察,能够学习到许多课堂中、书本中无法学习到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可以弥补课本教学内容的局限性,提高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燕红.新课标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之我见[J].珠江教育论坛,2013,(01):7-9.
[2]王爱萍.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思路[J].青年文学家,2010,(02):132.
[3]冯丽.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育浅谈[J].新课程学习,2009,(08):6.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新课标 教学感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048-01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以往单单注重课本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已经满足不了时代变迁对小学语文提出的新教学要求。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并培养学生的各项综合素质能力,成为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重点问题,且已经有不少小学语文老师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与实践,但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都还有待提升。为了进一步完善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高效、优质教学的策略与方法,下文作者也针对性的总结了部分教学实践感悟。
一、加深对课本教学材料的挖掘
在新课标下,虽然传统的课本灌输教学方式已经被淘汰,但语文课本却依然是最主要的教学材料。不论是低、中、高段的语文教学,都应当对本学段的课本进行全局性、理解性、深入性的研究,准确的把握住教材课文设置的特点、目的,以及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样才能在明确教学的宏观方向。其次,需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透彻的分析,结合宏观教学方向,提炼出课文中的教学重点、难点、歧义点,并延伸性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从微观上切实的落实教学工作。
二、点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课标主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但由于小学生在心理发育上的局限性以及贪玩好耍的天性,其自我控制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很难能够按照我们想的那样使其自主的投入到学习中,除非能够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如果学生能够养成对学习的浓厚兴趣,那么学习对于他们来说便不会再是一个繁重的负担,而是一个愉快的过程,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便会得到相应的提升。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采取的具体方法有很多,比如可以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编排进导课内容中,引起学生对后续教学内容的兴趣,或是进行分组竞赛学习、对课本知识进行趣味延伸等等,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进行动态的把握即可。
三、适时、适宜的创建教学情境
通过创建教学情境,可以非常有效的增强学生自主性学习体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作用显著,适时、适宜的创建教学情境非常重要。比如在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情境的创建,能够使学生的主观情感被激发出来,并使学生的自主表达欲望得到增强,完全改变以往被动的口语交际教学局面。除了口语交际教学以外,在其他课文内容的教学中也可以创建教学情境。在情景中,学生会沉浸其中,并自主的对课文内容进行思考,这样一来他们对于课文知识内容的掌握会更加的准确与牢固,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氛围也会明显的提高。
四、重视课堂提问
不论是以往还是现在,提问始终是使用得最为广泛、最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手段之一,也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重要途径。问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创新,老师要设置有挑战性的问题、开放性的问题、探究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才能给学生创新与探究的机会。如果只是简单的技能训练和知识的灌输,学生就不可能闪现出创新的“火花”。同时也应注意提问等待的时间,问题提出后,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然后指名回答。思考时间力求照顾到全体,以中等偏上水平的学生为标准。这样的话,知识能力较强的学生不会觉得教学节奏太慢,知识能力暂时较弱的学生也不会觉得教学节奏太快,使各个知识能力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足的思考与探究时间。
五、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多种素质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比如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等等,同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学生还能学会相互包容与谦让,这不论是对于学生现阶段的课堂学习来说,还是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涯以及社会生活来说,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意义。在许多内容的课堂教学上都可以采用合作学习法,老师可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动态的把握,但具体的组织方式应当进行一定的改革,不能简单的通过“就近原则”进行学习小组人员分配,这样的话可能会使得小组间的实力差距过大,一些小组成员在合作学习后收获颇丰,而另一些小组却难有收获。所以应当控制好小组间的平均知识能力水平,保证各小组具有“可比性”,使各小组在合作学习后能够进行公平的学习成果比较,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现状与特征,决定了他们对于外界评价的敏感性。如果老师给予他们的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反之,则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在给予学生评价的时候应当尽可能使用肯定句,比如“你读得真好!”、“你会读好的!”、“相信你能行!”、“敢于站起来回答问题就是好样的!”,以使学生感受到受尊重的和睦的气氛,进而快乐地学习。其次,老师还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知识能力水平,采用不同的标准进行评价,特别是在对学生的作文评语中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对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
七、注重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
小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养成不应当只局限在课内,课外知识积累也是丰富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增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比如,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给予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权利,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意愿进行课外知识积累,使学生群体能够多样化的发展。另外,老师还应当引导学生留心生活,因为语文的根本来源就是我们的现实生活,学生通过对生活的观察,能够学习到许多课堂中、书本中无法学习到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可以弥补课本教学内容的局限性,提高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燕红.新课标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之我见[J].珠江教育论坛,2013,(01):7-9.
[2]王爱萍.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思路[J].青年文学家,2010,(02):132.
[3]冯丽.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育浅谈[J].新课程学习,2009,(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