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迄今为止,我国实行新课程改革已经有十余年了,这十多年来成效显著,但在改革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挑战,随着教育信息化理念的传播推广,外国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目前引起了国内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兴趣,此种新模式的教学是对传统师生角色的一种颠覆,主张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强调知识的科学传授和吸收内化,要求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试图通过这些改变来推动教学变革、实现教学创新。从我国现阶段教学实际出发,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存在着自身的利弊,具体效果如何,现在还不能妄加定论。对于这种新的课程模式,我们要保持客观、谨慎的态度。不盲目跟从、不固步自封,不能脱离实际的照搬,也不能因循守旧全面否定。当前,我国很多中学开始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我们要多加关注,从实践的具体情况来判断这种模式是否对我们的教育有利,因此对于初中美术翻转课堂模式的有效性研究,分析在什么样的条件才能保障该模式在初中学段有效的开展尤其有必要性。笔者在此之前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结合在深圳大学城丽湖实验学校实习期间的研究与实践,发现我国的翻转课堂,并没有学到精髓,仅仅是简单的形式挪用。翻转课堂的顺利实行离不开充足的资金、完善的教学设备、有相关经验教师等必备因素,同时还要解决技术问题。实践过程中发现了许多问题:学校舍本逐末,过多的关注技术操作,而忽视了对翻转课堂核心精髓的研究;没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学生缺乏指导,出现对着电脑盲目学习的状况等。这些问题导致翻转课堂效果不理想,降低了教学效率、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那么总体本文将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分析。第一部分,在绪论中进行背景介绍、对比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本研究的意义,概括研究内容和提出解决办法。第二部分,阐述翻转课堂的概念,为翻转课堂下定义并描述流程,分析翻转课堂是否能够在我国顺利实行,并将其和传统课堂置于同一维度中进行比较,对比分析,突出翻转课堂的科学性。第三部分,立足于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背景,分析在初中美术课程教学中使用翻转课堂的可行性,从实际出发对翻转课堂的有效性进行客观评价。第四部分,以美术翻转课堂的实践结果为依据。经过分析研究,对翻转课堂的特征进行总结,对这种模式的优势做出具体说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自主化、个性化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有利于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出的挑战、数字化学习资源较少、以及造成教师资源的浪费、学科内容存在差异性等。第五部分,立足我国初中的现状并结合在深圳大学城丽湖实验学校的考察结果,对翻转课堂模式的积极作用和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在满足建立健全学习平台、提升教师水平培养适应翻转模式的教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等几条是翻转课堂模式有效率运行的保障条件。要想建立并完善翻转课堂模式,那么使用运行的相关制度是提高效率的前提,同时提出必要性条件,如要适度使用翻转模式,教师要与学生进行积极频繁的互动,要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参与度,并且教师要实时跟进学生学习状况,对学生学习情况有整体性的了解,完善反馈机制,进而不断完善翻转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