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群众文化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越来越多样化。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我国的群众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多数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的文化活动,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还不能满足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要求。主要问题是:
(一) 现有的群众文化活动覆盖面比较窄,群众参与不够普遍。各方面投入不少经费举办晚会、演出等,基本上是你演我看,你唱我听,不能从基本上解决群众参与的问题。
(二) 一些文化体育场馆和文艺团体没有充分发挥面向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有的场馆利用率不高,晚上演出、比赛,白天关门闲置,甚至半年闲、全年闲。一些场馆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办市场,搞产品展销,忽视甚至放弃组织、指导、服务群众文化生活的职能。
(三) 在繁荣群众文化生活上存在着城市化倾向。一些人把少数较高支付能力的文化消费需求当成普遍需求,一味追求文化娱乐设施的豪华与铺张,令广大群众望而却步。用群众的话说是“热在上面,闲在中间,冷在下面。”
(四) 缺乏行之有效的组织形式和载体,缺少活动场所,多以群众自发为主,题材比较狭窄,反映工人、农民和妇女儿童生活的创作比较少。
经过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近几年来基层文化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了普遍改善。但是,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总体上还不适应。文化没有达到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这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文化滞差”现象。正处于社会主义长期阶段的我国也不例外,基层文化建设更是当今文化事业链带中的薄弱环节。在部分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生活还很贫乏。
面对这些尖锐而迫切的问题,我们要不断的思考,补偏救弊,起衰振弱,担当起振兴新时期群众文化的责任。
二、群众文化的建设与思考
(一) 发展经济,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定的经济基础。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其存在与发展受经济基础的制约。要想壮大群众文化队伍,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就必须牢记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为精神生活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也使人们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和精力去享受群众文艺节目。
(二) 积极引导,规范管理,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群众文艺队伍自发性、随意性、流动性强,只有通过政府的合理引导、有效管理和积极服务,才能充分发挥群众文艺队伍的积极作用。在政府管理上应以服务为主,为群众文艺队伍的成立、提供有效的政策、信息、资金等全方位的服务。使其在成长中壮大,在发展中成熟。使群众文艺队伍成为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力军,使农村文化阵地成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主战场。
(三) 建设农村文化大院,让群众文化队伍走正规化发展道路。文化大院的产生,是经济基础发展的产物,是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高的产物。文化大院以其独有的魅力,自产生以来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大力发展农民文化大院是规范群众文艺队伍的有效途径。
(四) 丰富节目内容,形成雅俗共赏的群众文化格调。应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提高群众文艺队伍的节目质量,丰富其节目内涵,这就需要不断地创新。群众文艺队伍的发展根本出路在于不断创新。要从机制创新到节目创新,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创新。只有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走有自我特色的创新之路,才能使群众文艺队伍吸引更多人的关注,进一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五) 加大宣传,让年轻一代成为群众文化的主力军。群众文艺的希望在于鼓励引导青年人参加,让年轻人成为群众文艺的主体。让群众文艺表演成为同网吧、舞厅、迪厅一样能吸引年轻人参与的形式。只有年轻人的参加才能使群众文艺队伍有更强的生命力,才能更好地发挥群众文艺队伍的作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六) 正确把握群众文化的发展方向,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品味和质量。发展群众文化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引导群众文化活动在文明、健康、科学的轨道上前进,防止和纠正脱离大多数群众的需求和消费能力。盲目的建设高档次的文化娱乐健身场馆和过多的举办高消费演出的倾向同时要逐步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层次和质量,不断推陈出新。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对违反法律法规、宣传封建迷信、从事色情活动的文化娱乐场所要坚决取缔。对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能发挥繁荣群众文化活动职能的国办文化体育场所要进行严格的清理和整顿,提高文化场馆的使用率,为群众文化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多种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社区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一些特殊人群,如中老年人、离退休人员、残疾人等都集中在社区,一方面,他们的1文化需求需要满足,另一方面,他们中间也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潜能,有待于进一步开发。政府应该重视利用社区的有效资源兴办群众文化,制定减免税等优惠政策,鼓励物业公司、企業、居委会、居民个人投资或集资兴办社区图书馆、娱乐室、健身房等公共文化设施。依托居委会、街道办事处,依靠居民特别是离退休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老工人开展各种投入少群众参与性强的公益性文化体育活动和学习宣活动。在农村可以村委会或村民小组为依托,在集体收入中增加对群众文化的投入利用农闲和节假日鼓励文艺骨干带领带领广大村民参与多种民间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活动,使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生理心理更加健康,有能力抵制各种封建迷信。
(作者单位:鞍山市群众艺术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越来越多样化。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我国的群众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多数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的文化活动,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还不能满足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要求。主要问题是:
(一) 现有的群众文化活动覆盖面比较窄,群众参与不够普遍。各方面投入不少经费举办晚会、演出等,基本上是你演我看,你唱我听,不能从基本上解决群众参与的问题。
(二) 一些文化体育场馆和文艺团体没有充分发挥面向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有的场馆利用率不高,晚上演出、比赛,白天关门闲置,甚至半年闲、全年闲。一些场馆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办市场,搞产品展销,忽视甚至放弃组织、指导、服务群众文化生活的职能。
(三) 在繁荣群众文化生活上存在着城市化倾向。一些人把少数较高支付能力的文化消费需求当成普遍需求,一味追求文化娱乐设施的豪华与铺张,令广大群众望而却步。用群众的话说是“热在上面,闲在中间,冷在下面。”
(四) 缺乏行之有效的组织形式和载体,缺少活动场所,多以群众自发为主,题材比较狭窄,反映工人、农民和妇女儿童生活的创作比较少。
经过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近几年来基层文化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了普遍改善。但是,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总体上还不适应。文化没有达到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这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文化滞差”现象。正处于社会主义长期阶段的我国也不例外,基层文化建设更是当今文化事业链带中的薄弱环节。在部分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生活还很贫乏。
面对这些尖锐而迫切的问题,我们要不断的思考,补偏救弊,起衰振弱,担当起振兴新时期群众文化的责任。
二、群众文化的建设与思考
(一) 发展经济,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定的经济基础。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其存在与发展受经济基础的制约。要想壮大群众文化队伍,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就必须牢记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为精神生活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也使人们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和精力去享受群众文艺节目。
(二) 积极引导,规范管理,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群众文艺队伍自发性、随意性、流动性强,只有通过政府的合理引导、有效管理和积极服务,才能充分发挥群众文艺队伍的积极作用。在政府管理上应以服务为主,为群众文艺队伍的成立、提供有效的政策、信息、资金等全方位的服务。使其在成长中壮大,在发展中成熟。使群众文艺队伍成为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力军,使农村文化阵地成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主战场。
(三) 建设农村文化大院,让群众文化队伍走正规化发展道路。文化大院的产生,是经济基础发展的产物,是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高的产物。文化大院以其独有的魅力,自产生以来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大力发展农民文化大院是规范群众文艺队伍的有效途径。
(四) 丰富节目内容,形成雅俗共赏的群众文化格调。应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提高群众文艺队伍的节目质量,丰富其节目内涵,这就需要不断地创新。群众文艺队伍的发展根本出路在于不断创新。要从机制创新到节目创新,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创新。只有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走有自我特色的创新之路,才能使群众文艺队伍吸引更多人的关注,进一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五) 加大宣传,让年轻一代成为群众文化的主力军。群众文艺的希望在于鼓励引导青年人参加,让年轻人成为群众文艺的主体。让群众文艺表演成为同网吧、舞厅、迪厅一样能吸引年轻人参与的形式。只有年轻人的参加才能使群众文艺队伍有更强的生命力,才能更好地发挥群众文艺队伍的作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六) 正确把握群众文化的发展方向,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品味和质量。发展群众文化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引导群众文化活动在文明、健康、科学的轨道上前进,防止和纠正脱离大多数群众的需求和消费能力。盲目的建设高档次的文化娱乐健身场馆和过多的举办高消费演出的倾向同时要逐步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层次和质量,不断推陈出新。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对违反法律法规、宣传封建迷信、从事色情活动的文化娱乐场所要坚决取缔。对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能发挥繁荣群众文化活动职能的国办文化体育场所要进行严格的清理和整顿,提高文化场馆的使用率,为群众文化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多种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社区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一些特殊人群,如中老年人、离退休人员、残疾人等都集中在社区,一方面,他们的1文化需求需要满足,另一方面,他们中间也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潜能,有待于进一步开发。政府应该重视利用社区的有效资源兴办群众文化,制定减免税等优惠政策,鼓励物业公司、企業、居委会、居民个人投资或集资兴办社区图书馆、娱乐室、健身房等公共文化设施。依托居委会、街道办事处,依靠居民特别是离退休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老工人开展各种投入少群众参与性强的公益性文化体育活动和学习宣活动。在农村可以村委会或村民小组为依托,在集体收入中增加对群众文化的投入利用农闲和节假日鼓励文艺骨干带领带领广大村民参与多种民间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活动,使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生理心理更加健康,有能力抵制各种封建迷信。
(作者单位:鞍山市群众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