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戈尔丁一直以其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而著称,用尽一生的作品来展现人性的黑暗与邪恶。本文试图从哥特主义的角度分析研究戈尔丁的小说,探索其哥特因素的运用在揭露人性方面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戈尔丁;哥特因素
威廉·戈尔丁(1911—1993)是20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诗人、戏剧家,擅长用现实主义的叙述方法编写寓言神话,被西方誉为“寓言编撰家”,作品包括《蝇王》、《品彻·马丁》、《自由堕落》、《金字塔》等。1980年,《通过仪式》被授予布克奖。1983年,戈尔丁更是凭借第一部小说《蝇王》而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戈尔丁用其一生的作品来探讨人性,他的小说虽然在写作方法、故事背景等方面各不相同,然而却致力于展现同一个主题:人性的黑暗与邪恶。他的作品虽没有凶暴残忍的情节,也没有摄人心魄的语言,更没有阴森恐怖的场景,但是却能让人感到发自内心的战栗。正因如此,戈尔丁的小说可以被划为哥特文学的范畴。
一、哥特式主题
传统哥特小说多涉及凶杀、阴谋、强奸、乱伦等主题,展现善恶冲突。按照基督教观点,世间一切善恶纷争都可归结为上帝与魔鬼之间的较量。光明与黑暗、善良与邪恶之间的斗争正是哥特小说最突出、最普遍、最持久的主题。《蝇王》正是这样一部展现善恶冲突的小说,故事讲述在未来一场核战争中,一群十几岁的英国男孩乘飞机从英国本土飞往南方疏散,在逃亡途中飞机被击落,孩子们降落到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孤岛上。脱离了成人的监管,他们在岛上随心所欲的生活起来。起初,在拉尔夫的领导下,他们模仿成人建立起一个文明的社会,分工合作,共享美食:为了获救,他们在山顶燃起火堆吸引过往船只的注意;挑选人手采摘野果、搭建帐篷;甚至还制定了规矩供大家遵守。整个小岛秩序井然,宛如人间天堂。然而,从杰克擅离职守捕猎野猪那一刻起,这种秩序被打破了。杰克对拉尔夫领导权的挑衅,以及孩子们对肉的渴望最终导致他们分裂成两派:以拉尔夫为首的自救派和以杰克为首的狩猎派。在人性的驱使下,他们抛弃了文明社会的约束,脸上涂上彩泥,纵情享受捕杀的快感。最终,善良的皮基和西蒙都成为他们的猎物惨遭杀害,拉尔夫也差点被大火烧死。在这部小说中,荒岛堪比伊甸园,而孩子们的肉欲则扮演了毒蛇的角色,诱惑他们走向堕落,而杰克无疑就是撒旦,杀死皮基和西蒙,又使整个小岛处于一片火海之中,将一个个原本天真可爱的孩子变成了魔鬼。
戈尔丁的第三篇小说《品彻·马丁》更是包含了几乎所有哥特情节。二战期间,一艘英国军舰不幸被敌人击沉,马丁是这艘军舰唯一的幸存者,他在水里奋力挣扎终于爬上大西洋中间的一块礁石。为了维持自我,他安排日常生活、给礁石命名、吃难以下咽的贝类、跟自己讲话、堆石人捞海草以求自救,马丁顽强的毅力和惊人的求生欲望令每一个读者折服。当他高喊“我是普罗米修斯”时,有谁不觉其伟大?当他备受折磨奄奄一息时,又有谁不为之动容?然而,马丁在礁石上对过往生活的回忆却暴露了他极端自私邪恶的本性。首先马丁是一个无耻下流的恶棍。他先是玩弄了好友阿尔弗雷德的女友西比尔,又利用制片人的老婆海伦为自己谋取演出的机会,最后又将魔爪伸向好友纳撒尼尔的未婚妻玛丽。如果说马丁对西比尔和海伦只是玩弄与利用,那么他对玛丽的追求也绝非爱情,马丁自己承认“那些想象中交媾的夜晚,想到的不是爱情,不是快感,不是舒适,不是胜利,只是痛苦……”“对她的真正的感情只有痛恨”,因为她“对他的伤害不仅仅是肉欲上,更主要是他的自尊心……使他极力想将她制服,将她压垮,这种企图在他生命过程中不断地折磨着他”;因为“她现在姓了那个死鬼纳撒尼尔的姓了……她牢不可破,不断折磨他那进行征服和损害的欲望”;因为她占据了他的暗黑的中心(P130-131)。最终,马丁趁夜晚开车送玛丽回家时,以生命相胁将其强奸,可怜的玛丽“只能用叫声来护住半裸的胸脯……眼睛里充满了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P134)。其次,马丁还是一个背信弃义心胸狭隘的小人。因为制片人彼得安排他兼演角色、没有替他推脱海军兵役,他就设计谋害彼得、玩弄其妻; 因为玛丽要嫁给善良的纳撒尼尔,马丁就蓄意顺水推舟将他杀害,最终在沉船时开枪将其杀死。马丁是一个十足的恶棍,绝非英雄。戈尔丁在这篇小说中所描写的凶杀、阴谋、强奸等情节正是传统哥特小说贯常的主题。
需要指出的是,这两部小说所展现的善恶冲突中,毫无疑问都是恶战胜了善,这正是戈尔丁小说对传统哥特小说的发展之处。传统哥特小说往往以善战胜恶来结尾,受害的女主人公总能在最后关头脱离魔掌,开始美好的新生活,这是因为哥特小说家对人性抱有幻想,相信人性本善,邪不压正。戈尔丁参加过二战,战争的残酷使戈尔丁对人性丧失了信心,他认为人生而有罪,“一个人可能向善,也可能变坏,这两种可能性是平衡一致的”,每个人都可能变成纳粹分子,“纳粹行为不过是人的某种本能、某种缺点、某种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东西被释放的结果,纳粹分子是和我们一样的人,只不过他们处于了特定的环境中”(Biles)。因此,戈尔丁常常将小说人物置于特殊环境中,不设约束,任其自由发展,他相信人可以改变他所生存的环境与社会,却改变不了其邪恶的本性。孩子们将世外桃源式的珊瑚岛变成了屠宰场,猥琐变态的马丁屡次伤害无辜善良的人,竟然屡次得手,甚至无耻地将自己伪装成普罗米修斯式的大英雄。戈尔丁为其小说设置这样的结尾,就是为阐明其恶终将战胜善的观点,旨在揭露人性之恶。
二、哥特式人物
传统哥特小说中的人物往往是二元对立的,突出表现为恶棍英雄与无辜少女的对立。这类恶棍英雄通常是行为古怪、意志坚强、野心勃勃,但缺乏道德,不受社会准则约束,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经常对弱者实施残暴的行为,长相骇人,酷似恶魔,甚至还具有超自然的能力。戈尔丁很好的继承了这一点,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哥特式的人物。
《蝇王》中此类形象的代表人物是杰克和罗杰。杰克是唱诗班的领队,刚踏上小岛的他并不邪恶,第一次捕猎野猪时,杰克虽然“一下就抽出刀子来,扬在空中”,却“猛地停顿了一下”“脸色发白”,致使野猪逃脱了,他没有杀死野猪是因为他明白“屠刀扎到活肉里得使多大劲儿,扎出来的血液也会汨汨地流得叫人受不了”(P29)。然而他将这次失败的经历视作一种耻辱,促使了他的堕落,“他嗖地一下拔刀出鞘,猛地扎进面前的一棵树干上。下一次一定毫不留情”。(P29)之后,杰克便在脸上涂上彩泥,带领孩子们进行疯狂的捕猎,欣喜狂舞,高唱“杀掉猪。割喉咙。放掉血。”他让一个男孩扮演野猪,其他孩子围着圈,叫着跳着用木棍戳他。以彩泥为面具,他们抛弃了文明社会的一切道德束缚,不再有羞愧和怯懦,咆哮着尖叫着恣意地伤害想伤害的事物,杰克最终使这群天真的孩子变成了野蛮人、沦为杀人的恶魔。罗杰是这部小说中仅此于杰克的坏男孩,他踢坏了别人花了几个小时才建好的沙堡,朝年龄比他小的孩子扔石子,最恶劣的是他故意推倒巨石砸死了皮基,还参与杀死西蒙、追捕拉尔夫的行动中,他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魔鬼。戈尔丁的恐怖不止于文字、情节所带来的感官刺激,更给人一种来自心灵的颤栗,一种直导灵魂、发人深省的惊悚。一群孩子竟然能够欺负弱小、谋杀同伴、嗜血成性,做出种种骇人听闻的事情,这足可以证明人性的邪恶。
马丁也是戈尔丁小说哥特式人物的典型。除之前所列举的恶魔式的行为,戈尔丁还刻画了他可怖的相貌。当马丁被冲到礁石上苏醒过来时,戈尔丁对他的手是这样刻画的:“在这些石英外侧还有个更白的东西,他冷冷地注视着它,注意到发白的褶皱,发青的指甲根,以及指尖的皱槽。”如果不了解故事情节,单看“发白”“发青”这样的描写,完全可以将马丁理解为鬼魂。另外,马丁能够存活下来,依靠有限的贝类充饥,中毒之后竟然能够自己清理肠道,这些都表明马丁不是普通人,可将这些视为具有超自然的能力。
三、哥特式场景
传统哥特小说通常将场景设置在阴森的古堡、哥特式建筑、闹鬼的空宅、带有地牢的教堂、废墟等地,再配以摄人心魄的语言,以及骇人的情节,共同营造出一种阴郁、神秘、恐怖、悬疑的氛围。戈尔丁很清楚恐惧所产生的效果,因此在小说场景设置上力求哥特式效果。《蝇王》和《品彻·马丁》都是以荒无人烟的孤岛为背景,主人公或时刻遭受野兽的威胁,或必须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做斗争。《自由堕落》又将主人公放置在一个黑屋子里,不仅让他摸不清自己到底在什么地方,而且又时刻生活在恐惧中,有随时被带走的可能。《金字塔》虽然描写的是现代的事情,但是彭斯家阴郁的走廊、令人窒息的卧室,足以创造哥特氛围。
四、结语
人总是对黑暗有无限的遐想,戈尔丁在作品中展现阴郁恐怖的场景能够给予读者强烈的情感刺激,更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发其对人性的思索。而且,哥特式的阴郁压抑与小说所展现的人性黑暗色调一致,给人以沉重感,进一步突出了反思人性的必要性以及探索救赎之路的紧迫性。对戈尔丁小说做哥特主义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戈尔丁小说的主题及其思想,以及他作为一名小说家对哥特文学这一体裁的发展和推动所做出的贡献。总之,戈尔丁的伟大之处在于他通过作品使我们认识到了人的本性,用他的一生为我们探求一条救赎之路。
参考文献:
[1]William Golding. Lord of the Flies. London: Faber& Faber, 1954.
[2]William Golding. Pincher Martin. London: Faber& Faber, 1956.
[3]Biles, J. I. Talk: Conversation with William Golding. New York: New York Poster Inc., 1970, P68.
[4]戈尔丁著:《品彻·马丁》,刘凯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5]戈尔丁著:《蝇王》,龚志成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关键词:戈尔丁;哥特因素
威廉·戈尔丁(1911—1993)是20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诗人、戏剧家,擅长用现实主义的叙述方法编写寓言神话,被西方誉为“寓言编撰家”,作品包括《蝇王》、《品彻·马丁》、《自由堕落》、《金字塔》等。1980年,《通过仪式》被授予布克奖。1983年,戈尔丁更是凭借第一部小说《蝇王》而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戈尔丁用其一生的作品来探讨人性,他的小说虽然在写作方法、故事背景等方面各不相同,然而却致力于展现同一个主题:人性的黑暗与邪恶。他的作品虽没有凶暴残忍的情节,也没有摄人心魄的语言,更没有阴森恐怖的场景,但是却能让人感到发自内心的战栗。正因如此,戈尔丁的小说可以被划为哥特文学的范畴。
一、哥特式主题
传统哥特小说多涉及凶杀、阴谋、强奸、乱伦等主题,展现善恶冲突。按照基督教观点,世间一切善恶纷争都可归结为上帝与魔鬼之间的较量。光明与黑暗、善良与邪恶之间的斗争正是哥特小说最突出、最普遍、最持久的主题。《蝇王》正是这样一部展现善恶冲突的小说,故事讲述在未来一场核战争中,一群十几岁的英国男孩乘飞机从英国本土飞往南方疏散,在逃亡途中飞机被击落,孩子们降落到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孤岛上。脱离了成人的监管,他们在岛上随心所欲的生活起来。起初,在拉尔夫的领导下,他们模仿成人建立起一个文明的社会,分工合作,共享美食:为了获救,他们在山顶燃起火堆吸引过往船只的注意;挑选人手采摘野果、搭建帐篷;甚至还制定了规矩供大家遵守。整个小岛秩序井然,宛如人间天堂。然而,从杰克擅离职守捕猎野猪那一刻起,这种秩序被打破了。杰克对拉尔夫领导权的挑衅,以及孩子们对肉的渴望最终导致他们分裂成两派:以拉尔夫为首的自救派和以杰克为首的狩猎派。在人性的驱使下,他们抛弃了文明社会的约束,脸上涂上彩泥,纵情享受捕杀的快感。最终,善良的皮基和西蒙都成为他们的猎物惨遭杀害,拉尔夫也差点被大火烧死。在这部小说中,荒岛堪比伊甸园,而孩子们的肉欲则扮演了毒蛇的角色,诱惑他们走向堕落,而杰克无疑就是撒旦,杀死皮基和西蒙,又使整个小岛处于一片火海之中,将一个个原本天真可爱的孩子变成了魔鬼。
戈尔丁的第三篇小说《品彻·马丁》更是包含了几乎所有哥特情节。二战期间,一艘英国军舰不幸被敌人击沉,马丁是这艘军舰唯一的幸存者,他在水里奋力挣扎终于爬上大西洋中间的一块礁石。为了维持自我,他安排日常生活、给礁石命名、吃难以下咽的贝类、跟自己讲话、堆石人捞海草以求自救,马丁顽强的毅力和惊人的求生欲望令每一个读者折服。当他高喊“我是普罗米修斯”时,有谁不觉其伟大?当他备受折磨奄奄一息时,又有谁不为之动容?然而,马丁在礁石上对过往生活的回忆却暴露了他极端自私邪恶的本性。首先马丁是一个无耻下流的恶棍。他先是玩弄了好友阿尔弗雷德的女友西比尔,又利用制片人的老婆海伦为自己谋取演出的机会,最后又将魔爪伸向好友纳撒尼尔的未婚妻玛丽。如果说马丁对西比尔和海伦只是玩弄与利用,那么他对玛丽的追求也绝非爱情,马丁自己承认“那些想象中交媾的夜晚,想到的不是爱情,不是快感,不是舒适,不是胜利,只是痛苦……”“对她的真正的感情只有痛恨”,因为她“对他的伤害不仅仅是肉欲上,更主要是他的自尊心……使他极力想将她制服,将她压垮,这种企图在他生命过程中不断地折磨着他”;因为“她现在姓了那个死鬼纳撒尼尔的姓了……她牢不可破,不断折磨他那进行征服和损害的欲望”;因为她占据了他的暗黑的中心(P130-131)。最终,马丁趁夜晚开车送玛丽回家时,以生命相胁将其强奸,可怜的玛丽“只能用叫声来护住半裸的胸脯……眼睛里充满了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P134)。其次,马丁还是一个背信弃义心胸狭隘的小人。因为制片人彼得安排他兼演角色、没有替他推脱海军兵役,他就设计谋害彼得、玩弄其妻; 因为玛丽要嫁给善良的纳撒尼尔,马丁就蓄意顺水推舟将他杀害,最终在沉船时开枪将其杀死。马丁是一个十足的恶棍,绝非英雄。戈尔丁在这篇小说中所描写的凶杀、阴谋、强奸等情节正是传统哥特小说贯常的主题。
需要指出的是,这两部小说所展现的善恶冲突中,毫无疑问都是恶战胜了善,这正是戈尔丁小说对传统哥特小说的发展之处。传统哥特小说往往以善战胜恶来结尾,受害的女主人公总能在最后关头脱离魔掌,开始美好的新生活,这是因为哥特小说家对人性抱有幻想,相信人性本善,邪不压正。戈尔丁参加过二战,战争的残酷使戈尔丁对人性丧失了信心,他认为人生而有罪,“一个人可能向善,也可能变坏,这两种可能性是平衡一致的”,每个人都可能变成纳粹分子,“纳粹行为不过是人的某种本能、某种缺点、某种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东西被释放的结果,纳粹分子是和我们一样的人,只不过他们处于了特定的环境中”(Biles)。因此,戈尔丁常常将小说人物置于特殊环境中,不设约束,任其自由发展,他相信人可以改变他所生存的环境与社会,却改变不了其邪恶的本性。孩子们将世外桃源式的珊瑚岛变成了屠宰场,猥琐变态的马丁屡次伤害无辜善良的人,竟然屡次得手,甚至无耻地将自己伪装成普罗米修斯式的大英雄。戈尔丁为其小说设置这样的结尾,就是为阐明其恶终将战胜善的观点,旨在揭露人性之恶。
二、哥特式人物
传统哥特小说中的人物往往是二元对立的,突出表现为恶棍英雄与无辜少女的对立。这类恶棍英雄通常是行为古怪、意志坚强、野心勃勃,但缺乏道德,不受社会准则约束,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经常对弱者实施残暴的行为,长相骇人,酷似恶魔,甚至还具有超自然的能力。戈尔丁很好的继承了这一点,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哥特式的人物。
《蝇王》中此类形象的代表人物是杰克和罗杰。杰克是唱诗班的领队,刚踏上小岛的他并不邪恶,第一次捕猎野猪时,杰克虽然“一下就抽出刀子来,扬在空中”,却“猛地停顿了一下”“脸色发白”,致使野猪逃脱了,他没有杀死野猪是因为他明白“屠刀扎到活肉里得使多大劲儿,扎出来的血液也会汨汨地流得叫人受不了”(P29)。然而他将这次失败的经历视作一种耻辱,促使了他的堕落,“他嗖地一下拔刀出鞘,猛地扎进面前的一棵树干上。下一次一定毫不留情”。(P29)之后,杰克便在脸上涂上彩泥,带领孩子们进行疯狂的捕猎,欣喜狂舞,高唱“杀掉猪。割喉咙。放掉血。”他让一个男孩扮演野猪,其他孩子围着圈,叫着跳着用木棍戳他。以彩泥为面具,他们抛弃了文明社会的一切道德束缚,不再有羞愧和怯懦,咆哮着尖叫着恣意地伤害想伤害的事物,杰克最终使这群天真的孩子变成了野蛮人、沦为杀人的恶魔。罗杰是这部小说中仅此于杰克的坏男孩,他踢坏了别人花了几个小时才建好的沙堡,朝年龄比他小的孩子扔石子,最恶劣的是他故意推倒巨石砸死了皮基,还参与杀死西蒙、追捕拉尔夫的行动中,他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魔鬼。戈尔丁的恐怖不止于文字、情节所带来的感官刺激,更给人一种来自心灵的颤栗,一种直导灵魂、发人深省的惊悚。一群孩子竟然能够欺负弱小、谋杀同伴、嗜血成性,做出种种骇人听闻的事情,这足可以证明人性的邪恶。
马丁也是戈尔丁小说哥特式人物的典型。除之前所列举的恶魔式的行为,戈尔丁还刻画了他可怖的相貌。当马丁被冲到礁石上苏醒过来时,戈尔丁对他的手是这样刻画的:“在这些石英外侧还有个更白的东西,他冷冷地注视着它,注意到发白的褶皱,发青的指甲根,以及指尖的皱槽。”如果不了解故事情节,单看“发白”“发青”这样的描写,完全可以将马丁理解为鬼魂。另外,马丁能够存活下来,依靠有限的贝类充饥,中毒之后竟然能够自己清理肠道,这些都表明马丁不是普通人,可将这些视为具有超自然的能力。
三、哥特式场景
传统哥特小说通常将场景设置在阴森的古堡、哥特式建筑、闹鬼的空宅、带有地牢的教堂、废墟等地,再配以摄人心魄的语言,以及骇人的情节,共同营造出一种阴郁、神秘、恐怖、悬疑的氛围。戈尔丁很清楚恐惧所产生的效果,因此在小说场景设置上力求哥特式效果。《蝇王》和《品彻·马丁》都是以荒无人烟的孤岛为背景,主人公或时刻遭受野兽的威胁,或必须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做斗争。《自由堕落》又将主人公放置在一个黑屋子里,不仅让他摸不清自己到底在什么地方,而且又时刻生活在恐惧中,有随时被带走的可能。《金字塔》虽然描写的是现代的事情,但是彭斯家阴郁的走廊、令人窒息的卧室,足以创造哥特氛围。
四、结语
人总是对黑暗有无限的遐想,戈尔丁在作品中展现阴郁恐怖的场景能够给予读者强烈的情感刺激,更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发其对人性的思索。而且,哥特式的阴郁压抑与小说所展现的人性黑暗色调一致,给人以沉重感,进一步突出了反思人性的必要性以及探索救赎之路的紧迫性。对戈尔丁小说做哥特主义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戈尔丁小说的主题及其思想,以及他作为一名小说家对哥特文学这一体裁的发展和推动所做出的贡献。总之,戈尔丁的伟大之处在于他通过作品使我们认识到了人的本性,用他的一生为我们探求一条救赎之路。
参考文献:
[1]William Golding. Lord of the Flies. London: Faber& Faber, 1954.
[2]William Golding. Pincher Martin. London: Faber& Faber, 1956.
[3]Biles, J. I. Talk: Conversation with William Golding. New York: New York Poster Inc., 1970, P68.
[4]戈尔丁著:《品彻·马丁》,刘凯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5]戈尔丁著:《蝇王》,龚志成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