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意识的培养让学生的英语学得更加富有内涵

来源 :学术理论与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drago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应注意让学生会根据不同的场合使用恰当、得体的,真实、地道的英语。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文化差异;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把文化意识列为了英语教学的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这一话题也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是,被关注的对象往往还是以大学生为主,对中小学生此方面培养的研究还十分少,尤其是小学生。现在的小学英语教学中,面对考试,教师大多还是注重英语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文化意识的渗透。我也是在无意间,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学生在学习关于“服饰”的课文时,其中一组对话是“Your dress is beautiful!”“Thank you!”。学生在自由阅读时,我无意间听到学生说“这个Amy也真是的,人家夸她,她也不知道谦虚谦虚,还说Thank you呢。”顿时,我觉得很对不起学生,学了这么长时间英语了,孩子连基本的西方文化都不了解。因此,针对这一现状,我来阐述一下我的观点。
  一、英语教学中存在的缺陷
  由于传统教法的影响,英语教学比较注重知识及意义的讲解,而较少涉及文化。虽然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得不错,但在具体语境中进行交际时难以启齿、语不达意,所学语言不能得体运用,从而造成难堪,甚至误解。就像刚才我所说的一样,当外国朋友称赞我们“You look beautiful today!”的时候,我们会连连摇头摆手说:“No,no,no,I am not beautiful.”而英美人会说“Thank you”。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必要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
  还有,在我们PEP教材中,Free talk的主要功能就是复习、巩固旧的知识。由于其易于操作,且教学效果好,教师都乐意使用。以下是一段几乎耳熟能详的对话,一起来看看:
  — What’s your name?
  — My name is …
  — Where are you from?
  — I’m from …
  — How old are you?
  — I’m …
  — What’s your job?
  — I’m …
  我们都能看出,这样短短的一个对话,复习了四个句型。用来巩固旧的知识,效果很好。学生只要能说出这段对话,说明他的这四个句型都掌握了。殊不知这样一个短短的对话就包含了四个语用错误。
  错误一:对于陌生人,英语国家人不会直接询问对方姓名,他们觉得这是很不礼貌的行为,特别是保守的英国人,更不会做这样的事。如果十分想知道别人的姓名,也只能用“May I know your name?” 这类较婉转的句型。用“What’s your name? ”询问别人姓名,得到的很可能是 “ I don’t know.”的回答。
  错误二:来自哪里也被英语国家人视为隐私,也是不能随便问的。
  错误三:询问别人的年龄是种很不礼貌的行为,特别是询问女性和老人。女性的年龄在英语国家被视为秘密,和说女性肥胖一样,是女性的忌讳。而询问老人的年龄也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因为在美国这样一个老人普遍得不到尊重的国度里,“老”就意味着“腐朽”。因此,老人的年龄也不能轻易地询问。
  错误四:在美国,人们往往以个人的事业成功与否来评判他的社会地位,因此,职业在美国也成为了大家的隐私。询问别人的工作也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如果我们如此训练我们的学生,当他们和英语国家人进行交际时,也许他连自己错在哪里都不知道,就已给对方留下了极差的印象。而类似这种现象还很多,可见,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还是非常必要的。
  二、文化意识渗透的必要性
  托马斯曾说过这样的话:“语法错误从表层上就能看出,受话者很容易发现这种错误。这种错误一旦发现,受话者便会认为说话者缺乏足够的语言知识,因此可以谅解。语用失误却不会被同样看待。如果一个能说一口流利外语的人出现语用失误,他很可能会被认为缺乏礼貌或不友好。他在交际中的失误便不会被归咎于语言能力的缺乏,而会被归咎于他的粗鲁或敌意。”也正因为此,《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应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外国文化,特别是英语国家文化,帮助他们提高理解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不断拓展文化视野,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所以,交际能力除了听、说、读、写以外,还应该包括社会文化能力(运用语言的得体性和适合性)。也就是说,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语言使用者应遵循该语言环境中的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尊重他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能够与他人和谐、友好地相处。
  不了解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各种文化差异和语言的文化背景,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就会屡屡出现歧义、误解频繁、语用失误。如用“How much do you earn a month?(请问您一个月赚多少钱?)”来表示对西方人的关心,会被视为侵犯别人的隐私,而激起对方的反感。中国人以谦逊为美德,如当外国人在称赞你时,你用“You flatter me.(过奖,过奖)”或者“Where?Where?(哪里,哪里)”来回答,会令人怀疑自己的判断力或感觉莫名其妙。因为在强调个人主义而非集体主义的西方文化中,认为不相信自己才能的人是奇怪和不可思议的。因此,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显得尤为重要。不了解文化差异就无法确切地理解和正确地表达思想。
  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出现了只进行听、说、读、写训练,而忽视了语言赖以生存的土壤———社会文化,特别是语言的差异,导致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受到束缚,从而影响学生英语的进一步发展。美国社会学家D.R Tucher和W.E Lambet对教语言而不教文化的现象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令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其想了解其它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语言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方法
  (一)日常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一下在日常的教学中如何结合教材内容,适时地向学生介绍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文化背景知识,把语言与文化同步传授给学生。特别是注重找出影响语言有效传递的文化融于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西方人的坦诚自信与中国人的客套谦虚
  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谦虚谨慎,对别人的恭维与夸奖总是推辞。西方人从来不过分谦虚,对恭维一般都表示出自信的谢意,过分地谦虚在西方人眼中可能是缺乏能力与自信的表现。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把中西方与此相关的对话模式进行对比学习,找出差异,从而产生深刻印象。
  中国式对话(一)
  —您的英语讲得真好。
  —哪里,哪里,还要多多学习。
  西方式对话(一)
  —You speak so good English.(您的英语讲得真好。)
  —Thank you very much.(非常感谢您的夸奖。)
  中国式对话(二)
  —您做的菜真好吃!
  —您客气了,做得不好,又没有什么菜,不成敬意。
  西方式对话(二)
  —The dishes are so wonderful!(您做的菜真好吃!)
  —I’m very glad you like them and help yourself to some...(您能喜欢我真高兴,多吃点……吧!)
  中国式对话(三)
  —这是给您的礼物。
  —太破费了。(您太客气了)[等客人走了才会打开礼物]
  西方式对话(三)
  —Here is a present for you.(这是给您的礼物。)
  —What a beautiful present!Thank you very much.[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物并称赞和感谢](好漂亮的礼物啊!非常感谢。)
  2.、中国人的内敛与西方人的礼貌
  举一个小小的例子,下面是我曾经看到过的一个小对话:
  Tom: Can I have an apple?
  Mum: An apple what?
  Tom: Can I have an APPLE?
  Mum: An apple WHAT?
  Tom: Can I have an apple,PLEASE?
  如果我们不了了解英语文化中礼貌语言的重要性,以及诸如“please”“thanks”这一类的词的使用频率比中文中的对应词的使用频率要高得多,我们就很难理解这段对话的意义,更谈不上准确而恰当的翻译了。
  可以看出,英语学习当中经常会有一些特别礼貌的用语,如:“Could you...?”, “May I...?”, “If you don’t mind...”, “Please”, “Thank you”等。这或许是关注个人主义的西方人更看重个人的感受,也或许是英国人特别的绅士风度。他们会尽可能地采用别人容易接受的语言,显得委婉礼貌。在打电话时,西方人也会非常主动礼貌地自报家门,而不直截了当地像中国人一样问我要找谁,甚至问“Who are you?”(这种问法在西方人眼中有侵犯隐私之嫌)。但这种过分的礼貌可能让我们中国人无法接受,因为中国人觉得过分礼貌显得生分见外,特别是在家人之间使用这些礼貌用语更显得别扭。但在西方人眼中这是很自然的事。
  3、知识中渗透文化
  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中,渗透外国文化。如:在教授PEP小学英语四下第四单元中的衣物单词时,利用课件,形象地总结比较了英美加拿大,日本及非洲的衣物(leather coat, leather shoes, boots, worn by Canadian in cold weather, kimono worn by Japanese women, leaves skirts by Africans )的名称,并引导学生对照自己的日常衣着(shirt, skirt, dress, sweater 等)进行比较。 又如: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6中,在教授uncle, aunt & cousin时, 引导学生理解:一个英语单词uncle就包括了汉语的叔伯,舅舅,姑(姨)父等,一个cousin就囊括了汉语的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等,总结出英语在称呼习惯上的简洁明了。
  (二)利用重要节日、特殊情景渗透文化意识。
  文化意识的渗透也不应拘泥于单纯的课本和课堂教学,而应联系实际,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讲一些他们喜闻乐见的外国趣事。如今世界开放,国门大开,除了琳琅满目的国外商品,国外的节日同样热门。人们除了欢度自己本国的节日,对外国的节日,如愚人节、感恩节、圣诞节等也热情欢迎。特别是在圣诞节前一个月各大小商店都开始布置环境,渲染气氛,小学生也开始互送卡片。在圣诞节那天,教师可告诉学生圣诞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如圣诞节的由来,圣诞老人的故事,教唱一些活泼动听的圣诞歌曲,引导学生将之与中国的春节相比较,在热烈的气氛中,学生也兴致勃勃地学习一些单词、词组:Jingle bells;Merry Christmas;Christmas Eve等。在愚人节,给学生介绍愚人节的玩法,告诉他们开玩笑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增进感情,而不是恶作剧。在感恩节,引导学生对父母心存一份感恩的心,激励自己不断前进。教师利用这样特殊的情境氛围,介绍外国文化,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印象深刻,学以致用。
  (三)助直观教学手段,体验异国文化氛围。
  使用多媒体这一现代教学手段,能突破时空的限制,克服文字符号过于抽象、单调的缺点,向学生传递形象生动、有趣的教学信息,扩大学生视野,丰富感性认识,有效地调动学生各个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增强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西方学生生活、家庭、教育、职业、亲戚朋友、快乐、饮食、文娱活动、金钱、仪表、度假、交通、死亡等都是很好的题材。
  综上所述,如今,跨文化交际越来越频繁,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适应“地球村”的需要。英语教师不但要做一个语言的教学者,还要做一个文化的传播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会运用正确的英语、地道的英语、得体的英语。
  
  参考文献:
  [1]陈琳、王啬、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
  [2]胡金玲.探究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外语教学与研究.
  [3]学英语报社《浅谈在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4]
   http://www.grzdxx.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4 《探究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教师,谁不想让同学们喜欢所上的课程,可如何使学生们喜欢?如何使学生们高兴地走进课堂?这是任何一位老师都值得研究的问题。我担任《国际贸易》课程以来,一直在考虑这些问题,我认为解决好这些问题,是搞好《国际贸易》教学的关键。通过几年的《国际贸易》教学体会,我认为要教好这门课程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重要性的强调  《国际贸易》是经济学专业人员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在现代化生活中,国际贸易与
期刊
摘 要:当前我国农村中学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着对思想道德教育人事不到位、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考核制度不健全、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内容脱离实际以及对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和素质教育的误解等问题,本文拟从教育者方面、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针对当前农村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现状和功能,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农村中学;思想道德教育;问题;对策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常识和社
期刊
摘 要:《青春舞曲》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第十三册七年级上里的一课,在之前六个学年的音乐学习中,学生们已经接触了很多少数民族的歌曲及那里的风土民情,例如第七册的《采茶舞曲》,学生们学习的是江南水乡的音乐;第九册《赶圩归来阿哩哩》,学生们了解了我国彝族地区的民族文化等等。在这一课里,需要学生们感受的是新疆歌舞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青春舞曲;初中音乐课;教学;新疆歌曲;
期刊
Abstract: Grice made a distinction between what is said and what is implicated in which daily conversation happens. It aroused great attentions and disputes since it put into effect, and different sch
期刊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含义  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由此,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评价也成为现代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成功教学的基础,而且是进行各种教育决策的基础。  二、课堂教学评价与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过程是帮助学生达到一系列既定教学目标的过程,而课堂教学评价则是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教学前的评价。教学
期刊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大大拓宽了计算机在教育活动中的应用范围。它把文字、数据、图像和声音等信息媒体作为一个集成体带入了一个声、文、图集成的广泛的多维应用领域,我们利用计算机可以充分实现“人机对话”、“人机交流”,这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带来新气象。我们不但可以利用它高效、高质地管理教学,而且还可以轻松自在地组织教学,从而使我们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得以全新的革命。为了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
期刊
摘 要:从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的早期来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多部著作中都曾提到过与平等有关的一些问题,虽然没有系统性地论述,但是从开始时把平等作为自由的附属品,到无情批判资产阶级的平等观,尤其是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资产阶级平等的虚伪本质,再到初步提出了实现无产阶级平等观的途径,这些思想都是他们唯物主义科学平等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从马克思主义萌芽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三个部分入手进行梳理,旨在
期刊
摘 要:中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是教学难度较大的一种文体。一些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有时经过教师的分析讲解反而失去了它原有的光彩和神韵。不少老师感慨:写诗难,读诗亦难,诗歌教学尤其难!诗意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在当前诗歌教学中,不少课堂教学思路依然机械陈旧,文本解读粗浅鄙陋,诵读不足,分析有余,学生与诗歌渐行渐远,因此寻求诗歌教学的策略颇有必要。  关键词:诗歌教学;创设情境;诵读    一、创设情
期刊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我党的传家宝。基层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整个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和重点,对于企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就显得最尤为重要,需要认真等待,切实落实。  一、因人而异,摸清脉搏,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人的思想是人的头脑对外部客观事物的反映。企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全体职工,这就决定了做思想政治工
期刊
摘 要: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抽。保护和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保障。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导致农村生态环垅恶化,加强农村环垅保护迫在尼捷。为此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张管理机构与体系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提倡科学种田、合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子。  关健词: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污染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