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赤子

来源 :课堂内外·好老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nky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郁老师是北京市朝阳区教研中心语文教研员,是朝阳区的“语文总管”——朝阳区语文学科由他牵头负责。他在我心中亦师亦友,但亲切热忱、智慧洒脱的长者形象更多。何老师擅长写文,常以诗文抒发胸志,针砭时弊,无论对教育还是对朋友,都有一颗赤子之心。称其为“杏坛赤子”,可能恰如其分。
  何郁老师的赤子之心首先表现在对教育的热忱和忧虑上。曾读过他一首诗,名曰《女儿的身影》。诗中写道:“孩子,你越来越瘦了/都瘦成了一枚钉子/牢牢地钉在祖国的神经上/你的少年时光/多么轻啊,轻得像一片叶子……唯有你的身影/在述说着一个时代的创伤/那些小小的作业山也不大呀/为什么我们总是翻不过去/刺眼的灯光下/我甚至无法/为你画出一个孩子的形状……”这是我第一次读到一位教研员写自己女儿的诗,也是我第一次读到一位教育工作者借自己女儿的身影来表达对教育忧虑的诗。说实话,这首诗中深厚的情怀深深打动了我。教育的本质重在育人,如果连生命都变得轻飘,青春都丧失颜色,那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又在哪儿呢?何老师用一首简单而深情的诗,表达了他对所有孩子真挚的爱,也饱含着他对教育、对时代的忧虑和反思。
  初识何郁老师时,其实我是颇为诧异的,何老师的一举一动似乎都过于亲和了。但与何老师熟识之后,我才慢慢认识到是诗人的情怀和文人的洒脱让他身上呈现出一种独有的和煦与风趣。何老师没有架子,从不板起面孔说教,却总能三言两语,在愉悦的交谈中让人茅塞顿开;何老师从不苛求,也从不严厉(可能也有吧),卻总能于无形中激起老师们对教育教学探索的热情。但其实,在这背后,让我们肃然起敬、并且受用终生的,却是何老师身上一份源自知识分子独有的眼光和底线。
  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也许我的笔不足以描绘出何老师风貌的精髓。但我知道,在何老师这颗赤子之心的背后一定有一种潜在的深沉情怀在涌动。最近,我在《中华读书报》上,读到了何老师的一篇文章,名为《什么样的作文题是“好”的?》。在文中,何老师写道:“好的作文题必须引导学生对自己所处的时代、所熟悉的生活,进行独立思考。这就要求作文题,呈现开放姿态,不要作过多暗示性的指向,尤其不要在价值取向上设限阻拦,于此方能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积极引导学生多说话,说真话,说实话,说良心话,说负责任的话,思考生活、生命、历史文化、科技人文等广泛而深刻的问题,能‘我手写我心’。”读到这里时,我仿佛又看到了何老师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的勇气与良知。何老师总是在说真话,说实话,说良心话,说负责任的话——对老师和孩子亲切,真挚,为了他们的未来着想;对时弊一针见血,不瞒不隐,直击要害。这种善良与正直,才是一个教育者应有的本色。恍然间,我似乎第一次读懂了初见何老师时那一双矍铄的眼睛的内涵,那双抓住世间一切要义的眼睛,大多数时间都温和地笑着,笑里有无限的爱和包容,可疾恶如仇、义愤填膺时,就正直地放射出凛冽的令人胆寒的光芒。
  从初次相识到如今,我有幸接受何老师的指导已经六年了。这六年,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中,何老师都给予了我太多无私的帮助。如今何老师于我,既是恩师又是朋友,我仍然喜欢读何老师的文章,读他的诗作,读其中卓绝的真知,读其中真挚的情怀。我永远记得,何老师有一部诗集,名曰《在有用与无用之间》,于“有用”与“无用”之间,何老师活出了一份超然洒脱;在何老师讲过的一节“在路上”的课上,“在路上”三个字仿佛昭示着他将永远以行进者的姿态读书、思索、写作,勇敢前行。是的,何老师,我、我们,都愿意跟着您一起走在路上,走在人生的路上,走在教学育人的路上,矢志不渝,旦复旦兮……
其他文献
教学,就是要有乐趣  1982,陈守坤17岁,那年,中等师范毕业的他回到了贵州山区的一所苗侗民族地区村小任教。“吃那碗饭,依那蔸瓜”是父亲这个地道的农民对陈守坤的深切嘱托。而之后的三十多年,无论是在小学任教还是中学任职,陈守坤都从没有怠慢过,尽力做好自己分内的每一件事。  在山村小学没多久,陈守坤就转而被任命为校长。其时,那所学校只有五名老师,其中四个还是民代老师。学校的教学质量自然也由此也可见“
其实写作并不难,你们已经找到了写好作文的金钥匙。你们不仅有话说,还有完整的事例,具体生动的细节,老师已收到了你们送给老师的真情礼物,老师决定继续教你们。  ——谭腊元  流淌在字里行间的真情  “自从您接了我们这个全校闻名的‘烂’班,为了我们的成长,您真是操碎了心,我在这儿代表全班同学郑重向您说一句:对不起,谭老师,您辛苦了!”翻开那一沓整整齐齐的作文本,我被孩子们流淌在字里行间里的真情震撼了。昨
若是在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戴家埔中心小学走一遭,你会发现无论是硬件设施是校园文化,戴家埔中心小学在当地都是凤毛麟角的——标准的塑胶跑道、富有实效的1 1兴趣课,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理念等等,这些都让这所中心小学成了当地独树一帜的存在。而这一切,都是薛开明担任校长五年之内一手促成的。  在教育之路上,薛开明的字典里从来没有“放弃”二字。十年前他跳进滚滚洪水之中,把当年鹿坑小学门前唯一一座木桥上被洪水冲走
作者:麦克·格尔森(Mike Gershon)  译者: 黄爱丽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年: 2017年05月  老师上课,备课是重要环节。如何备课?如何通过创新教学设计,解决日常教学中难题?在这本书中,他讲到了在新科技时代,如何打破例行备课的常规,有效利用多媒体教育新技术辅助教学,打造让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让教学更有效。  本书为中国教育新闻网2017全国教师暑期阅读
岁月悠悠,时光荏苒,24年弹指一挥间。回想我特教路上的八千多个日日夜夜,往事就像一片片晶莹的雪花从我记忆的天幕上簌簌降落、累积、沉淀……令我感慨万分、激动不已。  一  1993年7月,我们八位清一色的女老师调入了刚组建的博山区特教中心学校(原博山区辅读学校),成为学校的第一批教职工。学校座落在李家窑村一条清幽、僻静的小胡同尽头,只有两排南北相对的红瓦平房,中间的空地上参差不齐地长满了杂草,教室的
做精致的人  一画戏青莲,一折万重山。一刻龙点睛,一剪蝶成双。“剪艺人生”文化广场、“指尖上的传承”文化走廊、飞剪传声墙……走进常德市武陵区育才小学,这里的剪纸元素无处不在。  2016年,新校长殷立明在学校原来“为生命喝彩,为未来剪彩”的基础之上,继承发展,提出了“精雕细刻,圆梦育才”的理念,让每一个孩子能够去追逐梦想,实现梦想。十七岁师范毕业就开始当班主任,殷立明从最基层的班主任做起,直到执掌
作者:[德]卢安克  出版社:中国致公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01月  乡村留守儿童最缺少的不是钱,也不是被接到一个发达但陌生的世界,而是缺少一个属于自己的、像一个熟悉的家一样的地方。他们更缺少的是一个长久、稳定、只属于自己或自己班级的、比哥哥更有权威的大人在身边。这个权威需要给他们一个能表達自己感受的机会,能让他们与权威共同创建自己的环境和文化。他们需要的是以其真实感受为基础,而不是根据胡
从小在农村长大,“放羊娃”杨华山的求学之路十分艰难。  记忆中,五岁的杨华山每天六点就要早起,自己炒一碗蛋炒饭,几大口吃完之后便背着小书包沿着泥路出发。叫上三五个小伙伴,一起翻山越岭去那所屹立在山坡的木学堂——几个村子里唯一的学堂。单就这唯一的学堂,也不过是两间教室,破破烂烂,下雨天还会漏雨。  “从家到学校的路程要花三个小时,那时候也不觉得累,每天的上学路反而是充满欢声笑语的。”初行不知路途苦,
新教育研究院院长,四川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教育哲学博士。2000年被提名为“全国十杰教师”。荣获乌克兰教育科学院颁发的“学习和运用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特别奖”。  无论教育理念多么先进,无论制度安排多么合理,无论课程设置多么科学……离开了高素质的教师,一切都是水中捞月、纸上谈兵。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关键是教育发展,而教育发展的关键在教师。因此,吸引最优秀的人投身教育,某种意义上说,决定着一个国家真正
亦师亦友好老师  1987年,李俏清从学校毕业。其时,改革开放已是第9年。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一波“一切向钱看”的风潮。此时,李俏清面临人生的一个抉择。安于教育还是离开?  教师普通、平凡,工资收入低微,这样的情形让李俏清不少的同事都纷纷跳槽而去。甚至有不少人劝告李俏清:“你有这样好的学识,又有社会关系,大可以转行,寻找更好的单位工作”。  的确,李俏清有条件,也有资本重新做出选择。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