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完美整合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已成为教学的新任务、新目标、新理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笔者认为从基础教育改革的角度出发,在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时,需要特别关注教学实践层面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方式
1.利用已有的计算机工具进行整合教学。常规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往往使教师要为一节课制作一个课件。课件使用的灵活性不大,而且在实施教学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其实计算机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教学功能。如利用Excel来制作成绩单、利用Cad画图工具来增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等,都是充分挖掘了计算机中现有的工具进行学科教学。这样,学生既巩固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又增强了学习兴趣,而且教学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2.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进行整合教学。计算机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利用这一功能可以让学生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应用,从大量信息中快速提取有用的信息。如《望月》一课的教学就充分利用了计算机信息加工处理这一功能。课前,教师制作了一个介绍有关月亮以及中秋节习俗知识的主页,里面有许多资料、图片和视频。学生可自由选择其中感兴趣的主题和相应的资料来研究,最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研究报告。在这节课里,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中收集相关材料,然后根据学习目标进行信息筛选,并对选取的信息分析处理,进行组合和再创造。计算机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扮演了“螺丝刀”的角色,帮助他们整理知识,接收多方面的综合信息,使知识内化、吸收。
3.结合计算机技术进行模拟实验的整合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更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许多在现实中难以做到的实验,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完成模拟过程。如《曹冲称象》一课涉及的物理知识不易理解,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这一知识,我在教学中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模拟实验,让学生体验当小船里放入大象后船侧水面的上升,以此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样,学生的学习更加直观,理解更加深刻。
4.利用互联网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更好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式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支持环境,如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源、创设生动的研究情境、扩充协作范围等。《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就是可以利用网络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协作能力的典型案例。学生可以先通过网上浏览、图书查阅、调查访问等各种形式收集信息并确定本小组的研究主题,然后根据主题进一步多渠道分析、整理有关信息,提出设想和建议,再利用信息技术将上述内容制作成极具个性的网站,最后全班各小组展示成果、交流心得。整个活动历时两周,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研究热情,各小组均制作了独具特色的主页,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1.网络教育资源的极大丰富,有利于教师从传道者转变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如今学生有着丰富的获取信息的渠道,这需要学生逐步具有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学习。因此,教师只向学生传授教科书上的知识已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会获取、选择、判断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做学生获取知识的引路人。
2.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有利于教师从授业者转变为发现问题的启发人。现代信息技术为师生的教学过程提供了平台,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的探索精神,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的启发人。
3.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有利于教师从解惑者转变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参与人。信息技术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实时开放,有助于教师创设情境,指导学生深入到生活中间,和其他学生一起去探索,在实际情境中求真、求实、求新,使自己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参与人。
台湾学者徐新逸教授说,信息科技可以是一个工具、一位助手,却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而成为教学的全部。只要教师能抓住课程内容的重点,以最适当、最有效的方式传达出来,其实最简单常见的Word和Powerpoint,就可以做出很有效的教材,收到所需的学习效果。戏法人人会变,巧妙各有不同。同样的教材,不同背景和特质的教师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与互动,就可以赋予教学与学习不同的生命力,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这也是教育可称为一门创造性艺术的迷人之处。
(责 编 莫 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笔者认为从基础教育改革的角度出发,在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时,需要特别关注教学实践层面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方式
1.利用已有的计算机工具进行整合教学。常规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往往使教师要为一节课制作一个课件。课件使用的灵活性不大,而且在实施教学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其实计算机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教学功能。如利用Excel来制作成绩单、利用Cad画图工具来增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等,都是充分挖掘了计算机中现有的工具进行学科教学。这样,学生既巩固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又增强了学习兴趣,而且教学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2.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进行整合教学。计算机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利用这一功能可以让学生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应用,从大量信息中快速提取有用的信息。如《望月》一课的教学就充分利用了计算机信息加工处理这一功能。课前,教师制作了一个介绍有关月亮以及中秋节习俗知识的主页,里面有许多资料、图片和视频。学生可自由选择其中感兴趣的主题和相应的资料来研究,最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研究报告。在这节课里,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中收集相关材料,然后根据学习目标进行信息筛选,并对选取的信息分析处理,进行组合和再创造。计算机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扮演了“螺丝刀”的角色,帮助他们整理知识,接收多方面的综合信息,使知识内化、吸收。
3.结合计算机技术进行模拟实验的整合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更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许多在现实中难以做到的实验,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完成模拟过程。如《曹冲称象》一课涉及的物理知识不易理解,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这一知识,我在教学中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模拟实验,让学生体验当小船里放入大象后船侧水面的上升,以此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样,学生的学习更加直观,理解更加深刻。
4.利用互联网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更好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式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支持环境,如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源、创设生动的研究情境、扩充协作范围等。《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就是可以利用网络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协作能力的典型案例。学生可以先通过网上浏览、图书查阅、调查访问等各种形式收集信息并确定本小组的研究主题,然后根据主题进一步多渠道分析、整理有关信息,提出设想和建议,再利用信息技术将上述内容制作成极具个性的网站,最后全班各小组展示成果、交流心得。整个活动历时两周,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研究热情,各小组均制作了独具特色的主页,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1.网络教育资源的极大丰富,有利于教师从传道者转变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如今学生有着丰富的获取信息的渠道,这需要学生逐步具有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学习。因此,教师只向学生传授教科书上的知识已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会获取、选择、判断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做学生获取知识的引路人。
2.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有利于教师从授业者转变为发现问题的启发人。现代信息技术为师生的教学过程提供了平台,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的探索精神,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的启发人。
3.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有利于教师从解惑者转变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参与人。信息技术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实时开放,有助于教师创设情境,指导学生深入到生活中间,和其他学生一起去探索,在实际情境中求真、求实、求新,使自己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参与人。
台湾学者徐新逸教授说,信息科技可以是一个工具、一位助手,却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而成为教学的全部。只要教师能抓住课程内容的重点,以最适当、最有效的方式传达出来,其实最简单常见的Word和Powerpoint,就可以做出很有效的教材,收到所需的学习效果。戏法人人会变,巧妙各有不同。同样的教材,不同背景和特质的教师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与互动,就可以赋予教学与学习不同的生命力,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这也是教育可称为一门创造性艺术的迷人之处。
(责 编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