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61年,印尼坦博拉火山爆发造成全球无夏之年,云南因此大旱。全球性气候危机是周期性的吗?
嘉庆二十年一二十二年(1815~1817年)云南地区发生大面积灾荒,当时云南县级行政区划约88个,1816年有灾情记录的有28个,到1817年有灾情记录的达29个,考虑到前现代时期,灾荒记载文献的不充分和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罕有文字记载等原因,可以说,嘉庆大灾荒是云南近代有记载的规模最大、最严重的一次饥荒。
如今重新回顾这次近200年前的饥荒除了今天令人揪心的西南干旱问题所引发的联想之外,还因为这次饥荒是在全球性气候异常的大背景下发生的,与西方所说的“无夏之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据学术界的基本共识,1815年坦博拉火山喷发,太阳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发生偏移,太阳磁场活动不活跃等因素,造成了全球气候突变和各种灾难性气候,比如夏季气温骤降,持续性降雨或者连续干旱、春夏降雪降霜等罕见气象,直接导致北半球粮荒。
据保守估计1816年北半球平均气温下降了0.4~0.7℃,也有人估计是1~2.5℃。在我国,坦博拉火山爆发造成了嘉道年间成了600年来最寒冷的一段时间,并且持续了60年。从政治和经济情况来看,清朝正是在嘉道之间开始步入衰落,这段时间也是灾荒的多发期,灾荒必然导致民变,因为气候波动直接影响粮食生产,而资源短缺则导致人类冲突。也许气候变迁与王朝强弱之间确实存在着微妙的联系。
云南三年饥荒
根据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系杨煜达教授等人的研究,嘉庆二十年(1815年)就出现了饥荒的迹象。据方志记载,在滇中的昆阳、楚雄、镇南(今楚雄州南华县)、大姚等地,滇西的大理、云州(今临沧市云县)、腾越、龙陵等地,滇东的露益州(今属曲靖市麒麟区)受灾并出现了饥荒。根据昆明诗人刘大绅、李于阳等人的记载,昆明亦有受灾情况。
据道光《大姚县志》卷4《祥异》记载,1815年大姚:“大饥,斗米三两,饥者食草根树皮土粉。”对于受何种灾,方志多语焉不详,仅有楚雄、昆阳记为雨雹。昆明据刘大绅《久雨》诗:“春风不遣湿云散,淫雨连绵及夏半。大麦小麦芽潜生,戎豆连萁作泥烂。”,说明受灾原因是春夏雨多。李于阳《淫雨》诗自注:“本年七月连旬苦雨”则说秋雨亦多。
1816年,出现了大范围的饥荒。滇中的昆明、宜良、安宁、昆阳、嵩明、禄劝、易门、楚雄、姚州(今姚安)、大姚、定远(今牟定)等地;滇西的大理、浪穹(今洱源)、邓川州(今属洱源)、云南(今祥云)、蒙化(今巍山)、云龙、云州(今云县)、龙陵等地;滇西北的丽江、鹤庆、剑川、永北厅(今永胜)等地;滇东的曲靖、露益州、寻甸等地同时出现饥荒,滇南的弥勒、他郎厅(今墨江)也粮食匮乏。
各地都发生了云南历史上罕见的大规模吃“观音土”的现象。据嘉庆《楚雄县志》卷1《祥异》记载,1816年楚雄“斗米一千八百文,民有食堇土者,多由之死”。光绪《姚州志·志余补录》记载,姚州“州西观音箐有黄土,细腻如豆面,民称观音面,争取食之。土性重滞不化,有胀死者”。
饥荒造成民不聊生的社会悲剧,邓川“是岁大饥,路死枕籍”。定远“斗米银三两,穷民求食不得,有毙与路者,甚有以草根泥土充饥而死”。有些饥民被迫卖儿卖女以求活命,如李于阳《卖儿叹》:“三百钱买一升粟,一升粟饱三日腹。穷民赤手钱何来,携男提女街头卖。明知卖儿难救饥,忍被鬼伯同时录。得钱聊缓须臾饿。到口饔飨即儿肉。”甚至有弃婴于野和自杀者,昆明的刘大绅《和占亭苦饥吟》:“儿饥知有母,母饥知有水,负儿如负石,一夕沉沉向湖底。”
1817年春天,随着小春蚕豆等作物的成熟,饥荒在部分地区一度缓解。如昆明据刘大绅《蚕豆哥》:“麦不熟,饥民哭。南北山头土可粥,争先锄取倾筐归。下咽死生未敢卜,皇天不忍民无辜。青青豆实珍于珠,养蚕时候再三摘,使汝中餍兼外腴。”
滇西的蒙化:“二十二年丁丑春,大饥。民食豆叶皆尽。清明后天雨,豆复花,一树实百余,民赖以活。”但到秋天发生饥荒的地区仍有昆明、宜良、嵩明、楚雄、大姚、禄劝、琅井、广通等地;滇西的大理、浪穹、邓川、顺宁、永昌、腾越、龙陵、云龙、宾川等地;滇西北的维西、鹤庆、丽江、剑川、永北和滇东的曲靖、落益、马龙等地。另外,滇南的弥勒、他郎还有灾情。不过1817年的灾情较上一年有所减轻,到1818年,除了个别地区以外,不再见到饥荒的记录,持续三年的大饥荒至此基本结束。
夏季低温
云南具有“水灾一线,旱灾一片”的特点,过去多将嘉庆大饥荒归为大旱灾。旱灾对云南影响最大,如果雨季不下雨,无法插秧,就没有收成。但是在云南巡抚的奏章中各月的降雨都很正常。
既然水旱都不是此次大饥荒的主要原因,那是什么造成了饥荒,楚雄的镇南州方志中记载:“嘉庆二十年秋八月,北风伤稻,岁大饥。”腾越:“嘉庆二十年,田禾风瘪。”龙陵:“嘉庆二十年,禾苗风瘪。”所谓的“禾苗风瘪”是低温冷害造成的稻谷空秕的通常说法。
到1816年,对夏秋低温风害的记载更多。滇西北的剑川;“七月雨雪,秋不熟。”滇西的蒙化:“二十一年丙子秋,连月雨,大雾三日有冰,田禾尽坏。冬大饥。”滇中的姚州:“风秕无收,斗米数千钱,民饿死者甚众。”盐丰:“风秕无收,米升千钱,死者甚众。”1817年方志中继续有夏秋低温的记载:剑川州:饥,疫,六月落霜。弥勒县:八月飞霜,五谷不熟浪穹:“二十二年丁丑夏,雨雪。”据云南巡抚李尧栋奏:“九月中旬曲靖府属之马龙州北风忽起,天气阴寒。又丽江府属之鹤庆州及维西厅寒雨连朝,严霜叠降。”可见“夏雨雪”和“六月飞霜”对气温造成很大的影响,夏秋确实是异常的低温。
昆明诗人李于阳在1817年的诗《米贵行》中写道;“瑟瑟酸风冷逼体,携筐入市籴升米。升米价增三十钱,今日迥非昨日比。去岁八月看年丰,忽然天气寒如冬。多稼连云尽枯槁,家家蹙额忧飨饔。自春人夏米大贵,一人腹饱三人费。长官施粥还开仓,百姓犹倾卖儿泪。插秧祷雨尤欢声,方道今岁民聊生。岂识寒威复栗冽,谷精蚀尽余空茎。去岁无收今岁补,今岁十成不获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连年的低温害稻的情景。
云南由于处于低纬高原,形成了夏不热冬不冷的气候,稻谷(水稻和陆稻)是云南最主要的粮食作物,而稻谷在生长期所需要的高温就和这种气候形成了一定的矛盾,如果云南的夏季和初秋低温即所谓的“八月低温”,就会造成仅次于旱灾的第二大农业灾害。昆明农业气象试验站对水稻冷害的研究表明,在昆明地区,水稻正常的空秕率在20%左右,而空秕率的变化,与8月气温有密切的负相关。嘉庆时
嘉庆二十年一二十二年(1815~1817年)云南地区发生大面积灾荒,当时云南县级行政区划约88个,1816年有灾情记录的有28个,到1817年有灾情记录的达29个,考虑到前现代时期,灾荒记载文献的不充分和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罕有文字记载等原因,可以说,嘉庆大灾荒是云南近代有记载的规模最大、最严重的一次饥荒。
如今重新回顾这次近200年前的饥荒除了今天令人揪心的西南干旱问题所引发的联想之外,还因为这次饥荒是在全球性气候异常的大背景下发生的,与西方所说的“无夏之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据学术界的基本共识,1815年坦博拉火山喷发,太阳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发生偏移,太阳磁场活动不活跃等因素,造成了全球气候突变和各种灾难性气候,比如夏季气温骤降,持续性降雨或者连续干旱、春夏降雪降霜等罕见气象,直接导致北半球粮荒。
据保守估计1816年北半球平均气温下降了0.4~0.7℃,也有人估计是1~2.5℃。在我国,坦博拉火山爆发造成了嘉道年间成了600年来最寒冷的一段时间,并且持续了60年。从政治和经济情况来看,清朝正是在嘉道之间开始步入衰落,这段时间也是灾荒的多发期,灾荒必然导致民变,因为气候波动直接影响粮食生产,而资源短缺则导致人类冲突。也许气候变迁与王朝强弱之间确实存在着微妙的联系。
云南三年饥荒
根据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系杨煜达教授等人的研究,嘉庆二十年(1815年)就出现了饥荒的迹象。据方志记载,在滇中的昆阳、楚雄、镇南(今楚雄州南华县)、大姚等地,滇西的大理、云州(今临沧市云县)、腾越、龙陵等地,滇东的露益州(今属曲靖市麒麟区)受灾并出现了饥荒。根据昆明诗人刘大绅、李于阳等人的记载,昆明亦有受灾情况。
据道光《大姚县志》卷4《祥异》记载,1815年大姚:“大饥,斗米三两,饥者食草根树皮土粉。”对于受何种灾,方志多语焉不详,仅有楚雄、昆阳记为雨雹。昆明据刘大绅《久雨》诗:“春风不遣湿云散,淫雨连绵及夏半。大麦小麦芽潜生,戎豆连萁作泥烂。”,说明受灾原因是春夏雨多。李于阳《淫雨》诗自注:“本年七月连旬苦雨”则说秋雨亦多。
1816年,出现了大范围的饥荒。滇中的昆明、宜良、安宁、昆阳、嵩明、禄劝、易门、楚雄、姚州(今姚安)、大姚、定远(今牟定)等地;滇西的大理、浪穹(今洱源)、邓川州(今属洱源)、云南(今祥云)、蒙化(今巍山)、云龙、云州(今云县)、龙陵等地;滇西北的丽江、鹤庆、剑川、永北厅(今永胜)等地;滇东的曲靖、露益州、寻甸等地同时出现饥荒,滇南的弥勒、他郎厅(今墨江)也粮食匮乏。
各地都发生了云南历史上罕见的大规模吃“观音土”的现象。据嘉庆《楚雄县志》卷1《祥异》记载,1816年楚雄“斗米一千八百文,民有食堇土者,多由之死”。光绪《姚州志·志余补录》记载,姚州“州西观音箐有黄土,细腻如豆面,民称观音面,争取食之。土性重滞不化,有胀死者”。
饥荒造成民不聊生的社会悲剧,邓川“是岁大饥,路死枕籍”。定远“斗米银三两,穷民求食不得,有毙与路者,甚有以草根泥土充饥而死”。有些饥民被迫卖儿卖女以求活命,如李于阳《卖儿叹》:“三百钱买一升粟,一升粟饱三日腹。穷民赤手钱何来,携男提女街头卖。明知卖儿难救饥,忍被鬼伯同时录。得钱聊缓须臾饿。到口饔飨即儿肉。”甚至有弃婴于野和自杀者,昆明的刘大绅《和占亭苦饥吟》:“儿饥知有母,母饥知有水,负儿如负石,一夕沉沉向湖底。”
1817年春天,随着小春蚕豆等作物的成熟,饥荒在部分地区一度缓解。如昆明据刘大绅《蚕豆哥》:“麦不熟,饥民哭。南北山头土可粥,争先锄取倾筐归。下咽死生未敢卜,皇天不忍民无辜。青青豆实珍于珠,养蚕时候再三摘,使汝中餍兼外腴。”
滇西的蒙化:“二十二年丁丑春,大饥。民食豆叶皆尽。清明后天雨,豆复花,一树实百余,民赖以活。”但到秋天发生饥荒的地区仍有昆明、宜良、嵩明、楚雄、大姚、禄劝、琅井、广通等地;滇西的大理、浪穹、邓川、顺宁、永昌、腾越、龙陵、云龙、宾川等地;滇西北的维西、鹤庆、丽江、剑川、永北和滇东的曲靖、落益、马龙等地。另外,滇南的弥勒、他郎还有灾情。不过1817年的灾情较上一年有所减轻,到1818年,除了个别地区以外,不再见到饥荒的记录,持续三年的大饥荒至此基本结束。
夏季低温
云南具有“水灾一线,旱灾一片”的特点,过去多将嘉庆大饥荒归为大旱灾。旱灾对云南影响最大,如果雨季不下雨,无法插秧,就没有收成。但是在云南巡抚的奏章中各月的降雨都很正常。
既然水旱都不是此次大饥荒的主要原因,那是什么造成了饥荒,楚雄的镇南州方志中记载:“嘉庆二十年秋八月,北风伤稻,岁大饥。”腾越:“嘉庆二十年,田禾风瘪。”龙陵:“嘉庆二十年,禾苗风瘪。”所谓的“禾苗风瘪”是低温冷害造成的稻谷空秕的通常说法。
到1816年,对夏秋低温风害的记载更多。滇西北的剑川;“七月雨雪,秋不熟。”滇西的蒙化:“二十一年丙子秋,连月雨,大雾三日有冰,田禾尽坏。冬大饥。”滇中的姚州:“风秕无收,斗米数千钱,民饿死者甚众。”盐丰:“风秕无收,米升千钱,死者甚众。”1817年方志中继续有夏秋低温的记载:剑川州:饥,疫,六月落霜。弥勒县:八月飞霜,五谷不熟浪穹:“二十二年丁丑夏,雨雪。”据云南巡抚李尧栋奏:“九月中旬曲靖府属之马龙州北风忽起,天气阴寒。又丽江府属之鹤庆州及维西厅寒雨连朝,严霜叠降。”可见“夏雨雪”和“六月飞霜”对气温造成很大的影响,夏秋确实是异常的低温。
昆明诗人李于阳在1817年的诗《米贵行》中写道;“瑟瑟酸风冷逼体,携筐入市籴升米。升米价增三十钱,今日迥非昨日比。去岁八月看年丰,忽然天气寒如冬。多稼连云尽枯槁,家家蹙额忧飨饔。自春人夏米大贵,一人腹饱三人费。长官施粥还开仓,百姓犹倾卖儿泪。插秧祷雨尤欢声,方道今岁民聊生。岂识寒威复栗冽,谷精蚀尽余空茎。去岁无收今岁补,今岁十成不获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连年的低温害稻的情景。
云南由于处于低纬高原,形成了夏不热冬不冷的气候,稻谷(水稻和陆稻)是云南最主要的粮食作物,而稻谷在生长期所需要的高温就和这种气候形成了一定的矛盾,如果云南的夏季和初秋低温即所谓的“八月低温”,就会造成仅次于旱灾的第二大农业灾害。昆明农业气象试验站对水稻冷害的研究表明,在昆明地区,水稻正常的空秕率在20%左右,而空秕率的变化,与8月气温有密切的负相关。嘉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