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对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训练科学方法具有重要作用。从注重学生科学能力、科学精神、勇于探索、科学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结合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渗透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等方面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进行探讨。
关键词:化学实验;创新;学生综合素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上的许多理论和定律是从实验中发现、归纳而来的。同时,化学理论的应用、评价也有赖于实验的探索和检验。因此,对化学学习来说,实验课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它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发展智力,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灵活地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而且在育人方面也有着独特的重要作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
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的基础,也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因此,作为化学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鼓励并指导学生多做一些选做实验和家庭化学小实验,适当布置专题,调研性课题。同时鼓励学生要善于开动脑筋,勇于创新,根据教学需要和具体情况,大胆进行化学实验改革,充分利用现有实验条件为教学服务。
近年来,虽然教学中加大了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注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但由于实验内容起点过低,单纯验证理论内容实验过多,实验课程完全依附于理论课程,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变成了按教师设计好的方案或课本上的内容“照方抓药”,所以,学生对实验缺乏理性思考和创新,重复内容只看不动手,重结果轻过程,致使学生实验操作技能训练单调、零散、重复、不系统,无需思考即可达到实验要求,做实验后收效甚微。
化学实验教学要从根本上取得突破,关键是要站在适新课程改革下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高度对实验教学的功能进行重新研究,既要强调实验在训练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方面的功能和作用,更要强调实验在培养学生动脑、启迪思维、开发潜能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这也是实验教学需要达到的更高目标。
为此,在实验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每个教学环节都要留有余地。能由学生动手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要轻易包办代替,让学生自己演示并解答;能由学生自己分析思考后得出实验结论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下结论。同时,要尽可能多的留给学生动眼、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和时间。比如,让学生独立地进行实验准备,包括自拟实验步骤,弄清实验原理;独立操作实验仪器,完成实验观察任务;独立处理实验数据;独立分析推证实验结果;独立想办法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等等。这一过程,就是要让学生不停地动脑想:为什么要这样操作? 操作的先后顺序是什么? 怎样操作最简便? 实验成败的关键在哪里? 在操作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万一出了问题应如何处理? 等等问题,特别是在具体操作时发现了问题,更要要求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快速的反应,以此激活他们的思想,使他们的所有潜能和创造性充分调动出来,实现科学素质的全面培养和提高。
二、利用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科学创新的精神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特别是在中学教育阶段,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要求他们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是其它常规实验所无法比拟的。如学习乙炔的实验室制法时,可以要求学生根据乙炔的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和特点,自己设计一套制取乙炔的实验装置,这套装置可以参考教材的设计,但不能与教材完全相同。学生完成后,再组织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比较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优缺点等。对好的方案特别是有创新的方案,进行表扬和奖励。鼓励学生创新,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爱因斯坦讲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像能力对于学生形成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培养想像能力,要学会联想。讲到CH4气体燃烧的焰色时,要联想到H2、CO气体燃烧的火焰也是淡蓝色;讲到浓硫酸的强腐蚀性时,想到皮肤沾了浓硫酸时,应该怎么处理。
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例如学习乙烯性质时,教材上用乙烯使溴水褪色的实验来说明加成反应。为此,可以向学生提问:既然实验是乙烯与溴水的反应,为什么方程式中只写乙烯与溴的加成?乙烯与溴水的反应和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是否相同?是否具有相同的产物?我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补充了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的反应实验,又引导他们从加成反应的过程去讨论,自己得出答案。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教材结论的局限性。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逐步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结合实验教学内容,渗透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实验教学中有许多内容都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极为有益的材料。首先,从实验纪律、实验环境卫生、爱护仪器、节约药品、合理处理废品及小组同学间的互助合作等各个实验细节抓起,能否做好这些工作,可作为衡量一个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标志之一。如针对学生将火柴杆、废纸、废弃药品随意丢进水槽,造成下水道堵塞或产生有毒气体;氯水、硫化氢水溶液、溴水、浓盐酸、四氯化碳取用后没有及时盖好试剂瓶塞;浓硫酸与铜反应、稀硝酸与铜反应、氨气的制取等实验,由于试剂用量过多,加热时间太长对环境都将产生不良影响等情况应进行现场教育,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对试验中采取什么措施,实验应进行哪些改进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等问题进行讨论,使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认识到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应成为自觉的行动。以环境污染的问题为例,在教学中既要向学生介绍空气污染产生的原因,以及它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又要介绍人类在解决这一问题中所采取的措施,尤其要介绍近年来国内外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些新成果、新技术,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和绿色环保知识。
开展科技活动、展现创新能力。通过教师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注意联系社会实际,组织学生对周边地区近年来的环境状况进行实地调查,到工厂、农村、商店等地进行参观、访问、调查。让学生在对本地区污染情况了解的基础上,提出防止或治理污染的方案,让学生自己去感知、体验由于滥用化学物品或生產技术的落后而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治污的必要性,及时启发学生从反应原理的选择、实验装置的设计、尾气的吸收、废液废渣废气的处理等方面参与实验和直接参与环境保护和美化环境的活动。
四、结束语
总之,化学实验教学在对人的素质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是化学教学改革和教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适应时代发展,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它不仅是学生完成在校学习任务的必要条件,也是学生将来从事工作不可缺少的本领。
参考文献
[1]梁陆元.《在化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1989,4.
[2]冯克诚.《化学课外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
[3]张方国.化学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5-6).
(作者单位:广西钦州市灵山县化龙中学)
关键词:化学实验;创新;学生综合素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上的许多理论和定律是从实验中发现、归纳而来的。同时,化学理论的应用、评价也有赖于实验的探索和检验。因此,对化学学习来说,实验课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它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发展智力,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灵活地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而且在育人方面也有着独特的重要作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
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的基础,也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因此,作为化学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鼓励并指导学生多做一些选做实验和家庭化学小实验,适当布置专题,调研性课题。同时鼓励学生要善于开动脑筋,勇于创新,根据教学需要和具体情况,大胆进行化学实验改革,充分利用现有实验条件为教学服务。
近年来,虽然教学中加大了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注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但由于实验内容起点过低,单纯验证理论内容实验过多,实验课程完全依附于理论课程,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变成了按教师设计好的方案或课本上的内容“照方抓药”,所以,学生对实验缺乏理性思考和创新,重复内容只看不动手,重结果轻过程,致使学生实验操作技能训练单调、零散、重复、不系统,无需思考即可达到实验要求,做实验后收效甚微。
化学实验教学要从根本上取得突破,关键是要站在适新课程改革下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高度对实验教学的功能进行重新研究,既要强调实验在训练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方面的功能和作用,更要强调实验在培养学生动脑、启迪思维、开发潜能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这也是实验教学需要达到的更高目标。
为此,在实验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每个教学环节都要留有余地。能由学生动手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要轻易包办代替,让学生自己演示并解答;能由学生自己分析思考后得出实验结论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下结论。同时,要尽可能多的留给学生动眼、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和时间。比如,让学生独立地进行实验准备,包括自拟实验步骤,弄清实验原理;独立操作实验仪器,完成实验观察任务;独立处理实验数据;独立分析推证实验结果;独立想办法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等等。这一过程,就是要让学生不停地动脑想:为什么要这样操作? 操作的先后顺序是什么? 怎样操作最简便? 实验成败的关键在哪里? 在操作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万一出了问题应如何处理? 等等问题,特别是在具体操作时发现了问题,更要要求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快速的反应,以此激活他们的思想,使他们的所有潜能和创造性充分调动出来,实现科学素质的全面培养和提高。
二、利用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科学创新的精神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特别是在中学教育阶段,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要求他们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是其它常规实验所无法比拟的。如学习乙炔的实验室制法时,可以要求学生根据乙炔的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和特点,自己设计一套制取乙炔的实验装置,这套装置可以参考教材的设计,但不能与教材完全相同。学生完成后,再组织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比较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优缺点等。对好的方案特别是有创新的方案,进行表扬和奖励。鼓励学生创新,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爱因斯坦讲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像能力对于学生形成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培养想像能力,要学会联想。讲到CH4气体燃烧的焰色时,要联想到H2、CO气体燃烧的火焰也是淡蓝色;讲到浓硫酸的强腐蚀性时,想到皮肤沾了浓硫酸时,应该怎么处理。
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例如学习乙烯性质时,教材上用乙烯使溴水褪色的实验来说明加成反应。为此,可以向学生提问:既然实验是乙烯与溴水的反应,为什么方程式中只写乙烯与溴的加成?乙烯与溴水的反应和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是否相同?是否具有相同的产物?我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补充了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的反应实验,又引导他们从加成反应的过程去讨论,自己得出答案。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教材结论的局限性。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逐步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结合实验教学内容,渗透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实验教学中有许多内容都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极为有益的材料。首先,从实验纪律、实验环境卫生、爱护仪器、节约药品、合理处理废品及小组同学间的互助合作等各个实验细节抓起,能否做好这些工作,可作为衡量一个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标志之一。如针对学生将火柴杆、废纸、废弃药品随意丢进水槽,造成下水道堵塞或产生有毒气体;氯水、硫化氢水溶液、溴水、浓盐酸、四氯化碳取用后没有及时盖好试剂瓶塞;浓硫酸与铜反应、稀硝酸与铜反应、氨气的制取等实验,由于试剂用量过多,加热时间太长对环境都将产生不良影响等情况应进行现场教育,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对试验中采取什么措施,实验应进行哪些改进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等问题进行讨论,使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认识到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应成为自觉的行动。以环境污染的问题为例,在教学中既要向学生介绍空气污染产生的原因,以及它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又要介绍人类在解决这一问题中所采取的措施,尤其要介绍近年来国内外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些新成果、新技术,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和绿色环保知识。
开展科技活动、展现创新能力。通过教师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注意联系社会实际,组织学生对周边地区近年来的环境状况进行实地调查,到工厂、农村、商店等地进行参观、访问、调查。让学生在对本地区污染情况了解的基础上,提出防止或治理污染的方案,让学生自己去感知、体验由于滥用化学物品或生產技术的落后而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治污的必要性,及时启发学生从反应原理的选择、实验装置的设计、尾气的吸收、废液废渣废气的处理等方面参与实验和直接参与环境保护和美化环境的活动。
四、结束语
总之,化学实验教学在对人的素质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是化学教学改革和教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适应时代发展,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它不仅是学生完成在校学习任务的必要条件,也是学生将来从事工作不可缺少的本领。
参考文献
[1]梁陆元.《在化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1989,4.
[2]冯克诚.《化学课外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
[3]张方国.化学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5-6).
(作者单位:广西钦州市灵山县化龙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