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课堂创新教学

来源 :中国当代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unchi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教学中急需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自觉摒弃以分数、应试为目标的教育模式,积极开创初中语文创新教育的新格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世界经济形势竞争的激烈,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越来越需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而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就是要从我国的教育入手,只有教育教学的创新,才能有助于新型人才的培养。然而语文教育教学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和提高其他综合能力的基础的基础,所以重视语文创新教学就成了广大语文教师的迫在眉睫的任务。作为一个初中语文教师如何进行初中语文教学创新教学呢?凭着我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和对初中语文新课标的学习和理解,我觉得初中语文教学创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理念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就是舞台上的演员,学生就是观众。学生的学习过程完全是随着老师的指挥机械的做一些重复的“演奏”。新课标提出学生的“发展观”中强调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厘定应该达到的目标。这就要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既要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和学科技能,又能在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体验甘甜苦辣,自觉地掌握求知的方法,且能在这个品尝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情感与文本中的情感融为一体,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这个要求就必须要我们教师创新教学方式。创新的教学方式就是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教师要想方设法唤醒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张扬学生的创造个性;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的尊重学生,无时不刻的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
  教师要突破陈旧的、传统的教学观念,用新课标的理念指导语文教学。在以往的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是重视对知识的传授,向学生传授一些所谓的学习技巧,什么分类归纳,进而总结,使得学生的学习只会生搬硬套,死记硬背,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久而就之,学生就成了学习的机器,没有生气,没有活力,更不要说创造性学习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基本就是“填鸭式”、“满堂灌”,教学的内容就是以文本为主,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只是在教师的指挥棒下被动地学习。所以我们今天的教学要转变观念,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用初中语文新课标指导语文教学。新课标中的“学生观”就是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就是要教师想方设法挖掘学生的潜能。它要求广大教师以一个配角的身份参与到课堂中去引导学生学习,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要给学生以更多的机会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只有教师先转变观念,用新课标理念进行教学,才能给学生一片自主学习的新天地。
  2 初中语文创新教学的策略
  2.1 语文教学观念的转变 语文教学观念的转变:由内容分析本位而重视语感积累。语文老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必须落实语言素养训练方面的目标,这是保证语文课上出语文味的关键。在教学中要摆正篇章分析与学生感悟的关系,还是要讲精彩讲到位的,不是完全排斥分析,而是要把分析当成帮助学生领悟的手段,而非目的。但坚决反对对课文作琐碎的、微言大义的分析。整体感悟绝不等于主题先行,主题先行的方式存在一定问题,因为我们在课堂教学的逻辑关系中应处理好演绎和归纳的关系。 根据思维发展的规律来看,归纳教学优于演绎式教学,我们可以试想:中心意图都明确了,再分析不是浪费时间嘛。
  2.2 重视人文特点,增强创新内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注意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教学就要通过语言载体,充分挖掘依附其中的人文精神,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材,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对他们进行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合理评价,激起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引发学生创新的激情,激励学生进一步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合理公正的评价,既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创新,也使学生从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向能够独立探讨、提出问题的方向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能力、意志、情感等将得到更全面的发展。而这种内在动力一旦充分发挥出来,就会表现为一种创造渴望,从而形成语文教学与创造力培养的良性循环。
  3 初中语文教学的另一个创新就是要创新教学内容
  初中语文新课标中的“课程观”里提到:基础教育课程应该全力追求的价值是促进学生和社会的发展。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应该积极利用和开发各种课程资源,除了知识、技能之外,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创造的所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自然存在物都可以成为构成课程的素材。这些课程素材都有潜在的教育意义,并且这种教育必须是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才能被激活而彰显。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就不能只对着文本照本宣科,不能只靠现成的教科书去指导学生学习,我们必须拓宽教学内容,让所有有益于学生受教育且在学生自己的体验中获得知识与技能、找到情感寄托和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自然存在物都可以成为构成课程的素材都引进我们的课程教学,使语文教学内容更宽阔、更丰富多彩,让学生在感知和体验中,激发更大的求知兴趣,开阔更辽远的视野。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教育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时代赋予的责任。语文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惑和问题,只要我们有创新的意识,面对这种机遇与挑战,把培养“创造种子”作为我们的神圣使命,我国的语文教学就会创造一片蔚蓝的天空。教育事业是任重而道远的,新课标刚刚启动,作为青年教师首先应适应课改,敢于自己创造新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只要每位语文教师都能告别传统的授课模式,勇于创新,开拓进取,把创新教育如何巧妙地有机地融入语文教学,并从某种程度上知道语文教学,才能推进语文的教学的整体的改革,从而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综合性人才。
其他文献
数学概念是构成数学知识的基础,是数学思维的基本单位。新课程下的概念学习要求学生要能够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了解它们产生的背景、应用和在后继学习中的作用,体会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现在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1 引发探索  教育家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能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学生亲自参与的充满丰富生活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探索、实践和创新的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情感式和情境式的课堂环境的营造,让学生在周围环境和相关情感的引导下,对课文中的重点内容进行理解,达到自觉自知的主动学习,而非传统的被动式学习,进而能对相关课堂内容进行更深的理解。  【关键词】诱导; 情境; 情感; 自信心  Language of inductive teaching environment  【Abstract】This article ma
期刊
【摘要】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入生活中的地理,努力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三个方面来激发高一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关键词】地理学习兴趣; 师生关系; 教学模式  “兴趣”是学好任何知识的前提,它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道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
期刊
合作学习是相对个体学习提出的,是相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组织形式而言的。所谓合作学习,是指课堂教学中以小组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依据一定合作程序和方法促使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共同学习,从而利用合作性人际交往促成学生认识情感的教学策略体系。  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目前一些农村学校,许多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以讲述法居多,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一“灌输”和“强化”为主要手段,课堂上学生没有合理的自主权,完
期刊
【摘要】教学是师生间的交际性活动。英语作为一门交际性语言,它的使用价值越来越高。而如何能使学习者真正掌握英语学习的真谛,这就取决于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了。在教学实践中,情景教学法是被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英语教学;情景教学法  英语情景教学就是以情景教学基本理论为基础,通过铺设情景实现达到语言交际的目标。英语情景教学法,就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
期刊
【摘要】1.班级管理中的班主任的平常心;2.民主化管理班级。  【关键词】爱心; 责任心  班集体是学校的重要基层组织,是学校教育教学网络系统的“终端”。班主任正是这集体的核心,是学生成长的领路人;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是联系班级和科任教师的纽带。班主任教师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耕耘的职业,这一职业是神圣的。班主任工作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育人的艺术
期刊
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实效,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中学思想政治课必须克服以讲为主的模式,倡导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探索出导学式教学模式,它通过自学教材,讨论交流,启发指导,练习总结四个环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践证明,导学式教学对培养学生参与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率,对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有着重要作用。
期刊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解释和应用”。新课标的这一表述将数学的“实用性”被摆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本文将以实用型数学教育实际为依托,培养小学数学应用意识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意识;
期刊
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其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并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中学体育教 学大纲中提出的教育任务之一,就是要教育学生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并养成为锻炼身体的习惯,在“中学体 育目的和任务”一章中明确指出;“体育知识技能的教学,不能理解为仅仅是运动技术的传授,而更重要的是 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然而,长期以来,中学体育课的教学方式基本上是“一个哨子,几 个球,老师学
期刊
【摘要】生活化教学是数学活动本身的需要,是现实生活本身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着力体现“课堂生活化”的理念,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进课堂,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  【关键词】生活实际; 兴趣; 应用价值  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领悟数学的魅力,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