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成了许多教师热衷探索的教学改革模式之一,其中导学案的编制是影响该教学模式教与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导学案的编制也就值得深入的思考。
一、什么是导学案
导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由师生共同编写完成的由一系列活动、思维方式等组成的学习方案。导学案既是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学习目标的路线图,也是教师促进学生建构学习的导航仪,导学案具有“导学、导思、导练、导评”的作用。它们分别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在学案的配合下,学生的学习过程、思考和探究过程、练习过程、学生自评及教师点评的过程。
二、导学案的编制
1.从学生的视角出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明确指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显然,教师应当是导学案编制和使用中的主导力量,但导学案的内容及其结构、形式、使用等应是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而设计的。导学案的设计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以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知识现状为前提,用学生的眼光去审视学习内容,切实体现“学生为本、以学定教”现代教育思想。
设定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是每节导学案的首要任务。要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其表示应该是“通过……的学习(实验探究),知道或理解……”,“阅读(观察)……”等。让学生一看就明白,他通过什么途径,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学习结果。其次,学案内容的设计要体现循序渐进、分层达标的原则,这是基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水平的不同的考虑。为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感受到学习的收获,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设计导学案时就要尽可能的把问题设计出层次,把难题变易,把大题化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步步登高,逐渐触及问题的实质。再次,学生因学习能力的差异也将导致依据学案完成学习任务的差异。所以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是编制导学案的首要条件。
2.以问题的形式呈现
问题是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一条主线,导学案在呈现形式上,要以“问题”为主,多留有“空白”。问题或者知识点的呈现要尽量少用填空的方式,避免学生照教科书填空,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思维。问题的设计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将课本上的陈述性知识(关于“是什么”的知识)转化为发人深思、引人探索的问题,把知识的形成过程及结论隐藏在问题中,而不是直接呈现给学生一些概念、结论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学,得出结论;二是利用课本中的材料,设计问题,让学生学会提取信息,并进行有效的逻辑推理;三是结合实际或对课本知识进行变式和再度开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灵活运用和思维拓展。
问题难度的设置要有技巧性,比如,有的问题只要通过个人的努力就能解决,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增加成就感,树立学习物理的信心,培养自主学习的信念;有的问题是要通过相互讨论才能解决的,这样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有的问题是要通过教师的帮助来解决的,这样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的设计要具有探索性、趣味性,那更易于促使学生去动手实践、合作探究、交流,既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了知识点,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案例1 (“压强”学案节选):实验一: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
设计实验:(1)你选用哪些器材?(2)如何保证受力面积不变,而改变压力大小?(3)实验中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可以从什么现象显示出来?
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哪次实验压力的作用效果更明显?为什么?
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的是否有关,有何关系?
3.以完整的框架建构
导学案一般要包含前置性训练、新课学习、形成性检测、后续性矫正等方面,能体现学习内容的完整性。前置性训练即在教学时要从学生的现有学习起点出发,从已学的知识入手,通过练习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为进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新课学习强调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知识的有意义建构。在新课学习中要以课标为依据,突出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落实新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形成性检测即在学习完新课内容后,检查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后续性矫正即教师对学生在形成性测试的解答中出现的个性或共性的问题进行评价、矫正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评价自己的学习,进一步拓展延伸学习内容。导学案的主体是以“问题”为线索的探究过程,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经历前置性补偿到后续性修正的完整学习过程,逐步完成课本中的学习任务,知识形成一气呵成。
4.把探究进行到底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物理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注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从这看出实验探究是物理学习的重中之重,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从而将学习重心从强调知识积累向重视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因此在导学案的设计过程中要通过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疑转化为学生的探究过程,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精神和创新精神。在这过程要警惕让导学案变成“练习卷”(习题集),防止学生的学习是课前“做习题”,课中交流“做题结果”,课后“再做习题”。
案例2 “来自地球的力”导学案A(节选):“重力的大小”学习:(1)学生实验探究物重和物体质量的关系(弹簧测力计、质量50g的钩码6只)将数据填入表1
(2)分析实验数据,你的结论是: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 ,其比值是定值,约等于9.8 N/kg。
(3)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式是 。
导学案B(节选) : “重力的大小”学习:(阅读课本P90-P92)。(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笔袋的重力。(2)读出桌面上钩码的质量。(3)实验:探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①设计思路:测量已知质量物体的重力,并分析重力大小和质量大小的对应关系。②实验器材: ……。③实验操作:阅读书本实验后操作并完成书本表格。④数据分析和处理:a处理方法1:计算物重和质量的比值,发现其比值是 ……。b处理方法2:图像法,以质量为横坐标,物重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中画出图像。……
导学案A中内容仅是教科书的摘抄,学生只能是机械式的完成实验和数据填写,学生的思考和分析受到了严重的禁锢。导学案B则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和动手实践,在导学案的引导下,学生的探究过程富有层次性和梯度性,先是感受重力的存在和学会测量重力,接着经历了科学家般的探索过程,从实验设计思路入手,确定实验器材、动手实验、处理数据、结论呈现等,整个过程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激荡着思维碰撞的魅力,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价值取向:赋权,增能,建构自主课堂。
一、什么是导学案
导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由师生共同编写完成的由一系列活动、思维方式等组成的学习方案。导学案既是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学习目标的路线图,也是教师促进学生建构学习的导航仪,导学案具有“导学、导思、导练、导评”的作用。它们分别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在学案的配合下,学生的学习过程、思考和探究过程、练习过程、学生自评及教师点评的过程。
二、导学案的编制
1.从学生的视角出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明确指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显然,教师应当是导学案编制和使用中的主导力量,但导学案的内容及其结构、形式、使用等应是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而设计的。导学案的设计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以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知识现状为前提,用学生的眼光去审视学习内容,切实体现“学生为本、以学定教”现代教育思想。
设定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是每节导学案的首要任务。要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其表示应该是“通过……的学习(实验探究),知道或理解……”,“阅读(观察)……”等。让学生一看就明白,他通过什么途径,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学习结果。其次,学案内容的设计要体现循序渐进、分层达标的原则,这是基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水平的不同的考虑。为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感受到学习的收获,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设计导学案时就要尽可能的把问题设计出层次,把难题变易,把大题化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步步登高,逐渐触及问题的实质。再次,学生因学习能力的差异也将导致依据学案完成学习任务的差异。所以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是编制导学案的首要条件。
2.以问题的形式呈现
问题是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一条主线,导学案在呈现形式上,要以“问题”为主,多留有“空白”。问题或者知识点的呈现要尽量少用填空的方式,避免学生照教科书填空,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思维。问题的设计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将课本上的陈述性知识(关于“是什么”的知识)转化为发人深思、引人探索的问题,把知识的形成过程及结论隐藏在问题中,而不是直接呈现给学生一些概念、结论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学,得出结论;二是利用课本中的材料,设计问题,让学生学会提取信息,并进行有效的逻辑推理;三是结合实际或对课本知识进行变式和再度开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灵活运用和思维拓展。
问题难度的设置要有技巧性,比如,有的问题只要通过个人的努力就能解决,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增加成就感,树立学习物理的信心,培养自主学习的信念;有的问题是要通过相互讨论才能解决的,这样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有的问题是要通过教师的帮助来解决的,这样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的设计要具有探索性、趣味性,那更易于促使学生去动手实践、合作探究、交流,既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了知识点,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案例1 (“压强”学案节选):实验一: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
设计实验:(1)你选用哪些器材?(2)如何保证受力面积不变,而改变压力大小?(3)实验中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可以从什么现象显示出来?
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哪次实验压力的作用效果更明显?为什么?
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的是否有关,有何关系?
3.以完整的框架建构
导学案一般要包含前置性训练、新课学习、形成性检测、后续性矫正等方面,能体现学习内容的完整性。前置性训练即在教学时要从学生的现有学习起点出发,从已学的知识入手,通过练习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为进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新课学习强调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知识的有意义建构。在新课学习中要以课标为依据,突出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落实新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形成性检测即在学习完新课内容后,检查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后续性矫正即教师对学生在形成性测试的解答中出现的个性或共性的问题进行评价、矫正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评价自己的学习,进一步拓展延伸学习内容。导学案的主体是以“问题”为线索的探究过程,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经历前置性补偿到后续性修正的完整学习过程,逐步完成课本中的学习任务,知识形成一气呵成。
4.把探究进行到底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物理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注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从这看出实验探究是物理学习的重中之重,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从而将学习重心从强调知识积累向重视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因此在导学案的设计过程中要通过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疑转化为学生的探究过程,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精神和创新精神。在这过程要警惕让导学案变成“练习卷”(习题集),防止学生的学习是课前“做习题”,课中交流“做题结果”,课后“再做习题”。
案例2 “来自地球的力”导学案A(节选):“重力的大小”学习:(1)学生实验探究物重和物体质量的关系(弹簧测力计、质量50g的钩码6只)将数据填入表1
(2)分析实验数据,你的结论是: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 ,其比值是定值,约等于9.8 N/kg。
(3)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式是 。
导学案B(节选) : “重力的大小”学习:(阅读课本P90-P92)。(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笔袋的重力。(2)读出桌面上钩码的质量。(3)实验:探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①设计思路:测量已知质量物体的重力,并分析重力大小和质量大小的对应关系。②实验器材: ……。③实验操作:阅读书本实验后操作并完成书本表格。④数据分析和处理:a处理方法1:计算物重和质量的比值,发现其比值是 ……。b处理方法2:图像法,以质量为横坐标,物重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中画出图像。……
导学案A中内容仅是教科书的摘抄,学生只能是机械式的完成实验和数据填写,学生的思考和分析受到了严重的禁锢。导学案B则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和动手实践,在导学案的引导下,学生的探究过程富有层次性和梯度性,先是感受重力的存在和学会测量重力,接着经历了科学家般的探索过程,从实验设计思路入手,确定实验器材、动手实验、处理数据、结论呈现等,整个过程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激荡着思维碰撞的魅力,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价值取向:赋权,增能,建构自主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