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置话题,使学生成为阅读活动的行动者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gy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绍振先生在他的《直谏中学语文教学》一文中明确指出:教师若不能用适当的问题有序地层层深入地把学生的学习活动组织起来并引向深入,其结果“不是听任对话在同一肤浅的水平上滑行,就是眼睁睁看着课堂陷于一片混乱”。阅读课堂教学中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提问使教学过程平淡无味,因此教师要善于将课堂的“提问”变为“话题”,在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在“主话题”课堂上承担起组织和引导学生阅读活动的职责,努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的话题和各种教学方式等影响学生,使得学生成为学习的行动者,让学生享有独特体验、持续发展的权利。
  一、话题的设置要从文本出发
  讨论需要资本,对话需要资本。课堂话题的设置必须从文本出发,在学生对课文具有一个第一印象即原始印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化理解,即产生学生的后续理解。如笔者在执教《项脊轩志》一文时,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设置了这样的话题:
  以朗读为主线,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1.大声地朗读课文,感受文中的几个画面,感受课文的构图之美。
  2.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语言运用之美与细节描写之美。
  3.再动情地朗读课文,体验、表达作者对项脊轩以及家人的复杂感情。
  以反复朗读课文为教学主线,在朗读中变换角度,同时有步骤、有层次地对课文进行评析,这样的设计紧扣住文本,既注重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又注意了利用学生自身经验对作者感情的体验。经过交流之后,学生很快就能概括出“优美恬静的月夜桂影图”、“颓败凌乱的家道衰败图”、“真挚深沉的至亲至爱图”、“勤勉发奋的书生苦读图”、“一往情深的夫妻相伴图”等几个动人的画面,并体会到作者在几个细节描写中流露出的对家境败落的哀伤和时光易逝、有负亲人的感慨,整堂课在朗读和感悟中唤起了学生情感的体验和心灵的共鸣。
  二、话题的设置要遵循教材的总目标
  现在的阅读课堂是生成的、多变的,但又必须是有方向的,教学必须预期大致学习结果的出现,因而话题的设置必须遵循教材的总目标。如笔者在教学《〈物种起源〉导言》一文时,根据单元筛选信息的要求,创设了一个话题:假如《物种起源》再版,请你根据这篇“导言”的内容写一段关于《物种起源》一书的介绍,要求在200字左右。在学生反复阅读文本写出“介绍”之后,全班进行交流、评议,然后教师又把自己写的“介绍”拿出来与学生交流。整堂阅读课目标定向明确,又尊重了学生的个性理解和体验,注重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较大限度地发挥了师生的双主作用,短时高效地完成了对文本的解读。
  三、话题的设置要有层次性
  语文的阅读教学是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进行的,而学生这种理解是以他们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前提的,需要教师一步步地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对话阅读,让整个课堂的探究活动以一种呈上升趋势发展的线性结构出现。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有些课堂的话题设置并不是越少越好,相反,有时应该注意设计一系列有牵线搭桥作用的话题。如教学《雷雨》,在设置话题“周朴园对鲁侍萍是否有真爱”的话题之前,是不是可以本着“整体把握”的原则,先让学生对全剧的人物关系作一了解,将作品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理顺,为下一步话题的讨论作好铺垫?
  四、话题的设置要有针对性
  新课标要求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因而我们话题的设置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实际特点,如他们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思维能力等。教学的结果应该是学生思考的结果,而不应该仅是教师“思”与“疑”的结果,所以,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设置话题。教师在课前可以认真研究学生对文本的原始理解,了解学生在阅读中感兴趣、感到疑惑的地方,然后进行话题设置;或是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则从学生的质疑中选取精要的问题作为话题;或是根据所了解的学情,教师自己提出一两个能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话题。
  五、话题的设置要有灵动性
  灵动性体现在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实施过程中学习的反馈,临时改变教学前设置的话题,选择学生在学习中新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作为下一阶段的主话题,努力做到时刻关注每个学生和每一个知识点的生成和发展。如教学《荷塘月色》,面对朦胧梦幻的意境,笔者又把鉴赏语言文字的重点放到了历来为人称道的“泻”、“浮”、“洗”、“笼”上。而正当师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对这些文字的感悟时,有位学生忽然提出了首段的最后一句“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中的“带”字也很有意蕴这一观点。笔者在犹豫了几秒钟之后,决定接下来的课就来讨论这个“带”的问题。经过学生的讨论研究之后,我和他们都有了很大的收获,学生不仅从“客观语境”和“主观语境”来分析“带”的作用,而且又别出心裁地从文章首尾呼应上看:首段是“悄悄地”“带”上门,尾段是“轻轻地”“推”门进去。一“带”一“推”,一样的“静悄悄”,一样的“轻微微”,两个很平淡、很生活化的动词给我们“泄露”出了作者内在的“情思”:“带”上门出去,是告别了一个令他“不平静”的现实世界;“推”门进来,是令他告别了一个使他无牵无挂、幽静安宁的理想世界。
  一个学生随意的提问,一个意蕴丰厚的“带”字,一个教师意想不到的教学契机,一个教学前预设不了的话题,却给整个阅读带来了多少生机和活力,锤炼了这样一个普通的字,却也锤炼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其他文献
有人这样形容数学:“思维的体操,智慧的火花。”作为一门重要学科,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同学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能否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是摆在高中新生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除了学习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因素等外部因素外,同学们应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和改进学法,本文拟就此问题谈点看法。  一、高中数学
期刊
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较高质量的思维。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学生探求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保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的起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敢问、想问、会问、善问,是我们数学教学成功的关键。  一、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敢问  小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要
期刊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和发展机遇。深化素质教育已到了攻坚阶段,学科课堂教学做为落实、实施、深化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应该突出素质教育的重点,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江泽民主席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则是几乎人人都有、人人都能进行的创造过程,可利用原有的知识、技能创造出新事物或方法。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也说:“创新要从
期刊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最紧要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可见,以语感为核心组织教学活动是语文教学的本真所在。失掉语感的教学,语文课堂就没有了生机,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就成为一句空话。   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致力于学生良好语感的培养呢?   一、创设语境,培养语感  精彩的朗读使课文深
期刊
摘 要:培养提高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实现自主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 语文 自主学习方法     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老师不做;学生自己不能做的事情,老师指导做;学生不愿做的事情,老师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让学生乐意去做。这是我多年语文教学始终坚持的一个原则。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
期刊
摘 要:各种教辅书对欧阳修传统名篇《醉翁亭记》中“射者中”的“射”都翻译为“投壶”。从史书中关于“投壶”和“射覆”两种酒令的介绍,以及历代文学作品对“射覆”这种酒令的记载,结合欧阳修的文化素养、“太守宴”的地点和整体氛围来推测,“射”字是“射覆”,而不是“投壶”。  关键词:投壶 射覆 酒令 红楼梦 文化素养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作为传统名篇被各个初中版本普遍采用,可见其文字之精美、思想艺术
期刊
数的开方包括开平方和开立方。对于“开平方”而言,一个数可以开平方的条件是这个数为非负数;而对于“开立方”,任意实数都可以开立方。根据二次根式成立的条件解题有哪些情况呢?下面举例说明:  一、由定义求字母的取值范围  例1,当x取什么值时,下列各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1) x-3 (2) -5x (3) x+   (4) 3-4x (5) (x+1)2 (6) 2x-1   (7
期刊
萧伯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动力莫过于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能激发学生对学习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是学生克服困难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而学生学习的兴趣并非先天有之,是要靠后天引导、激发的。因此,在物理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生动、形象、有趣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自己去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  在物理教学中,我认为采用以下
期刊
守恒法是中学化学计算中一种很重要的方法与技巧,也是高考试题中应用最多的方法之一,其特点是抓住有关变化的始态和终态,忽略中间过程,利用其中某种不变量建立关系式,从而简化思路、快速解题。  守恒法解题的依据:根据几个连续的化学方程式前后某种微粒如原子、电子、离子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建立关联,从而达到快速求解的目的。  一、质量守恒法  质量守恒主要包括两项内容:(1)质量守恒定律;(2)化学反应前后某原
期刊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对人们的行为有着巨大的作用。强烈而深厚的情感是人们进行各种实践活动的动力,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存在这种神奇的力量,它可以使人精神焕发、干劲倍增。教育活动也是如此,它不仅要有科学性,还要有情感性。思想政治课教学也应注重情感教育,教师要学会借景生情、以理激情,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以便根据教学预期触发学生某方面的情感。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