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绍振先生在他的《直谏中学语文教学》一文中明确指出:教师若不能用适当的问题有序地层层深入地把学生的学习活动组织起来并引向深入,其结果“不是听任对话在同一肤浅的水平上滑行,就是眼睁睁看着课堂陷于一片混乱”。阅读课堂教学中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提问使教学过程平淡无味,因此教师要善于将课堂的“提问”变为“话题”,在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在“主话题”课堂上承担起组织和引导学生阅读活动的职责,努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的话题和各种教学方式等影响学生,使得学生成为学习的行动者,让学生享有独特体验、持续发展的权利。
一、话题的设置要从文本出发
讨论需要资本,对话需要资本。课堂话题的设置必须从文本出发,在学生对课文具有一个第一印象即原始印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化理解,即产生学生的后续理解。如笔者在执教《项脊轩志》一文时,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设置了这样的话题:
以朗读为主线,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1.大声地朗读课文,感受文中的几个画面,感受课文的构图之美。
2.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语言运用之美与细节描写之美。
3.再动情地朗读课文,体验、表达作者对项脊轩以及家人的复杂感情。
以反复朗读课文为教学主线,在朗读中变换角度,同时有步骤、有层次地对课文进行评析,这样的设计紧扣住文本,既注重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又注意了利用学生自身经验对作者感情的体验。经过交流之后,学生很快就能概括出“优美恬静的月夜桂影图”、“颓败凌乱的家道衰败图”、“真挚深沉的至亲至爱图”、“勤勉发奋的书生苦读图”、“一往情深的夫妻相伴图”等几个动人的画面,并体会到作者在几个细节描写中流露出的对家境败落的哀伤和时光易逝、有负亲人的感慨,整堂课在朗读和感悟中唤起了学生情感的体验和心灵的共鸣。
二、话题的设置要遵循教材的总目标
现在的阅读课堂是生成的、多变的,但又必须是有方向的,教学必须预期大致学习结果的出现,因而话题的设置必须遵循教材的总目标。如笔者在教学《〈物种起源〉导言》一文时,根据单元筛选信息的要求,创设了一个话题:假如《物种起源》再版,请你根据这篇“导言”的内容写一段关于《物种起源》一书的介绍,要求在200字左右。在学生反复阅读文本写出“介绍”之后,全班进行交流、评议,然后教师又把自己写的“介绍”拿出来与学生交流。整堂阅读课目标定向明确,又尊重了学生的个性理解和体验,注重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较大限度地发挥了师生的双主作用,短时高效地完成了对文本的解读。
三、话题的设置要有层次性
语文的阅读教学是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进行的,而学生这种理解是以他们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前提的,需要教师一步步地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对话阅读,让整个课堂的探究活动以一种呈上升趋势发展的线性结构出现。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有些课堂的话题设置并不是越少越好,相反,有时应该注意设计一系列有牵线搭桥作用的话题。如教学《雷雨》,在设置话题“周朴园对鲁侍萍是否有真爱”的话题之前,是不是可以本着“整体把握”的原则,先让学生对全剧的人物关系作一了解,将作品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理顺,为下一步话题的讨论作好铺垫?
四、话题的设置要有针对性
新课标要求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因而我们话题的设置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实际特点,如他们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思维能力等。教学的结果应该是学生思考的结果,而不应该仅是教师“思”与“疑”的结果,所以,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设置话题。教师在课前可以认真研究学生对文本的原始理解,了解学生在阅读中感兴趣、感到疑惑的地方,然后进行话题设置;或是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则从学生的质疑中选取精要的问题作为话题;或是根据所了解的学情,教师自己提出一两个能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话题。
五、话题的设置要有灵动性
灵动性体现在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实施过程中学习的反馈,临时改变教学前设置的话题,选择学生在学习中新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作为下一阶段的主话题,努力做到时刻关注每个学生和每一个知识点的生成和发展。如教学《荷塘月色》,面对朦胧梦幻的意境,笔者又把鉴赏语言文字的重点放到了历来为人称道的“泻”、“浮”、“洗”、“笼”上。而正当师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对这些文字的感悟时,有位学生忽然提出了首段的最后一句“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中的“带”字也很有意蕴这一观点。笔者在犹豫了几秒钟之后,决定接下来的课就来讨论这个“带”的问题。经过学生的讨论研究之后,我和他们都有了很大的收获,学生不仅从“客观语境”和“主观语境”来分析“带”的作用,而且又别出心裁地从文章首尾呼应上看:首段是“悄悄地”“带”上门,尾段是“轻轻地”“推”门进去。一“带”一“推”,一样的“静悄悄”,一样的“轻微微”,两个很平淡、很生活化的动词给我们“泄露”出了作者内在的“情思”:“带”上门出去,是告别了一个令他“不平静”的现实世界;“推”门进来,是令他告别了一个使他无牵无挂、幽静安宁的理想世界。
一个学生随意的提问,一个意蕴丰厚的“带”字,一个教师意想不到的教学契机,一个教学前预设不了的话题,却给整个阅读带来了多少生机和活力,锤炼了这样一个普通的字,却也锤炼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一、话题的设置要从文本出发
讨论需要资本,对话需要资本。课堂话题的设置必须从文本出发,在学生对课文具有一个第一印象即原始印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化理解,即产生学生的后续理解。如笔者在执教《项脊轩志》一文时,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设置了这样的话题:
以朗读为主线,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1.大声地朗读课文,感受文中的几个画面,感受课文的构图之美。
2.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语言运用之美与细节描写之美。
3.再动情地朗读课文,体验、表达作者对项脊轩以及家人的复杂感情。
以反复朗读课文为教学主线,在朗读中变换角度,同时有步骤、有层次地对课文进行评析,这样的设计紧扣住文本,既注重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又注意了利用学生自身经验对作者感情的体验。经过交流之后,学生很快就能概括出“优美恬静的月夜桂影图”、“颓败凌乱的家道衰败图”、“真挚深沉的至亲至爱图”、“勤勉发奋的书生苦读图”、“一往情深的夫妻相伴图”等几个动人的画面,并体会到作者在几个细节描写中流露出的对家境败落的哀伤和时光易逝、有负亲人的感慨,整堂课在朗读和感悟中唤起了学生情感的体验和心灵的共鸣。
二、话题的设置要遵循教材的总目标
现在的阅读课堂是生成的、多变的,但又必须是有方向的,教学必须预期大致学习结果的出现,因而话题的设置必须遵循教材的总目标。如笔者在教学《〈物种起源〉导言》一文时,根据单元筛选信息的要求,创设了一个话题:假如《物种起源》再版,请你根据这篇“导言”的内容写一段关于《物种起源》一书的介绍,要求在200字左右。在学生反复阅读文本写出“介绍”之后,全班进行交流、评议,然后教师又把自己写的“介绍”拿出来与学生交流。整堂阅读课目标定向明确,又尊重了学生的个性理解和体验,注重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较大限度地发挥了师生的双主作用,短时高效地完成了对文本的解读。
三、话题的设置要有层次性
语文的阅读教学是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进行的,而学生这种理解是以他们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前提的,需要教师一步步地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对话阅读,让整个课堂的探究活动以一种呈上升趋势发展的线性结构出现。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有些课堂的话题设置并不是越少越好,相反,有时应该注意设计一系列有牵线搭桥作用的话题。如教学《雷雨》,在设置话题“周朴园对鲁侍萍是否有真爱”的话题之前,是不是可以本着“整体把握”的原则,先让学生对全剧的人物关系作一了解,将作品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理顺,为下一步话题的讨论作好铺垫?
四、话题的设置要有针对性
新课标要求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因而我们话题的设置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实际特点,如他们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思维能力等。教学的结果应该是学生思考的结果,而不应该仅是教师“思”与“疑”的结果,所以,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设置话题。教师在课前可以认真研究学生对文本的原始理解,了解学生在阅读中感兴趣、感到疑惑的地方,然后进行话题设置;或是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则从学生的质疑中选取精要的问题作为话题;或是根据所了解的学情,教师自己提出一两个能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话题。
五、话题的设置要有灵动性
灵动性体现在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实施过程中学习的反馈,临时改变教学前设置的话题,选择学生在学习中新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作为下一阶段的主话题,努力做到时刻关注每个学生和每一个知识点的生成和发展。如教学《荷塘月色》,面对朦胧梦幻的意境,笔者又把鉴赏语言文字的重点放到了历来为人称道的“泻”、“浮”、“洗”、“笼”上。而正当师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对这些文字的感悟时,有位学生忽然提出了首段的最后一句“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中的“带”字也很有意蕴这一观点。笔者在犹豫了几秒钟之后,决定接下来的课就来讨论这个“带”的问题。经过学生的讨论研究之后,我和他们都有了很大的收获,学生不仅从“客观语境”和“主观语境”来分析“带”的作用,而且又别出心裁地从文章首尾呼应上看:首段是“悄悄地”“带”上门,尾段是“轻轻地”“推”门进去。一“带”一“推”,一样的“静悄悄”,一样的“轻微微”,两个很平淡、很生活化的动词给我们“泄露”出了作者内在的“情思”:“带”上门出去,是告别了一个令他“不平静”的现实世界;“推”门进来,是令他告别了一个使他无牵无挂、幽静安宁的理想世界。
一个学生随意的提问,一个意蕴丰厚的“带”字,一个教师意想不到的教学契机,一个教学前预设不了的话题,却给整个阅读带来了多少生机和活力,锤炼了这样一个普通的字,却也锤炼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