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2.421
卢梭曾说,教学艺术是使学生喜欢您所教的东西。的确如此,课堂教学应该是利用教学的艺术点亮课堂,在给学生带来幸福和快乐的同时,轻松获取知识,同时,也给自己带来无穷的快乐。
下面,以山东科技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制作简易小板凳》一课为例,通过对课堂的全面剖析,其中关注到了课堂教学艺术的几个方面,现赘述如下:
一、环境营造的艺术
1、“木工超市”进课堂
为了让学生在真实空间中感受当一名小木工的乐趣,教师模拟“木工超市”将货架搬进课堂,货架分为三个区:成品区、材料区和工具区。成品区里各式各样的小板凳,一下子吸引了学生们好奇的目光。材料区更是令学生们兴奋,“那个锯以前爷爷教过我” ……课堂在想象的敲敲打打中,拉开序幕。
2、“游戲闯关”进课堂
根据小学生喜欢游戏的特点,本节课模拟电视闯关栏目,也设置了四关: “火眼金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头脑风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大展身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意无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四个游戏环节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激发了学生挑战到底的欲望。还制定了闯关规则,激励学生勇敢闯关。学生在一道道难关面前,展现出很强的合作意识,如:在考验动手能力的第三关“大显身手”环节,组长合理分工,让力气小的女生负责划线、打磨,男生则负责锯割和组装。在分组竞争中,实现了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分工合作的目标。
二、教师服饰的艺术
教师对服饰的选择,除了蕴含着教师个人的品味之外,也能够凸显整堂课的主题。如本节课是以“学做小木工”为主题,当教师一身工作服打扮站在讲台上时,便已把学生带入劳动的情境。除了教师穿着工作服以外,还给每个小组也准备了工作用的手套,学生在这种劳动的氛围中受到感染,他们开始用一双双好奇的眼睛展开探究……
三、导课结课的艺术
恰当的课堂导入能引人入胜,牵引整个教学过程。上课伊始,教师给学生们讲了爱因斯坦小时候制作小板凳的故事,同学们听后也分享了自己类似的经历,比如练习书法,一开始写不好看,坚持练习,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等等。一个小故事激发了学生内心对精益求精的追求,这也正是本节课制作小板凳应该具备的品质。
课上时间是短暂的,如何让学生们继续带着这种品质一直研究下去呢?结课时,教师依然以爱因斯坦为例,讲了他长大之后的一些伟大成就,激励学生们从现在做起,他们也能做到。课堂首尾呼应,具有整体性。
四、课堂板书的艺术
独具匠心的板书和板图,是一种“微型教案”,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体现。醒目的板书既有利于传授知识,又能增强上课的效果,还能把所要讲的主要内容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使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本节课的板书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
1、流程式
制作简易小板凳的步骤是:设计——划线——锯割——打磨——组装——加固——美化,七个步骤早已熟记在教师心里,但事实证明,学生课上并不按顺序一一回答,学生们在讨论时,要么少一个或两个步骤,要么步骤颠倒,所以,在讲课之前教师把板书制作成一个个带磁铁的小板,当学生说到哪个环节时就出示哪个环节,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顺序,灵活又方便。
2、填补式
上课开始教师只板书了“制作小板凳”,在学习并制作之后,教师并不急于出示另外两个字,而是让学生评价完作品之后,意识到自己的作品还不够牢固,也不够美观,还有待于改进的时候,教师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许多板凳设计大师的作品,在同学们一阵阵赞叹声中,教师此时才填补了课题的另外两个字:简易。制作小板凳孩子们开始反思自己的作品,继而是创新思维的打开,“老师,我还想制作一个可以折叠的凳子”“我想制作一个亲子凳”……顺理成章,进入课堂下一环节“创意无限”。
五、课堂激励的艺术
1、“夺星大战”
课堂上,为了激发每一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放置了可以插星星的坐牌,还有自制小星星(竹签做杆,两张打印的星星笑脸合粘在竹签上)一捆,用于闯关得分奖励。每答对一个问题加一颗星,每次操作完成后能迅速坐好加一颗星,制作过程中有创新也加一颗星。这样的激励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乐于参与,或回答问题,或动手制作,或组织纪律,每个同学都在为自己小组争得一颗星而努力。
2、“颁奖仪式”
为了激励同学们课下继续研究、设计,并能有所创新,制作出更加牢固、更加美观、更有创意的作品,教师专门设置了一个 “颁奖仪式”。在隆重的颁奖音乐中,在本节课中获得“优秀木工”的小组代表上台领奖,奖品是老师亲手制作的小板凳,这个小板凳的样式和课上老师演示制作的不一样,更加漂亮实用,可以供学生们课下继续对小板凳进行研究、改进。其他小组的表现也都非常出色,获得一些木工材料奖励,激励学生带着未完善好的小板凳课下继续研究、设计,制作出更有创意的作品。
在探究课堂教学艺术之路上求真、求实,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组织和开展切实有效的教学活动,才能使学生在知识的累积、能力的提升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等方面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卢梭曾说,教学艺术是使学生喜欢您所教的东西。的确如此,课堂教学应该是利用教学的艺术点亮课堂,在给学生带来幸福和快乐的同时,轻松获取知识,同时,也给自己带来无穷的快乐。
下面,以山东科技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制作简易小板凳》一课为例,通过对课堂的全面剖析,其中关注到了课堂教学艺术的几个方面,现赘述如下:
一、环境营造的艺术
1、“木工超市”进课堂
为了让学生在真实空间中感受当一名小木工的乐趣,教师模拟“木工超市”将货架搬进课堂,货架分为三个区:成品区、材料区和工具区。成品区里各式各样的小板凳,一下子吸引了学生们好奇的目光。材料区更是令学生们兴奋,“那个锯以前爷爷教过我” ……课堂在想象的敲敲打打中,拉开序幕。
2、“游戲闯关”进课堂
根据小学生喜欢游戏的特点,本节课模拟电视闯关栏目,也设置了四关: “火眼金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头脑风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大展身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意无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四个游戏环节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激发了学生挑战到底的欲望。还制定了闯关规则,激励学生勇敢闯关。学生在一道道难关面前,展现出很强的合作意识,如:在考验动手能力的第三关“大显身手”环节,组长合理分工,让力气小的女生负责划线、打磨,男生则负责锯割和组装。在分组竞争中,实现了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分工合作的目标。
二、教师服饰的艺术
教师对服饰的选择,除了蕴含着教师个人的品味之外,也能够凸显整堂课的主题。如本节课是以“学做小木工”为主题,当教师一身工作服打扮站在讲台上时,便已把学生带入劳动的情境。除了教师穿着工作服以外,还给每个小组也准备了工作用的手套,学生在这种劳动的氛围中受到感染,他们开始用一双双好奇的眼睛展开探究……
三、导课结课的艺术
恰当的课堂导入能引人入胜,牵引整个教学过程。上课伊始,教师给学生们讲了爱因斯坦小时候制作小板凳的故事,同学们听后也分享了自己类似的经历,比如练习书法,一开始写不好看,坚持练习,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等等。一个小故事激发了学生内心对精益求精的追求,这也正是本节课制作小板凳应该具备的品质。
课上时间是短暂的,如何让学生们继续带着这种品质一直研究下去呢?结课时,教师依然以爱因斯坦为例,讲了他长大之后的一些伟大成就,激励学生们从现在做起,他们也能做到。课堂首尾呼应,具有整体性。
四、课堂板书的艺术
独具匠心的板书和板图,是一种“微型教案”,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体现。醒目的板书既有利于传授知识,又能增强上课的效果,还能把所要讲的主要内容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使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本节课的板书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
1、流程式
制作简易小板凳的步骤是:设计——划线——锯割——打磨——组装——加固——美化,七个步骤早已熟记在教师心里,但事实证明,学生课上并不按顺序一一回答,学生们在讨论时,要么少一个或两个步骤,要么步骤颠倒,所以,在讲课之前教师把板书制作成一个个带磁铁的小板,当学生说到哪个环节时就出示哪个环节,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顺序,灵活又方便。
2、填补式
上课开始教师只板书了“制作小板凳”,在学习并制作之后,教师并不急于出示另外两个字,而是让学生评价完作品之后,意识到自己的作品还不够牢固,也不够美观,还有待于改进的时候,教师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许多板凳设计大师的作品,在同学们一阵阵赞叹声中,教师此时才填补了课题的另外两个字:简易。制作小板凳孩子们开始反思自己的作品,继而是创新思维的打开,“老师,我还想制作一个可以折叠的凳子”“我想制作一个亲子凳”……顺理成章,进入课堂下一环节“创意无限”。
五、课堂激励的艺术
1、“夺星大战”
课堂上,为了激发每一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放置了可以插星星的坐牌,还有自制小星星(竹签做杆,两张打印的星星笑脸合粘在竹签上)一捆,用于闯关得分奖励。每答对一个问题加一颗星,每次操作完成后能迅速坐好加一颗星,制作过程中有创新也加一颗星。这样的激励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乐于参与,或回答问题,或动手制作,或组织纪律,每个同学都在为自己小组争得一颗星而努力。
2、“颁奖仪式”
为了激励同学们课下继续研究、设计,并能有所创新,制作出更加牢固、更加美观、更有创意的作品,教师专门设置了一个 “颁奖仪式”。在隆重的颁奖音乐中,在本节课中获得“优秀木工”的小组代表上台领奖,奖品是老师亲手制作的小板凳,这个小板凳的样式和课上老师演示制作的不一样,更加漂亮实用,可以供学生们课下继续对小板凳进行研究、改进。其他小组的表现也都非常出色,获得一些木工材料奖励,激励学生带着未完善好的小板凳课下继续研究、设计,制作出更有创意的作品。
在探究课堂教学艺术之路上求真、求实,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组织和开展切实有效的教学活动,才能使学生在知识的累积、能力的提升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等方面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