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在很多家庭的孩子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溺爱。这样的孩子对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针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溺爱;班主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自走上教育工作岗位开始,我就从事班主任工作。十几年来,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服从学校领导的一切安排,团结同事,与学生朝夕相处,不断进行班级管理的研究,总结出一系列的经验。同时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最大的困难是现在的学生95%以上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子女的“爱”过了头,达到了溺爱的程度,就会干涉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特别是为学生的不良品质提供了滋生的土壤。面对这种情况,凭借经验,我制订了对策,与大家共同交流,进行探讨交流,分析产生的原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在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教育中,家庭教育中的溺爱是最不和谐的音符,对我们教育管理者起的是负面作用,在独生子女不断增多的情况下,溺爱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应当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严重时会影响到民族素质的提升和教育的未来发展。那么,溺爱的表现有哪些特点和弊端呢?
家庭成员对子女较顺从,要钱给钱,要什么东西就给买什么东西,有求必应,尽自己最大的限度来满足他们的要求。长大以后,不良习惯养成了。等孩子上了初中,这些不良的习惯会给其带来致命影响,也就给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不学习、懒惰、爱生是非、打架等,最终产生厌学的情绪,壮大了学困生的队伍,也濒临辍学的地步。教师在管理中的严格要求批评与家庭教育、溺爱教育相反。学生的素质就很难有提升,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对教师的期待将无法实现。父母对子女过度的溺爱,也导致了子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父母也在此事件中代替子女完成很多事情,如,在子女作业多时,家长进行了分“忧”代劳。这种情况有一次就有更多次,这种无形的影响无疑助长了惰性,会限制他们的思想认识,使子女的思想范围处于“坐井观天”的空间之中,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惯或品质的形成后,就对社会产生了不安定的因素,也给中学阶段的教育和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难以解决,对于班主任的转化工作就更难了,教師也只能尝试情感沟通,在这些孩子身上一旦有闪光点就以此为契机,大做文章,进行表扬,提高自信,逐渐扶植,缩短其与教师和同学间的距离,培养其独立性等方面入手,以斩断这些不良恶习的根源。
在子女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有时子女与别家孩子打架了,家长不做正面教育、劝解,反而“积极”参与其中,这种教唆的方法,助长了子女不良思想意识的形成,目中无人,没有集体主义观念,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形成了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的性格。对于这些孩子的教育更是难上加难了。
在现代的教育中,社会、学校、家庭都有责任。三个方面应携起手来,制订切实可行的对策,为其子女、祖国未来的花朵的健康成长,扭转对子女的溺爱,学校应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协调社会与家长,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进步,把真正的爱与学校教育、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共同谱写孩子未来希望的篇章。
参考文献:
张永杰.隔代溺爱与班主任的教育策略.管理观察,2009.
(作者单位 吉林省大安市丰收镇中学)
编辑 韩 晓
关键词:溺爱;班主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自走上教育工作岗位开始,我就从事班主任工作。十几年来,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服从学校领导的一切安排,团结同事,与学生朝夕相处,不断进行班级管理的研究,总结出一系列的经验。同时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最大的困难是现在的学生95%以上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子女的“爱”过了头,达到了溺爱的程度,就会干涉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特别是为学生的不良品质提供了滋生的土壤。面对这种情况,凭借经验,我制订了对策,与大家共同交流,进行探讨交流,分析产生的原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在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教育中,家庭教育中的溺爱是最不和谐的音符,对我们教育管理者起的是负面作用,在独生子女不断增多的情况下,溺爱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应当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严重时会影响到民族素质的提升和教育的未来发展。那么,溺爱的表现有哪些特点和弊端呢?
家庭成员对子女较顺从,要钱给钱,要什么东西就给买什么东西,有求必应,尽自己最大的限度来满足他们的要求。长大以后,不良习惯养成了。等孩子上了初中,这些不良的习惯会给其带来致命影响,也就给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不学习、懒惰、爱生是非、打架等,最终产生厌学的情绪,壮大了学困生的队伍,也濒临辍学的地步。教师在管理中的严格要求批评与家庭教育、溺爱教育相反。学生的素质就很难有提升,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对教师的期待将无法实现。父母对子女过度的溺爱,也导致了子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父母也在此事件中代替子女完成很多事情,如,在子女作业多时,家长进行了分“忧”代劳。这种情况有一次就有更多次,这种无形的影响无疑助长了惰性,会限制他们的思想认识,使子女的思想范围处于“坐井观天”的空间之中,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惯或品质的形成后,就对社会产生了不安定的因素,也给中学阶段的教育和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难以解决,对于班主任的转化工作就更难了,教師也只能尝试情感沟通,在这些孩子身上一旦有闪光点就以此为契机,大做文章,进行表扬,提高自信,逐渐扶植,缩短其与教师和同学间的距离,培养其独立性等方面入手,以斩断这些不良恶习的根源。
在子女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有时子女与别家孩子打架了,家长不做正面教育、劝解,反而“积极”参与其中,这种教唆的方法,助长了子女不良思想意识的形成,目中无人,没有集体主义观念,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形成了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的性格。对于这些孩子的教育更是难上加难了。
在现代的教育中,社会、学校、家庭都有责任。三个方面应携起手来,制订切实可行的对策,为其子女、祖国未来的花朵的健康成长,扭转对子女的溺爱,学校应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协调社会与家长,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进步,把真正的爱与学校教育、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共同谱写孩子未来希望的篇章。
参考文献:
张永杰.隔代溺爱与班主任的教育策略.管理观察,2009.
(作者单位 吉林省大安市丰收镇中学)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