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反映文化,英汉两种不同文化的交流反映在英汉两种语言的交流与融合中,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从符号学的角度来说,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民族特征反映不同的文化观念。因此,在英汉两种语言交流中,要注重对英汉两种文化背景和不同的语言表达习惯进行比较和研究,以便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关键词:语言 文化 符号学 交流
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信息载体,就其本身的机制来说,语言是一套约定俗成的意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又形成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符号学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是关于语言特别是形式化语言的符号研究的一种逻辑实证论哲学观点,即认为许多理论问题可以通过对表达问题时所使用的语言进行分析问题而得到解决或说明。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以符号化系统表现的语言,承担着文化载体和交流工具的作用,它记载着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折射出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文化是语言的土壤,是语言活动的环境,各种文化因素都必然体现在语言文字之中。
英汉两种民族在历史发展、地理环境、意识形态、风情习俗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别,它们的语言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我们在与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英美人交流时不仅要涉及到语言的不同,而且还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文化要素的不同,因此,学习英语时,不仅要学音标、单词和语法,还应该了解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背景文化知识,以便更好地进行跨文化语言交际。
二 语言中的历史符号反映英汉两种不同的文化
中国历史划分为古代史、现代史和近代史,以1919年白话文运动为界线,以前的文章为古文,以后的文章为现代文;而在英美人看来,Ancient times指的是古罗马、古希腊时代,Modern English指15世纪莎士比亚剧本为代表以来的英语,因此Modern所指的时间包括我国的古代、近代和现代。
英国的清教徒于1620年来到美洲后,接受了印第安人的许多文化,创立了许多与印第安人有关的新词语,如Indian paper(字典纸)、Indian weed(烟草)、Indian club(体操用的棒棍)、Indian hemp(麻醉剂)等,印第安人的主食是玉米,所以玉米粥就是Indian meal,他们也就是man of corn了。英国历史上战争不断,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不断对外扩大战事,因而出现许多与军事有关的词语,如mask one is batteries(掩盖敌意)、mark time(踌躇不前)、have been in the wars(在生活中经历过磨难)和stick to one is guns(立场坚定)等。英国历史上长期受教皇统治,因而反对教皇的词语也比比皆是,如The king and pope,the lion and wolf(国王教皇,狮子豺狼)、the pleasures of the mighty are the tears of the poor(豪富的纵欲建立在穷人的眼泪上)等。中国历史上战争不断,历代朝廷战乱纷争,与军事有关的术语遍布于于各行各业,如“围魏救赵”、“暗渡陈仓”、“步步为营”、“坚壁清野”、“运筹帷幄”、“破釜沉舟”、“临阵磨枪”等等。中国劳苦大众长期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因而有“苛政猛于虎”、“为富不仁”、 “官逼民反”、“种田的吃米糠,卖盐的喝淡汤”、“官官相护”、“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等俗语。这些通俗易懂、惟妙惟肖的词语所勃发出的文化气息与文化魅力,体现了英汉两种文化不同的历史特征。
三 语言中的社会化符号反映英汉两种不同的文化
社会化符号反映的是民族风情、习俗及人际关系、惯用称号、行为特征、生活方式等语言符号。如汉语的“人是铁,饭是钢”、“良药苦口”、“民以食为天”、“洞房花烛”、“福禄寿喜”、“天伦之乐”、“多子多福”、“早生贵子”等等;而英语中的bread is the staff of life(面包为生命支柱)、feed a cold and starve a fever(伤风时宜吃,发烧时宜饿)、love is the touchstone of virtue(爱情是美德的试金石)等,反映了英美人对社会生活方式的观念。又如,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一些反映民族独特习俗及人际关系的套话,中国人常常关心朋友的家常及工作情况,见面时常说“吃了没有?”、“涨工资了没有?”,如果与英美人如此打招呼,那就是Nosy Parker(好事者)了。再如,英汉两种语言中有些典故喻义相近,但所采用的喻体却天壤之别,如出自《战国策·齐策二》的“画蛇添足”与出自莎士比亚《约翰王》的“paint the lily”都有“多此一举”的意思,但“蛇”与“lily”(百合花)却没有任何相联之处,在英美人的心目中,“lily”是“贞洁”的象征,因而为百合花涂脂抹粉就成了弄巧成拙,这种惯用称号让我们领略到与汉文化不同的社会化特色。
四 语言中的物质化符号反映英汉两种不同的文化
物质化符号指的是语言中涉及物质经济生活、动植物、颜色、日常用品及生产生活工具、科技设施等承载文化内涵的词语。在中国古代神话中,龙是吉祥和尊严的化身,在帝王统治的封建社会中,龙起到了神化帝王的作用;但是在英美人的心目中,龙象征着凶煞,因而《圣经》中把与上帝对抗的恶魔撒旦称作为the great dragon;在现代英语中,dragon指“凶狠的人”,因此汉英词典中把中国“龙”译为“Chinese dragon”。又如,汉语中的“驴”有“笨驴”、“傻驴”之说,但英语中的donkey常指小孩。蝙蝠在汉语里是吉利的象征,所以有“五福齐全”、“洪福齐天”、“全家福”、“福到财到”的说法;但在西方传说中,蝙蝠是代表邪恶的动物,有vampire bat(吸血魔)、have bats in the belfry(想入非非)等含有贬义的词语。再如,红色在汉语中有着浓烈的褒义的一个词,我们常说“红红火火”、“红榜”、“开门红”、“走红运”等;而英语则大相径庭,用它来表示危险、发怒、禁止,如red flag(禁止)、red alert(警报)、see red(发怒)等。“白色”在汉语中与丧事有关,而英语中的white则表示幸运吉利,如white day(吉日)、white Christmas(白色圣诞节)等。汉语中以黄色喻色情,而英语用blue films、blue vides喻色情影视等。在汉语中,用“豆蔻年华”比喻正值金色年华的妙龄少女,用“松鹤延年”来祝福长辈健康长寿,用“雨后春笋”比喻新生事物蓬勃涌现,用“岁寒松柏”比喻在逆境艰难中保持贞洁的人;在英语中,用apple the rose eye比喻珍爱之物,用under the rose比喻偷偷摸摸的勾当,用banana oil比喻说大话、拍马屁的人,用orange sunshine指“麻醉药”,the clean potato指“正经的人”。这些词语,形象鲜明而喻义丰富,起到言简意赅、令人回味的效果,贴切地表述了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物质化特征所反映的不同文化。 五 语言中的地域化符号反映英汉两种不同的文化
中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亚洲内陆,内陆文化影响深远;英国是岛国,其地理环境对人文社会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内陆人用“进退维谷”表示处于困境之中,而海岛人说“be on the rocks”(撞到礁石了);内陆人用“竹篮子打水一场空”、“缘木求鱼”比喻白费力气;而海岛人说“to fish in the air”(空中钓鱼)。中国地域广阔,各地区气候差别很大,因而有“瑞雪兆丰年”、“二月二、龙抬头”、“二八乱穿衣”、“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冬南夏北,转眼雨落”等形形色色的气象谚语;而大不列颠岛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潮湿多雨,秋冬多雾,因而有rain before seven,fine before eleven(早雨不过午)、The thunders roars loudly,but little rains falls(雷声大,雨点小)的谚语。英美的四季是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来划分的,而中国的四季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划分的,前后相差一个月,所以有莎士比亚的名作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仲夏夜之梦)和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能否把你比作夏日璀璨)的诗句,West wind在英国是和煦的春风,因而有Green Christmas的景象,而北半球则是white Christmas的景象。在中国,河流是自西向东流的,故有“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诗句;英国的河流大多自西北山区流入大海,所以有Fame like a river is narrowest at its source and broadest afar off(名誉如河流,发源处最狭,愈远愈宽广)的名句。这两种语言的地域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内陆文化与海岛文化的不同。
六 语言中的意识形态符号反映英汉两种不同的文化
英美人信奉基督教,其经典著作《圣经》对西方社会的精神信仰和行为方式影响至深至巨,基督教文化渗透到西方社会的政治、宗教、经济、科学、哲学、文化等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成了西方精神文明的支柱,因而有不少来自《圣经》和基督教的术语,如to bow down in the house of Ramon(向异教徒屈膝投降)、the forbidden fruit(禁果)、the way to heaven is by the weeping cross(忏悔受难,升得天堂)、bear one’s cross(忍受苦难)、Jades’ kiss(死亡之吻)等;而佛教、道教和儒教是汉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有“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八仙过海”、“点石成金”、“阿弥陀佛”等与宗教有关的词语,除了这“三教”外,还有“九流”的影响,像“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有其师必有其徒”、“三纲五常”等,这些意识形态色彩浓郁的词汇,能让我们深刻地理解英汉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
七 语言中的价值观符号反映英汉两种不同的文化
中国人重人伦关系的和谐,读书人以“君子”为理想典范,形成了“敬老文化”,“老”意味着权威和智慧,“姜是老的辣”、“老将出马,一个顶俩”,所以“老村长”、“老教授”、“老中医”成了尊称;而英美人不愿向别人透露自己的年龄,认为是自己的隐私,碰到熟人常说“It’s a nice day,isn’t it?”。又如,“天地”在汉语中象征至高无上的权力,历朝皇帝要“祭天地”,新婚夫妇要“拜天地”;而英语中的God是至高无上的神,他们相信上帝的创世之说,常有“My God!”、“Thank God!”之说。中国文化素以谦虚、礼让的优良传统而著称,强调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无论社会、学校还是家庭,都以这一传统的价值观来教育下一代,习惯于以此标准来衡量人们的道德行为及人生观,因而有“大义灭亲”、“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成语;而西方人则喜好辩论对抗,推崇个人奋斗精神,并以个人的成功来衡量人生价值,所以有Each bird love to hear himself sing(孤芳自赏)、Money is a good servant and a bad master(金钱是善仆,也是恶主)等习语。显然,这两种社会价值观主体是不一致的,反映了不同文化的价值取向。
八 结语
总之,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基于符号学的语言必然反映其文化的内涵和信息,语言的交流不仅是语符表层指称意义的转换,更是英汉两种文化的相互渗透。在语言交流中,到处都有文化的烙印,语言是传承和交流文化的汇总。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不仅要深入地了解两国的语言和文化,还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通过探讨文化建立起来的语言交流,向世界介绍博大精深的中华汉文化,为世界人类文明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
[2] 陈勇:《从符号学与语言学的关系看语言符号学》,《中国俄语教学》,2009年第8期。
[3] 袁春梅:《英语语言与文化教学:理论与实践》,《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第7期。
[4] 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年版。
[5] 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版。
作者简介:唐晓华,女,1971—,河南南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文化教育,工作单位:南阳理工学院。
关键词:语言 文化 符号学 交流
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信息载体,就其本身的机制来说,语言是一套约定俗成的意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又形成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符号学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是关于语言特别是形式化语言的符号研究的一种逻辑实证论哲学观点,即认为许多理论问题可以通过对表达问题时所使用的语言进行分析问题而得到解决或说明。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以符号化系统表现的语言,承担着文化载体和交流工具的作用,它记载着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折射出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文化是语言的土壤,是语言活动的环境,各种文化因素都必然体现在语言文字之中。
英汉两种民族在历史发展、地理环境、意识形态、风情习俗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别,它们的语言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我们在与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英美人交流时不仅要涉及到语言的不同,而且还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文化要素的不同,因此,学习英语时,不仅要学音标、单词和语法,还应该了解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背景文化知识,以便更好地进行跨文化语言交际。
二 语言中的历史符号反映英汉两种不同的文化
中国历史划分为古代史、现代史和近代史,以1919年白话文运动为界线,以前的文章为古文,以后的文章为现代文;而在英美人看来,Ancient times指的是古罗马、古希腊时代,Modern English指15世纪莎士比亚剧本为代表以来的英语,因此Modern所指的时间包括我国的古代、近代和现代。
英国的清教徒于1620年来到美洲后,接受了印第安人的许多文化,创立了许多与印第安人有关的新词语,如Indian paper(字典纸)、Indian weed(烟草)、Indian club(体操用的棒棍)、Indian hemp(麻醉剂)等,印第安人的主食是玉米,所以玉米粥就是Indian meal,他们也就是man of corn了。英国历史上战争不断,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不断对外扩大战事,因而出现许多与军事有关的词语,如mask one is batteries(掩盖敌意)、mark time(踌躇不前)、have been in the wars(在生活中经历过磨难)和stick to one is guns(立场坚定)等。英国历史上长期受教皇统治,因而反对教皇的词语也比比皆是,如The king and pope,the lion and wolf(国王教皇,狮子豺狼)、the pleasures of the mighty are the tears of the poor(豪富的纵欲建立在穷人的眼泪上)等。中国历史上战争不断,历代朝廷战乱纷争,与军事有关的术语遍布于于各行各业,如“围魏救赵”、“暗渡陈仓”、“步步为营”、“坚壁清野”、“运筹帷幄”、“破釜沉舟”、“临阵磨枪”等等。中国劳苦大众长期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因而有“苛政猛于虎”、“为富不仁”、 “官逼民反”、“种田的吃米糠,卖盐的喝淡汤”、“官官相护”、“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等俗语。这些通俗易懂、惟妙惟肖的词语所勃发出的文化气息与文化魅力,体现了英汉两种文化不同的历史特征。
三 语言中的社会化符号反映英汉两种不同的文化
社会化符号反映的是民族风情、习俗及人际关系、惯用称号、行为特征、生活方式等语言符号。如汉语的“人是铁,饭是钢”、“良药苦口”、“民以食为天”、“洞房花烛”、“福禄寿喜”、“天伦之乐”、“多子多福”、“早生贵子”等等;而英语中的bread is the staff of life(面包为生命支柱)、feed a cold and starve a fever(伤风时宜吃,发烧时宜饿)、love is the touchstone of virtue(爱情是美德的试金石)等,反映了英美人对社会生活方式的观念。又如,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一些反映民族独特习俗及人际关系的套话,中国人常常关心朋友的家常及工作情况,见面时常说“吃了没有?”、“涨工资了没有?”,如果与英美人如此打招呼,那就是Nosy Parker(好事者)了。再如,英汉两种语言中有些典故喻义相近,但所采用的喻体却天壤之别,如出自《战国策·齐策二》的“画蛇添足”与出自莎士比亚《约翰王》的“paint the lily”都有“多此一举”的意思,但“蛇”与“lily”(百合花)却没有任何相联之处,在英美人的心目中,“lily”是“贞洁”的象征,因而为百合花涂脂抹粉就成了弄巧成拙,这种惯用称号让我们领略到与汉文化不同的社会化特色。
四 语言中的物质化符号反映英汉两种不同的文化
物质化符号指的是语言中涉及物质经济生活、动植物、颜色、日常用品及生产生活工具、科技设施等承载文化内涵的词语。在中国古代神话中,龙是吉祥和尊严的化身,在帝王统治的封建社会中,龙起到了神化帝王的作用;但是在英美人的心目中,龙象征着凶煞,因而《圣经》中把与上帝对抗的恶魔撒旦称作为the great dragon;在现代英语中,dragon指“凶狠的人”,因此汉英词典中把中国“龙”译为“Chinese dragon”。又如,汉语中的“驴”有“笨驴”、“傻驴”之说,但英语中的donkey常指小孩。蝙蝠在汉语里是吉利的象征,所以有“五福齐全”、“洪福齐天”、“全家福”、“福到财到”的说法;但在西方传说中,蝙蝠是代表邪恶的动物,有vampire bat(吸血魔)、have bats in the belfry(想入非非)等含有贬义的词语。再如,红色在汉语中有着浓烈的褒义的一个词,我们常说“红红火火”、“红榜”、“开门红”、“走红运”等;而英语则大相径庭,用它来表示危险、发怒、禁止,如red flag(禁止)、red alert(警报)、see red(发怒)等。“白色”在汉语中与丧事有关,而英语中的white则表示幸运吉利,如white day(吉日)、white Christmas(白色圣诞节)等。汉语中以黄色喻色情,而英语用blue films、blue vides喻色情影视等。在汉语中,用“豆蔻年华”比喻正值金色年华的妙龄少女,用“松鹤延年”来祝福长辈健康长寿,用“雨后春笋”比喻新生事物蓬勃涌现,用“岁寒松柏”比喻在逆境艰难中保持贞洁的人;在英语中,用apple the rose eye比喻珍爱之物,用under the rose比喻偷偷摸摸的勾当,用banana oil比喻说大话、拍马屁的人,用orange sunshine指“麻醉药”,the clean potato指“正经的人”。这些词语,形象鲜明而喻义丰富,起到言简意赅、令人回味的效果,贴切地表述了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物质化特征所反映的不同文化。 五 语言中的地域化符号反映英汉两种不同的文化
中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亚洲内陆,内陆文化影响深远;英国是岛国,其地理环境对人文社会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内陆人用“进退维谷”表示处于困境之中,而海岛人说“be on the rocks”(撞到礁石了);内陆人用“竹篮子打水一场空”、“缘木求鱼”比喻白费力气;而海岛人说“to fish in the air”(空中钓鱼)。中国地域广阔,各地区气候差别很大,因而有“瑞雪兆丰年”、“二月二、龙抬头”、“二八乱穿衣”、“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冬南夏北,转眼雨落”等形形色色的气象谚语;而大不列颠岛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潮湿多雨,秋冬多雾,因而有rain before seven,fine before eleven(早雨不过午)、The thunders roars loudly,but little rains falls(雷声大,雨点小)的谚语。英美的四季是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来划分的,而中国的四季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划分的,前后相差一个月,所以有莎士比亚的名作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仲夏夜之梦)和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能否把你比作夏日璀璨)的诗句,West wind在英国是和煦的春风,因而有Green Christmas的景象,而北半球则是white Christmas的景象。在中国,河流是自西向东流的,故有“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诗句;英国的河流大多自西北山区流入大海,所以有Fame like a river is narrowest at its source and broadest afar off(名誉如河流,发源处最狭,愈远愈宽广)的名句。这两种语言的地域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内陆文化与海岛文化的不同。
六 语言中的意识形态符号反映英汉两种不同的文化
英美人信奉基督教,其经典著作《圣经》对西方社会的精神信仰和行为方式影响至深至巨,基督教文化渗透到西方社会的政治、宗教、经济、科学、哲学、文化等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成了西方精神文明的支柱,因而有不少来自《圣经》和基督教的术语,如to bow down in the house of Ramon(向异教徒屈膝投降)、the forbidden fruit(禁果)、the way to heaven is by the weeping cross(忏悔受难,升得天堂)、bear one’s cross(忍受苦难)、Jades’ kiss(死亡之吻)等;而佛教、道教和儒教是汉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有“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八仙过海”、“点石成金”、“阿弥陀佛”等与宗教有关的词语,除了这“三教”外,还有“九流”的影响,像“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有其师必有其徒”、“三纲五常”等,这些意识形态色彩浓郁的词汇,能让我们深刻地理解英汉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
七 语言中的价值观符号反映英汉两种不同的文化
中国人重人伦关系的和谐,读书人以“君子”为理想典范,形成了“敬老文化”,“老”意味着权威和智慧,“姜是老的辣”、“老将出马,一个顶俩”,所以“老村长”、“老教授”、“老中医”成了尊称;而英美人不愿向别人透露自己的年龄,认为是自己的隐私,碰到熟人常说“It’s a nice day,isn’t it?”。又如,“天地”在汉语中象征至高无上的权力,历朝皇帝要“祭天地”,新婚夫妇要“拜天地”;而英语中的God是至高无上的神,他们相信上帝的创世之说,常有“My God!”、“Thank God!”之说。中国文化素以谦虚、礼让的优良传统而著称,强调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无论社会、学校还是家庭,都以这一传统的价值观来教育下一代,习惯于以此标准来衡量人们的道德行为及人生观,因而有“大义灭亲”、“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成语;而西方人则喜好辩论对抗,推崇个人奋斗精神,并以个人的成功来衡量人生价值,所以有Each bird love to hear himself sing(孤芳自赏)、Money is a good servant and a bad master(金钱是善仆,也是恶主)等习语。显然,这两种社会价值观主体是不一致的,反映了不同文化的价值取向。
八 结语
总之,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基于符号学的语言必然反映其文化的内涵和信息,语言的交流不仅是语符表层指称意义的转换,更是英汉两种文化的相互渗透。在语言交流中,到处都有文化的烙印,语言是传承和交流文化的汇总。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不仅要深入地了解两国的语言和文化,还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通过探讨文化建立起来的语言交流,向世界介绍博大精深的中华汉文化,为世界人类文明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
[2] 陈勇:《从符号学与语言学的关系看语言符号学》,《中国俄语教学》,2009年第8期。
[3] 袁春梅:《英语语言与文化教学:理论与实践》,《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第7期。
[4] 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年版。
[5] 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版。
作者简介:唐晓华,女,1971—,河南南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文化教育,工作单位:南阳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