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幻想下的伪译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fu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佛经伪经开始,伪译一直与真翻译紧密联系着,并在译入语文化中大行其道。本文试从东方主义视角论证雷克斯罗思《摩利支子情诗选》的伪译性质,并探讨其对翻译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摩利支子情诗选》 伪译 东方主义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肯尼斯·雷克斯罗思(Kenneth Rexroth,1905—1982)美国诗人、评论家、翻译家、著名画家,是“旧金山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他以“王红公”的中国名和英译中国古典诗词享誉西方汉学界,也为中国学者和读者所知晓。雷克斯罗思声称1979年出版的《摩利支子情诗选》(The Love Poems of Marichiko)(以下简称《摩》)是一部翻译作品,原作者是日本京都年轻的女诗人Marichiko。美国翻译家艾略特·温伯格于1986年在 “The Love Poems of Marichiko”中指出,《摩》实为伪译。美国作家摩根·吉布森的著作“Revolutionary Rexroth:Poet of East West Wisdom”也对此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印证了这一观点。当代有些学者已经开始关注伪译现象,如陆志国(2003)讨论了伪译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及诗学对伪译产生的影响,肯定了伪译对文化的积极作用;胡翠娥(2003)探讨了晚清时期的伪译和伪著,论证了这些假翻译以各种面貌积极地参与主体文化文学的演进。本文从东方主义视角来论证《摩》的伪译本质,并探讨伪译现象对翻译研究的启示。
  一 伪译的渊源
  在莫娜·贝克编写的“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ion Studies”中,Robinson认为伪译作为通用的文学术语最早可以追溯到1976年Anto Popovic使用的伪翻译(fictitious translation),即为赢得广泛的读者群,作家利用读者的期待,将自己的原创著作伪装成翻译作品出版发行(183)。在翻译研究者图里看来,伪译是指以翻译作品的形式出现,但在其它语言中并不存在相应的原文本,不曾发生事实上的语言转换活动和翻译关系的文本(Toury:40)。针对伪译还有另一种解释,Rado认为,伪译是指为过于偏离源语文本,但仍认定为翻译文本的目标文本,如编译,文学舞台剧版(Shuttleworth:135)。Rado对伪译的定义比较宽泛,不是本文伪译所要研究的问题。
  二 揭密《摩利支子情诗选》
  这是一部由60首短歌组成的诗集,以时间顺序展开叙述,极具故事情节性。诗人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口吻,讲述“我”如何思念情人、见到情人、梦见情人、失去情人,慢慢终老。温伯格指出,虽然雷克斯罗思声称诗人Marichiko是现代女性,但诗中只出现两种物品体现现代性,即杀虫剂和弹球盘赌博游戏,其余大多数是田园式意象和传统服饰(117)。温伯格还说诗中除了爱情连情人的性别都无法判断。吉布森在“Revolutionary Rexroth:Poet of East West Wisdom”一书中也提到了《摩》的由来。1978年,雷克斯罗思、森田靖代以及一位年轻的短歌诗人在大阪大学合编了这首诗的日文原稿和英文稿,直至1979年这首诗才在The Morning Star中出版发表。此外,吉布森在谈《摩》时认为,其创作来源是日本女诗人与谢野晶子(1878—1942)的短歌。雷克斯罗思之前翻译了不少她的作品。《摩》中也使用了与这位女诗人《短发》相同的母题hair。本文不会从比较《摩》与《短发》来判断其伪译属性,而是从文本出发,以东方主义视角探讨其伪译的依据。
  三 东方主义和东方
  根据《牛津英文词典》记录,东方主义(Orientalism)一词首次使用是在1769年。当时侯霍沃特(Holdswort)用东方主义来评论荷马。东方学作为一门学科主要产生于16—17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对外扩张时期。所谓“东方主义”,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一直作为浪漫派的富于异国情趣的美术或者文学。根据萨义德的东方主义思想,东方主义是“一种根据东方在欧洲西方经验中的位置而处理、协调东方的方式。对于欧洲而言,东方既不是欧洲的纯粹虚构或奇想,也不是一种自然的存在,而是一种被人为创造出来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萨义德:1—2)。萨义德在他的《东方学》“导言”中还明确指出:“东方几乎是一个欧洲人的发明,它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充满浪漫传奇色彩和异国情调的、萦绕着人们记忆和视野的、有着奇特经历的地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东方并不是真正的东方,而是欧洲话语权下的东方。在这种话语权下,西方成为主体,而东方被传奇化、浪漫化、异国情调化,终而被客体化。由西方想象和构建的东方最终沦为无法表述自己的“他者”。
  萨义德所说的“东方”是地理意义和观念意义上东方的集合。其地理意义上的界定为“印度和圣经所述之地”,以及“阿拉伯和伊斯兰”等中近东地区。日本作为远东地区就不适用于上述“东方”的地理界定。因此,以其理论指导探讨美国翻译家雷克斯罗思的日本诗歌伪译现象似乎就不恰当。但是从“非我”——任何不同于西方传统价值观念的东西来看,萨义德所说的话也完全适用于远东(张隆溪:12)。此外,不容忽视的是,二战日本战败投降后,美国对日本实施单独占领。1945—1952七年间,美国虽对日本实行了非军事化和民主化的改革,但仍掌握了决定日本命运的立法与执法权力,日本实质上沦为美国的殖民地。作为后殖民主义批评话语的东方主义在此也具有其适用性。
  四 东方主义视角下的伪译
  “正是在与伊斯兰教的遭遇过程中,西方开始发展了其对于东方的观点:难以理解、充满异国情调的、色情的”、“神秘的居所,是残酷和野蛮的上演地”(萨达尔:3)。上述的几个关键词在《摩》中均有体现。
  XXIV
  I scream as you bite
  My nipples,and orgasm
  Drains my body,as if I   Had been cut in two.
  (Sam Hamill & Bradford Morrow:290)
  这是第二十四首诗,描写了性爱高潮,从女性主义的身体书写来看,确实符合Marichiko女诗人的身份。但诗末的“cut in two”不禁令人一惊。“切成两片”预示着爱情濒临危险的边缘,拟或是“I”心碎,惨死。如此残暴的描述,实在很难想象是出自于日本女诗人之手。其实这里体现的是西方东方主义捏造的东方形象。对于西方而言,在对东方虚构的想象中,东方是一块原始蛮荒之地,充斥着野蛮和残暴。西方人优于东方人,东方人根本不懂得什么是文明和民主。因此,代表着人类文明的西方要对东方进行教化和引导,这就为西方统治和征服东方提供了合理的可托之词。
  XXV
  Your tongue thrums and moves
  Into me,and I become
  Hollow and blaze with
  Whirling light,like the inside
  Of a vast expanding pearl.(同上:300)
  第二十五首诗的后三行与前面的诗相比有些不同。诗人把性爱的描写淡化,没那么直白露骨,为何诗人在此处一转笔锋,把显性描写变成隐性。笔者以为,诗人实际上是将身体描写和体验神秘化。神秘化亦反映在叙述者“I”性别的模糊化。这与东方强调天人合一,超验和无限的神秘主义有密切联系。神秘性一直是东方主义者们猜想、探索和描绘的一大乐趣,因为在他们的奇妙幻想下,“神秘代替一切平凡的常识”(西原大辅:93),这非“常识”、非理性的东西正是发源于“他者”的东方。
  这部爱情诗的性爱描写大胆直白,充分满足了东方主义者们对东方的性幻想。旺盛而永无止境的性魅力,“尤其被视为东方世界的一个意象”(同上:83)。在西方基督教禁欲主义的影响下,西方对性的描写一般都是含蓄的表达,因为“性通常带有罪孽和诱惑的暗示”(萨达尔:10)。于是,东方主义者往往将自己受压抑的性欲投射到对东方的想象上。性因而“扮演了东方主义宗教基础之角色”(同上:10)。也就是说,东方主义者不是在讲述真实的东方,也不是对“东方的外部凝视”,而是在对西方本身进行“内部反思”,“关注的是西方的智识关注、问题、恐惧以及欲望”,最终落在“一个虚构的按照惯例被称为东方的对象身上”(同上:19)。
  可见,《摩》就是西方意识形态的产物,其中反映了作者雷克斯罗思“通过特定的技巧——词汇学、语法、翻译、文化解码——恢复、重现、确认了古典东方的价值观念”(萨义德:121)。这里所指的古典东方的价值观念体现为残酷和神秘,充满了浓烈的东方主义色彩。诗集不只有爱情的主题,更重要的是,诗集把东方野蛮化、异国情调化,也增添了令人向往的神秘色彩。这些东方形象是西方自己创造出来的,种种的扭曲,根本不可能出自于日本女诗人之手,其伪装成翻译作品的面目昭然若揭。
  五 从雷克斯罗思的伪译看翻译
  《摩》最早收录于1979年出版的The Morning Star,其中包括1976年出版的“The Silver Swan:Poems Written in Kyoto:1974—1975”和“On Flower Wreath Hill”两部创作诗集。雷克斯罗思把伪译与创作放在一起,模糊了读者的视线,使他们分不清什么是创作什么是翻译。伪译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认识范围的有限性,但就翻译而言,不禁要思考翻译是什么。一直以来,许多人把翻译仅仅看作是语言间的转换。伪译现象的出现,无疑是对这种观念的嘲弄,也使“传统观念上原本和译本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受到质疑”(童亮:63)。
  孔慧怡在伪译专论中写道,伪经的产生其实是源于主体文化(译入语文化,笔者注)的内部需求(159)。伪经是伪译的一种,雷克斯罗思的伪译也不例外。也就是说,《摩》是源于西方文化内部对东方异国情调想象的需求,欧美读者“对东方的性幻想是20世纪以东方为前景的英语畅销书从不缺少的元素”(孔慧怡:211)。伪译和真翻译一样,在译入语文化规范中诞生。雷克斯罗思在晚年创作《摩》时,已是有些名气的作家,其个人影响力已经为伪译提供了可信度。另一权威则源于以引领文学革命为己任的“新方向”出版公司。在权威的运作之下,《摩》开始了它的翻译文本历程。除了受到这些权威的影响之外,作者利用西方读者对东方性、神秘和暴力的构想和期待,将自己的原创诗集作为翻译作品发表,使东方成了西方“有待解决或限定的问题”(萨义德:121),“服务于西方对东方的霸权”(区 :38)。在它们(伪译本)的神秘色彩被驱除之前,它们在一种文化中的作用方式与真正的译本没有区别(Toury:34)。伪译现象的存在,印证了翻译处于多元系统中受到意识形态和权力的操控,成为操纵文化和文学的工具。因此,我们不能孤立地看翻译问题,而应该把它放到文化语境中。
  参考文献:
  [1] 胡翠娥:《不是边缘的边缘——论晚清小说和小说翻译中的伪译和伪著》,《中国比较文学》,2003年第3期。
  [2] 陆志国:《略谈翻译研究中的伪译问题》,《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3] 区 、李春长:《庞德〈神州集〉中的东方主义研究》,《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4] 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 齐亚乌丁·萨达尔,马雪峰译:《东方主义》,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 萨义德,王宇根译:《东方学》,三联书店,2000年版。
  [7] 童亮:《伪译本:透视翻译功能与本质的一个视角》,《外语研究》,2002年第3期。
  [8] 西原大辅,赵怡译:《谷崎润一郎与东方主义——大正日本的中国幻想》,中华书局,2005年版。
  [9] 张隆溪:《中西文化研究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 Gibson,Morgan.Revolutionary Rexroth:Poet of East West Wisdom[Z].Hamden, Connecticut:Archon Book,1986.
  [11] Hamill,Sam & Bradford Morrow(ed.)The Complete Poems of Kenneth Rexroth. Washington:Copper Canyon Press,2003.
  [12] Shuttleworth,Mark & Moria Cowie.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Z].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3] Toury,G.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4] Weinberger,Eliot.At the Death of Kenneth Rexroth[A].Works on Paper[C].New York:New Directions,1986.
  [15] On“The Love Poems of Marichiko”. http://www.english.uiuc.edu/maps/poets/m_r/rexroth/marichiko.htm.
  作者简介:邓燕,女,1981—,江西赣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工作单位:江西理工大学外语外贸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三曹与四萧既是政治领袖,又是文学领袖。他们不仅凭借政治地位,而且以创作实绩和理论主张,领导建安文学和梁代文学的主要潮流和审美倾向,对当时和后世文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对这两个皇族与文学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不但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学在建安和萧梁时期的发展状况,而且有助于进一步认识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某些规律,还能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政治与文学、时代与文学的关系。  关键词:三曹
期刊
摘要:《人间词话》寄寓了王国维对生与死,宇宙与人生等生命基本问题的思索叩问,是其心灵之思、情感之动的真实轨迹的描画,也流露出在其真实生活中鲜见的快乐心境!这艺术境地,的确是他的人间乐土。王国维用一生的忧郁换来写《人间词话》的快乐,并让此快乐直达每一位用心聆听《人间词话》者的灵魂深处。  关键词:快乐 人间词话 忧郁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王国维可谓少年早慧,可称得上
期刊
摘要:汉末社会转型期,士人的心态逐渐脱离了传统儒家思想的束缚,他们开始将注意力从外在的社会伦理道德转向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文人心态的转变引发了文学观念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他们在文学上开始从言集体之“志”转向抒发一己之“志”。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作品的主题无论是写游子功名不就的苦闷不满,还是生命意识觉醒与相思之情的倾诉,从中都反映作者开始将文学关注的中心转移到对个体生命和个体情感体验的关注,而这种
期刊
摘要:网络文学从产生到现在,只有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却已发展得如火如荼。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功利性、庸俗、过度追求时尚化等,这些都与文化消费主义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文化消费主义泛滥的时代,网络文学要想健康发展就必须坚守艺术审美自律性和社会干预的属性。  关键词:文化消费主义 网络文学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期刊
摘要:卢梭认为,共同体的构建依赖于契约和立法,自由和平等是一种以法律和道德自由代替自然自由的过程;卢梭的共和思想是对古希腊共和传统的继承和超越,是对古典共和主义的发展;将卢梭的自由观念理解为“自主”,说“人民是主权者”,是对卢梭的两大误读,自由不等于自主,“主权在民”不同于“人民是主权者”。  关键词:卢梭 共和主义 法律至上 人民主权 自由  中图分类号:B15 文献标识码:A  卢梭
期刊
摘要:“作为”的语义有二:一是“做、制造、创作、设置”义,从先秦两汉到六朝,都是单一稳定的动词用法,此用法可看作是动词,也可看作是动词词组;到了唐宋时期,动词“作为”有了名词的用法,意义是“所作所为、行为”,这是现代汉语名词“作为”词汇化的萌芽期;明清时期,名词“作为”用法渐多,而动词用法渐少;直到现代汉语,这类动词“作为”彻底消失,名词“作为”用法稳定。  关键词:作为 短语 词汇化  中图
期刊
摘要:2010年李少红导演翻拍的新版《红楼梦》上映后,在社会上引起很多的争议。这其中有一条是关于电视剧台词字幕中第三人称代词“他”字的用法问题。究竟台词字幕中的“他”字用法是否恰当?这里面涉及到现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渊源流变情况,不能一言蔽之。本文将具体阐述这个问题,分析现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渊源流变,并最终明确新版《红楼梦》中“他”字的用法是否恰当。  关键词:第三人称代词 “它” “他”
期刊
摘要:本文借鉴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联系现当代的文化艺术现象,就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展开论述,以发展的批判马克思主义诠释了发展中的大众文化的合理性和教育功能。  关键词:批判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法兰克福学派 大众文化 现代艺术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在《从马克思到德里达》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流派对马克思主义的诠释,尤其是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详尽研究与论述,本书所讲的
期刊
摘要: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出发,用其范畴化理论对文学语言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其下义层次范畴词在文学作品语言中的运用,以发现语言本身所具有的形象性、准确性、表意性、美感性等特征,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和作者。  关键词:范畴理论 文学语言 形象性 美感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因而也就具有语言符号这一基本特征。符号是词汇指称的一
期刊
摘要:主体间性理论,因倡导翻译中各主体的和谐、对话与平等,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通过对王佐良的译作分析发现,他对原作和翻译策略的选择以及为读者充分考虑,使得他的翻译作品独具特色。作为译者,王佐良对原作以及目的语读者的尊重,彰显了翻译的主体间性,体现了他深刻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翻译 王佐良 主体间性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国内翻译界对翻译主体与翻译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