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其中,在道德层面上,师生双方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即师生之间互帮互助、善意提醒,从而共同进步,共同成长,享受教学相长的无穷乐趣。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佩服教师孙家洲宣布“解除”的勇气,也佩服学生郝相赫恳请“容留”的勇气。在特定情况下,“解除”师生关系未尝不是一种解脱,“重构”师生关系应是历史的进步!
为孙老师说“不”点赞
教师孙家洲的做法,值得引起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深思: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似乎开了一个先例——那就是对于确实屡经劝告和提醒仍然不能收敛和反思自己言行的学生,老师可以勇敢地说“不!”:“从现在起,已经不是我的弟子。”我不知道孙教授的这种做法是否符合其工作单位的有关规定,也不知道他的做法是否违法。作为一名高校硕导或博导,甚至是中小学校的一名普通教师,对于言行不妥的学生,在多次教育无效的情况下,如果仍然维持师生关系,那么教学活动会顺利进行吗?“道不同不相为谋”,在不违纪违法的前提下,在严密的审批程序监督下,请老师和学生都出于良知,勇敢地解除师生关系吧!当然,前提是老师的“解除权”不能滥用,能得到有效监督,并对学生做出妥善安置。在特定情况下,老师被赋予这么一点小小的“特权”,相信对于双方都是有所裨益的。更何况从公开信“震怒”“痛楚”“坚忍”等表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孙教授的心情是多么不能平静啊!难道他就愿意这么做吗?
为学生恳请“容留”叫好
学生郝相赫自以为微信朋友圈是“私人空间、内部空间”,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发发动态,说说看法也是人之常情,但这不代表他可以无所顾忌、肆意妄为,因为有不少人就是因为说话不严谨、不文明、不负责而错失良机,悔恨终身。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世界上还有多少私密的角落?讲美德,讲公德,什么时候都比业务上、学术上的成绩更为重要。我们欣喜地看到,郝相赫能够很快地恳请孙教授“容留”自己。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你、我、他莫不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就是一个字:德!我们可以质疑前辈的学术成果,可以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但是不可言不由衷,更不可出言不逊!
师生“双向选择”是历史的进步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真心反思,必能雨过天晴,重见彩虹!退若干步讲,即使做不成老师的学生,但今后从一言一行、从内心深处彻底领悟老师的一片苦心,其每一点进步、每一项成就,老师也会感到欣慰。有哪一对师生不是在一点一滴的交往中加深了解,共同进步的呢?另外,无论是继续做师徒,还是师从新导师,不都是一种更新、更积极的“重构”吗?因此,慎重地选择导师或学生,为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大胆地“重构”师生关系,应该是历史的进步!试想有一天,当我们的老师都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学生,而我们的学生也有权利选择自己尊重的老师,谁能说不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呢?
(作者系特约撰稿人)
为孙老师说“不”点赞
教师孙家洲的做法,值得引起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深思: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似乎开了一个先例——那就是对于确实屡经劝告和提醒仍然不能收敛和反思自己言行的学生,老师可以勇敢地说“不!”:“从现在起,已经不是我的弟子。”我不知道孙教授的这种做法是否符合其工作单位的有关规定,也不知道他的做法是否违法。作为一名高校硕导或博导,甚至是中小学校的一名普通教师,对于言行不妥的学生,在多次教育无效的情况下,如果仍然维持师生关系,那么教学活动会顺利进行吗?“道不同不相为谋”,在不违纪违法的前提下,在严密的审批程序监督下,请老师和学生都出于良知,勇敢地解除师生关系吧!当然,前提是老师的“解除权”不能滥用,能得到有效监督,并对学生做出妥善安置。在特定情况下,老师被赋予这么一点小小的“特权”,相信对于双方都是有所裨益的。更何况从公开信“震怒”“痛楚”“坚忍”等表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孙教授的心情是多么不能平静啊!难道他就愿意这么做吗?
为学生恳请“容留”叫好
学生郝相赫自以为微信朋友圈是“私人空间、内部空间”,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发发动态,说说看法也是人之常情,但这不代表他可以无所顾忌、肆意妄为,因为有不少人就是因为说话不严谨、不文明、不负责而错失良机,悔恨终身。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世界上还有多少私密的角落?讲美德,讲公德,什么时候都比业务上、学术上的成绩更为重要。我们欣喜地看到,郝相赫能够很快地恳请孙教授“容留”自己。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你、我、他莫不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就是一个字:德!我们可以质疑前辈的学术成果,可以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但是不可言不由衷,更不可出言不逊!
师生“双向选择”是历史的进步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真心反思,必能雨过天晴,重见彩虹!退若干步讲,即使做不成老师的学生,但今后从一言一行、从内心深处彻底领悟老师的一片苦心,其每一点进步、每一项成就,老师也会感到欣慰。有哪一对师生不是在一点一滴的交往中加深了解,共同进步的呢?另外,无论是继续做师徒,还是师从新导师,不都是一种更新、更积极的“重构”吗?因此,慎重地选择导师或学生,为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大胆地“重构”师生关系,应该是历史的进步!试想有一天,当我们的老师都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学生,而我们的学生也有权利选择自己尊重的老师,谁能说不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呢?
(作者系特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