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讨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完成语文课堂教学任务的重要方式,是促进初中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为进一步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成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四法”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四法”
  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学生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高质量的阅读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提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中小学阅读教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对语文阅读教学将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促使语文阅读教学向合作、探究、自由、人文方向发展。
  一、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感知法
  在阅读教学中,所谓整体感知法是从文章整体入手进行教学的阅读方法,这是学生感知文本内容、精读细研的必要准备。在教学中,要提供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使学生能够初步与文本进行对话,理清文章脉络及主要内容,同时在归纳概括的基础上,形成逻辑框架,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整体感知法的掌握能够对学习不同类型的文章起到学习迁移的作用。
  如,在教学《出师表》一课前,可以先跟学生讲一讲写出师表的原因:诸葛亮面对后主刘禅的昏庸无能,为了实现刘备统一的壮举,提出出师北伐,为了消除民众对北伐的后顾之忧,于是上“表”,表明他希望国内政治清明的决心和实现北伐中原的愿望。这样让学生在了解历史中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
  与文本对话,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教学中,导入新课后,我们常常让学生初读课文,其目的是将文中的生字、生词等“拦路虎”扫除,同时让学生在读文章的过程中,初步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例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中,主要讲了“我”在悬崖上,因为恐惧怎么也不敢下去,在父亲的鼓励和帮助下,我战胜了内心的恐惧,才敢下来的事例,学生在阅读中,就会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来进行分析,从而在教学进行过程中,能够浅显地得出“在人生的道路上,只有拥有自信,我们才能够克服前行道路上的困难”的道理。此外,还可以在初读课文中,提取“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让学生在读书中不断思考,做好批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阅读教学中的情境体验法
  如,在《背影》的教学中,一方面,可以采用以情感人的教学语言、深情的朗读来展现父亲为我买橘子的感人场景,通过结合自身体验来叙述“我”与父亲的点点滴滴,使学生体会父亲对我那博大、无私、朴实的爱。这样以情传情的课堂,必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创设一定的阅读情境。
  通过对课堂氛围的精心营造,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和发散的状态,在获得独特感受的同时,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从而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如,《春》这一课的讲授中,通过带领学生一起到大自然中去发现春天,体会春风拂面、细雨如丝、小草软绵绵的生机勃勃的画面。在这种体验中,才真正将静态的文字转变为了动态的感受。
  三、阅读教学中的求同存异法
  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对待事物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不同。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提出不同的想法和观点,即实现同中求异和异中存同。所谓同中求异是指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质疑和探究,使学生找到不同之处。异中存同是指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学到具体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性的东西,在不同的细节中发现共性的东西。
  如,《故乡》中的闰土、《祝福》中的祥林嫂、《阿Q正传》中的阿Q,我们可以用求同存异的方法来对人物形象加以分析。其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时代不同、身份不同,但他们却又有相同之处,即他们都是处在封建社会中最底层的人民群众,他们在封建制度的侵蚀下,变得麻木不仁,从而表达了鲁迅先生的写作动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内交流、小组间辩论的方式,让学生大胆提出质疑,及时阐明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独立思维能力。
  四、阅读教学中的诵读欣赏法
  阅读教学中,诵读欣赏法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不厌百回读”,经典美文只有在细细的品读中,我们才能够一步步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文章优美的语言,以及在语言背后所传达出的美的体验。在不断的诵读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進入到文本的意境当中,或是故事情节的生动感人,或是自然景色的优美秀丽,或是议论文章的针砭时弊,这样的诵读体验更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倡导诵读欣赏,将所思、所感、所悟通过文本、教师和学生的对话呈现出来,培养良好预感,获得审美体验,实现情感陶冶。一方面可以通过教师范读的方式进行,教师要抓住文章的情感基调,深入体验作品的情感,从而使师生产生共鸣。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学生自读进行,在课上留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让学生在不断的朗读中理解作品的境中情和情中志。
  在素质教育越来越深入课堂的今天,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他们期待着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积极摸索并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这是我们教师责无旁贷的事情。毫无疑问,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四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仍有瑕疵,但它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思路,必将在教学领域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神经调节素1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ERK5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机制,为治疗脑梗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健康SPF级成年雄性Wistar大鼠(体质量250±20g),采用线栓法建立大
摘 要:优化计算教学,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之一,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值得我们数学教师共同探讨的问题,本文就此进行几点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计算能力;提高  《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规定“要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同时也强调“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
初中数学总复习的内容多,时间短。如何让学生在短期内复习巩固好初中三年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提高解题技巧、解题能力。如何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是众多数学教师关心研究的问题。  一、中考复习的宏观把握  在对课程内容的宏观把握上,要依据《数学课程标准》、《考试标准》和教材,认真研究中考考试说明,明确考试范围、重点及每一个考点的具体要求,做到从数学学科教学现状出发,立足基础,面向全体,突出数学作
中国古代流传下来一种类似“七巧板”的游戏——“四巧板”,即用如图1所示的四块板拼出一些图形,其中以“T”字图形为较难,故“四巧板”游戏也称“T字之謎”。  在一次教学中,我提到了“四巧板”游戏,通过学生的一些表现来分析学生学习数学时的思想状况。有四种典型的学生,以下称生A、B、C、D。  首先,确定目标。我要求学生尝试拼出“T”字图案和“宝剑”图案(如图2)。极个别学生获得了成功,但打乱后都无法再
在初中的记叙文里,共塑造了四位教师的形象。他们有男有女,在文学的长廊里,这些形象犹如闪烁的明星,鲜艳夺目。其原因是:塑造这些光辉形象的作品,都运用了高超的艺术手法,而这些手法又不尽相同,实在有异曲同工之妙。  寿镜吾老先生是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一个重要人物。作者运用了正面褒扬,侧面鞭挞的手法,读来特别幽默。文章一开始写“三味书屋”部分时就写道,“我”对先生“很恭敬”,可见是没有
早在五十年代,美国人类学家用义素分析来研究不同文化社团的亲属词语关系,后来,语言学家也把义素分析运用到语言学中来。美国学者卡茨等人首先提出了“语文成分分析”(Componential analysis)的理论。他们把分析出来的语义单位的最小的语义元素叫做“语义原子”(sematic atom),就是我们所说的“义素”。“义素是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也就是词义的区别特征”(黄伯荣《现代汉语》)。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