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战争与“文明的冲突”

来源 :党政干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ma51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3年夏,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国际战略学家萨缪尔·亨廷顿在美国《外交》季刊上发表《文明的冲突?》一文提出:“正在出现的全球政治的主要的和最危险的方面将是不同文明集团之间的冲突。”亨廷顿预言,随着冷战的结束,不同文明间的冲突取代了过去意识形态的对立,而对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最重大挑战将来自伊斯兰文明和中国文明。这一论题的提出,引起了人们极大的震撼和关注,而国际一些事件的发生,也好像验证了亨氏的这一理论,如巴勒斯坦与以色列的冲突,被犹太复国主义者鼓吹为对伊斯兰的“文明战争”;“9·11”事件的发生,被认为不但是对美国国家的袭击,而且是对西方文明的攻击。随后的阿富汗战争,似乎也证明了亨廷顿论题的成功。特别是在美国列出的7个“流氓国家”中,有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苏丹5个伊斯兰国家,并且官方不断地指责这些国家“违法”、“无赖”。这更使人感觉西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冲突一触即发。今年,美国以反恐为契机,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发动了对伊战争。就在开战之前,布什本人还毫不隐讳地说,美军是去解放伊拉克人民的,并将在那里为整个中东地区建立一个民主的样板,宣称“一个获得解放的伊拉克将成为自由的力量……促进这个重要的地区改天换地。”看来,美国的目标不仅仅是国际舆论所普遍认为的简单的“为控制中东的石油资源”,而且还要在伊拉克和整个中东地区推行西方民主,重塑秩序。这不禁让人想到,美伊战争是否就是亨廷顿所预言的,西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之间的“文明的冲突”。
  在此借用《文明的冲突》作者亨廷顿接受德国《时代》周刊记者采访时的一句话:“这次战争不是文明的冲突,而且文明也不应该互相冲突。”虽然这句话是针对阿富汗战争而言,但也同样适用于美伊战争。美伊战争的爆发,是美国进行的根除恐怖主义行动的一部分,其原由是认为伊拉克境内存在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其目的是“倒萨”——推翻萨达姆政权、销毁伊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当然战争的发动还有在捞取政治选票的国内政治因素以及控制伊拉克石油资源的经济战略因素,但这场战争并不是美国发动的针对伊斯兰文明的战争,并不是西方文明整体与整个伊斯兰文明之间的战争冲突。按照亨氏的理论分析,文明间的冲突,是以代表各自文明的核心国家之间的大规模战争表现出来的。其中西方文明的核心国家是美国,对于美伊战争,有为数不多的西方国家支持美国的做法,为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提供了援助。但西方文明中的一些重要国家,如德国、法国等都对此持批评反对的态度,而且,许多西方国家的民众也反对以战争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可见,美伊战争并不是以西方整体对伊斯兰文明的战争。并且伊斯兰文明是指全部的伊斯兰世界,是所有伊斯兰国家的总和,但伊斯兰文明并没有一个公认的核心国家。“一个伊斯兰核心国家必须拥有经济资源、军事实力、组织能力和伊斯兰认同,还必须承担充当伊斯兰世界政治领导和宗教领导的伊斯兰义务。”伊拉克虽然一直积极努力在伊斯兰世界中发挥影响,然而它与其它较大的可能成为核心国家的国家之间也矛盾重重,冲突不断。美伊战争爆发后,伊斯兰世界多数国家对此次战争进行了谴责,但并没有一致认为这是一场针对所有阿拉伯人的战争。
  可以说,政治和经济因素是美伊战争爆发的主要根源,其中当然有思想文化因素在内,但战争的爆发并不是西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冲突,只是战争的发动加剧了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之间的冲突,对全球各种文明的共存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历史上,伊斯兰文明与基督文明由于教义的不同,信仰的不同,本就存在冲突;巴以冲突中,美国偏袒以色列,加剧了伊斯兰人对西方的敌视和仇恨情绪;美国对邪恶轴心国家的界定,更是激起了伊斯兰人的极大不满;美伊战争的爆发,再次极大地恶化了伊斯兰与西方的关系,阻碍了世界两大文明的交流与学习,为西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发展埋下了冲突的种子。
  这场战争引起了人们对西方文明的反思,西方的民主、自由和人权的价值观遭到了人们的怀疑。可以说,美伊战争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破坏作用是巨大的。而其对伊斯兰世界一些国家的打击,有可能激起伊斯兰世界的极大仇恨心理。战争的爆发,加剧了当地社会的动荡,引发更多的矛盾冲突,为恐怖活动提供了滋生、蔓延的土壤。恐怖活动的增多反过来又会对国际秩序和国家安全形成新的威胁。如此往复,人类文明历史的进步与发展所面临的将是巨大的阻碍。在对待恐怖主义的问题上,如果不采取正当的手段和方法,不遵循国际社会所普遍公认的准则,那么引起不同文明间的冲突的危险就不可能消除。也许,这就是美伊战争给世人带来的更深思考和忧虑所在。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责任编辑 姚黎君
其他文献
[摘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特别是需要把强化机遇观念同始终保持科学忧患意识、不断增强我们的工作能力统一起来。  [关键词]小康社会;机遇观念;科学忧患意识;工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3)07-0008-02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伟大的探索,是全新的试验。面对历史赋予我们党的责
期刊
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辽宁提出要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客观地认清省情,制定科学、有效的发展战略,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理性分析和运作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使世界各国的城市普遍面临着发展的机会和竞争的压力。如何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从而提升城市的整体竞争力开始成为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最近两三年国内学术界开始重视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并引起各级城市政府的广泛关注。    一、城市竞争力的研究现状和理论基础    城市竞争力研究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从理论到实践尚处于探索阶段。国内关于城市竞争力研究的现状可以概括为四个
期刊
在进人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之初,党中央、国务院郑重决定在辽宁全省进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辽宁省委、省政府把这一“关乎国运、惠及子孙”的安民兴业工程作为切实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头等大事来抓。
期刊
在客观地看到疫病等灾害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充分肯定我国阻击非典所作出的卓有成效的巨大努力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今春在包括我国在内的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突发的非典疫情,毫无疑问是一场灾难,它对我国经济社会特别是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日常生活所产生的冲击与影响,绝不亚于1998年夏季那场举世瞩目的特大水灾。因此,我认为,非常有必要从防灾救灾的角度,对这场非典遭遇战加以关注和反思,尤其必须正视我国防灾救灾
期刊
此次SARS的爆发引起了学者对社会和国家制度建设的深入思考,笔者着重阐述一下公众的知情权与情报公开制度。  公众知情权主要指公众通过媒体享有的了解国家机关工作情况的权利。因为在一个民主社会中,民主政治要求集中多数人的判断,多数人的判断从哪里来?当然离不开社会的信息公开,离不开国家机关的情报公开和国家机关活动的公开。这是公众享有知情权的前提。公民只有享有知情权才能避免无谓的恐慌才能参与国政并监督国
期刊
突如其来的非典几乎演变成整个社会的危机,考验着新政府的镇定与成熟。面对社会危机,政府的体制、效率、应变能力备受瞩目。  不到二十天,新政府制定颁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不到十天,北京建起了一座千张病床的专门收治非典患者的小汤山医院。  有评论说:非典吓跑了“官场陋习”,产生了“非常速度”。官场上推诿扯皮少了,公文旅行少了,花架子会议少了。至于公款吃喝、挥霍奢靡,短短几天近于销声匿迹,多年
期刊
持续半年的SARS危机,经过中国各级政府、全体人民乃至全世界的共同努力,目前已初步得到了有效遏制,人们逐渐从危机的恐慌中解脱出来,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然而,只要导致“非典”的病毒依然存在,科学家在短期之内还不能研制出对付SARS的疫苗,人类仍然不能掉以轻心。即使人类找到了对付SARS的办法,在当今疾速发展的世界,一些人类尚无法预见的其它各种危机仍然会以未知的形式爆发。由危机引发的社会公共
期刊
一个仅仅只有初中文化,根本不具备录警资格的小保姆,靠着三位大权在握的局长一路提携关照,竟堂而皇之地当上有国家正式编制的警察,之后又被提拔为三级警司——这不是天方夜谭,而是发生在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一个真实的违纪事件。  一个农村来的小保姆,到底有何通天之术?让人事局、公安局的三位局长甘愿为她“保驾护航”呢?2002年夏,根据上级指示,中共黄冈市委纪委经过半年多的深入调查,终于使这起严重的违纪事件浮出
期刊
记者:陈市长您好。温家宝总理近日来辽宁视察并做了重要讲话,这是辽宁也是沈阳发展的一次机遇。请您谈谈我们如何抓住机遇谋求沈阳的大发展、快发展。  陈政高:温总理的讲话标志着沈阳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春天到了,一次重大的机遇正在向我们走来。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机遇来了是一回事,能不能抓住是另一回事,能抓住多少又是一回事。何况,这个机遇本来也需要我们去参与创造。  伴随着这个机遇,我们还面临着另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