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1.14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8-0083-01
初中语文探究式阅读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专题,探究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点,体验写作过程,研究写作方法、体味语言特色等,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讨论、争辩,从而找出一些关于写作的知识,掌握创作规律,培养写作能力的一种创造性阅读。它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其目的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发现,自主学习的天地,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以及与人切磋交流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探索发现,创造成功的乐趣。尤其是针对克服当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着阅读范围窄、理解能力差、接受信息能力弱的弱点,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探究式阅读教学不仅能倍增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重要是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究索取知识;由单纯追求知识转变为开放性学习,扩大阅读量、多渠道获得知识和信息,逐步提高阅读能力。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式教学呢?笔者依据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以下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创设探究学习情境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首先师生之间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创设人性化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学的过程实质是师生双边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而且还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伙伴,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激发者、引导者和学生成功喜悦的分享者。要使学生敢于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就必须营造一个平等开放的氛围,教师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和学生交朋友,做他们的良师益友,不要吝啬自己的微笑,把微笑带进课堂,就是把阳光带进学生的心里,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探究发现的思想火花。为此,我课余爱和学生打成一片,倾听他们的心声,分担他们痛苦,分享他们的喜悦。有时还常用幽默性的小故事缓解他们紧张的心理。同时我还十分注重保护学生的创造探索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敢说、敢想、敢写。敢于标新立异,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自由灵活的状态。即使答案有偏差,我从不轻易对学生说不,而是从侧面给予纠正,引导学生找准解答问题的角度和方法,当然也允许学生有保留自己意见的权利,正所谓“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二、学会自主探究性学习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课堂阅读教学,读是关键。读书的方法林林总总,但教会学生怎样独立自主地阅读是阅读教学探究式学习的重要一环。以前我们训练学生阅读方式过于单一,爱采用齐读的形式,当然齐读可以取得调节气氛的作用,但不利于学生有个性、有创造性阅读。好的文学作品,声情并茂的朗读,能读出作者复杂而深切的情感,凝神默读,能体会深邃的思想内容;吟哦诵读,能体现诗的情致和蕴味;分角色朗读,能理解人物的思想和情感。但无论采取哪种朗读方式,都要培养学生自主的阅读习惯,把阅读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最喜欢的朗读方式,这样才能激发学生阅读的渴望,才能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有所发现。也只有如此,语言文字所蕴含的丰富信息,才能潮水般地涌向学生的大脑,才能掘开不竭的思想源泉。
三、巧设问题引发探究
俗话说“一石激起千层浪”,选好问题的切入点,就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激发学生探索性学习的原动力和创造力。入选教材的文章一般都是经典之作,这样的文章都是以深刻的思想性和完美艺术形式而著名,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界定文章的思想主题,所谓一千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林黛玉。如《故乡》一文的主题的理解应该多种多样,为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能力,我们可以不定主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学生从中找到依据,能自圆其说就行,关键是教师巧设问题,善于点拨和引导。
四、合作交流促进探究
《大学·学记》有言:“学者无友,则孤陋寡闻”。只有交流才能提高,只有建立开放型学习体系,才能多角度多渠道,最大限量地接受知识和信息。课堂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只有通过合作交流,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发现、自主学习的天地;才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以及与人切磋交流的能力;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探索发现的乐趣,成功的快感;才能扩大学生接受的信息量,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又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呢?我常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形式,让学生互相帮助,互通有无,共同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直到完成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力争形成众说纷纭、百家争鸣局面。
五、敢于质疑激发探究
“学者须疑,于疑处不疑不曾学”,引导学生探究性阅读,就必须培养他们敢于质疑的精神,和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学问”的字面意思就是学习就必须善问。青少年的天性就具有好奇心,教者就应顺应人的天性,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这种可贵的欲望需要教师去激发和引导。爱因斯坦也曾经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让学生能主动发现问题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的一个重要途径,它是创新思维的开端和动力源泉。如果教师能够牢牢地抓住这个契机,就可以把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做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做学习的奴隶,学习也因此变得更加有趣而丰富多彩。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中,一般设有学生质疑环节,让他们尽可能多地发现课后思考练习题中所没有的问题,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六、拓展阅读增进探究
进行探究式学习内容不要仅仅局限于课内,还要拓展到无限精彩的课外内容。为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增进学生性学习,我以教材为窗口,引导学生走出教材,走进生活,深入生活,灵活使用教材,合理变化课堂形式,把课堂延伸到课外,更加丰富了教学内容。每学完一篇课文,我都要找出相类似的文章,提出总是让学生分析阅读,或引优美的词句,或是鉴赏评价,或谈个人感触后写出读后感,或找寻资料引证个人观点。同学们各抒己见,气氛热烈,这样大大拓展学生的视野。
总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阅读的方法远不止以上几个途径,阅读教学时还需要因材施教。但无论采用哪种措施,目的是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及探索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在自己的教学中广泛采用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阅读,真正做到新课程准中规定的“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的阅读目标。
初中语文探究式阅读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专题,探究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点,体验写作过程,研究写作方法、体味语言特色等,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讨论、争辩,从而找出一些关于写作的知识,掌握创作规律,培养写作能力的一种创造性阅读。它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其目的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发现,自主学习的天地,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以及与人切磋交流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探索发现,创造成功的乐趣。尤其是针对克服当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着阅读范围窄、理解能力差、接受信息能力弱的弱点,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探究式阅读教学不仅能倍增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重要是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究索取知识;由单纯追求知识转变为开放性学习,扩大阅读量、多渠道获得知识和信息,逐步提高阅读能力。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式教学呢?笔者依据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以下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创设探究学习情境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首先师生之间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创设人性化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学的过程实质是师生双边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而且还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伙伴,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激发者、引导者和学生成功喜悦的分享者。要使学生敢于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就必须营造一个平等开放的氛围,教师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和学生交朋友,做他们的良师益友,不要吝啬自己的微笑,把微笑带进课堂,就是把阳光带进学生的心里,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探究发现的思想火花。为此,我课余爱和学生打成一片,倾听他们的心声,分担他们痛苦,分享他们的喜悦。有时还常用幽默性的小故事缓解他们紧张的心理。同时我还十分注重保护学生的创造探索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敢说、敢想、敢写。敢于标新立异,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自由灵活的状态。即使答案有偏差,我从不轻易对学生说不,而是从侧面给予纠正,引导学生找准解答问题的角度和方法,当然也允许学生有保留自己意见的权利,正所谓“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二、学会自主探究性学习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课堂阅读教学,读是关键。读书的方法林林总总,但教会学生怎样独立自主地阅读是阅读教学探究式学习的重要一环。以前我们训练学生阅读方式过于单一,爱采用齐读的形式,当然齐读可以取得调节气氛的作用,但不利于学生有个性、有创造性阅读。好的文学作品,声情并茂的朗读,能读出作者复杂而深切的情感,凝神默读,能体会深邃的思想内容;吟哦诵读,能体现诗的情致和蕴味;分角色朗读,能理解人物的思想和情感。但无论采取哪种朗读方式,都要培养学生自主的阅读习惯,把阅读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最喜欢的朗读方式,这样才能激发学生阅读的渴望,才能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有所发现。也只有如此,语言文字所蕴含的丰富信息,才能潮水般地涌向学生的大脑,才能掘开不竭的思想源泉。
三、巧设问题引发探究
俗话说“一石激起千层浪”,选好问题的切入点,就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激发学生探索性学习的原动力和创造力。入选教材的文章一般都是经典之作,这样的文章都是以深刻的思想性和完美艺术形式而著名,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界定文章的思想主题,所谓一千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林黛玉。如《故乡》一文的主题的理解应该多种多样,为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能力,我们可以不定主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学生从中找到依据,能自圆其说就行,关键是教师巧设问题,善于点拨和引导。
四、合作交流促进探究
《大学·学记》有言:“学者无友,则孤陋寡闻”。只有交流才能提高,只有建立开放型学习体系,才能多角度多渠道,最大限量地接受知识和信息。课堂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只有通过合作交流,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发现、自主学习的天地;才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以及与人切磋交流的能力;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探索发现的乐趣,成功的快感;才能扩大学生接受的信息量,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又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呢?我常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形式,让学生互相帮助,互通有无,共同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直到完成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力争形成众说纷纭、百家争鸣局面。
五、敢于质疑激发探究
“学者须疑,于疑处不疑不曾学”,引导学生探究性阅读,就必须培养他们敢于质疑的精神,和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学问”的字面意思就是学习就必须善问。青少年的天性就具有好奇心,教者就应顺应人的天性,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这种可贵的欲望需要教师去激发和引导。爱因斯坦也曾经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让学生能主动发现问题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的一个重要途径,它是创新思维的开端和动力源泉。如果教师能够牢牢地抓住这个契机,就可以把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做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做学习的奴隶,学习也因此变得更加有趣而丰富多彩。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中,一般设有学生质疑环节,让他们尽可能多地发现课后思考练习题中所没有的问题,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六、拓展阅读增进探究
进行探究式学习内容不要仅仅局限于课内,还要拓展到无限精彩的课外内容。为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增进学生性学习,我以教材为窗口,引导学生走出教材,走进生活,深入生活,灵活使用教材,合理变化课堂形式,把课堂延伸到课外,更加丰富了教学内容。每学完一篇课文,我都要找出相类似的文章,提出总是让学生分析阅读,或引优美的词句,或是鉴赏评价,或谈个人感触后写出读后感,或找寻资料引证个人观点。同学们各抒己见,气氛热烈,这样大大拓展学生的视野。
总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阅读的方法远不止以上几个途径,阅读教学时还需要因材施教。但无论采用哪种措施,目的是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及探索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在自己的教学中广泛采用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阅读,真正做到新课程准中规定的“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的阅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