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式学习"(inquirty leaming)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提出的,这一教学方式的提出,首先是针对美国理科教育过程探究而暴露出的教育问题,其基本模式是:教师创设"情景";学生明确"任务",通过"探究"、"会话",完成"意义建构"。"探究式学习",一方面锻炼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形成探究式意识,养成探究习惯。"探究"就其本义而言,所谓"探"就是探测、寻求;"究"是彻底推求,"探究"就是深入探讨、反复研究。按照我国的《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探究是指"探索研究",即努力寻找答案、解决问题。
探究性阅读教学是适应当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方法。无论是理性建构,还是具体的实践操作,都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综观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的情况,暴露了一定的问题。
一、文本探究深度不够
现在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注重课文内容的探究,却忽视了语文的本体训练,即使是对内容的探究,它的深度、广度也值得商榷。教师能够注意到在阅读中进行探究性的启发,但是在学生、教师、文本三者的对话中,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探究缺乏多元性和深入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他们对每件事都会有自己的见解,学生的见解需要尊重、理解,但更要必要的引导。有这样一个案例,在国外的课本中有一篇《灰姑娘》的文章,教师引领学生认识人物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你喜欢谁?同学们回答有灰姑娘,有王子等等。但有一位同学提出了他喜欢灰姑娘的继母。在一般的传统教学中,教师会对此加以否定,认为灰姑娘继母的形象是不可以让人接受的,是反面的、坏的形象。但是,这位外国的教师却鼓励了孩子的回答,并对这位学生进行了评价,灰姑娘的继母虽然不好,但是她对自己孩子的那种爱确实是毋庸置疑的。只不过她不能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灰姑娘,因此不能说她是坏母亲。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了正确地客观地认识和评价人物。再如,在小学课文中有这样一篇文章,马沙在一次参观展览馆的时候,看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趁别人没注意便偷偷地装在书包里面,在回家路上,她总觉得有双眼睛在盯着她,让她不敢回家,让她坐立不安……,第二天,经过深刻思想矛盾斗争的马沙,终于把展品送回了展览馆。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探究文本时问:"你都读懂了什么?"学生说"马沙是小偷,不是好孩子","我们不要向马沙学习","有错误改了就是好孩子"……如果教师仔细引导学生探究马沙的内心矛盾和思想斗争,会让学生明白更有意义的道理:马沙不是坏孩子,更不是"小偷",她是自己教育自己,帮助自己改正错误。每个人都会有失误犯错误的时候,问题是马沙有勇气面对错误,战胜缺点,大胆地改正错误。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不应该做的事情却做了呢?我们有勇气去面对错误吗?其实,马沙不正是同学中的一员吗?你犯了错误希望得到原谅吗?那我们还会不理马沙,说她是坏孩子吗?……总之,文本内容的探究应该多元,符合现实生活。
二、探究内容随意性大
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本已不缺少对话和探究,但为"对话"而"对话",为"探究"而"探究"成了流行病。如:许多教师为了追求数量而不注重质量,在一篇文章中设立许多的问题,虽然课堂气氛很热闹,但是到最后学生却不知道自己到底学到了什么。就是说探究的问题没有代表性,没有在一篇文章中集中几个关键的问题来拓展,随意性很大。如果所有探究问题皆由学生发现、选择、决定,一切跟着学生走,结果探究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表现在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过于分散,汇报交流时只能各自为政。以《赤壁之战》教学为例。"黄盖为什么建议用火攻?为何要写假降信?周瑜怎么就信任黄盖?""生性多疑的曹操为什么一点也不防备?""为什么选择'东南风很急'的一天火攻曹营?"周瑜追杀曹操的兵是从哪里来的……面对学生提出的众多问题,教师一律用"很有思考价值"的赞语予以表扬,然后便放手,要求学生就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或一个人物进行研究。由于没有相对统一的目标,缺乏共同探讨的基础。因此交流时学生只关注自己研究的问题、人物,对其他问题、其他人物的研究只能听听而已,甚至漠然视之,哪里还谈得上有个性化的见解、辩证性的分析、统一?
三、探究活动缺乏反思,重过程、轻结果
我们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学习,还要教会他们怎样学习的方法,并且让他们学会反思自己得到学习方法的途径,即,这种学习方法我是怎么样得到的。在现在的教学中,教师主要是教会他们知识和学习的方法,其实我们还要教会他们进行反思,就是对得到学习方法的过程进行反思,我们是怎么样得到这种学习或思考方法的。这种反思的过程在现在探究阅读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有了反思过程才能对探究性阅读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在人教版第9册《小音乐家扬科》中有个这样的问题,"人们为什么称小扬科为小音乐家?",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学下,答案找到了,那么我们应该在此基础上对答案的来源过程进行探究,我们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得到答案的。同时教师也要进行反思,当教师运用探究方法,激发学生思考得到答案之后,教师一定要进行有效的反思,就是这种探究方法好吗?这种探究方法是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探究方法本身对学生的思维有没有发展,是否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而且还要注意探究问题本身有没有价值,如果教师所提的问题根本没有探究的价值,那么探究本身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要将探究性学习运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得先要解决上述三个问题。探究既不流于形式,走马观花,也不要面面俱到,随心所欲,信马由缰。而要让探究性学习真正成为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获取有价值的语文知识、素养的学习方法,就需要有选择、有目标、特别是要有价值的创设"情景",明确"任务",探究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只有这样,才不会失去探究性学习本身的意义。
探究性阅读教学是适应当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方法。无论是理性建构,还是具体的实践操作,都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综观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的情况,暴露了一定的问题。
一、文本探究深度不够
现在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注重课文内容的探究,却忽视了语文的本体训练,即使是对内容的探究,它的深度、广度也值得商榷。教师能够注意到在阅读中进行探究性的启发,但是在学生、教师、文本三者的对话中,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探究缺乏多元性和深入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他们对每件事都会有自己的见解,学生的见解需要尊重、理解,但更要必要的引导。有这样一个案例,在国外的课本中有一篇《灰姑娘》的文章,教师引领学生认识人物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你喜欢谁?同学们回答有灰姑娘,有王子等等。但有一位同学提出了他喜欢灰姑娘的继母。在一般的传统教学中,教师会对此加以否定,认为灰姑娘继母的形象是不可以让人接受的,是反面的、坏的形象。但是,这位外国的教师却鼓励了孩子的回答,并对这位学生进行了评价,灰姑娘的继母虽然不好,但是她对自己孩子的那种爱确实是毋庸置疑的。只不过她不能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灰姑娘,因此不能说她是坏母亲。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了正确地客观地认识和评价人物。再如,在小学课文中有这样一篇文章,马沙在一次参观展览馆的时候,看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趁别人没注意便偷偷地装在书包里面,在回家路上,她总觉得有双眼睛在盯着她,让她不敢回家,让她坐立不安……,第二天,经过深刻思想矛盾斗争的马沙,终于把展品送回了展览馆。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探究文本时问:"你都读懂了什么?"学生说"马沙是小偷,不是好孩子","我们不要向马沙学习","有错误改了就是好孩子"……如果教师仔细引导学生探究马沙的内心矛盾和思想斗争,会让学生明白更有意义的道理:马沙不是坏孩子,更不是"小偷",她是自己教育自己,帮助自己改正错误。每个人都会有失误犯错误的时候,问题是马沙有勇气面对错误,战胜缺点,大胆地改正错误。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不应该做的事情却做了呢?我们有勇气去面对错误吗?其实,马沙不正是同学中的一员吗?你犯了错误希望得到原谅吗?那我们还会不理马沙,说她是坏孩子吗?……总之,文本内容的探究应该多元,符合现实生活。
二、探究内容随意性大
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本已不缺少对话和探究,但为"对话"而"对话",为"探究"而"探究"成了流行病。如:许多教师为了追求数量而不注重质量,在一篇文章中设立许多的问题,虽然课堂气氛很热闹,但是到最后学生却不知道自己到底学到了什么。就是说探究的问题没有代表性,没有在一篇文章中集中几个关键的问题来拓展,随意性很大。如果所有探究问题皆由学生发现、选择、决定,一切跟着学生走,结果探究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表现在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过于分散,汇报交流时只能各自为政。以《赤壁之战》教学为例。"黄盖为什么建议用火攻?为何要写假降信?周瑜怎么就信任黄盖?""生性多疑的曹操为什么一点也不防备?""为什么选择'东南风很急'的一天火攻曹营?"周瑜追杀曹操的兵是从哪里来的……面对学生提出的众多问题,教师一律用"很有思考价值"的赞语予以表扬,然后便放手,要求学生就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或一个人物进行研究。由于没有相对统一的目标,缺乏共同探讨的基础。因此交流时学生只关注自己研究的问题、人物,对其他问题、其他人物的研究只能听听而已,甚至漠然视之,哪里还谈得上有个性化的见解、辩证性的分析、统一?
三、探究活动缺乏反思,重过程、轻结果
我们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学习,还要教会他们怎样学习的方法,并且让他们学会反思自己得到学习方法的途径,即,这种学习方法我是怎么样得到的。在现在的教学中,教师主要是教会他们知识和学习的方法,其实我们还要教会他们进行反思,就是对得到学习方法的过程进行反思,我们是怎么样得到这种学习或思考方法的。这种反思的过程在现在探究阅读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有了反思过程才能对探究性阅读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在人教版第9册《小音乐家扬科》中有个这样的问题,"人们为什么称小扬科为小音乐家?",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学下,答案找到了,那么我们应该在此基础上对答案的来源过程进行探究,我们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得到答案的。同时教师也要进行反思,当教师运用探究方法,激发学生思考得到答案之后,教师一定要进行有效的反思,就是这种探究方法好吗?这种探究方法是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探究方法本身对学生的思维有没有发展,是否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而且还要注意探究问题本身有没有价值,如果教师所提的问题根本没有探究的价值,那么探究本身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要将探究性学习运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得先要解决上述三个问题。探究既不流于形式,走马观花,也不要面面俱到,随心所欲,信马由缰。而要让探究性学习真正成为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获取有价值的语文知识、素养的学习方法,就需要有选择、有目标、特别是要有价值的创设"情景",明确"任务",探究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只有这样,才不会失去探究性学习本身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