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时期是个体从儿童迈向成人的过渡时期,是生理发育的高峰阶段,又是自我概念、价值观、各种社会技能的发展由不成熟、不稳定到成熟、稳定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对外在世界进行的探索日益增多,开始发展独立的思考能力,扩大自主权的要求日益增长,不愿遵从父母和老师的要求,进入到“叛逆期”。由于很多家长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没能跟上孩子的成长步伐,无法处理好如何与子女恰当沟通的问题,不仅出现了严重的亲子对立现象,也难以达到引导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目标。究其实质,是家长的养育方式未能尊重孩子的成长需求。
在儿童期,家长和教师是孩子的崇拜对象,孩子的自我意识处在朦胧阶段,所以家长和教师的要求被内化为孩子的需求。这一时期孩子的经典话语是“我爸爸这样说的”或“我老师这样说的”,反映了孩子对长辈和教师权威的尊重,这与孩子的认知能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到了青春期,孩子要独立应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情境与父母的经历相比较而言,有了许多变化。由于父母无法全面把握各种因素,而且一些问题的解决因情境和时间的局限,孩子无法向父母咨询,这就需要他们具备利用已有条件、知识与技能独立解答各种问题的能力。这时的经典话语应该是“这件事我看应该这样处理”,这也表明孩子长大了。但是,“家长说”与“老师说”反映的是别人替孩子做出决定,因为孩子没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也没有强烈的自主权要求。而“我说”则反映了孩子的独立要求,同时这种能力也是孩子适应未来生活所必需具备的。那么,在“他人说”和“自己说”之间是否应该有一个“我可否这样说”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是家长“扶上马,送一程”的帮扶阶段,要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学会把“命令式”变为“建议式”,尊重并引导孩子逐渐学会独立做出抉择,家长主要是做好“参谋”的角色,把更多的学习、体验、内化社会技能的机会留给孩子。如何处理好家长与子女的权力划分,因语言表达不当而导致的语意曲解,如何恰当地做好谋士以发挥引导作用,已经成为家长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以笔者指导家长改善与孩子沟通、增进相互信任的一则案例进行剖析:
晓明放学回家后,看到妈妈正在做饭,就对妈妈说:“妈,给我五十元,我的同学过生日。”妈妈看了他一眼说:“小孩子过什么生日?妈妈的钱挣得多辛苦!把心思用到学习上吧!”。晓明带着情绪说:“你给不给钱?”,妈妈也带着情绪说:“不给,学习花多少钱妈都不在乎,这钱没有!”。晓明摔门而走,妈妈气得在家大哭。
问题剖析
问题一:语言沟通不当,双方都没领会对方的真实意图。依据家庭心理学的理论,语言有两个功能:通知、命令和请求两个功能。但在实际交流过程中,人们倾向于理解表面的通知或命令而忽略内含的请求或命令。熟知校规的晓明在向妈妈提要求之前,是知道这个要求不太合理的,他是带着期盼的心态提出要求的,他的隐含的请求内容应该是“这是我的好朋友,我要通过这个方式体现我对这份友情的重视”。妈妈接收的信息则是晓明“要五十元钱给同学过生日”,而没有领会隐含的请求。她的回答传达的命令是“不许参加生日活动,我不给你钱”,话里隐含的命令是“学生没有挣钱能力不应该过生日,你的主要任务是好好学习”。晓明领悟的是妈妈的表面命令而没领会妈妈的隐含命令,他对表面命令的感受是“期望要落空了,我很沮丧”。妈妈因忙于家务而只看他一眼,这传达给他的信息是“妈妈没在意我的事情”,所以他必然会有一些不满情绪。他问话的口气传达了他的不满情绪,传达的请求是“你必须给我钱,我必须参加生日活动”,隐含的请求是“妈妈能否尊重我的自主权,能否在意我的感受”。妈妈感受到了他的情绪,她对此也有情绪反应——“你有什么资格跟我发脾气?”对他的反问所传达的请求的理解是——“他在挑战我的权威,这是不可接受的”。因此,她的回答就把自己的不满情绪流露出来,传达的通知内容是“不给你花这样的钱”,隐含的命令是“这不是钱的问题,你不能挑战我的权威”。语言交流到这一步必然出现冲突,因为双方谈的问题没有焦点,像高速公路的立交桥一样,双方的观点交错而过。
该对话充分体现了病态交流沟通的特征:否定对方正在传达的信息,对别人的信息充耳不闻,沟通不在一个水平上。
问题二:在这一交流过程中,家长没有体现出对孩子的情感支持(关注孩子的心理感受)和行为支持(鼓励恰当的行为或给孩子提供合理的建议),而是拒绝(没有充足的理由却拒绝孩子可能的正当的要求)、心理控制(对孩子的交往对象和活动场所表现出的敏感反应,想要监控孩子的活动)。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明:低支持性、高拒绝性、高控制性的父母的教养方式与青春期孩子一系列的情感与行为问题呈现出高度的正相关。
问题三:亲子权力划分问题。妈妈的固有观念认为,孩子是否参加同学的生日活动是应该由家长决定的,隐含的思考是“担心孩子分心搞人际关系会影响学习,而且学生在一起吃吃喝喝会学坏,所以家长要替孩子做出决定”。而孩子则认为,参加同学生日活动应该是我个人的事情,参加与否应该由我作出决定而不是别人替我决策。发展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父母和孩子都认同的安全与社会规则领域的问题决定权应该由父母做决定,个人领域的问题决定权应该由个人做出选择,但处在交叉领域的问题则是亲子冲突的焦点。因为双方都基于各自的思考而要求此类问题的决定权,反映的是父母的控制性惯性思维与孩子的探索性、自主性等发展性需要的冲突。
解决办法
妈妈看着孩子答复:“哦,谁过生日?你必须去吗?”,注视的目光传达的信息是“我很重视你的要求”(即情感支持),话里隐含的询问是:“什么人值得你这样重视?去的理由是什么?”。晓明不仅领会到妈妈对自己的尊重,还领会到妈妈没有直接反对的意思,心理先放松一些,也就不会出现对立情绪。他可能回答“我也不太想去,但别人也去了。”这传达的信息是“碍于情面我不得不去,但还没想好是否要去”。这时家长要做的应该是和孩子一起分析各种可能的情况及结果,帮助孩子学会权衡利弊得失的社交技能(即行为支持和共同决定)。他最可能的回答是“某某是我的好朋友,这次只邀请几个人”,传达的信息是“如果不去,我的友谊关系要受到影响,你愿意看到我被孤立吗?”。这时家长要做的应该是在尊重孩子的同伴友谊前提下,如何解决让家长担心的“孩子在一起吃饭容易出现酗酒、闹事等自我控制薄弱”问题,而不是参不参加生日聚会的问题。
一个较合理的解决方案是:妈妈答“这样吧,既然是好朋友过生日,妈妈决定和爸爸亲自上灶,举行家宴,邀请你的这几位好朋友共同为这位朋友庆祝一下”。这样做的优点在于既满足了孩子的交际需要(即行为支持和让孩子获得决定权),又解决了家长的担忧——孩子能否正确运用父母让渡的决定权。对于孩子来说,自己的社交活动能够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无疑会满足孩子的自尊需要,而且他的朋友能够受到家长的礼遇也无疑让他感到很有尊严,必然增进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也增进与家长的信任感。
家宴的举行在传达对孩子的尊重与信任的同时,也暗含着对孩子的监控:首先,可以了解孩子的朋友是哪些人,可以知道孩子们关注的话题,进而反向推理孩子的交往情况与思想状态。其次,可以隐含着监控孩子们的活动,(家长在厨房不直接出现在客厅,但始终以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存在其身边)防止出格行为(如酗酒、吸烟、甚至吸毒),解决家长的担忧。最后,被邀请的孩子因为受到家长的尊重而会做出一些回报行为。如说“阿姨,谢谢你的盛情款待,以后某某我们一定替你看护好,有事我先告诉你”——建立一个有关孩子的信息网络,不也是一个重要的收获嘛!
在整个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双方的话题始终围绕着“参加生日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怎样在校规、社会准则和情感需要的制约下更好地实现这个目的?”来展开的,彼此充分了解对方的意图,并寻求双方都可接受的解决方案,这样的语言交流才是有效的沟通。最后的解决方案既体现出对孩子自主权的尊重和对孩子友谊情感的尊重,又充分体现出家长对孩子的支持,包括情感支持、行为支持与物质支持,这些支持与尊重是能够被孩子感受到的,是有效付出的爱。整个事件的处理过程体现了父母对孩子自主权的尊重,在提供机会让孩子运用父母让渡给他们的自主权的同时,又适当地保留了父母的监护权,以防止孩子可能出现的行为偏差,充分体现了“尊重、支持、引导”的教育功能,有助于孩子顺利完成各种青春期发展的需求,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这一案例通过实践检验,证明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有效沟通、家长为孩子提供民主的家庭教育氛围、家长尊重孩子的自主权需要、家长给孩子提供锻炼社会交往技能的机会,是孩子避免青春期情感与行为问题,达到在愉悦的心境中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家长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应该与孩子的成长阶段相适应,“青春期”与“更年期”的矛盾冲突就会顺利解决,就会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
(作者单位:黑龙江佳木斯市桦南县第一中学)
在儿童期,家长和教师是孩子的崇拜对象,孩子的自我意识处在朦胧阶段,所以家长和教师的要求被内化为孩子的需求。这一时期孩子的经典话语是“我爸爸这样说的”或“我老师这样说的”,反映了孩子对长辈和教师权威的尊重,这与孩子的认知能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到了青春期,孩子要独立应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情境与父母的经历相比较而言,有了许多变化。由于父母无法全面把握各种因素,而且一些问题的解决因情境和时间的局限,孩子无法向父母咨询,这就需要他们具备利用已有条件、知识与技能独立解答各种问题的能力。这时的经典话语应该是“这件事我看应该这样处理”,这也表明孩子长大了。但是,“家长说”与“老师说”反映的是别人替孩子做出决定,因为孩子没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也没有强烈的自主权要求。而“我说”则反映了孩子的独立要求,同时这种能力也是孩子适应未来生活所必需具备的。那么,在“他人说”和“自己说”之间是否应该有一个“我可否这样说”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是家长“扶上马,送一程”的帮扶阶段,要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学会把“命令式”变为“建议式”,尊重并引导孩子逐渐学会独立做出抉择,家长主要是做好“参谋”的角色,把更多的学习、体验、内化社会技能的机会留给孩子。如何处理好家长与子女的权力划分,因语言表达不当而导致的语意曲解,如何恰当地做好谋士以发挥引导作用,已经成为家长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以笔者指导家长改善与孩子沟通、增进相互信任的一则案例进行剖析:
晓明放学回家后,看到妈妈正在做饭,就对妈妈说:“妈,给我五十元,我的同学过生日。”妈妈看了他一眼说:“小孩子过什么生日?妈妈的钱挣得多辛苦!把心思用到学习上吧!”。晓明带着情绪说:“你给不给钱?”,妈妈也带着情绪说:“不给,学习花多少钱妈都不在乎,这钱没有!”。晓明摔门而走,妈妈气得在家大哭。
问题剖析
问题一:语言沟通不当,双方都没领会对方的真实意图。依据家庭心理学的理论,语言有两个功能:通知、命令和请求两个功能。但在实际交流过程中,人们倾向于理解表面的通知或命令而忽略内含的请求或命令。熟知校规的晓明在向妈妈提要求之前,是知道这个要求不太合理的,他是带着期盼的心态提出要求的,他的隐含的请求内容应该是“这是我的好朋友,我要通过这个方式体现我对这份友情的重视”。妈妈接收的信息则是晓明“要五十元钱给同学过生日”,而没有领会隐含的请求。她的回答传达的命令是“不许参加生日活动,我不给你钱”,话里隐含的命令是“学生没有挣钱能力不应该过生日,你的主要任务是好好学习”。晓明领悟的是妈妈的表面命令而没领会妈妈的隐含命令,他对表面命令的感受是“期望要落空了,我很沮丧”。妈妈因忙于家务而只看他一眼,这传达给他的信息是“妈妈没在意我的事情”,所以他必然会有一些不满情绪。他问话的口气传达了他的不满情绪,传达的请求是“你必须给我钱,我必须参加生日活动”,隐含的请求是“妈妈能否尊重我的自主权,能否在意我的感受”。妈妈感受到了他的情绪,她对此也有情绪反应——“你有什么资格跟我发脾气?”对他的反问所传达的请求的理解是——“他在挑战我的权威,这是不可接受的”。因此,她的回答就把自己的不满情绪流露出来,传达的通知内容是“不给你花这样的钱”,隐含的命令是“这不是钱的问题,你不能挑战我的权威”。语言交流到这一步必然出现冲突,因为双方谈的问题没有焦点,像高速公路的立交桥一样,双方的观点交错而过。
该对话充分体现了病态交流沟通的特征:否定对方正在传达的信息,对别人的信息充耳不闻,沟通不在一个水平上。
问题二:在这一交流过程中,家长没有体现出对孩子的情感支持(关注孩子的心理感受)和行为支持(鼓励恰当的行为或给孩子提供合理的建议),而是拒绝(没有充足的理由却拒绝孩子可能的正当的要求)、心理控制(对孩子的交往对象和活动场所表现出的敏感反应,想要监控孩子的活动)。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明:低支持性、高拒绝性、高控制性的父母的教养方式与青春期孩子一系列的情感与行为问题呈现出高度的正相关。
问题三:亲子权力划分问题。妈妈的固有观念认为,孩子是否参加同学的生日活动是应该由家长决定的,隐含的思考是“担心孩子分心搞人际关系会影响学习,而且学生在一起吃吃喝喝会学坏,所以家长要替孩子做出决定”。而孩子则认为,参加同学生日活动应该是我个人的事情,参加与否应该由我作出决定而不是别人替我决策。发展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父母和孩子都认同的安全与社会规则领域的问题决定权应该由父母做决定,个人领域的问题决定权应该由个人做出选择,但处在交叉领域的问题则是亲子冲突的焦点。因为双方都基于各自的思考而要求此类问题的决定权,反映的是父母的控制性惯性思维与孩子的探索性、自主性等发展性需要的冲突。
解决办法
妈妈看着孩子答复:“哦,谁过生日?你必须去吗?”,注视的目光传达的信息是“我很重视你的要求”(即情感支持),话里隐含的询问是:“什么人值得你这样重视?去的理由是什么?”。晓明不仅领会到妈妈对自己的尊重,还领会到妈妈没有直接反对的意思,心理先放松一些,也就不会出现对立情绪。他可能回答“我也不太想去,但别人也去了。”这传达的信息是“碍于情面我不得不去,但还没想好是否要去”。这时家长要做的应该是和孩子一起分析各种可能的情况及结果,帮助孩子学会权衡利弊得失的社交技能(即行为支持和共同决定)。他最可能的回答是“某某是我的好朋友,这次只邀请几个人”,传达的信息是“如果不去,我的友谊关系要受到影响,你愿意看到我被孤立吗?”。这时家长要做的应该是在尊重孩子的同伴友谊前提下,如何解决让家长担心的“孩子在一起吃饭容易出现酗酒、闹事等自我控制薄弱”问题,而不是参不参加生日聚会的问题。
一个较合理的解决方案是:妈妈答“这样吧,既然是好朋友过生日,妈妈决定和爸爸亲自上灶,举行家宴,邀请你的这几位好朋友共同为这位朋友庆祝一下”。这样做的优点在于既满足了孩子的交际需要(即行为支持和让孩子获得决定权),又解决了家长的担忧——孩子能否正确运用父母让渡的决定权。对于孩子来说,自己的社交活动能够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无疑会满足孩子的自尊需要,而且他的朋友能够受到家长的礼遇也无疑让他感到很有尊严,必然增进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也增进与家长的信任感。
家宴的举行在传达对孩子的尊重与信任的同时,也暗含着对孩子的监控:首先,可以了解孩子的朋友是哪些人,可以知道孩子们关注的话题,进而反向推理孩子的交往情况与思想状态。其次,可以隐含着监控孩子们的活动,(家长在厨房不直接出现在客厅,但始终以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存在其身边)防止出格行为(如酗酒、吸烟、甚至吸毒),解决家长的担忧。最后,被邀请的孩子因为受到家长的尊重而会做出一些回报行为。如说“阿姨,谢谢你的盛情款待,以后某某我们一定替你看护好,有事我先告诉你”——建立一个有关孩子的信息网络,不也是一个重要的收获嘛!
在整个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双方的话题始终围绕着“参加生日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怎样在校规、社会准则和情感需要的制约下更好地实现这个目的?”来展开的,彼此充分了解对方的意图,并寻求双方都可接受的解决方案,这样的语言交流才是有效的沟通。最后的解决方案既体现出对孩子自主权的尊重和对孩子友谊情感的尊重,又充分体现出家长对孩子的支持,包括情感支持、行为支持与物质支持,这些支持与尊重是能够被孩子感受到的,是有效付出的爱。整个事件的处理过程体现了父母对孩子自主权的尊重,在提供机会让孩子运用父母让渡给他们的自主权的同时,又适当地保留了父母的监护权,以防止孩子可能出现的行为偏差,充分体现了“尊重、支持、引导”的教育功能,有助于孩子顺利完成各种青春期发展的需求,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这一案例通过实践检验,证明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有效沟通、家长为孩子提供民主的家庭教育氛围、家长尊重孩子的自主权需要、家长给孩子提供锻炼社会交往技能的机会,是孩子避免青春期情感与行为问题,达到在愉悦的心境中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家长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应该与孩子的成长阶段相适应,“青春期”与“更年期”的矛盾冲突就会顺利解决,就会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
(作者单位:黑龙江佳木斯市桦南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