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兴趣培养的目标和措施

来源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715893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幼儿的知识经验缺乏、好奇心强,其兴趣还未定型,没有形成稳定的个体心理倾向,但正因为幼儿兴趣没有定型,才更有发展的空间。虽然幼儿能自发地产生并发展兴趣,但教育可以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性地提供帮助以促进幼儿兴趣的发展。可以说幼儿阶段的教育对兴趣的形成影响要比任何时候都要大,影响着个体未来一生的兴趣发展。教师应改变过去视幼儿兴趣可有可无的观念,真正认识到幼儿兴趣的价值,并落实到实践中。
  培养幼儿兴趣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帮助幼儿形成新的兴趣;二是促进幼儿现有兴趣的发展。
  一、培养幼儿兴趣的目标
  重视幼儿兴趣是尊重幼儿在教育中主体地位的体现。兴趣作为一种积极心理倾向,不仅有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本身就体现了幼儿主体性发展的过程,是幼儿教育的目标之一。赫尔巴特就把培养儿童“多方面的兴趣”作为教学的“直接目的”或“较近的目的”。杜威在论述学校教育本质和目的中提到“教育就是发展”,即“生活”、“生长”,其中“发展”的具体内容之一就是有“明确的兴趣”,而兴趣又是“包含着生长和发展”的。因此,教师要想培养幼儿兴趣首先应确定幼儿兴趣培养的目标。
  确定幼儿兴趣培养目标需要幼儿教师在基于对幼儿已有兴趣的了解基础上进行评估,从而更有针对性。
  (一)对幼儿现有兴趣的了解
  只有从幼儿现有的兴趣出发,才能制定出幼儿兴趣培养的合适目标和发展方向。幼儿阶段的兴趣虽然还没有发展成为一种心理倾向,但已初步展现,且呈现广泛、杂乱、没有明确方向等特点,因此,教师要注意在平时幼儿的活动中进行观察,以便了解幼儿现有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1.倾听。
  倾听是了解幼儿兴趣的有效方式。幼儿的兴趣往往会通过口头语言表达出来,教师应花时间和精力去听听幼儿平时所关注的是什么。当教师无法判定自己所听到的内容代表的含意时,应通过适当的询问或观察结合起来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兴趣。
  2.观察。
  观察应在幼儿一日活动中进行。既包括对全体幼儿普遍兴趣的观察,还包括对个别幼儿的观察。观察幼儿自由活动时所选择的活动类型、活动持续的时间、解决问题的方式等,从中了解幼儿的兴趣。观察应有计划、分步骤进行。
  特别注意的是,集体活动中,善于表达的幼儿往往在表现自己的兴趣上更有优势,因此,幼儿教师要在了解幼儿个性特点的基础上适当给予那些不善于表达的幼儿更多的关注,提供一些适合他们表达的方式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兴趣表现出来,如聊天、绘画等方式,培养幼儿表达自己兴趣的意识。幼儿教师以文字、相片等方式记录幼儿的兴趣。
  总的说来,了解幼儿兴趣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二)对幼儿现有兴趣的评估
  当幼儿教师了解了幼儿现有兴趣后,还需要对这些兴趣的价值进行评估,以便在此基础上进行辨别,以确定哪些兴趣需要进一步发展,哪些幼儿应具有的兴趣还没有出现,从而引导幼儿产生这些兴趣。这是因为随着个体的发展,一方面,兴趣过于杂乱反而会阻碍稳定兴趣的形成。正如赫尔巴特指出:“花朵切不可过分开放—圆满的状态切不可因为在各方面过于分散而成为它的弱点。”[1]他认为儿童在没有受到教育之前所表现出来的兴趣(更多的是好奇心)都是没有确定的上下之分,没有次序的,杂乱无章的,如果任其发展,只能够带来注意力的分散和单纯的嬉戏;另一方面,幼儿自发产生的兴趣具有片面性,还需要教师进行引导。
  评估不是随意的,教师需要在了解本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个性差异等基础上进行。同时,个体的兴趣还会随时间而变化,过去感兴趣的事物或活动现在则可能不感兴趣。
  要说明的是,幼儿兴趣的产生和发展是具体的,因此,我们在确定幼儿兴趣培养目标时也应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笼统为幼儿学习兴趣、游戏兴趣或活动兴趣。
  二、培养幼儿兴趣的策略
  教师不能仅仅满足或放任幼儿的兴趣,否则幼儿兴趣很难得到进一步地发展。教师应对幼儿的兴趣给予一定的指导,为幼儿兴趣的发展指明方向。幼儿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指导:
  (一)提供适宜的事物
  研究发现,幼儿很少会对简单的事物感兴趣,而新异、复杂和不确定的事物更能引发幼儿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提供一定丰富、新奇的事物。
  但提供的事物并不是越多越好,应有适宜性。事物的复杂度和新颖度等挑战应与幼儿的知识、能力相匹配:既有一定的难度但又是可以通过努力解决的,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这时幼儿唤醒水平处于最佳状态,才会帮助幼儿形成认知冲突,对活动产生兴趣,从而主动去学习、探究。否则,刺激带来的只是幼儿的暂时的被动反映,仅仅是引起兴奋,难以产生真正的兴趣。
  (二)指导幼儿开展相应的活动
  活动是幼儿兴趣产生和发展的载体。因此,培养幼儿兴趣需要指导幼儿开展相应的活动。
  1.尊重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首先应尊重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认识到幼儿是活动的真正主人,不能包办代替。当前,幼儿园中往往是教师主导各种活动,这种现象给幼儿兴趣的产生和发展带来障碍。如活动的难度或任务要求与幼儿的知识、能力不相匹配:要不就是活动的难度或任务要求远远高于幼儿的知识、能力而导致幼儿焦虑,或者是提供的活动材料和活动方式对于幼儿来说没有新意而使得幼儿感到单调、贫乏。无论是哪种现象,幼儿的兴趣都难以产生和发展;再或者是教师以想当然的方式帮助幼儿开展活动,而这些活动幼儿并不感兴趣。
  2.对活动进行指导。
  教师对幼儿兴趣的指导目的是要促进幼儿兴趣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幼儿内在生命的成长。幼儿作为独立个体,其成长是通过内化各种知识、技能、主动建构新经验实现的,这既使得教师的指导成为可能,同时,幼儿的成长也是通过其自身的努力去完成,教师无法取代。因此,教师既不能过于放任幼儿的兴趣自由发展,也不能包办代替,要在了解幼儿兴趣的基础上以幼儿可接受的方式指导,鼓励幼儿自主思考活动中的问题和可能的发展方向,创设机会让幼儿去探索、尝试,促进幼儿兴趣的产生与发展,从而实现幼儿内在生命的成长。实践中,我们时常发现,教师作为幼儿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对幼儿兴趣有重要影响,不同班级的幼儿兴趣特点与带班教师的兴趣有很大关系。但不能仅以教师的兴趣主导幼儿兴趣的发展,从而使得幼儿兴趣发展片面、不适宜。因此,幼儿教师还需要警惕自己的兴趣与幼儿兴趣之间的关系,避免阻碍幼儿多方面兴趣的产生和发展。   在活动中,教师不能把促进幼儿产生和发展兴趣简单地理解成娱乐幼儿:在活动中不能竭尽所能地投其所好或不断变换方式、材料等以引发幼儿表浅的兴奋。这种方式长期下去会导致幼儿的活动受制于外在的刺激和诱惑,懒于关注自己内心的意愿和兴趣,逐渐地被物异化,主体性丧失。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指出:“要使教学工作尽可能引起儿童的兴趣,但又不使这一工作变成娱乐——这是教学论的一项最困难而又最重要的任务,对此我们已经指出过多次。”[2]因此,在课程实施中,教师不仅要反思:所提供的活动材料、采用的活动方式是幼儿喜爱的吗?更要关注:这些活动能否促进幼儿努力地表现自己、发展自己的兴趣,并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愉悦感和自豪感。活动方法的选择也要考虑与幼儿的兴趣相匹配。
  活动结束时,教师应及时与幼儿一起讨论、评价活动的开展、学期的表现情况。帮助幼儿总结和提升已有的经验,体验活动成功的自豪感,逐渐明确自己内在的兴趣。对于中大班的幼儿来说,教师还可以引进合作和竞争机制,进一步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并可以使幼儿在兴趣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
  教师在指导幼儿开展活动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的是:
  首先,培养幼儿对某一事物或活动的兴趣应贯穿在幼儿教育的始终。试想一下,某一具体的活动,大约在短短的15—25分钟的时间内,幼儿的这一兴趣就能被培养起来吗?
  其次,要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兴趣往往存在差异,不同个体的兴趣也不同。即便同一个体的兴趣也还会随时间而变化:过去感兴趣的事物或活动现在可能不感兴趣。即使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表现出了相同的兴趣,指导的要点也要不同。
  再次,教师要时时警惕自己:对幼儿兴趣的指导最重要的是让幼儿在这一过程中获得自我内在生命的成长,而不是变成教师指导下的傀儡。
  最后,从幼儿立场出发进行指导。教师无论在指导前还是指导中、指导后都要站在幼儿的立场,以“如果我是幼儿”的心态来体验幼儿的心理,并不断反思:我怎样指导才不会影响其原有的意愿和兴趣?尽量把不必要的指导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李其龙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38
  [2] 乌申斯基.乌申斯基教育论著选.郑文樾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22
其他文献
活动目标:  1.对制作剧幕中的服装、道具感兴趣。  2.能熟练地使用剪刀、子母贴等工具材料,巩固编织的技能。  活动准备:  统计表、半成品布、亮片、皱纹纸、彩纸、剪刀、卡纸、固体胶、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表格,教师记录需要制作的服装、道具  教师:表演黛丝的小朋友需要哪些服装、道具?(头饰、衣服、手上的篮子。)  (分析:幼儿已具有表演的前期经验,教师的一句提问,幼儿就知道需要制
期刊
“探究性戏剧活动”是我园近两年来尝试开展的一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综合性活动。根据各班多次的活动经历,我们整理并提炼出七大环节的活动内容。  一、确定故事,创编剧本  剧本是戏剧工作的开端,也是最基础的工作。首先,寻找一个合适的内容作为剧本创作的来源。可以在优秀绘本或经典儿童故事中选择一些贴近幼儿生活、简单有趣、戏剧冲突明显,易于幼儿表现的内容,例如:《拔萝卜》、《丑小鸭》、《白雪公主》、《三只小猪
期刊
活动目标:  1.能通过比较,区别出两个物体的轻重,并推断出三个物体之间的重量关系。  2.在探索过程中,能正确记录物体的轻重,用语言完整地表述结果。  3.体验在操作活动中自主学习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天平秤;课件;皮球、弹力球;自制天平、玩具汽车、小熊、坦克;记录表;笔。  一、调动生活经验,交流讨论比轻重  1.看一看,比轻重。  在动物园里有许多动物,(出示老虎、兔子),你知道它们谁重
期刊
一个孩子如果没有机会从小学习表演,将来很难成为有魅力的社会角色,让儿童参加戏剧表演,不是要培养文艺爱好者,而是赋予孩子们一种社会技能。  ——著名学者余秋雨  我园于2009年开展生命教育的研究,并致力于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来实现生命教育,在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追求的目标是顺应孩子天性,关注孩子内心,使其健康快乐成长。而戏剧蕴含着生命,生命也离不开戏剧。在幼儿园如何开展探究性戏剧活动来体现生命教育的
期刊
体弱儿似乎都有一些相似的特点,他们往往容易挑食、偏食,营养不合理;不积极参加体格锻炼;极容易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等。如这学期新转来的一小女孩,长得白白净净的,来报名时,家长就反映这孩子胆子特小,最叫人头痛的是挑食,从不吃鸡蛋,不吃肉,希望老师帮助教育,能让她多吃一点。我们查阅了她的入园健康档案,发现她的血色素不达标,身高体重也不达标,属体弱儿。确实,班里或多或少总会有几位比较“另类”的孩子,不是“小
期刊
会移动的篮筐  制作意图:孩子们最喜欢投篮运动了,会移动的篮筐正符合他们的需求,不但可以定点投篮,还可以来回移动,增加投篮的乐趣。在投篮的过程中,既锻炼孩子们的上肢力量和瞄准能力,又体验到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制作材料:硬纸壳、透明胶、废旧广告纸、毛线。  制作过程:  1.用剪刀将硬纸壳剪成长条,用透明胶把两边固定好做篮筐的架子(图1)。  2.在架子上缠好毛线做成篮筐(图2)。  3.用废旧广
期刊
序曲:掀起了你的盖头来  掀起了你的盖头来,让我来看看你的脸……  ——解读课题  1.点击“感恩教育”。  所谓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内心产生认可并意欲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怀和行为。感恩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做人最基本的修养。  “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的人文教育
期刊
一、主题由来和设计思路  除了家和幼儿园以外,幼儿周围的环境是他们最熟悉的地方。孩子从出生就睁大自己的眼睛,天真地探看周围那些熟悉而又新奇的事物,竖起耳朵聆听着大自然奇妙的声音。他们为生活在中国的首都——北京而感到自豪。渴望着用自己的方式,认识和了解这块养育他们的土地;了解它的古老和文明;了解它现在的强盛和辉煌,激发出幼儿把北京建设得更加美好的情感和愿望。  二、主题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生活的
期刊
“材料引起探究,材料引起活动”,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材料是幼儿不可或缺的探究对象。幼儿园科学活动强调“让材料说话,让环境和材料引领幼儿的学习”。操作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会影响幼儿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探究能力的形成。因此,教师要帮助幼儿置身于能产生探索行为的科学教育活动环境中,并及时为其提供丰富的、操作性强的、符合幼儿探索需要的材料,支持和引发幼儿积极主动地操作材料。  一、现状及原因  现今,幼儿园科学教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通过艺术活动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感,体现成就感。”音乐游戏是以唱歌、舞蹈、音乐欣赏等为基础设计的游戏,是融音乐与游戏为一体的艺术教育。它是最易为幼儿接受、喜爱、理解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是培养幼儿乐感与美感的一条有效途径。  但是长期以来,音乐游戏经常作为针对幼儿的活动来呈现,却极少作为公开观摩教学的形式来开展。我觉得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音乐游戏由玩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