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儿在烧伤后由于各种原因,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文章对小儿烧伤后发热的机理、原因和治疗措施進行了归纳总结,对于治疗小儿烧伤后发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儿烧伤 发热 原因 治疗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262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177-02
小儿烧伤是指12岁以下儿童烧伤,占同期住院烧伤病人的35%,由于小儿体温调节中枢未成熟,体表面积相对较成人为大,皮下脂肪少,发汗功能不健全,因此小儿的体温容易随周围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小儿在烧伤后由于各种原因,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而且发热伴随烧伤治疗的整个过程,如果不及时治疗及护理,控制体温上升,轻者使患儿体质下降,影响烧伤创面愈合,重者可产生高热惊厥,昏迷或其他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处理好发热是治疗小儿烧伤过程中的非常重要的一环。笔者结合治疗体会,将小儿烧伤后合并发热的原因分析及治疗措施总结如下。
1 发热机理
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自身调节功能差,易受各种因素刺激而发生高热[1],尤其是小儿突发的高热,容易发生惊厥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对烧伤发热患儿进行及时、正确的处理非常重要。
2 发热原因
2.1 创面感染发热。烧伤后表皮破损,大量液体外渗,这些坏死物质成为细菌繁殖的良好培养基,表现为创面局部潮湿、积脓伴恶臭味,早期创周有明显的蜂窝织炎,严重者为创面脓毒症,或者可见到创面有“虫蚀样”侵袭性感染[2]。肉芽创面暴露过大可引起高热。另外烧伤后肠道细菌移位也可引起局部或全身的感染,出现败血症、菌血症、脓毒血症,引起发热。
2.2 吸收热。在烧伤早期,表皮破损,毛细血管张力和通透性增加大量组织内液体外渗,表现为创面肿胀,但在烧伤48小时后毛细血管张力和通透性逐惭恢复,渗出于组织间的液体开始回吸收,同时部分毒素也被回吸收成为致热源而发生吸收热。
2.3 肺部感染。儿童烧伤后抵抗力低,免疫力差,易发生肺部感染,特别是合并有呼吸道烧伤的患儿,更易发生肺部感染,发生高热,常同时有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气急、肺部湿啰音等,X线片有助于诊断。
2.4 环境温度过高。患儿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容易受环境温度影响,调节能力差,由于创面的原因存在一定程度的发热,多见于温度过高的夏季,或冬季保温温度过高,致使小儿体温发散不好。多见于婴幼儿。
2.5 水电解质紊乱。烧伤后大量晶体和胶体渗出,患儿因口渴饮入大量不含钠液体,或短时间输入过多水分,造成稀释性低钠血症及脑细胞水肿而出现高热。同时随时后机体乏氧代谢增加,患儿往往伴有代谢性酸中毒而发热。
2.6 换药热。在烧伤的情况下,因换药面积太大,扰动太多,在换药的过程中由于坏死物质分解产生内源性致热源和疼痛、消毒药液、寒冷的刺激均直接作用于皮肤神经末梢,增加了较强的疼痛刺激。均可导致高热。此种高热多为一过性,持续时间2~3h,体温多可自动降至正常。
2.7 创面包扎过多过厚。导致散热不良,特别是炎热的天气,改为暴露疗法,体温即可下降。
2.8 合并颅脑损伤:影响体温调节中枢所致的中枢性高热,多有受伤史。
2.9 药物热。烧伤后应用多个品种的药物,部分药物则更有可能出现发热,多见于持续应用大量抗生素药物以后。
2.10 输血输液反应。多为一过性,持续4-6小时。但如系严重血液污染或液体污染可有持续高热。
3 治疗措施
3.1 病因治疗。主要是针对引起发热的原因进行治疗是主要的根本的,而重点又在于预防。
3.2 物理降温。物理降温对患儿生长发育影响较少、安全,如头面部皮肤完好患儿可选用冰袋行头部尤其是前额外敷最为理想,可以降低并减少脑组织耗氧量,注意给患儿足部保暖。对恢复期患儿可使用对身体创伤性小的擦浴法,如温水、酒精擦浴降温,可获得良好降温效果[3]。降温的同时注意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并监测内环境的稳定情况。
3.3 药物降温。烧伤小儿体质虚弱,特别是大面积烧伤,使用退热剂要特别慎重,以免出汗太多,引起虚脱,药物降温,一般要求肛温在39℃以上,腋温在38.5℃以上,通过物理降温不起作用要考虑药物降温,但要注意减量使用。药物要选用对患儿副作用少且不影响患儿生长发育的药物进行降温。布洛芬混悬液中含有布洛芬,由于其作用机制和对胃肠道毒副作用较少而受到优先应用。是目前广泛用于临床的退热及镇痛药。此外也可用、小儿退热贴、消炎痛栓、赖安匹林,肌注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及选用中药柴胡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等。
3.4 补充液体量。小儿烧伤后失液量较成人相对多,特别是发热期,不显性失水增加,加上创面渗出,水分丢失比较多,在保证血容量的同时,可适当增加输液量。输液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输液量及速度,避免输液过多过快,造成心、肺、脑的负担过重,致心衰、肺水肿、脑水肿,做到合理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避免酸碱失衡及水中毒等。
3.5 加强创面处理。加强创面处理是控制烧伤患儿发热的根本措施。保持创面清洁,定时给患儿翻身,避免创面受压、潮湿或腐烂,对大面积烧伤或痂下积脓患儿尽早去除坏死焦痂和脓性分泌物,清创应在血容量得以补充,休克纠正之后进行,且清创给予适量的镇静剂。换药动作要轻柔,尽量缩短清创或换药时间。包扎的敷料不易太厚。
3.6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重烧伤的患儿由于体表生理防御屏障的破坏,全身免疫功能的下降,广泛坏死组织的存在和外界、自身菌群的侵袭,增加了感染的易感性,小儿体温调节能力差,感染后易引起发热,因此烧伤后一旦发现是感染引起的发热给予对症降温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控制感染,首先根据经验选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并行创面分泌物或血细菌培养,待药敏结果回报后根据结果再进行调整。抗生素的应用必须有针对性,笔者主张用于严重烧伤早期,尤其是伴有严重休克的患者,使用强有力的抗生素可以较好地控制在水肿回吸收期这一感染高峰发生全身性感染的危险,同时后期并发症也相对减少。为避免菌群失调,伤后立即开始口服微生态制剂如双岐杆菌[2]。
3.7 合并症的处理。部分烧伤患儿同时合并有一些其他基础疾病在治疗烧伤的同时要请相关科室会诊,协助处理合并症,以免造成误诊、误治、漏诊。
参考文献
[1] 黎鳌.烧伤治疗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79~80、441
[2] 黄跃生.烧伤外科学.第1版.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2010.480、175、183
[3] 赵炳华.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06
关键词:小儿烧伤 发热 原因 治疗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262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177-02
小儿烧伤是指12岁以下儿童烧伤,占同期住院烧伤病人的35%,由于小儿体温调节中枢未成熟,体表面积相对较成人为大,皮下脂肪少,发汗功能不健全,因此小儿的体温容易随周围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小儿在烧伤后由于各种原因,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而且发热伴随烧伤治疗的整个过程,如果不及时治疗及护理,控制体温上升,轻者使患儿体质下降,影响烧伤创面愈合,重者可产生高热惊厥,昏迷或其他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处理好发热是治疗小儿烧伤过程中的非常重要的一环。笔者结合治疗体会,将小儿烧伤后合并发热的原因分析及治疗措施总结如下。
1 发热机理
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自身调节功能差,易受各种因素刺激而发生高热[1],尤其是小儿突发的高热,容易发生惊厥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对烧伤发热患儿进行及时、正确的处理非常重要。
2 发热原因
2.1 创面感染发热。烧伤后表皮破损,大量液体外渗,这些坏死物质成为细菌繁殖的良好培养基,表现为创面局部潮湿、积脓伴恶臭味,早期创周有明显的蜂窝织炎,严重者为创面脓毒症,或者可见到创面有“虫蚀样”侵袭性感染[2]。肉芽创面暴露过大可引起高热。另外烧伤后肠道细菌移位也可引起局部或全身的感染,出现败血症、菌血症、脓毒血症,引起发热。
2.2 吸收热。在烧伤早期,表皮破损,毛细血管张力和通透性增加大量组织内液体外渗,表现为创面肿胀,但在烧伤48小时后毛细血管张力和通透性逐惭恢复,渗出于组织间的液体开始回吸收,同时部分毒素也被回吸收成为致热源而发生吸收热。
2.3 肺部感染。儿童烧伤后抵抗力低,免疫力差,易发生肺部感染,特别是合并有呼吸道烧伤的患儿,更易发生肺部感染,发生高热,常同时有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气急、肺部湿啰音等,X线片有助于诊断。
2.4 环境温度过高。患儿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容易受环境温度影响,调节能力差,由于创面的原因存在一定程度的发热,多见于温度过高的夏季,或冬季保温温度过高,致使小儿体温发散不好。多见于婴幼儿。
2.5 水电解质紊乱。烧伤后大量晶体和胶体渗出,患儿因口渴饮入大量不含钠液体,或短时间输入过多水分,造成稀释性低钠血症及脑细胞水肿而出现高热。同时随时后机体乏氧代谢增加,患儿往往伴有代谢性酸中毒而发热。
2.6 换药热。在烧伤的情况下,因换药面积太大,扰动太多,在换药的过程中由于坏死物质分解产生内源性致热源和疼痛、消毒药液、寒冷的刺激均直接作用于皮肤神经末梢,增加了较强的疼痛刺激。均可导致高热。此种高热多为一过性,持续时间2~3h,体温多可自动降至正常。
2.7 创面包扎过多过厚。导致散热不良,特别是炎热的天气,改为暴露疗法,体温即可下降。
2.8 合并颅脑损伤:影响体温调节中枢所致的中枢性高热,多有受伤史。
2.9 药物热。烧伤后应用多个品种的药物,部分药物则更有可能出现发热,多见于持续应用大量抗生素药物以后。
2.10 输血输液反应。多为一过性,持续4-6小时。但如系严重血液污染或液体污染可有持续高热。
3 治疗措施
3.1 病因治疗。主要是针对引起发热的原因进行治疗是主要的根本的,而重点又在于预防。
3.2 物理降温。物理降温对患儿生长发育影响较少、安全,如头面部皮肤完好患儿可选用冰袋行头部尤其是前额外敷最为理想,可以降低并减少脑组织耗氧量,注意给患儿足部保暖。对恢复期患儿可使用对身体创伤性小的擦浴法,如温水、酒精擦浴降温,可获得良好降温效果[3]。降温的同时注意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并监测内环境的稳定情况。
3.3 药物降温。烧伤小儿体质虚弱,特别是大面积烧伤,使用退热剂要特别慎重,以免出汗太多,引起虚脱,药物降温,一般要求肛温在39℃以上,腋温在38.5℃以上,通过物理降温不起作用要考虑药物降温,但要注意减量使用。药物要选用对患儿副作用少且不影响患儿生长发育的药物进行降温。布洛芬混悬液中含有布洛芬,由于其作用机制和对胃肠道毒副作用较少而受到优先应用。是目前广泛用于临床的退热及镇痛药。此外也可用、小儿退热贴、消炎痛栓、赖安匹林,肌注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及选用中药柴胡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等。
3.4 补充液体量。小儿烧伤后失液量较成人相对多,特别是发热期,不显性失水增加,加上创面渗出,水分丢失比较多,在保证血容量的同时,可适当增加输液量。输液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输液量及速度,避免输液过多过快,造成心、肺、脑的负担过重,致心衰、肺水肿、脑水肿,做到合理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避免酸碱失衡及水中毒等。
3.5 加强创面处理。加强创面处理是控制烧伤患儿发热的根本措施。保持创面清洁,定时给患儿翻身,避免创面受压、潮湿或腐烂,对大面积烧伤或痂下积脓患儿尽早去除坏死焦痂和脓性分泌物,清创应在血容量得以补充,休克纠正之后进行,且清创给予适量的镇静剂。换药动作要轻柔,尽量缩短清创或换药时间。包扎的敷料不易太厚。
3.6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重烧伤的患儿由于体表生理防御屏障的破坏,全身免疫功能的下降,广泛坏死组织的存在和外界、自身菌群的侵袭,增加了感染的易感性,小儿体温调节能力差,感染后易引起发热,因此烧伤后一旦发现是感染引起的发热给予对症降温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控制感染,首先根据经验选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并行创面分泌物或血细菌培养,待药敏结果回报后根据结果再进行调整。抗生素的应用必须有针对性,笔者主张用于严重烧伤早期,尤其是伴有严重休克的患者,使用强有力的抗生素可以较好地控制在水肿回吸收期这一感染高峰发生全身性感染的危险,同时后期并发症也相对减少。为避免菌群失调,伤后立即开始口服微生态制剂如双岐杆菌[2]。
3.7 合并症的处理。部分烧伤患儿同时合并有一些其他基础疾病在治疗烧伤的同时要请相关科室会诊,协助处理合并症,以免造成误诊、误治、漏诊。
参考文献
[1] 黎鳌.烧伤治疗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79~80、441
[2] 黄跃生.烧伤外科学.第1版.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2010.480、175、183
[3] 赵炳华.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