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钢琴艺术教育是实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方式之一,我国高师的钢琴教学自建国以来一直采用传统的一对一的个别课教学形式,钢琴集体课作为普通高校钢琴艺术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有必要对其教学进行探索与研究的。只有按照普通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教学,才能使学生得到艺术的熏陶,提高审美素质。本文重点就钢琴集体课教学做几点思考。
在以往的钢琴教学中,往往采用以演奏为主的教学形式,一学期下来学生所弹的曲目屈指可数,特别是非钢琴专业的学生,由于大多只能学习两年的钢琴弹奏,到学业结束时只能会弹少量的作品和配弹一些歌曲,对于浩大博深的钢琴史上那么多优秀的钢琴作品也只能是望洋兴叹,对于钢琴弹奏中丰富的音色变化和各种各样的触键方式及技巧更是无缘接触,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的知识面极其狭窄,仅仅“会弹琴”而已,这样的素质又怎能适应将来的教学工作?又怎能建立起学生对钢琴音乐良好的审美情趣呢?我们不能因学生是非钢琴专业的就让他们“放任自流”。作为一门重要的技能课,我们的钢琴教学不能让学生成为“井底之蛙”,而是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接触了解钢琴作品的博大精深,亲自去体会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钢琴作品的非凡的魅力,让其自身的情感在这些优秀作品中得到“共鸣”,从中得到启迪,培养其良好的审美情趣,对音乐作品及所表现的真、善、美与假、恶、丑进行正确审美判断及审美评价。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在钢琴集体课中培养学生音乐欣赏、鉴赏评价能力的目的所在,而且钢琴集体课因其先进的教学设备、教学理念在这些能力的培养上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我们要充分抓住这一优势,再配合适当的教学方法、手段,更好地来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让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育者。
一、高校钢琴集体课教学内容的探究
传统钢琴集体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以掌握钢琴弹奏方法与技能、弹奏一定数量的曲目为主。而钢琴教学对象在音乐素质、钢琴弹奏基础、能力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距。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获,教学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
1.钢琴基础弹奏教学
在集体课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传授个别课所难以详细讲解的一些理论知识与共性问题,如钢琴弹奏的手型、力度、指法、以及断奏、连奏等技巧性的练习,通过视频教学系统基本上可以达到传统钢琴小课的效果。这样,可以避免“一对一”上小课时教师对某个问题重复的纠正,大量节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从一开始就让学生接触所有调号的调及整个键盘上所有的音,乐谱与键盘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以便他们快速了解键盘的结构,掌握基本的演奏方法,学习科学的指法,从而在头脑中形成乐谱、键盘与音响的立体支架。这样,学生在掌握钢琴弹奏的基本技巧方法的同时,听觉、识谱、记忆等能力得到了快速的提高,为今后的即兴伴奏打下良好的基础。让每个学生轮流上台演奏,大家在台下当观众,相互之间进行评议,或者采取几台钢琴齐奏、合奏或四手联弹的形式锻炼学生的相互配合。回课时,引导学生相互观摩,通过典型分析的方法,提高理解力与判断力,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这样,使原本紧张的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跃,学生感到学习的过程也是一种愉快的体验,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运用齐奏、合奏、轮奏、独奏、四手联弹、接力、分组竞赛等多种方式教学
钢琴是一件独奏性很强的乐器,因而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容易忽视对学生合作演奏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了弥补教学中这一缺憾,在钢琴集体课教学内容中增加齐奏、合奏、轮奏、四手联弹、接力、分组竞赛等多种形式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音乐协调能力。
齐奏可让学生一起弹奏上节课学过的曲目,齐奏完毕,教师重点指出技能练习中的优点和缺陷,进一步明确演奏要求;分组竞赛可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演奏,另一组聆听观察,而后通过分析讨论,找出不足;接力则采取小演奏会形式,全体上课的学生自始自终参加,每个人既是演奏者又是听众,每个学生弹一段曲目,一个接一个地进行,在每个学生的演奏过程中,教师不辅导不叫停,以保持演奏会气氛,加强学生艺术实践锻炼的效果。四手联弹、重奏与合奏的演奏效果明显优于独奏与齐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情绪和积极性。当然,集体课上每次都可以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独奏,以达到互相观摩、取长补短的效果,使学生在集体的氛围中感受到挑战和鼓励。
3.钢琴、交响乐、协奏曲及重奏曲等经典作品的随奏教学
这种教学近似于音乐欣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直观的声像教学,加之教师的分析与点评,使学生犹如在音乐会现场中身临其境的聆听与感受音乐大师的音乐风采。例如学生在欣赏钢琴作品的同时,教师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创作特点、创作风格进行介绍,分析作品的曲式结构、和声、织体、调式调性等,这也有助于启迪学生的音乐想象与创造力,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开阔学生的音乐审美视野,熏陶学生热爱音乐的高尚情操,同时让学生广泛浏览不同时期的钢琴经典作品及中国优秀的钢琴作品,使学生在对大量音乐作品的体验和感悟中全面提高音乐修养。
4.即兴伴奏的训练
对于普通大学生来说,能将他们自己喜爱的音乐包括一些流行音乐作品,经过自己的伴奏演绎出来,有着极大的兴趣。而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门综合的艺术,需要学生掌握较好的乐理基础知识及和声知识等,伴奏的织体与和声色彩的变化直接体现音乐作品的效果。因此,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之后,可以进行较为简单的伴奏教学。在课堂上,利用数码钢琴的电子节拍机以及实时录音机的功能,先将某一段旋律录入,然后指导学生对其进行伴奏练习。另外,学生可以通过教学系统在集体课上配组、配对,利用耳机在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一人弹旋律一人弹伴奏,这样既锻炼了伴奏者的听觉和节奏感,同时又达到了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作用,从而大大提高其即兴伴奏的水平。
二、即兴伴奏教学中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
钢琴即兴伴奏是钢琴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体现。它要求伴奏者将钢琴演奏技巧、键盘和声、作曲理论知识等结合起来,在旋律条件的限制下进行瞬间的艺术再创作,因此创造能力对于伴奏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过去的钢琴即兴伴奏课多采用类似于理论大班课或小组课形式,教学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因为这样教学形式一般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记或者教师在琴上弹,学生围在一边看,然后再回到琴房自己练习,理论与实践完全脱节,作业由于缺乏有效的指导,要么完全模仿要么自己乱弹一气,很大的限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 在钢琴集体课中学生每人都有一台琴,教师讲过的知识学生马上可以在琴上体会,这样学生有组织的边听边练,加快了学生对知识的“消化能力”,当堂学的东西学生马上就可以灵活运用,这为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在集体课中教师在教完即兴伴奏的理论知识都有设计一些创造性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活动中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竞争,思维会极其活跃,创造能力也会得到充分的发展,而且在教师布置作业后学生即刻可在琴上练习,教师可做个别辅导,这样可让学生的创造能力发展得到顺利的发展。在练习或回课时学生可以利用数码钢琴中的录音功能,先把旋律录下来,然后一边放录音一边弹伴奏,这对于无旋律伴奏的训练特别有利,而且省时省力,使学生的创造能力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即兴伴奏课中通过设计创造性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这些创造性活动中教师尽量要求学生在每个训练中有多种尝试,有几个答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发散思维属于创造性思维,它具有鲜明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它是指从同一来源所提供的信息中产生各种各样方向不同的输出。许多当代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创造能力的大小和他的发散性思维成正比。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应注意教学中的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在众多创造性活动中,我把较具有代表性的几种活动归纳如下:
1.给出一段旋律,做伴奏织体练习,并做和声编配。
此活动主要是锻炼学生即兴伴奏的整体的能力,通过对旋律的分析,选择恰当的和弦和伴奏织体。此练习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教师可以先设计好伴奏织体,让学生自己编配和声,这种主要是锻炼学生和声知识的运用。第二种,是教师在旋律上先标记好和弦,让学生根据旋律的情绪自由选择恰当的伴奏织体。最后一种也是最难的一类,学生完全独立的自己为旋律编配好和声、选择伴奏织体。例如:
a、用的伴奏音型为上例旋律伴奏,并做出恰当的和弦进行。(因要做第二种类型的谱例说明,所以谱例上标记有和弦,正常情况下是不标记的)。
b、根据旋律上标记的和弦选择恰当的伴奏音型进行伴奏。
c、为上例旋律配伴奏。
2.根据和弦标记即兴弹奏。
这类练习教师先给每个小节设计好一定的和弦标记,旋律是不完整的,可以让学生根据旋律的基本情绪加以填充,伴奏织体教师可以根据据情况给出部分伴奏织体或完全没有。这种练习即可训练学生对主题发展手法的运用,又可锻炼学生伴奏的能力。
3.对典型乐曲片断进行变奏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伴奏织体、和声效果都比较好的乐曲片断,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分析其中伴奏织体、和弦选配的特点,对作品的配置伴奏的手法进行总结,找出规律,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其进行移调练习,根据情况可做旋律变奏:将原旋律作变化,但伴奏不变。常用的手法有使用经过音变奏、使用辅助音的变奏、使用三连音的变奏、对拍子变化的变奏等等;还可做和声(伴奏)变奏:即对伴奏织体加以变化,和弦的选配和旋律不变,这种变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伴奏音型的特点、演奏法以及它们与旋律风格准确的搭配;可做曲式变化的变奏:要求学生在变奏中通过改变句法、改变速度、改变音域、改变音区等手法使原旋律的曲式得到更丰富、更精彩的变化和发展。通过这些变奏训练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钢琴即兴创作和演奏能力。
4.即兴创作旋律并为其配置伴奏。
在这类活动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一个旋律的基本情绪,比如抒情的、舞蹈的、进行曲风格、欢快的等等,让学生根据规定的情绪范围创作若干小节的旋律,并为其配上恰当的伴奏在琴上演奏;或者教师给出一个动机,由学生进行发展,然后为其配置伴奏弹奏出来。通过此训练使学生逐步对旋律、节奏、调式、和声、风格等有了基础的体验与感受,在即兴伴奏时能突破理论与技术的局限,使其创造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5.对钢伴谱进行缩编
正规的歌曲钢伴谱大都是经过周密设计而成的精品,因此更为合理,并与歌曲相辅承溶为一体,在即兴伴奏中适当借鉴其精华也是一个提高即兴伴奏水平的好办法。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也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拿到一份钢伴谱但因其技巧太复杂太难而无法胜任,结果要么硬弹下来了,但伴奏效果与要求是天壤之别;要么胡乱地把其中较易的部分连起来,造成整个伴奏和声、结构等一片混乱,不知所云,所以教师有必要训练学生对钢伴谱进行缩编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教师可选择一些优秀的、典型的钢伴谱,指导学生先对其和声进行,伴奏织体进行分析,待学生对其大致了解后便可指导学生对其进行简化,如:八度快速进行的可只弹其单音进行,织体出现大片和弦时可简化双音或单音,出现快速琶音或音阶时可改为震音或省略其中的某些音级等,在缩编要注意尽量保持谱例中正常的和声进行,省略音可省去经过音、辅助音或和弦的五音等一些非主要的音,让学生在保留钢伴谱精髓的基础上创编出适合自己弹奏的乐谱来。
(二)创造性活动中须注意的事项
1.创造性活动的设计应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在初级阶段应允许学生先写后弹,有一个分析思考的过程,后来再逐渐过渡到看谱即弹的程度,这可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应要有耐心,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就会“拔苗助长”。
2.在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创造性个性。创造性个性是那些成功地启动、推动、导向、维持和强化创造活动的个性品质的总和。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创造就是一种意志行为,就是克服困难,做前人和别人没做过的事,做自己以前没做的事,所以在创造活动中需要优秀的个性心理品质做为动力,如: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勇于创新的勇气、自主独立的性格等。所以教师在这些活动中应鼓励学生勇于创新,不怕困难而且引导学生去克服困难,建立自信心。对于学生在活动中出现的错误应给予指导,而不是一味的批评。允许学生有“古怪”的想法,不能觉得学生的想法可笑,而应该积极地帮助学生去分析,引导学生自己去辨别。
3.在活动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听的习惯。音乐中的和声就如绘画中的色彩一样,对一部作品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听自己和别人弹出的各种和声效果,训练自己对和声色彩敏锐的听觉。要把理论知识与实际音响效果结合起来学习,通过手——耳——手这样的动作操作与耳朵听辨相互循环的方式来提高和声的应用能力。
总之,在钢琴集体课中,无论是钢琴基础技能训练还是即兴伴奏的教学,对学生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仍需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安国《世纪的回眸—王安国音乐文集》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
[2]张式谷、潘一飞著《西方钢琴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
在以往的钢琴教学中,往往采用以演奏为主的教学形式,一学期下来学生所弹的曲目屈指可数,特别是非钢琴专业的学生,由于大多只能学习两年的钢琴弹奏,到学业结束时只能会弹少量的作品和配弹一些歌曲,对于浩大博深的钢琴史上那么多优秀的钢琴作品也只能是望洋兴叹,对于钢琴弹奏中丰富的音色变化和各种各样的触键方式及技巧更是无缘接触,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的知识面极其狭窄,仅仅“会弹琴”而已,这样的素质又怎能适应将来的教学工作?又怎能建立起学生对钢琴音乐良好的审美情趣呢?我们不能因学生是非钢琴专业的就让他们“放任自流”。作为一门重要的技能课,我们的钢琴教学不能让学生成为“井底之蛙”,而是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接触了解钢琴作品的博大精深,亲自去体会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钢琴作品的非凡的魅力,让其自身的情感在这些优秀作品中得到“共鸣”,从中得到启迪,培养其良好的审美情趣,对音乐作品及所表现的真、善、美与假、恶、丑进行正确审美判断及审美评价。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在钢琴集体课中培养学生音乐欣赏、鉴赏评价能力的目的所在,而且钢琴集体课因其先进的教学设备、教学理念在这些能力的培养上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我们要充分抓住这一优势,再配合适当的教学方法、手段,更好地来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让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育者。
一、高校钢琴集体课教学内容的探究
传统钢琴集体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以掌握钢琴弹奏方法与技能、弹奏一定数量的曲目为主。而钢琴教学对象在音乐素质、钢琴弹奏基础、能力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距。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获,教学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
1.钢琴基础弹奏教学
在集体课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传授个别课所难以详细讲解的一些理论知识与共性问题,如钢琴弹奏的手型、力度、指法、以及断奏、连奏等技巧性的练习,通过视频教学系统基本上可以达到传统钢琴小课的效果。这样,可以避免“一对一”上小课时教师对某个问题重复的纠正,大量节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从一开始就让学生接触所有调号的调及整个键盘上所有的音,乐谱与键盘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以便他们快速了解键盘的结构,掌握基本的演奏方法,学习科学的指法,从而在头脑中形成乐谱、键盘与音响的立体支架。这样,学生在掌握钢琴弹奏的基本技巧方法的同时,听觉、识谱、记忆等能力得到了快速的提高,为今后的即兴伴奏打下良好的基础。让每个学生轮流上台演奏,大家在台下当观众,相互之间进行评议,或者采取几台钢琴齐奏、合奏或四手联弹的形式锻炼学生的相互配合。回课时,引导学生相互观摩,通过典型分析的方法,提高理解力与判断力,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这样,使原本紧张的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跃,学生感到学习的过程也是一种愉快的体验,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运用齐奏、合奏、轮奏、独奏、四手联弹、接力、分组竞赛等多种方式教学
钢琴是一件独奏性很强的乐器,因而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容易忽视对学生合作演奏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了弥补教学中这一缺憾,在钢琴集体课教学内容中增加齐奏、合奏、轮奏、四手联弹、接力、分组竞赛等多种形式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音乐协调能力。
齐奏可让学生一起弹奏上节课学过的曲目,齐奏完毕,教师重点指出技能练习中的优点和缺陷,进一步明确演奏要求;分组竞赛可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演奏,另一组聆听观察,而后通过分析讨论,找出不足;接力则采取小演奏会形式,全体上课的学生自始自终参加,每个人既是演奏者又是听众,每个学生弹一段曲目,一个接一个地进行,在每个学生的演奏过程中,教师不辅导不叫停,以保持演奏会气氛,加强学生艺术实践锻炼的效果。四手联弹、重奏与合奏的演奏效果明显优于独奏与齐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情绪和积极性。当然,集体课上每次都可以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独奏,以达到互相观摩、取长补短的效果,使学生在集体的氛围中感受到挑战和鼓励。
3.钢琴、交响乐、协奏曲及重奏曲等经典作品的随奏教学
这种教学近似于音乐欣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直观的声像教学,加之教师的分析与点评,使学生犹如在音乐会现场中身临其境的聆听与感受音乐大师的音乐风采。例如学生在欣赏钢琴作品的同时,教师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创作特点、创作风格进行介绍,分析作品的曲式结构、和声、织体、调式调性等,这也有助于启迪学生的音乐想象与创造力,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开阔学生的音乐审美视野,熏陶学生热爱音乐的高尚情操,同时让学生广泛浏览不同时期的钢琴经典作品及中国优秀的钢琴作品,使学生在对大量音乐作品的体验和感悟中全面提高音乐修养。
4.即兴伴奏的训练
对于普通大学生来说,能将他们自己喜爱的音乐包括一些流行音乐作品,经过自己的伴奏演绎出来,有着极大的兴趣。而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门综合的艺术,需要学生掌握较好的乐理基础知识及和声知识等,伴奏的织体与和声色彩的变化直接体现音乐作品的效果。因此,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之后,可以进行较为简单的伴奏教学。在课堂上,利用数码钢琴的电子节拍机以及实时录音机的功能,先将某一段旋律录入,然后指导学生对其进行伴奏练习。另外,学生可以通过教学系统在集体课上配组、配对,利用耳机在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一人弹旋律一人弹伴奏,这样既锻炼了伴奏者的听觉和节奏感,同时又达到了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作用,从而大大提高其即兴伴奏的水平。
二、即兴伴奏教学中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
钢琴即兴伴奏是钢琴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体现。它要求伴奏者将钢琴演奏技巧、键盘和声、作曲理论知识等结合起来,在旋律条件的限制下进行瞬间的艺术再创作,因此创造能力对于伴奏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过去的钢琴即兴伴奏课多采用类似于理论大班课或小组课形式,教学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因为这样教学形式一般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记或者教师在琴上弹,学生围在一边看,然后再回到琴房自己练习,理论与实践完全脱节,作业由于缺乏有效的指导,要么完全模仿要么自己乱弹一气,很大的限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 在钢琴集体课中学生每人都有一台琴,教师讲过的知识学生马上可以在琴上体会,这样学生有组织的边听边练,加快了学生对知识的“消化能力”,当堂学的东西学生马上就可以灵活运用,这为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在集体课中教师在教完即兴伴奏的理论知识都有设计一些创造性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活动中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竞争,思维会极其活跃,创造能力也会得到充分的发展,而且在教师布置作业后学生即刻可在琴上练习,教师可做个别辅导,这样可让学生的创造能力发展得到顺利的发展。在练习或回课时学生可以利用数码钢琴中的录音功能,先把旋律录下来,然后一边放录音一边弹伴奏,这对于无旋律伴奏的训练特别有利,而且省时省力,使学生的创造能力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即兴伴奏课中通过设计创造性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这些创造性活动中教师尽量要求学生在每个训练中有多种尝试,有几个答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发散思维属于创造性思维,它具有鲜明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它是指从同一来源所提供的信息中产生各种各样方向不同的输出。许多当代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创造能力的大小和他的发散性思维成正比。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应注意教学中的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在众多创造性活动中,我把较具有代表性的几种活动归纳如下:
1.给出一段旋律,做伴奏织体练习,并做和声编配。
此活动主要是锻炼学生即兴伴奏的整体的能力,通过对旋律的分析,选择恰当的和弦和伴奏织体。此练习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教师可以先设计好伴奏织体,让学生自己编配和声,这种主要是锻炼学生和声知识的运用。第二种,是教师在旋律上先标记好和弦,让学生根据旋律的情绪自由选择恰当的伴奏织体。最后一种也是最难的一类,学生完全独立的自己为旋律编配好和声、选择伴奏织体。例如:
a、用的伴奏音型为上例旋律伴奏,并做出恰当的和弦进行。(因要做第二种类型的谱例说明,所以谱例上标记有和弦,正常情况下是不标记的)。
b、根据旋律上标记的和弦选择恰当的伴奏音型进行伴奏。
c、为上例旋律配伴奏。
2.根据和弦标记即兴弹奏。
这类练习教师先给每个小节设计好一定的和弦标记,旋律是不完整的,可以让学生根据旋律的基本情绪加以填充,伴奏织体教师可以根据据情况给出部分伴奏织体或完全没有。这种练习即可训练学生对主题发展手法的运用,又可锻炼学生伴奏的能力。
3.对典型乐曲片断进行变奏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伴奏织体、和声效果都比较好的乐曲片断,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分析其中伴奏织体、和弦选配的特点,对作品的配置伴奏的手法进行总结,找出规律,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其进行移调练习,根据情况可做旋律变奏:将原旋律作变化,但伴奏不变。常用的手法有使用经过音变奏、使用辅助音的变奏、使用三连音的变奏、对拍子变化的变奏等等;还可做和声(伴奏)变奏:即对伴奏织体加以变化,和弦的选配和旋律不变,这种变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伴奏音型的特点、演奏法以及它们与旋律风格准确的搭配;可做曲式变化的变奏:要求学生在变奏中通过改变句法、改变速度、改变音域、改变音区等手法使原旋律的曲式得到更丰富、更精彩的变化和发展。通过这些变奏训练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钢琴即兴创作和演奏能力。
4.即兴创作旋律并为其配置伴奏。
在这类活动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一个旋律的基本情绪,比如抒情的、舞蹈的、进行曲风格、欢快的等等,让学生根据规定的情绪范围创作若干小节的旋律,并为其配上恰当的伴奏在琴上演奏;或者教师给出一个动机,由学生进行发展,然后为其配置伴奏弹奏出来。通过此训练使学生逐步对旋律、节奏、调式、和声、风格等有了基础的体验与感受,在即兴伴奏时能突破理论与技术的局限,使其创造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5.对钢伴谱进行缩编
正规的歌曲钢伴谱大都是经过周密设计而成的精品,因此更为合理,并与歌曲相辅承溶为一体,在即兴伴奏中适当借鉴其精华也是一个提高即兴伴奏水平的好办法。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也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拿到一份钢伴谱但因其技巧太复杂太难而无法胜任,结果要么硬弹下来了,但伴奏效果与要求是天壤之别;要么胡乱地把其中较易的部分连起来,造成整个伴奏和声、结构等一片混乱,不知所云,所以教师有必要训练学生对钢伴谱进行缩编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教师可选择一些优秀的、典型的钢伴谱,指导学生先对其和声进行,伴奏织体进行分析,待学生对其大致了解后便可指导学生对其进行简化,如:八度快速进行的可只弹其单音进行,织体出现大片和弦时可简化双音或单音,出现快速琶音或音阶时可改为震音或省略其中的某些音级等,在缩编要注意尽量保持谱例中正常的和声进行,省略音可省去经过音、辅助音或和弦的五音等一些非主要的音,让学生在保留钢伴谱精髓的基础上创编出适合自己弹奏的乐谱来。
(二)创造性活动中须注意的事项
1.创造性活动的设计应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在初级阶段应允许学生先写后弹,有一个分析思考的过程,后来再逐渐过渡到看谱即弹的程度,这可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应要有耐心,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就会“拔苗助长”。
2.在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创造性个性。创造性个性是那些成功地启动、推动、导向、维持和强化创造活动的个性品质的总和。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创造就是一种意志行为,就是克服困难,做前人和别人没做过的事,做自己以前没做的事,所以在创造活动中需要优秀的个性心理品质做为动力,如: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勇于创新的勇气、自主独立的性格等。所以教师在这些活动中应鼓励学生勇于创新,不怕困难而且引导学生去克服困难,建立自信心。对于学生在活动中出现的错误应给予指导,而不是一味的批评。允许学生有“古怪”的想法,不能觉得学生的想法可笑,而应该积极地帮助学生去分析,引导学生自己去辨别。
3.在活动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听的习惯。音乐中的和声就如绘画中的色彩一样,对一部作品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听自己和别人弹出的各种和声效果,训练自己对和声色彩敏锐的听觉。要把理论知识与实际音响效果结合起来学习,通过手——耳——手这样的动作操作与耳朵听辨相互循环的方式来提高和声的应用能力。
总之,在钢琴集体课中,无论是钢琴基础技能训练还是即兴伴奏的教学,对学生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仍需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安国《世纪的回眸—王安国音乐文集》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
[2]张式谷、潘一飞著《西方钢琴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