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实验之家 在造建筑 ATELIER ZZ居于自然

来源 :家居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sic5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隔而不斷的空间,光线轻巧穿过。


2.水洗石铺就素朴的自然感知。


3.混凝土的横梁处理,与周边的细腻形成对比。


4.钢丝网格桥面同时解决空间的分隔与通联。


5.大空间里的“小房子”,造就出奇妙的空间尺度。

  用手艺活的细致,打磨一项住宅改造工程,以朴素且拙的心态,去还原居住者对空间形态的尊重与生活诉求。在造建筑工作室的设计师采用许多非常规的呈现手段,突破传统意义上精雕细琢的室内装修概念,在北京一栋砖混建筑的顶楼跃层实现了对于空间体验的“自然感”实验性表达。
  大的概念依然以空间为主导,扬长避短进行整体的布局调整,并在营造过程中嫁接大量朴素的材料与技艺,实现既有空间中游走路径的重新定义,更以空间叠套、灵巧的隔断式视线对望等技法丰富空间层次,让住宅的角落也变得灵动且充满生气。
  用穿孔楼梯踏板替换原有靠墙狭窄的楼梯,连同弧形玻璃砖墙界面、储物柜、矮柜等形成一件组合家具,多元的材质混搭在此营造出多元的空间氛围,更突出了房屋舒适的居住属性。同时玻璃砖墙还对客厅与阳台形成了一定的巧妙切割,天光透过半通透的玻璃砖墙映入客厅,映衬着矮柜角落的装饰绿植,自然之意也随光而来。
  手工艺思维的大胆尝试,更在对于二层的坡屋顶阁楼的处理中尽显。面对4.5m的层高,如何以一个轻巧的透明夹层,既保全空间感又能达成通行功能?排除掉玻璃夹层的常用做法,在室内架起一座桥的想法最终得以落地。两个保留原始抛光焊接痕迹的钢桁架,钢丝编织而成的近乎透明的网格桥面,视野完全无碍。在钢丝绳网的过滤下,光线的路径变得丰富,若在“桥下”向上,粗糙的红砖墙书架与工业化气息的钢结构呼应形成视觉的统一,提供了陌生化的室内景观。
  独特的斜坡屋顶结构也为空间的更多尝试提供了可能,卧室空间增加一个斜坡屋顶的“小房子”,并以小巧的屋顶空间外延至相邻的客厅,屋檐、竹窗下方合围而成一个书房空间,形成一种奇妙的空间尺度对比,设计师形象地称之为“小河里的大鲨鱼”。
  空间的气质变化离不开材料选用,三叶虫和鹦鹉螺化石替换掉工作化的门把手,质朴而自然。
  二层阳台空间以小颗粒的水洗石完成地面及墙面的铺装,凹凸不平的质感给人以室外花园的粗糙体验,再加以通透的采光设计及精心准备的绿植搭配,封闭的室内被错觉打开。靠坐在老榆木门板打造的“叠山”艺术造型座椅上放空思绪,尽享阳光惬意,微风拂面。
其他文献
前台也兼具吧台、品酒台的作用,打磨的钢质墙板可以推拉成为隔断,墙后就是清酒陈列柜。来到二楼,迎面就是一长排钢架结构制作的展示架,上下光源可以很好地陈列清酒。靠墙一排是隐藏在钢板包裹后的冰柜,用于存放各色酒类。左侧油画来自艺术家林菁,展示柜上静置一樽清乾隆年间花瓶,两者皆来自空间主人的私人收藏。  根据使用者多样化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复合型空间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无法再用单一的办公、展示、私人会所
期刊
建筑如何改变社会?建筑可以为地球做什么?我们能为未来留下什么?关于这些宏大的命題,我们特别采访了4 位建筑师,对于传统与未来,对于人类与自然,对于可持续性发展,以及通往未来的教育,他们从各自独特的视角做出了回答。  海南科技馆整体创造了“原始雨林与未来科技相遇”的情境。主展馆形如祥云,与天地自然对话。
期刊
马岩松,1975年出生在北京,曾就读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后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并获建筑学硕士学位。2004年回到中国并成立了北京MAD建筑事务所,曾于清华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和美国南加州大学任客座教授。他致力于探寻建筑的未来之路,倡导把城市的密度、功能和山水意境结合起来,通过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系,走向一个全新的、以人的精神为核心的城市文明时代。  在马岩松还不太了解建筑的时候,他对电影十分着迷,
期刊
位于美国纽约的Little Island,设计师将混凝土支柱设计成高低错落的形式,打造了一个富有起伏变化的公园。  Thomas Heatherwick,1970年生于英国。从曼彻斯特理工大学和RCA毕业后,于1994年在伦敦创办了个人工作室。此后,主要从事建筑、空间设计,并承接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一些有助于改善环境、改变人们行为方式的项目。1.Maggie’s Leeds是一家用绿色治愈
期刊
Bjark Ingels,1974年生于丹麦哥本哈根,少年时代曾梦想成为一名漫画家。为了画好背景画,在父亲建议下攻读建筑专业。曾在丹麦皇家艺术学院和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学习,后在荷兰OMA建筑事务所工作, 2005 年创立了BIG(Bjarke IngelsGroup)。他将建筑定义为确保城市和建筑符合我们想要的生活方式的艺术和科学。1.Copenhill是丹麦哥本哈根的发电厂项目,将约90米
期刊
Michele de Lucchi,1951年生于意大利费拉拉,毕业于佛罗伦萨大学建筑学院。在激进试验建筑年代,曾是Cavart、Alchimia和Memphis等运动的主角之一。建筑工作室AMDL CIRCLE创始人。曾为意大利及欧洲知名企业设计灯具和装饰元素,包括Artemide、Olivetti、Alias、Unifor、Hermès、Alessi……2000年获得意大利共和国荣誉骑士团将领
期刊
林化所位于锁金村,毗邻南京林业大学,上世纪八十年代,这里的住宅多作为职工宿舍使用,到今天,仍有不少退休教师与职工在此居住。也许是专长林业的缘故,这一片居民区树木茂盛,绿荫锦簇。40年里,人来人往,居民渐渐老龄化,而这些植被树木卻愈发有生命力。吴状与付仕玉选中的“16号住宅”,与林业大学一墙之隔。由于当年分配的职工宿舍楼不够用,于是就利用小区和林业大学围墙的夹角又造了一栋三层高的小楼。这栋特殊的建筑
期刊
以下为ELLEDECO(E)与 SUPERIMPOSE創始人之一博乐文Ruben Bergambagt(RB)的对话:  ELLE DECO:Y-Loft City住宅项目是如何开启的?你们同业主之间的合作模式是怎样的?  RB:我们在机缘巧合中接到了来自山西长治的轴承厂片区的翻新委托,计划将其一部分重建为全新的住宅公寓,一部分活化老建筑为文创园区 。发展商、客户及当地政府都抱着开放的态度支持这个
期刊
“历史会否重演,答案是肯定的。”此言出于世卫组织2018年的一份关于预防21世纪大流行病的指南。如今看来,一语成谶。但在遥远的四年前,生存的问题仿佛与日常的生活保持着固定距离,无端叩响,反而显得杞人忧天。  如果从生存的角度观察人类的每一种创造,建筑史也许最直观地对应着险恶与安逸的环境变化。从莫斯科深不见底的防空洞,到里约热内卢臭名昭著的棚户区,建筑可以形而上地被作为艺术讨论,也可以形而下地被理解
期刊
长租公寓“泊寓”的前身位于广州市中心的城中村。旧建筑面朝城市干道,将一线都市的车水马龙收入眼底,背后却时间回溯般仿若来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生活场景:城中村内唯一的菜肉市场和周边的五金杂货商铺维续着居民的基本生活;原住民和租户上班族混居在这座火柴盒式的通廊建筑里,原本的中庭被大量搭建、空调机体和管线占据,环境杂乱,存在鼠患,楼内公共空间早已失去了原本功用。接手项目后,间筑设计的建筑师们希望通过改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