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维护和平、制约战争的因素在不断增长。同时,当今世界又处于大变动、大调整时期,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种复杂问题和不确定因素时有发生。昨天的伊拉克战争、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布什政府提出的“邪恶轴心”与“邪恶国家”,今天的伊朗铀浓缩、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朝鲜的核爆炸……今天的世界怎么了,是人们变得不理智了,还是另有一番隐忧?本刊特邀国际问题研究专家、学者,为我们寻根溯源,解疑释惑,以期达到还原事件真相的目的。
2007年,国际形势总体继续保持稳定,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但与此同时,局部动荡和冲突未有根本好转,大国关系正经历新一轮调整,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日趋复杂。
单极格局向多极方向演变的趋势更加明显。美国深陷伊拉克、阿富汗困境不能自拔,单极独霸图谋遭受挫折,应对全球性挑战的能力和对地区局势的主导能力明显削弱。尽管美国的硬实力并未伤筋动骨,但软实力受损明显,国际声望持续下跌。与美国过度扩张而尽显疲态相比,其他传统和新兴大国加快恢复和发展,实力迅速上升,使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重大结构性变化。欧盟制宪危机获得缓解,为欧盟一体化和共同外交增添了新的活力和前景。日本经济持续好转,迈向政治军事大国的步伐加快。中国的发展对国际地缘战略格局及政治经贸金融模式造成强烈冲击。俄罗斯国力迅速走强,在独联体及国际事务中的影响有所恢复。印度跻身大国行列并左右逢源,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言权增大。除上述国家外,其他新兴经济体发展迅速,影响上升。各地区力量的增强有助于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大国关系开始新一轮调整。美欧关系加快改善。美国调整全球战略,加大对欧洲盟国的借重。法德两国新任领导人上台后,积极弥合与美国因伊拉克战争而产生的裂痕,欧盟国家中大西洋主义抬头。俄与西方关系进一步恶化。围绕俄罗斯国内民主化进程、独联体走向、科索沃独立、东欧反导部署、能源等问题,俄与美欧激烈较量。美欧借助北约、欧盟双东扩,拉拢独联体亲西方国家,挤压俄战略空间。俄则利用能源、军援等手段予以反制。伴随俄国力恢复和重振大国地位,俄与西方的冲突还将有新的发展。美日关系度过小泉执政时的蜜月期,一些曾被掩盖的分歧和摩擦开始显现。中美关系基本保持稳定、中俄关系持续巩固、中日关系回暖。中欧关系停滞不前甚至有所倒退,欧洲在经贸、地区热点、人权等问题上与美合流对中国的压力上升。尽管大国关系总体框架是竞争与合作并存,但伴随西方国家在国际关系中强调意识形态因素,针对中俄的防范加强,大国之间竞争的一面更趋明显。
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影响国际安全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际安全中的传统安全因素上升。美国继续谋求军事上的绝对优势,建立非洲司令部,推动在东欧及外高加索地区部署反导系统,加大对中东阿拉伯国家的军售力度,强化在全球的军事存在。俄在威胁退出《中导条约》和暂停执行《欧洲常规武装力量公约》后,战略武器研发和装备部队的步伐明显加快,并不断展示战略防御和进攻实力。大国对太空争夺进一步加剧。国际多边军控谈判依然处于低谷,全球存在掀起新一轮军备竞赛的危险。伊核等地区核扩散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刺激更多国家宣布核开发,国际核不扩散机制面临崩溃的危险。大国在中东、中亚、非洲及我国周边地区的地缘争夺更加激烈。以中东地区为代表的地区冲突不断升级,并有扩大蔓延之势。非传统安全威胁依然突出。恐怖主义、气候变化、非法移民、跨国犯罪、毒品走私以及禽流感等传染性疾病继续困扰全球,对国际关系产生持续影响。
世界经济增长开始放缓,失衡问题加剧。美国经济增长减速,次贷危机负面效应还未完全释放出来,引发新一轮金融动荡的风险依然存在。由于世界经济增长动力趋向多元化,特别是中、俄、印等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强劲,部分抵消了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消极影响。全球经贸失衡状况未见明显好转,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不减反增,贸易纠纷和经贸摩擦不断。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成员在农产品补贴和市场准入等方面存在严重分歧,导致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继续处于僵局。全球金融衍生产品流动性过剩,短期国际资本大量无序流动,造成全球股市、汇市波动剧烈。国际原油和原材料价格持续保持高位。高油价不仅增加石油进口国负担,也给世界经济造成通胀压力。国际能源竞争与合作势头不减。各主要国家围绕油气线路、海上运输通道的争夺激烈。
展望2008年,俄美两国将举行大选,领导人的更替将带来新的政策调整,进而影响地区乃至全球形势的发展。作为全球最动荡的中东地区,伊拉克乱局、巴以冲突乃至伊朗核问题仍将困扰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不排除个别问题进一步激化的可能。世界经济增长将继续放缓,原油及原材料价格波动将加剧,美次贷危机的影响将进一步显现。世界将继续在总体缓和,而在局部动荡中前行。
(欢迎读者与主持人交流,稿件反馈请至[email protected])责编:于 淼
2007年,国际形势总体继续保持稳定,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但与此同时,局部动荡和冲突未有根本好转,大国关系正经历新一轮调整,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日趋复杂。
单极格局向多极方向演变的趋势更加明显。美国深陷伊拉克、阿富汗困境不能自拔,单极独霸图谋遭受挫折,应对全球性挑战的能力和对地区局势的主导能力明显削弱。尽管美国的硬实力并未伤筋动骨,但软实力受损明显,国际声望持续下跌。与美国过度扩张而尽显疲态相比,其他传统和新兴大国加快恢复和发展,实力迅速上升,使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重大结构性变化。欧盟制宪危机获得缓解,为欧盟一体化和共同外交增添了新的活力和前景。日本经济持续好转,迈向政治军事大国的步伐加快。中国的发展对国际地缘战略格局及政治经贸金融模式造成强烈冲击。俄罗斯国力迅速走强,在独联体及国际事务中的影响有所恢复。印度跻身大国行列并左右逢源,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言权增大。除上述国家外,其他新兴经济体发展迅速,影响上升。各地区力量的增强有助于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大国关系开始新一轮调整。美欧关系加快改善。美国调整全球战略,加大对欧洲盟国的借重。法德两国新任领导人上台后,积极弥合与美国因伊拉克战争而产生的裂痕,欧盟国家中大西洋主义抬头。俄与西方关系进一步恶化。围绕俄罗斯国内民主化进程、独联体走向、科索沃独立、东欧反导部署、能源等问题,俄与美欧激烈较量。美欧借助北约、欧盟双东扩,拉拢独联体亲西方国家,挤压俄战略空间。俄则利用能源、军援等手段予以反制。伴随俄国力恢复和重振大国地位,俄与西方的冲突还将有新的发展。美日关系度过小泉执政时的蜜月期,一些曾被掩盖的分歧和摩擦开始显现。中美关系基本保持稳定、中俄关系持续巩固、中日关系回暖。中欧关系停滞不前甚至有所倒退,欧洲在经贸、地区热点、人权等问题上与美合流对中国的压力上升。尽管大国关系总体框架是竞争与合作并存,但伴随西方国家在国际关系中强调意识形态因素,针对中俄的防范加强,大国之间竞争的一面更趋明显。
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影响国际安全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际安全中的传统安全因素上升。美国继续谋求军事上的绝对优势,建立非洲司令部,推动在东欧及外高加索地区部署反导系统,加大对中东阿拉伯国家的军售力度,强化在全球的军事存在。俄在威胁退出《中导条约》和暂停执行《欧洲常规武装力量公约》后,战略武器研发和装备部队的步伐明显加快,并不断展示战略防御和进攻实力。大国对太空争夺进一步加剧。国际多边军控谈判依然处于低谷,全球存在掀起新一轮军备竞赛的危险。伊核等地区核扩散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刺激更多国家宣布核开发,国际核不扩散机制面临崩溃的危险。大国在中东、中亚、非洲及我国周边地区的地缘争夺更加激烈。以中东地区为代表的地区冲突不断升级,并有扩大蔓延之势。非传统安全威胁依然突出。恐怖主义、气候变化、非法移民、跨国犯罪、毒品走私以及禽流感等传染性疾病继续困扰全球,对国际关系产生持续影响。
世界经济增长开始放缓,失衡问题加剧。美国经济增长减速,次贷危机负面效应还未完全释放出来,引发新一轮金融动荡的风险依然存在。由于世界经济增长动力趋向多元化,特别是中、俄、印等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强劲,部分抵消了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消极影响。全球经贸失衡状况未见明显好转,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不减反增,贸易纠纷和经贸摩擦不断。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成员在农产品补贴和市场准入等方面存在严重分歧,导致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继续处于僵局。全球金融衍生产品流动性过剩,短期国际资本大量无序流动,造成全球股市、汇市波动剧烈。国际原油和原材料价格持续保持高位。高油价不仅增加石油进口国负担,也给世界经济造成通胀压力。国际能源竞争与合作势头不减。各主要国家围绕油气线路、海上运输通道的争夺激烈。
展望2008年,俄美两国将举行大选,领导人的更替将带来新的政策调整,进而影响地区乃至全球形势的发展。作为全球最动荡的中东地区,伊拉克乱局、巴以冲突乃至伊朗核问题仍将困扰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不排除个别问题进一步激化的可能。世界经济增长将继续放缓,原油及原材料价格波动将加剧,美次贷危机的影响将进一步显现。世界将继续在总体缓和,而在局部动荡中前行。
(欢迎读者与主持人交流,稿件反馈请至[email protected])责编:于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