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的和谐发展。”能让学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在教学中做到三点教学:(1)审美引理,把求知与求美和谐统一。(2)审美引善,把求善与求美和谐统一。(3)审美怡情,在愉悦中求美。
关键词:新课程 文学欣赏 审美 鉴赏 审美引理 审美引善 审美怡情 老师 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2(c)-0006-02
语文是一门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课程,借助语文这个载体,通过丰富多彩、情意结合的语文实践活动,能使学生熏陶自然美、感受社会美、欣赏艺术美,培养审美体验,提高审美能力,从而塑造美的心灵、完善美的人性、创造美的人生。成功的审美鉴赏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能熏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人格素质。借助语文这个载体,通过丰富多彩、情意结合的语文实践活动,能使学生熏陶自然美、感受社会美、欣赏艺术美,培养审美体验,提高审美能力,从而塑造美的心灵、完善美的人性、创造美的人生。文学审美鉴赏教学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具有的复合功能,直接指向人的生命意义,促进生命个体的总体生成。文学审美鉴赏教学应引导学生去寻觅、体悟、创造出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并且在审美活动过程中展开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从而获得更丰富的审美愉悦和人生感悟,这种审美活动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但相对于其他艺术形式,它对人的影响。新《课程标准》在第一部分提出的:“课程的基本理念里,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的和谐发展。”通过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的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就说明中学语文教学应当重视学生文学审美鉴赏素质的培养,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审美鉴赏三者有机融合于语文教学过程中。
由于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具有美悦作用,所以通过文学鉴赏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加深对大千世界的形象认识,而且可以净化灵魂、陶冶情操,同时,还可以极大的提高审美能力。构成了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部分。语文教学中的文学审美鉴赏不同于一般的文学艺术鉴赏,它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特征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 审美引理,把求知与求美和谐统一
语文教学的知识传授不应当脱离生动形象的各种文体、形象、画面,不能抽象为几个干巴巴的“知识点”、“概念群”。语文教学中的文学审美鉴赏具有直觉性的特征。比如,在现实生活中,当一件美的事物出现在你眼前时,我们突然感到眼前一亮,不假思索,由心发出赞叹:“啊,真美!”这种“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的美的感受,就是美感直觉性生动具体的体现。语文教材主要是借助语言文字来构成人、事、景、物,反映社会生活的;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师生之间的语言交际进行的。因此,在文学鉴赏审美教学中首先重视语言的教学和教学的语言。一方面,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借助语言文字,直接感受课文的美。例如:在任教鲁彦的《听潮》这篇脍炙人口文章的时候,本人考虑到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也是一篇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好素材,作品展现了海潮涨落的风采,讴歌了大海的美,表现了作者积极向上的情怀。文章这样写道:“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轻轻的,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这是海边落潮景致的绝唱,审美主体感知眼前海水涨落时的文字后,能够立即从声音、色彩和形态各个方面感受到落潮时的诗情画意,雅静而清丽、充满柔情的优美境界,这样一来我们的课堂就能体现审美鉴赏的意境美了,体会到其曲径通幽,意境高远的特征。
又例如在教《三峡》一文时,本人是这样讲:三峡的风光是那么壮丽美好,神奇多娇,但当时三峡两岸的劳动人民为什么那么愁苦哀怨呢?因为封建社会的三峡未经整治,水流急,河滩险,暗礁多,江湾杂,无情的江水不知吞噬了多少只船只与生命。虽当“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也要舍命冒险而下。千百年来,数不清的船工和滩工因劳累、饥饿而惨死在这三峡的航线上。那凄凉的猿鸣,总是很自然的引起人们对死者的追忆和对生者的担忧,因而“猿鸣三声泪沾裳”。通过生动形象审美鉴赏和声情并茂地叙述,使文章情理相生。把学生带进三峡的昨天和今天,感受到了作者的感情。如此一来,我们课堂上把一个个的“知识点”、“概念群”揉化在生动的形象中,鲜活的画面中,让学生在文学审美鉴赏中接受智育,才可能终生难忘啊!这样一来我们教学中审美引理,求知与求美和谐统一的目的就能到达了。
2 审美引善,把求善与求美和谐统一
语文教学的思想性、教育性历来为人们重视,它要借助优秀作品陶冶年轻一代的情感,塑造他们美的心灵,完善他们美的人格,并进一步认识社会,了解人生。但在实际的“文以载道”、“文以传道”的教育过程中,往往呈现僵化、片面化的现象。学生可以出口成章的背诵孔孟佳篇,但对于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或许会不屑一顾;他们无不知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濡子牛”的诗句,但鲁迅先生根植于中国大地,热爱苦难的中华民族的精神他们是不能体会的。学生们能从众多的选择答案中准确无误的判断出《背影》的主题思想,但对于每天得到的最深最真挚的父母之爱,却那样习以为常,甚至认为是羁绊和樊笼……避免这一现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语文教学中的“美善”统一。即把谆谆告诫的作品主题思想有机融化到循循善诱的艺术鉴赏分析中,通过艺术美的熏陶去实施“哲理美”、“道德美”的教育。实现联想,获得审美喜悦。入选初中语文课本的文章几乎都是字字珠玑、声情并茂的美文,字里行间蕴涵着丰富的美感。如何让学生获得这些美感呢?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所以,在情感审美过程中,必须调动老师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具体状貌和整体形态感知的基础上产生对先前相关、相似、相反的生活经历或感受的联想或产生这些方面的合理的新表象,才能使审美情感趋于深层。而后,可进行比较阅读、分组讨论,接着由老师进行综合点评,也就是让学生做自主的独立的具体的分析,使学生的知识、经验、情感通過想象负载到作者已经创造出的艺术画面上去,深刻理解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体会文中的美的所在,积累自己的鉴赏经验。
如朱自清的《背影》作者写父亲为“我”买橘子时,用“蹒跚”一词来描写他的体态,教学中如果仅从语义的角度进行教学,那么学生对“蹒跚”就永远停留在“走路摇摆不定的样子”这样浅层次的理解上。实际在这里作者用这样一个词不仅写出了老境颓唐半生惨淡的父亲对儿子厚重的爱,也表现了儿子对父亲一生坎坷、困顿的怜悯及未能尽孝敬之责的愧疚:父亲蹒跚的背影远去了,去得沉重,去得拖沓,而在那蹒跚的背影中包含着作者多少挥之不去的苍凉和悲切啊!这种情感是内在的复杂的,并非每个初读的人都能感悟出来,因而离不开审美鉴赏的循循善诱和启发。当然,文学作品中的美好善良的东西更多的是隐含于作品的深层之中的,这就需要教师对作品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将那点点滴滴的“善”如春风般渗入学生心田,力致把求善与求美和谐统一起来。
3 审美怡情,在愉悦中求美
语文教学应该是所有教学活动中最生动、最形象也最富于激情的。实践证明,中学生对语文课的“文学鉴赏型”教法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偏爱抒情文学作品。这样,给语文教学中的鉴赏美育提供了丰厚的土壤、潜力。语文鉴赏离不开师生双方的情感投入、交流、共鸣。所以,上课时留心营造一种愉悦动人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自己在教学内容的文学鉴赏愉悦中去求知、求美、求善,从而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鉴赏素质。
例如,在教《春》一课时,首先组织学生齐诵王安石和杜甫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两个黄鹂鸣翠柳”等诗篇,并且饱含深情地讲了一大段描摹春色、赞美春天的导语。一开场就奠定了激情的基调,马上把学生带入了欣赏春色美景的特定情感氛围中,能收到了极佳的效果。优美的曲调能创造愉悦的氛围,能把学生带进特殊的艺术氛围中去,从而为学生体会文章的情感创造条件。又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首古诗,要求学生体会诗人“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爱国激情。就精心挑选符合古诗的古筝曲,该曲首先优美抒情,节奏舒缓,继而铿锵有力,情绪激昂,如高山流水,一泻千里,与诗的意境十分相当。学生也边读边听,情绪随乐曲而变化,仿佛置身于冰天雪地的北方,和诗人陆游一起驰骋沙场,为国效力。挚热、深沉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竟慷慨激昂的吟咏“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通过审美鉴赏教学,我们能体会到作品散发着无穷的精神魅力,这种精神魅力是对社会人生的一种认知,不仅开拓我们学生的思维,还扩充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我们在教学要贯彻审美怡情,让学生们在愉悦中求美,在鉴赏中感受美的魅力。
总之,在新课程教学中“审美引理”、“审美引善”、“审美怡情”是语文教学得天独厚的“文本优势”。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每一位老师都应当仁不让的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鉴赏素质,努力完成素质教育中的“审美教育”任务,让学生在文学审美鉴赏中得到新的体会,新的感悟吧!
关键词:新课程 文学欣赏 审美 鉴赏 审美引理 审美引善 审美怡情 老师 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2(c)-0006-02
语文是一门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课程,借助语文这个载体,通过丰富多彩、情意结合的语文实践活动,能使学生熏陶自然美、感受社会美、欣赏艺术美,培养审美体验,提高审美能力,从而塑造美的心灵、完善美的人性、创造美的人生。成功的审美鉴赏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能熏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人格素质。借助语文这个载体,通过丰富多彩、情意结合的语文实践活动,能使学生熏陶自然美、感受社会美、欣赏艺术美,培养审美体验,提高审美能力,从而塑造美的心灵、完善美的人性、创造美的人生。文学审美鉴赏教学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具有的复合功能,直接指向人的生命意义,促进生命个体的总体生成。文学审美鉴赏教学应引导学生去寻觅、体悟、创造出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并且在审美活动过程中展开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从而获得更丰富的审美愉悦和人生感悟,这种审美活动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但相对于其他艺术形式,它对人的影响。新《课程标准》在第一部分提出的:“课程的基本理念里,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的和谐发展。”通过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的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就说明中学语文教学应当重视学生文学审美鉴赏素质的培养,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审美鉴赏三者有机融合于语文教学过程中。
由于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具有美悦作用,所以通过文学鉴赏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加深对大千世界的形象认识,而且可以净化灵魂、陶冶情操,同时,还可以极大的提高审美能力。构成了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部分。语文教学中的文学审美鉴赏不同于一般的文学艺术鉴赏,它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特征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 审美引理,把求知与求美和谐统一
语文教学的知识传授不应当脱离生动形象的各种文体、形象、画面,不能抽象为几个干巴巴的“知识点”、“概念群”。语文教学中的文学审美鉴赏具有直觉性的特征。比如,在现实生活中,当一件美的事物出现在你眼前时,我们突然感到眼前一亮,不假思索,由心发出赞叹:“啊,真美!”这种“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的美的感受,就是美感直觉性生动具体的体现。语文教材主要是借助语言文字来构成人、事、景、物,反映社会生活的;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师生之间的语言交际进行的。因此,在文学鉴赏审美教学中首先重视语言的教学和教学的语言。一方面,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借助语言文字,直接感受课文的美。例如:在任教鲁彦的《听潮》这篇脍炙人口文章的时候,本人考虑到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也是一篇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好素材,作品展现了海潮涨落的风采,讴歌了大海的美,表现了作者积极向上的情怀。文章这样写道:“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轻轻的,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这是海边落潮景致的绝唱,审美主体感知眼前海水涨落时的文字后,能够立即从声音、色彩和形态各个方面感受到落潮时的诗情画意,雅静而清丽、充满柔情的优美境界,这样一来我们的课堂就能体现审美鉴赏的意境美了,体会到其曲径通幽,意境高远的特征。
又例如在教《三峡》一文时,本人是这样讲:三峡的风光是那么壮丽美好,神奇多娇,但当时三峡两岸的劳动人民为什么那么愁苦哀怨呢?因为封建社会的三峡未经整治,水流急,河滩险,暗礁多,江湾杂,无情的江水不知吞噬了多少只船只与生命。虽当“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也要舍命冒险而下。千百年来,数不清的船工和滩工因劳累、饥饿而惨死在这三峡的航线上。那凄凉的猿鸣,总是很自然的引起人们对死者的追忆和对生者的担忧,因而“猿鸣三声泪沾裳”。通过生动形象审美鉴赏和声情并茂地叙述,使文章情理相生。把学生带进三峡的昨天和今天,感受到了作者的感情。如此一来,我们课堂上把一个个的“知识点”、“概念群”揉化在生动的形象中,鲜活的画面中,让学生在文学审美鉴赏中接受智育,才可能终生难忘啊!这样一来我们教学中审美引理,求知与求美和谐统一的目的就能到达了。
2 审美引善,把求善与求美和谐统一
语文教学的思想性、教育性历来为人们重视,它要借助优秀作品陶冶年轻一代的情感,塑造他们美的心灵,完善他们美的人格,并进一步认识社会,了解人生。但在实际的“文以载道”、“文以传道”的教育过程中,往往呈现僵化、片面化的现象。学生可以出口成章的背诵孔孟佳篇,但对于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或许会不屑一顾;他们无不知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濡子牛”的诗句,但鲁迅先生根植于中国大地,热爱苦难的中华民族的精神他们是不能体会的。学生们能从众多的选择答案中准确无误的判断出《背影》的主题思想,但对于每天得到的最深最真挚的父母之爱,却那样习以为常,甚至认为是羁绊和樊笼……避免这一现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语文教学中的“美善”统一。即把谆谆告诫的作品主题思想有机融化到循循善诱的艺术鉴赏分析中,通过艺术美的熏陶去实施“哲理美”、“道德美”的教育。实现联想,获得审美喜悦。入选初中语文课本的文章几乎都是字字珠玑、声情并茂的美文,字里行间蕴涵着丰富的美感。如何让学生获得这些美感呢?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所以,在情感审美过程中,必须调动老师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具体状貌和整体形态感知的基础上产生对先前相关、相似、相反的生活经历或感受的联想或产生这些方面的合理的新表象,才能使审美情感趋于深层。而后,可进行比较阅读、分组讨论,接着由老师进行综合点评,也就是让学生做自主的独立的具体的分析,使学生的知识、经验、情感通過想象负载到作者已经创造出的艺术画面上去,深刻理解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体会文中的美的所在,积累自己的鉴赏经验。
如朱自清的《背影》作者写父亲为“我”买橘子时,用“蹒跚”一词来描写他的体态,教学中如果仅从语义的角度进行教学,那么学生对“蹒跚”就永远停留在“走路摇摆不定的样子”这样浅层次的理解上。实际在这里作者用这样一个词不仅写出了老境颓唐半生惨淡的父亲对儿子厚重的爱,也表现了儿子对父亲一生坎坷、困顿的怜悯及未能尽孝敬之责的愧疚:父亲蹒跚的背影远去了,去得沉重,去得拖沓,而在那蹒跚的背影中包含着作者多少挥之不去的苍凉和悲切啊!这种情感是内在的复杂的,并非每个初读的人都能感悟出来,因而离不开审美鉴赏的循循善诱和启发。当然,文学作品中的美好善良的东西更多的是隐含于作品的深层之中的,这就需要教师对作品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将那点点滴滴的“善”如春风般渗入学生心田,力致把求善与求美和谐统一起来。
3 审美怡情,在愉悦中求美
语文教学应该是所有教学活动中最生动、最形象也最富于激情的。实践证明,中学生对语文课的“文学鉴赏型”教法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偏爱抒情文学作品。这样,给语文教学中的鉴赏美育提供了丰厚的土壤、潜力。语文鉴赏离不开师生双方的情感投入、交流、共鸣。所以,上课时留心营造一种愉悦动人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自己在教学内容的文学鉴赏愉悦中去求知、求美、求善,从而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鉴赏素质。
例如,在教《春》一课时,首先组织学生齐诵王安石和杜甫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两个黄鹂鸣翠柳”等诗篇,并且饱含深情地讲了一大段描摹春色、赞美春天的导语。一开场就奠定了激情的基调,马上把学生带入了欣赏春色美景的特定情感氛围中,能收到了极佳的效果。优美的曲调能创造愉悦的氛围,能把学生带进特殊的艺术氛围中去,从而为学生体会文章的情感创造条件。又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首古诗,要求学生体会诗人“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爱国激情。就精心挑选符合古诗的古筝曲,该曲首先优美抒情,节奏舒缓,继而铿锵有力,情绪激昂,如高山流水,一泻千里,与诗的意境十分相当。学生也边读边听,情绪随乐曲而变化,仿佛置身于冰天雪地的北方,和诗人陆游一起驰骋沙场,为国效力。挚热、深沉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竟慷慨激昂的吟咏“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通过审美鉴赏教学,我们能体会到作品散发着无穷的精神魅力,这种精神魅力是对社会人生的一种认知,不仅开拓我们学生的思维,还扩充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我们在教学要贯彻审美怡情,让学生们在愉悦中求美,在鉴赏中感受美的魅力。
总之,在新课程教学中“审美引理”、“审美引善”、“审美怡情”是语文教学得天独厚的“文本优势”。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每一位老师都应当仁不让的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鉴赏素质,努力完成素质教育中的“审美教育”任务,让学生在文学审美鉴赏中得到新的体会,新的感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