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人识得桃花巷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pag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提到哈尔滨的桃花巷,多数人以为是烟柳之地,就连网上也是这么说。
   其实不然。作家唐飚的长篇小说《桃花巷》里介绍,闯关东的人们怀有思乡之情,便把桃树移植到松花江畔,家家门前都种,尽管桃子又小又硬,却形成一条街的桃林。“桃花巷”因而得名。
   清朝末年,松花江畔的桃花巷十分热闹,傅家烧锅、田家烧锅、朱记香坊、王家渔行,当然还有典当行、妓馆和烟馆等,林林总总的店铺在桃花巷或臨近的街巷繁盛起来。而俄罗斯人的进入,更应该叫作侵入,使这里彻底发生了改变。19世纪末,沙俄在哈尔滨建设中东铁路,包括桃花巷、傅家店在内的几个村庄和街巷连成一片,使这个三万人的大镇向着城市化迈进,形成了哈尔滨的雏形。而桃花巷无疑是当时的主城区所在地,现在的桃花巷也是离铁路很近。
   我认为,作家迟子建的小说《白雪乌鸦》,勾勒出桃花巷以及傅家店由盛转衰的情形。从天灾看,1910年冬开始的那场夺去五万余中国人生命的鼠瘟疫,彻底改变了哈尔滨的格局;从人灾看,沙俄的入侵,改变了这座旧中国的北方小镇。今天,哈尔滨的现代化,无不遗留着俄罗斯的风情,人们也已经接受了这异国的情调。
   为了纪念那段历史,政府在道里区建设了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景区,复原了当年的桃花巷。在这里,有小脚老太太,也有欧洲的时装模特,有冰糖葫芦和大块糖,也有胭脂和珐琅,小小的桃花巷,浓缩了古老的东方文明和时尚的西方文明。
   桃花巷,已改叫“南勋街”,是一个被遗忘的名字,它早已淹没在众多的大街小巷之中。也许因为它的不入流,也不愿被人提及,但是,它确确实实存在过,在“车、马、邮件都慢”的清朝末年红红火火过,至今,还留存于轮椅上老翁老妪的唠叨里。
   今天的我们,有一天,也会被遗忘的,就如同桃花巷一样。
其他文献
说起铁耙,这一农作工具功不可没。它是我国农耕文化中的典型代表之一,有着浓郁的传统历史,它与土地缘深,农民视同自己的左右双臂一样,十分护惜。   早些年,尽管农村推行了机械化生产,拖拉机犁地几乎替代了耕牛。农民见了“铁牛”,大开眼界,其翻田效率与铁耙之比不可同日而语,助推了劳动效率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农民说,田边地角的旮旮旯旯哈,还是少不了铁耙们的帮衬。   当年我在生产队劳动时,常年备足
期刊
有条大鱼,不小心撞进童年的记忆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印象越来越深,时常令人想起,一切都是那样的清晰和富有诗意。   那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的我大约十岁,故事就发生在老屋后面的那条小河里,那是一条清澈而美丽的生命之河,因其发源于原平定乡境内,故名平定河。这条小河蜿蜒相依于卧牛山下,流经我家门前汇入吕河,然后投入汉江的怀抱。   故乡小河里的水很清,可以看见河底的沙石、游动的小鱼,以及爬来爬去的
期刊
1950年的冬天是黄土高原上所有村庄最为萧条和寒冷的时候,没人说得清,狼是哪一天混进村庄的。  白天,狼偷偷地潜藏在雨水常年冲刷形成的山洞里,一到晚上,潜进村庄,开始是咬死了羊、猪或者鸡。村庄人怎么也想不到这是狼干的。以至于后来,有一些村庄的孩子不见了,人们循血迹找到了孩子衣服,村庄人才知道,这一只只像狗一样的动物,会叼走孩子。  那动物不是狗,是狼。  村庄的许多人,那时正经历着一场饥饿。野菜、
期刊
小妹戴着一顶虎头帽来了,从山里来了。来时大年刚过,寒气犹存,有这帽子保暖,小脸红扑扑的,一张漂亮的小脸蛋儿,让这虎头帽衬托得更可爱。那时候,这样的帽子,我们从来没有见过。   那虎头帽,枣红色,灯芯绒做的,两只耳朵竖起,额前大大的“王”字,用黄丝线绣的,眼睛嘴巴,棕色布装饰,白丝线绣的眉毛胡子,这小小的虎头帽,有如一只小老虎,生动而又有灵气。见到小妹的人,都很惊奇这帽子,都要夸赞一番。我也像拿着
期刊
教了十八年的中学,突然面对三年级的学生,每天课堂吵闹得像一群小麻雀,真让人束手无策。   刚来三小,记得第一天走进教室,小朋友们见我面善,各自玩耍自己的玩具,根本不把老师放在眼里。   下课了,李东从后面一大步跨过来,跳在背上要我背他出去。恰巧这时班主任熊老师走了进来,屁股上给他一巴掌,小家伙惊叫着从我背上滑了下来。   “潘老师,你以后不要宠坏这帮孩子,对他们要凶一点,要不然,你的课堂无法
期刊
上世纪70年代中期,我上小学。那时,书包里、家里,甚至同学家,除了学校统一发的课本外,几乎见不到有字的纸。   那时的作业本,纸页多是灰色的,偶尔还会看到手指头肚长或一韭菜叶宽、闪着微光的麦秸秆嵌在纸里,突兀着。行笔到此,要么搁笔,要么笔尖“嗖”的一下,滑梯一样滑过去了,变成一条走形的一撇一捺或一横一竖。   就这样的一张大纸,拦腰一折,再折,再折……然后垂直方向再折……用剪刀拉开,就成了16
期刊
桂林到南宁的列车。软座车厢。   我发了一夜低烧,起了一个大早,早早来到车站,早早走进车厢,坐在靠近车窗的沙发上,泡上一杯花茶,静静地等待发车。趁此空闲,我掏出随身携带的药片,用白开水吞服了几粒。此次出差,是应广西接力出版社之邀,去南宁参加在国内较有影响的几家少儿报纸“碰头会”的。出发之前,我已患病,低烧,四肢无力。在医院门诊看过医生,服药后仍未见好转。   列车驶离站台。就在此时,一位年轻的
期刊
四月,能让我刻骨铭心惦记着故乡的,除了埋葬在老家大圩上故去的亲人们,应该就是大圩上那漫野的油菜花了。   说它野,是那种泼剌剌的生长姿态,就像我家隔壁的琴儿丫头:大大咧咧的,嗓门杠杠的,辫子粗粗的,手脚壮壮的,走路“咚咚”作响,毫不掩饰。那油菜花的花蕊,就是她的辫子,张扬个性,风一吹,簇拥一处,就是她与同伴在田埂上嬉闹追逐着。隔壁琴儿的奶奶说,“农村的娃好长。跌了,磕了,碰了,抓把土擦一下就没事
期刊
童年是什么?是姥姥绑的秋千架,种的黑悠悠秧,是姥姥讲的那些怎么听也听不够的老故事,是姥姥烀的茄子、腌的糖蒜、下的酱——那是我心里最温暖的地方,是属于我跟姥姥的那个村庄。   回忆穿越漫长的时光,我们几个孩子追逐着跑向仲夏的水塘,水塘我万万不敢靠近,这可是姥姥下了死命令的。我只敢在塘边草丛里跟着我哥抓蚂蚱。抓蚂蚱这种事,男孩子才是行家里手,薅一根草棍儿,悄声地寻着蚂蚱影儿,瞅准了时机一扑一扣一串,
期刊
周日的午后,我与爱人行走在城北水库的坝埂上。   走着走着,天色忽然暗了下来。摸摸揣在裤子口袋里的雨伞,我会心一笑。常言说:“饱带干粮,晴带雨伞。”看来,爱人的叮嘱不算多余。   走到坝埂的尽头转身北望,一汪碧水展现在我们面前。这片水域我印象深刻:在繁华的小城,一群爱心人士会在特定的日子里,将成百上千斤的鱼虾从这里放生。   突然想起去年冬天的一个周日午后,我独自步行到这里,发现平日里相对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