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ndebaob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社会课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生活性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我们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应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考虑问题,用多种广泛的知识来探讨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这样才能使儿童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品质,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为了贯彻课改精神,在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笔者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下面笔者就加强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与学生生活的有效链接实践研究谈几点做法。
  一、以课标为依据,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明确规定: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应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回顾生活过程中,深化道德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二、以教材为基础,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中,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教材作为连接师生活动的媒介,在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材既是教师引导学生活动的工具,也是学生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作为教师,我们即利用教材,又应该成为教材的再创造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充实教学内容,使之更适合教学实际,精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真切的情境中获得直接体验,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明辨是非,提高认识,指导行为,培养能力,从而引发学习兴趣,并对那些通过分享获得的间接经验进行领悟内化。
  三、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实际演练,巩固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体验、探究、讨论等,感受生活、学习做人,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因此,教学活动应更多地体现在教师指导或参与下学生的自主活动,给学生更多自己思考、自我感悟的空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这句话说明我们实践对掌握知识是何其重要。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体验实践活动是巩固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之一。学生的经历并不是生活的全部,有许多不是他们用眼睛可以发现和获得的,需要他们通过采访和对话,去探明生活的原委,了解详实的内容。但学生的信息专注程度决定了他们只会处理浮浅的问题,他们的出发点常常只是为知道“是什么”或“怎么样”。然而细化的问题,“焦点访谈”式的内容构建足以使学生的了解过程成为一次有意义的生活感受和教育过程。比如要了解爷爷奶奶小时候的学习情况,学生的问题是:“爷爷奶奶,你们小时候是怎么学习的?”然而,这样的问题构建首先并不能使老人们明白问题的中心,而老人们给予孩子的信息也并不完全能构成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发现和感悟。因此,在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采访时,必要确立“焦点”,用焦点来引导问题。因此我让学生建立这样的采访记录:爷爷奶奶学习的情况;爷爷奶奶说明的原因;他们读过几年的书;在怎样的学校读书;他们用怎样的文具;他们怎样看我们的学习;他们对我们的希望。通过这样的焦点引领,激起老人对过去生活的无限回味和感慨,在不自觉的讲述中引发对比,引发对孩子的主动教育和影响。而小学生也就在对老人过去学生生活的了解和交流中得到教育和启发,获取知识和培养情感。这真正实现了与生活对接,实现了在自我的生活中获得学习。
  四、以创新为目标,体现时代特色,感悟道理
  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務,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和创造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创新为目标,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不断创造新的教育形式和方法,体现时代特色,为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提供鲜活的实践素材和依据。品德的内化不是凭空实现的,要以一定的内容作为载体。实践证明: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道德观念越易被学生认同、接受。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善于捕捉“生活现象”,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作实例,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激发参与热情,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亲近感。从而使学生明白书中的道理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书中的道理并不大,我们完全能做到。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多样性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生活,精心创设探究情境,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品德。
其他文献
摘要: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及数理统计法,对上海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现状进行调查,以求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措施,为培养上海需要的卓越体育教师服务.  关键词: 区域需求; 体育教育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措施; 上海师范大学  中图分类号: G 807.1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5137(2013)05051606  0 前 言 
期刊
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举办的本次展览的概念和主题围绕着“未知的房间”这个词展开。瑞士女艺术家妮维斯·韦道尔始终在观察与生成空间,她在未经涉足的、深渊般的地方发现她的灵感。具体作品“未知的房间”呈现两个19世纪的中国学究在打量一个胡桃。在中国文化里胡桃是一件象征物,代表财富,在作品中通过超乎比例的尺寸加以强调。整个展览围绕这个小小的装置来布局,动用了各种方法手段:物品、装置、绘画和多屏视像,作者显然是
期刊
我以为一些古老的记忆,不过是一些符号的记忆。  然而,世界历史的沧海桑田和人类民族的兴衰变化,始终是一个令人欲罢不能的话题。  一切寻找你的人,都想试探你,那些找到你的人,将会束缚你,用图画,用姿势/我却愿意理解你,像大地理解你,随着我成熟,你的王国也会/成熟,/我不想从你那儿获得/证明你存在的虚荣。/我知道时光有自己的/名姓,你有你的/姓名。——里尔克  原来我们都爱谈神秘的话题  我们都爱谈古
期刊
1降血糖药及其辅助治疗药  1.1磷酸西他利停片  2006年8月8日,墨西哥批准默克公司的磷酸西他利停(sitagliptinphosphate)片(商品名:Januvia)上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据预测,至2009年,西他利停的销售额将达10亿美元。  默克制药公司进行了西他利停(MK-0431)的3项降血糖的临床研究,其中包括12周短期剂量研究、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的研究,共计有1000例以
期刊
就学校而言,“减负”的核心问题应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则认为作业布置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更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平日的教学中,布置作业一般都在一节课的结尾部分出现,原本是为了让学生课下复习知识,加强记忆理解的一种手段,但现在很多学生开始怕老师布置作业(不能及时地保质保量地完成)。所以,布置作业对老师来说,是一种技能的考验。如何做到有效布置语文作业呢?应是针对不同类型的
期刊
2006年我国医药经济处于宏观经济调整的第二周期,专项整治医药商业贿赂、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对药品继续进行调价、药品招投标的改革、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推动医药经济进入了良性循环轨道。抚今追昔,我们相信2007年将是一个变革之年,医疗体制的变革将从局部扩展到全局,会涉及到整个医疗和药品体系的变革。本文用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与SFDA南方医药经济所的最新统计数据,对我国的医药工业,尤其是上海的
期刊
新教材在编写中,留给了我们广泛的空间,如何去准确地把握新教材的编写目的、意图,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必须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潜在优势,将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方法,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能力。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求我们每个教师必须在吃透教材的同时,还要不断地丰富课堂内容,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体会乐趣,在愉快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现就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活动谈谈自己的观
期刊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变化,对数学知识的要求和能力得不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态度也会出现一些缺乏信心、很难理解、不认真细心,如何激发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是每位教师应尽的责任。  一、教会学生“读中学”  在当今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时代,要求学生不仅要在学校学习,还要在社会生活中学习,不仅要“学
期刊
通过这次远程培训的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了兴趣是求知的先导,是激发学生进取向上的重要因素。那么如何激发学英语的兴趣,进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加强情感教育,诱导兴趣  英语教学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还是一种情感活动过程。学生的学习情感调控得好,可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首先要让学生在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亲身感受英语知识的广泛应用,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期刊
课题成员:李秋凤 张德军 尚延福 周政 姜秀丽 孙蕾 张智艳 张志敏 张家斌 张丽波 李遵梅  一、课题论证  1、选题意义  社会发展的需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等。十六大首次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这个课题非常重要。  学校发展的需要:加强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