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社会课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生活性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我们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应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考虑问题,用多种广泛的知识来探讨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这样才能使儿童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品质,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为了贯彻课改精神,在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笔者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下面笔者就加强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与学生生活的有效链接实践研究谈几点做法。
一、以课标为依据,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明确规定: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应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回顾生活过程中,深化道德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二、以教材为基础,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中,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教材作为连接师生活动的媒介,在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材既是教师引导学生活动的工具,也是学生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作为教师,我们即利用教材,又应该成为教材的再创造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充实教学内容,使之更适合教学实际,精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真切的情境中获得直接体验,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明辨是非,提高认识,指导行为,培养能力,从而引发学习兴趣,并对那些通过分享获得的间接经验进行领悟内化。
三、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实际演练,巩固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体验、探究、讨论等,感受生活、学习做人,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因此,教学活动应更多地体现在教师指导或参与下学生的自主活动,给学生更多自己思考、自我感悟的空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这句话说明我们实践对掌握知识是何其重要。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体验实践活动是巩固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之一。学生的经历并不是生活的全部,有许多不是他们用眼睛可以发现和获得的,需要他们通过采访和对话,去探明生活的原委,了解详实的内容。但学生的信息专注程度决定了他们只会处理浮浅的问题,他们的出发点常常只是为知道“是什么”或“怎么样”。然而细化的问题,“焦点访谈”式的内容构建足以使学生的了解过程成为一次有意义的生活感受和教育过程。比如要了解爷爷奶奶小时候的学习情况,学生的问题是:“爷爷奶奶,你们小时候是怎么学习的?”然而,这样的问题构建首先并不能使老人们明白问题的中心,而老人们给予孩子的信息也并不完全能构成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发现和感悟。因此,在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采访时,必要确立“焦点”,用焦点来引导问题。因此我让学生建立这样的采访记录:爷爷奶奶学习的情况;爷爷奶奶说明的原因;他们读过几年的书;在怎样的学校读书;他们用怎样的文具;他们怎样看我们的学习;他们对我们的希望。通过这样的焦点引领,激起老人对过去生活的无限回味和感慨,在不自觉的讲述中引发对比,引发对孩子的主动教育和影响。而小学生也就在对老人过去学生生活的了解和交流中得到教育和启发,获取知识和培养情感。这真正实现了与生活对接,实现了在自我的生活中获得学习。
四、以创新为目标,体现时代特色,感悟道理
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務,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和创造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创新为目标,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不断创造新的教育形式和方法,体现时代特色,为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提供鲜活的实践素材和依据。品德的内化不是凭空实现的,要以一定的内容作为载体。实践证明: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道德观念越易被学生认同、接受。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善于捕捉“生活现象”,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作实例,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激发参与热情,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亲近感。从而使学生明白书中的道理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书中的道理并不大,我们完全能做到。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多样性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生活,精心创设探究情境,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品德。
一、以课标为依据,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明确规定: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应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回顾生活过程中,深化道德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二、以教材为基础,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中,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教材作为连接师生活动的媒介,在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材既是教师引导学生活动的工具,也是学生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作为教师,我们即利用教材,又应该成为教材的再创造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充实教学内容,使之更适合教学实际,精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真切的情境中获得直接体验,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明辨是非,提高认识,指导行为,培养能力,从而引发学习兴趣,并对那些通过分享获得的间接经验进行领悟内化。
三、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实际演练,巩固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体验、探究、讨论等,感受生活、学习做人,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因此,教学活动应更多地体现在教师指导或参与下学生的自主活动,给学生更多自己思考、自我感悟的空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这句话说明我们实践对掌握知识是何其重要。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体验实践活动是巩固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之一。学生的经历并不是生活的全部,有许多不是他们用眼睛可以发现和获得的,需要他们通过采访和对话,去探明生活的原委,了解详实的内容。但学生的信息专注程度决定了他们只会处理浮浅的问题,他们的出发点常常只是为知道“是什么”或“怎么样”。然而细化的问题,“焦点访谈”式的内容构建足以使学生的了解过程成为一次有意义的生活感受和教育过程。比如要了解爷爷奶奶小时候的学习情况,学生的问题是:“爷爷奶奶,你们小时候是怎么学习的?”然而,这样的问题构建首先并不能使老人们明白问题的中心,而老人们给予孩子的信息也并不完全能构成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发现和感悟。因此,在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采访时,必要确立“焦点”,用焦点来引导问题。因此我让学生建立这样的采访记录:爷爷奶奶学习的情况;爷爷奶奶说明的原因;他们读过几年的书;在怎样的学校读书;他们用怎样的文具;他们怎样看我们的学习;他们对我们的希望。通过这样的焦点引领,激起老人对过去生活的无限回味和感慨,在不自觉的讲述中引发对比,引发对孩子的主动教育和影响。而小学生也就在对老人过去学生生活的了解和交流中得到教育和启发,获取知识和培养情感。这真正实现了与生活对接,实现了在自我的生活中获得学习。
四、以创新为目标,体现时代特色,感悟道理
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務,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和创造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创新为目标,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不断创造新的教育形式和方法,体现时代特色,为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提供鲜活的实践素材和依据。品德的内化不是凭空实现的,要以一定的内容作为载体。实践证明: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道德观念越易被学生认同、接受。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善于捕捉“生活现象”,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作实例,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激发参与热情,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亲近感。从而使学生明白书中的道理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书中的道理并不大,我们完全能做到。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多样性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生活,精心创设探究情境,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