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一定要有目的、有预设性的,富有启发性,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深度,能激发学生对这个观点共鸣和深入的思考。因此在教学中设计有效的问题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关键词:有效教学 提出问题 设计问题
科学始于问题,问题的出现使学生产生一种需要,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渴求,这种渴求就是一种学习的动力。但问题有无效问题和有效问题之分,对于有效问题学生会产生相当大的兴趣,而无效问题的话,学生会提不起劲,感觉乏味,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对于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一定要有目的、有预设性的,富有启发性,对于那些低级的、重复的、漫无边际的、模模糊糊的问题,学生只会感到单调乏味,根本没有任何效果。因此在教学中设计有效的问题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法之一。
有效的问题常常来自于问题背景中的有关质疑。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深度,能激发学生对这个观点共鸣和深入的思考。那么,如何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来设计有效的问题呢?
一、从生活中提出问题
生活中充满了许多科学能解释或未能解释的谜团,这些贴近学生的有效问题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他们想方设法要将其解答清楚。如:油罐车为何要拖一条铁链在地上?寒冷的北方,在雪地上开的汽车为何在轮胎上缠上铁链?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的冰棍为何会冒“白气”?筷子放入水中为何会变折?等等。
例1、在讲解“变阻器”一课时,一上課先拉上窗帘,关上门和灯,使教室光线变暗。老师闭合演示电路板上的小灯泡,此时小灯泡很暗很暗,老师把滑片滑向另外一边时,灯亮起来了,同学们都欢呼雀跃。这时老师就抛出问题:1、灯泡是怎么变亮的?2、改变什么可以改变灯泡的亮度?3、改变亮度的这个元件叫什么?4、怎样使用这个元件?5、改变灯泡亮度的这个元件是用什么工作原理工作的?这些问题的设计就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学的知识,从而引出变阻器引入课题。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问题背景,构建生活中相似的教学情景,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问题,通过课堂教学再现或放大学生生活中被忽视或模糊的认识。有利于概念的正确形成,实现有效教学。
二、从实验中提出问题
很多学生动手做实验和观察实验主要是因为好奇、感兴趣,甚至是因为觉得好玩,没有对实验进行预设,对实验的目的和操作过程不甚了解,往往抓不住实验现象的本质特征。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如果把实验观察内容细化成问题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带着细化了的问题进行有目的观察,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观察品质和思维能力也十分有效。
例如:在水的浮力一课中,对浮力的存在及阿基米德原理进行实验演示,设计了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边观察边积极思考问题。问题1、怎样证明下沉的物体受到浮力的?2、当把重物从空气中像电视慢动作一样地逐步放入水中,想一想,物体受到的浮力是怎样变化的?(实验演示,学生仔细观察)3、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所处的深度有无关系?(请再看一遍演示,当物体全部浸入水中是,通过对弹簧秤示数的观察。)4、实验过程中,物体除了深度改变外,还有什么因素在改变呢?(老师慢慢重复物体浸入水至完全浸没的过程,观察弹簧秤示数变化)5、哪位同学能详细讲述物体浸入整个过程,浮力大小的变化?
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学生自然而然得出了结论,并且边观察边思考问题,记忆尤为深刻。
三、从探究中提出问题
学生不同于成人,他们的学习自觉性不强,他们更不是科学家,他们的探究活动可能是幼稚的、漫无目的的,他们开展探究活动,需要教师的精心引导,需要问题的激发和调动,有效的问题能创设出一个充满张力的情境,能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对问题的深入思考,而探究需要一个有效的问题引导。
例如;在声音一课中,问题1、你们能让铅笔盒中的直尺发出声音吗?2、你们让那正在发出声音的直尺停止发声吗?3、让你们的直尺露出桌子一段,一手按住一手去拨另一端,你们发出的声音音调一样高吗?老师抛出这些问题后,随着学生自己的探究过程,将一一得到解决,从探究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多有趣啊。
四、从课堂总结中提出问题
课堂自我总结也是一种学习方法,能帮助学生整合自己学到的东西,使之结构化。教师可以从学科学习的实际出发编制一份问题的训练单,发给学生。学生在学习时,按着问题的训练单自我提问,自我回答,以达到对整个过程的自我监控。如教师出示“学习结果自我总结问题训练单” :1、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重要的知识?2.本节课的内容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呢?3.本节课的自主学习和实验探究是怎么一步步进行的?4.本节课的问题解决主要采用了什么方式、方法?5.本节课的学习对我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吗?
运用上述方法,有利于巩固学习成果,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新的内容提供较好的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地、辩证地认识自我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提高学习能力;有利于教师对教学进行评价,获得反馈信息。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调控,保证教学质量的一种方法。
总而言之,有效的课堂是由师生互动生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每一个环节要精心预设有效问题,对于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更需要我们对各种问题进行周密的考虑与布置做到胸有成竹,走在学生思维的前列,不知不觉引领学生掌握知识。
关键词:有效教学 提出问题 设计问题
科学始于问题,问题的出现使学生产生一种需要,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渴求,这种渴求就是一种学习的动力。但问题有无效问题和有效问题之分,对于有效问题学生会产生相当大的兴趣,而无效问题的话,学生会提不起劲,感觉乏味,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对于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一定要有目的、有预设性的,富有启发性,对于那些低级的、重复的、漫无边际的、模模糊糊的问题,学生只会感到单调乏味,根本没有任何效果。因此在教学中设计有效的问题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法之一。
有效的问题常常来自于问题背景中的有关质疑。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深度,能激发学生对这个观点共鸣和深入的思考。那么,如何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来设计有效的问题呢?
一、从生活中提出问题
生活中充满了许多科学能解释或未能解释的谜团,这些贴近学生的有效问题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他们想方设法要将其解答清楚。如:油罐车为何要拖一条铁链在地上?寒冷的北方,在雪地上开的汽车为何在轮胎上缠上铁链?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的冰棍为何会冒“白气”?筷子放入水中为何会变折?等等。
例1、在讲解“变阻器”一课时,一上課先拉上窗帘,关上门和灯,使教室光线变暗。老师闭合演示电路板上的小灯泡,此时小灯泡很暗很暗,老师把滑片滑向另外一边时,灯亮起来了,同学们都欢呼雀跃。这时老师就抛出问题:1、灯泡是怎么变亮的?2、改变什么可以改变灯泡的亮度?3、改变亮度的这个元件叫什么?4、怎样使用这个元件?5、改变灯泡亮度的这个元件是用什么工作原理工作的?这些问题的设计就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学的知识,从而引出变阻器引入课题。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问题背景,构建生活中相似的教学情景,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问题,通过课堂教学再现或放大学生生活中被忽视或模糊的认识。有利于概念的正确形成,实现有效教学。
二、从实验中提出问题
很多学生动手做实验和观察实验主要是因为好奇、感兴趣,甚至是因为觉得好玩,没有对实验进行预设,对实验的目的和操作过程不甚了解,往往抓不住实验现象的本质特征。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如果把实验观察内容细化成问题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带着细化了的问题进行有目的观察,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观察品质和思维能力也十分有效。
例如:在水的浮力一课中,对浮力的存在及阿基米德原理进行实验演示,设计了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边观察边积极思考问题。问题1、怎样证明下沉的物体受到浮力的?2、当把重物从空气中像电视慢动作一样地逐步放入水中,想一想,物体受到的浮力是怎样变化的?(实验演示,学生仔细观察)3、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所处的深度有无关系?(请再看一遍演示,当物体全部浸入水中是,通过对弹簧秤示数的观察。)4、实验过程中,物体除了深度改变外,还有什么因素在改变呢?(老师慢慢重复物体浸入水至完全浸没的过程,观察弹簧秤示数变化)5、哪位同学能详细讲述物体浸入整个过程,浮力大小的变化?
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学生自然而然得出了结论,并且边观察边思考问题,记忆尤为深刻。
三、从探究中提出问题
学生不同于成人,他们的学习自觉性不强,他们更不是科学家,他们的探究活动可能是幼稚的、漫无目的的,他们开展探究活动,需要教师的精心引导,需要问题的激发和调动,有效的问题能创设出一个充满张力的情境,能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对问题的深入思考,而探究需要一个有效的问题引导。
例如;在声音一课中,问题1、你们能让铅笔盒中的直尺发出声音吗?2、你们让那正在发出声音的直尺停止发声吗?3、让你们的直尺露出桌子一段,一手按住一手去拨另一端,你们发出的声音音调一样高吗?老师抛出这些问题后,随着学生自己的探究过程,将一一得到解决,从探究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多有趣啊。
四、从课堂总结中提出问题
课堂自我总结也是一种学习方法,能帮助学生整合自己学到的东西,使之结构化。教师可以从学科学习的实际出发编制一份问题的训练单,发给学生。学生在学习时,按着问题的训练单自我提问,自我回答,以达到对整个过程的自我监控。如教师出示“学习结果自我总结问题训练单” :1、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重要的知识?2.本节课的内容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呢?3.本节课的自主学习和实验探究是怎么一步步进行的?4.本节课的问题解决主要采用了什么方式、方法?5.本节课的学习对我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吗?
运用上述方法,有利于巩固学习成果,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新的内容提供较好的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地、辩证地认识自我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提高学习能力;有利于教师对教学进行评价,获得反馈信息。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调控,保证教学质量的一种方法。
总而言之,有效的课堂是由师生互动生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每一个环节要精心预设有效问题,对于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更需要我们对各种问题进行周密的考虑与布置做到胸有成竹,走在学生思维的前列,不知不觉引领学生掌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