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高效课堂 数学教学
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梦想,有了高效的课堂,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压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如何构建理想化的高效课堂?下面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个人粗浅的看法。
一、要改变教师的传统观念
1、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观念中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整堂课的主角,学生只扮演“观众”的角色。如果教师演得绘声绘色,学生可能会选择接受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但是如果教师表演的枯燥乏味,学生便只是硬着头皮坚持完一节课,对学习也慢慢变得毫无兴趣。不仅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更累。新课程改革提倡“惟学惟生”的教学新理念,即教学以学习为主,师生以学生为主。教育者要引导,促进学生的学习,不能代替,塑造学生的学习。卢梭说过“教育既生长”。教师应该努力建构适合学生的课堂生态,让学生自由生长。
2、改变传统的课前检查方式,提高对数学课前预习的认识
传统的课前检查指注重复习巩固知识,对新知识的涉及甚少。这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心态造成的。教师认为“初中学生预习能力弱,自觉性低,检查预习情况只是浪费时间”。学生的懒惰心理认为“老师没讲,我看不懂。”其实初中生完全具备预习能力,甚至理解能力,强一点的学生在预习之后已经对教材内容了如指掌,教师在上课时只是就其有疑问的知识点加以点拨就完全可以了。而学习自觉性不高的学生如果静下心认真预习,也能对教材内容知之一二,上课听课效果也会相对提高。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工人建房要备料,农民耕作要备耕,军队打仗要备战。学习数学其实也是如此。
3、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巧妙设计练习“留”趣
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在平时要采取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鼓励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对组内的认知冲突进行有效解决,从而解决问题,理解知识,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充分信任。
另外,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呆板的练习形式、乏味的练习内容会把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中激发出来的兴趣而无情淹没,使学生愉快的心情,振奋的精神受到严重的扼杀和抑制。因此,课堂练习要设计得精彩、巧妙、有趣。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不同的练习,给学生留下趣味,让他们回味无穷。
二、要建設有效小组
1、组长的指导与培训。对于组长应该着力从组织小组活动、指导协调小组合作、调动小组成员积极性、搞好组内评价等方面开展指导培训。
2、组内科代表的使用与培养。根据组内每个学生的特长,分配不同学生担任组内课代表,既能调动其他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又减轻组长的压力。
3、健全小组的各种评价与评比机制,及时给予赏识与鼓励。
4、适时对小组进行必要的调整。
5、鼓励各小组自主管理,民主制定组纪组规。
6、建设小组文化。营造浓郁的组内育人氛围,加强小组内成员的凝聚力。
三、评价要及时、客观、具体
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是相当关注的,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发言过后,教师的及时、积极的评价会给学生小组和个人以继续学习的动力,无论是肯定的或是否定的评价,都表明教师在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这对于学生来讲也是一种心理的需要。
虽然新课程标准下的评价观注重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出积极的评价,但如果教师在评价时偏离常轨,一味去“讨好”学生,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学生可能会觉得教师太“假”,从而可能不信任教师,对教师产生抵触的心理。在对小组进行评价时,也不能因为某小组内有优等生就对此小组特别“照顾”,明显的偏袒、有失公正、公平,会损害大多数小组和成员的利益,终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教师在评价小组和个人时,要注意作出恰如其分的、具体的评价,模棱两可的评价、含糊的评价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没有益处。如:对学生朗读的评价,不采用“读得不错,很好”这类笼统的评价语,要根据学生朗读的实际水平进行评价,“读得有感情,把诗人心情都表达出来了”“你真是作者的知音啊!”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要鼓励、引导、点拨。在学生回答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时,可采用“敢于积极发表意见,但思路要换一换”,“这个问题,答对了一半,也是一分贡献,另一半,再想想,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想出来的。”等等。这样的评价会让学生感到态度诚恳,学习的效果得到肯定,也给学生指出了明确的努力方向。
四、应确定详实的评价制度
1、小组分工明确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建立合作小组时,要让学生做到“四个明确,一个到位”。 四个明确就是明确小组合作的方法与形式,使学生能合作,会合作;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每位学生一个角色,有形象代言人、联络员、发言人等;明确方法,只有明确方法,才能使学生会合作;明确竞赛规则,只有明确组间的竞赛规则,才能使学生参与合作中的竞争学习。这些内容要上墙到位,使隐性的内容,转化成显性的内容。
2、细化评价栏目
中学生逐渐显露出成人化的心态,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碍于情面,或胆小怕事,或贪图小利,或于己无益的事不做等等。虽然他们心中存有是非美丑善恶的标准,却不表现出来,从客观上助长了歪风邪气,无益于正确舆论的形成与作用的发挥。所以要细化评价标准,使学生在具体的评价项目上,明确应该做什么、怎样做,并且要常抓不懈。
3、奖罚制完善
平时量化分的记录一定要由专人负责,记清楚加分的时间以及为什么加分,个人的和小组的要分开记清楚,方便最后评选出个人量化分的优胜者。评价分为短期(一天),中期(一周)和长期(一月或一学期)作奖罚。根据上述加扣分规则,每天下午5:00截止,小组总分前三名可以马上自由活动,其余同学继续自学。一周累计,总分后三名小组要做义务打扫教师办公室等劳动。一月累计,总分前三名小组可得发给家长的喜报。由于加、扣分工作量大,所以我安排了每天一位值日班长。并提前培训值日班长和小组长,动员组员们热心帮助“扣分大户”们“改过自身”,其他组员要奋力从各方面加分。对后进生仍然要坚持经常谈心,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
五、高效课堂来自不断地教学反思
再好的教学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总有需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效果反馈信息不断地反思,反思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调整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设计出一套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不断完善的教学方法,顺应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学中,我们要及时地反思,启发引导学生克服思维障碍。
总之,高效课堂所倡导的新的教学理念,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使得每位同学在数学中都有所收获,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效课堂 数学教学
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梦想,有了高效的课堂,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压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如何构建理想化的高效课堂?下面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个人粗浅的看法。
一、要改变教师的传统观念
1、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观念中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整堂课的主角,学生只扮演“观众”的角色。如果教师演得绘声绘色,学生可能会选择接受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但是如果教师表演的枯燥乏味,学生便只是硬着头皮坚持完一节课,对学习也慢慢变得毫无兴趣。不仅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更累。新课程改革提倡“惟学惟生”的教学新理念,即教学以学习为主,师生以学生为主。教育者要引导,促进学生的学习,不能代替,塑造学生的学习。卢梭说过“教育既生长”。教师应该努力建构适合学生的课堂生态,让学生自由生长。
2、改变传统的课前检查方式,提高对数学课前预习的认识
传统的课前检查指注重复习巩固知识,对新知识的涉及甚少。这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心态造成的。教师认为“初中学生预习能力弱,自觉性低,检查预习情况只是浪费时间”。学生的懒惰心理认为“老师没讲,我看不懂。”其实初中生完全具备预习能力,甚至理解能力,强一点的学生在预习之后已经对教材内容了如指掌,教师在上课时只是就其有疑问的知识点加以点拨就完全可以了。而学习自觉性不高的学生如果静下心认真预习,也能对教材内容知之一二,上课听课效果也会相对提高。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工人建房要备料,农民耕作要备耕,军队打仗要备战。学习数学其实也是如此。
3、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巧妙设计练习“留”趣
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在平时要采取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鼓励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对组内的认知冲突进行有效解决,从而解决问题,理解知识,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充分信任。
另外,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呆板的练习形式、乏味的练习内容会把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中激发出来的兴趣而无情淹没,使学生愉快的心情,振奋的精神受到严重的扼杀和抑制。因此,课堂练习要设计得精彩、巧妙、有趣。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不同的练习,给学生留下趣味,让他们回味无穷。
二、要建設有效小组
1、组长的指导与培训。对于组长应该着力从组织小组活动、指导协调小组合作、调动小组成员积极性、搞好组内评价等方面开展指导培训。
2、组内科代表的使用与培养。根据组内每个学生的特长,分配不同学生担任组内课代表,既能调动其他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又减轻组长的压力。
3、健全小组的各种评价与评比机制,及时给予赏识与鼓励。
4、适时对小组进行必要的调整。
5、鼓励各小组自主管理,民主制定组纪组规。
6、建设小组文化。营造浓郁的组内育人氛围,加强小组内成员的凝聚力。
三、评价要及时、客观、具体
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是相当关注的,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发言过后,教师的及时、积极的评价会给学生小组和个人以继续学习的动力,无论是肯定的或是否定的评价,都表明教师在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这对于学生来讲也是一种心理的需要。
虽然新课程标准下的评价观注重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出积极的评价,但如果教师在评价时偏离常轨,一味去“讨好”学生,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学生可能会觉得教师太“假”,从而可能不信任教师,对教师产生抵触的心理。在对小组进行评价时,也不能因为某小组内有优等生就对此小组特别“照顾”,明显的偏袒、有失公正、公平,会损害大多数小组和成员的利益,终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教师在评价小组和个人时,要注意作出恰如其分的、具体的评价,模棱两可的评价、含糊的评价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没有益处。如:对学生朗读的评价,不采用“读得不错,很好”这类笼统的评价语,要根据学生朗读的实际水平进行评价,“读得有感情,把诗人心情都表达出来了”“你真是作者的知音啊!”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要鼓励、引导、点拨。在学生回答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时,可采用“敢于积极发表意见,但思路要换一换”,“这个问题,答对了一半,也是一分贡献,另一半,再想想,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想出来的。”等等。这样的评价会让学生感到态度诚恳,学习的效果得到肯定,也给学生指出了明确的努力方向。
四、应确定详实的评价制度
1、小组分工明确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建立合作小组时,要让学生做到“四个明确,一个到位”。 四个明确就是明确小组合作的方法与形式,使学生能合作,会合作;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每位学生一个角色,有形象代言人、联络员、发言人等;明确方法,只有明确方法,才能使学生会合作;明确竞赛规则,只有明确组间的竞赛规则,才能使学生参与合作中的竞争学习。这些内容要上墙到位,使隐性的内容,转化成显性的内容。
2、细化评价栏目
中学生逐渐显露出成人化的心态,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碍于情面,或胆小怕事,或贪图小利,或于己无益的事不做等等。虽然他们心中存有是非美丑善恶的标准,却不表现出来,从客观上助长了歪风邪气,无益于正确舆论的形成与作用的发挥。所以要细化评价标准,使学生在具体的评价项目上,明确应该做什么、怎样做,并且要常抓不懈。
3、奖罚制完善
平时量化分的记录一定要由专人负责,记清楚加分的时间以及为什么加分,个人的和小组的要分开记清楚,方便最后评选出个人量化分的优胜者。评价分为短期(一天),中期(一周)和长期(一月或一学期)作奖罚。根据上述加扣分规则,每天下午5:00截止,小组总分前三名可以马上自由活动,其余同学继续自学。一周累计,总分后三名小组要做义务打扫教师办公室等劳动。一月累计,总分前三名小组可得发给家长的喜报。由于加、扣分工作量大,所以我安排了每天一位值日班长。并提前培训值日班长和小组长,动员组员们热心帮助“扣分大户”们“改过自身”,其他组员要奋力从各方面加分。对后进生仍然要坚持经常谈心,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
五、高效课堂来自不断地教学反思
再好的教学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总有需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效果反馈信息不断地反思,反思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调整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设计出一套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不断完善的教学方法,顺应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学中,我们要及时地反思,启发引导学生克服思维障碍。
总之,高效课堂所倡导的新的教学理念,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使得每位同学在数学中都有所收获,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