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主阵地,肩负着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任务。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进程中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新时代下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必须探索有效路径,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夯实思政课教师队伍基础,优化资源配置,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育人实效。
【关键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和理念通过传播主体的参与和推动,由少数人理解和掌握的抽象理论转变为具体而通俗易懂的理念在社会中广泛中宣传、教育的过程,也是不同群体的民众理解和掌握的过程。”[1]我国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而学校是最广泛、最全面、最系统的教育传播主体,其中高校又占据着核心地位。因此,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无疑是一项事半功倍的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2]这一论断为新阶段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要求。如何加快步伐、转变思想、创新路径,是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必要性
(一)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需要
高校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主阵地,肩负着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多元价值观和社会思潮交织碰撞。面对新的形势与挑战,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从党的百年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然要求高校加快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加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创新马克思主义发展道路,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提供有力支撑。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同我国发展的生动实践和目标方向紧密相连,有助于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有助于推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
(二)培养新一批青年马克思主义学者的需要
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既是生力军,也是主力军,更是建设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后备力量。大学生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群体,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引领与指导下,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有利于进一步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使其自觉地践行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新一批青年马克思主义学者。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思想,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将精神和行动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力量,成为德、智、体、美、劳健全的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面临的挑战
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系统工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流积极向好但仍面临着新的挑战,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成效亟需提升。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育形式陈旧
首先在教育观念上,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还不够全面,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积极性还停留在通过课程考核的基础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主动性还未激发,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实践性还需加强。此外,个别老师还没有实现从传统教育形式上的跟进转化,依然是以灌输式教育为主,与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未能充分衔接。青年大学生自身所具有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已初步形成,要在此基础上继续巩固提升主流,分清支流。随着互联网的广泛运用,网络教学课程、各种理论学习APP也层出不穷。这些新型教学工具的出现无疑方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但却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功效,虽然上课形式趋向于使用电子设备,但有些教师上课方式依然没有摆脱传统的照本宣科的形式,只是机械地将内容复制于屏幕之上,并没有任何创新的教学方式出现,从而导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单一的宣传和教育并不能使他们迅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反而容易引起他们的猜疑和反感,陈旧的形式导致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过于“高大上”,也容易挫伤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虽然目前许多高校建立了党建学习网站,但是部分网站页面更新速度慢,网站管理不全面,内容的针对性不突出,各种理论学习的应用程序也只是浮于形式、扬汤止沸,一旦到达要求的下载量后就不再进行进一步的指挥操作,并没有进一步促进学生的理论学习。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支撑力度仍需加强
伴隨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高校的变革,更加需要大力支持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主要力量。然而,基于各方面因素一些高校尚未达到规定的思政课师生数量比要求。实际上一名思政课教师同时要带好几个班的学生,过度的教学任务大大分散了教师的精力,势必会影响到最终的教学效果。在质量上,不少高校思政课教师现有的政治素质、知识结构以及组织协调能力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内容上,过于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性和哲理性,忽视了教育对象的接受能力和认知程度。青年大学生的受众特征决定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特殊性,思政课教学方案不能完全照搬一般课程标准制定教学内容。思想理论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群众对它们的接受程度,如果不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需求,只一味注重理论灌输,只会激化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困惑与抵触,从而消解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兴趣,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育实效。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需要校内各方通力协作、形成合力。然而部分高校并没有准确把握其特殊性,只是机械地照搬重复有关理论,片面、单一地进行笼统教育,没有从制度上确保各部门的协同管理,三全育人格局还未有效形成。 三、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路径
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面对全新的挑战必须探索有效路径,持续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环节。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适应时代要求,结合大学生特点,加快进行语言语境和话语体系的转变。首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科观念。多数学生倾向于主攻自己的专业方向,只注重专业技能提升,而忽略了思政课对所有学科的价值引领作用。因此,要让学生摒弃思政课不重要、不是“主课”的观念,端正其学习态度,提高思政课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能动性,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同时,促进教师更新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不遗余力打造思政“金课”。在教学环节中最大限度的面向学生,增加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教育学生真学真懂真信。在教学内容上,要尽可能突出教学重点,紧扣新时代的思想脉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解决思想问题又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真知。同时,要大力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科学挖掘和阐释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体现人文关怀,突出价值引导。
2.夯实思政教师队伍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学生价值塑造、知识获取的关键因素,因此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必须夯实师资队伍基础。首先,努力建设一支涓涓不绝、源源不断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专职思政教师人员的匮乏紧缺,大大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发展活力。因此,具备充足的思政教师数量既可以缓解当下思政教师的压力,更有益于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育活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能否真正深入大学生的内心,并内化为指导他们实践的理论武器,关键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是否具有亲和力、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必须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把准理论前沿加强思政课教师的培训和培养,推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进课堂、进头脑,不断致力于教师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思想品质、业务能力的提高。因此,思政课教师也应不断进行自我教育,提高专业素养,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良好的教学方法与适宜的教学手段是促进思政课教学开展、提高教学效果的催化剂。互联网、新媒介已成为教师和学生工作学习不可或缺的部分,结合新媒体技术形象、生动、信息量大等特点,将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教学的现实感和生动感。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穿插专题演讲、专家讲座、课堂讨论等方式增进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进一步了解,激发其理论学习热情。此外,还可以组织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系列竞赛、成立理论研习类社团、开办理论宣讲类新媒体平台等全方位吸引和感染学生,以达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育目标。
4.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管理实效
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需要长期坚持,要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和制度保障,需要全校各部门的协同推进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首先,学校要加强资源配置,给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最有力的支撑。比如在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基地、科研资金等方面以政策保障和正向激励作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办法,确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平台建设。其次,加大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监督和评价,促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运的良性循环。同时进一步挖掘隐性教育资源,力求在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高校还应主动搭建新媒体教育平台,加强网上网下同心圆建设,提高网络平台的实用性和吸引力,全面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切实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开展。
结束语:
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要充分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做到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价值性与知识性的统一,使其具有理论的透彻性和强大的说服力,推动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基金项目: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现实问题研究项目.習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研究(2020ZD01)
作者信息:
李程(1991年6月——),男,汉族,助教,陕西汉中人,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思想工作,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
参考文献
[] 李慧娟,吕青.论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J].科技视界,2015(29):79+65.
[] 中国网.以全面从严治党的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http://www.china.com.cn/opinion/theor-y/2017-08/content_41389254.htm
[] 人民网.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6/1209/c117092-28936962.html
[] 李征.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困境与出路——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视角[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7):53-55.
【关键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和理念通过传播主体的参与和推动,由少数人理解和掌握的抽象理论转变为具体而通俗易懂的理念在社会中广泛中宣传、教育的过程,也是不同群体的民众理解和掌握的过程。”[1]我国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而学校是最广泛、最全面、最系统的教育传播主体,其中高校又占据着核心地位。因此,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无疑是一项事半功倍的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2]这一论断为新阶段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要求。如何加快步伐、转变思想、创新路径,是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必要性
(一)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需要
高校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主阵地,肩负着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多元价值观和社会思潮交织碰撞。面对新的形势与挑战,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从党的百年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然要求高校加快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加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创新马克思主义发展道路,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提供有力支撑。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同我国发展的生动实践和目标方向紧密相连,有助于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有助于推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
(二)培养新一批青年马克思主义学者的需要
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既是生力军,也是主力军,更是建设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后备力量。大学生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群体,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引领与指导下,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有利于进一步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使其自觉地践行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新一批青年马克思主义学者。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思想,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将精神和行动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力量,成为德、智、体、美、劳健全的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面临的挑战
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系统工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流积极向好但仍面临着新的挑战,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成效亟需提升。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育形式陈旧
首先在教育观念上,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还不够全面,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积极性还停留在通过课程考核的基础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主动性还未激发,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实践性还需加强。此外,个别老师还没有实现从传统教育形式上的跟进转化,依然是以灌输式教育为主,与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未能充分衔接。青年大学生自身所具有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已初步形成,要在此基础上继续巩固提升主流,分清支流。随着互联网的广泛运用,网络教学课程、各种理论学习APP也层出不穷。这些新型教学工具的出现无疑方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但却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功效,虽然上课形式趋向于使用电子设备,但有些教师上课方式依然没有摆脱传统的照本宣科的形式,只是机械地将内容复制于屏幕之上,并没有任何创新的教学方式出现,从而导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单一的宣传和教育并不能使他们迅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反而容易引起他们的猜疑和反感,陈旧的形式导致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过于“高大上”,也容易挫伤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虽然目前许多高校建立了党建学习网站,但是部分网站页面更新速度慢,网站管理不全面,内容的针对性不突出,各种理论学习的应用程序也只是浮于形式、扬汤止沸,一旦到达要求的下载量后就不再进行进一步的指挥操作,并没有进一步促进学生的理论学习。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支撑力度仍需加强
伴隨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高校的变革,更加需要大力支持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主要力量。然而,基于各方面因素一些高校尚未达到规定的思政课师生数量比要求。实际上一名思政课教师同时要带好几个班的学生,过度的教学任务大大分散了教师的精力,势必会影响到最终的教学效果。在质量上,不少高校思政课教师现有的政治素质、知识结构以及组织协调能力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内容上,过于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性和哲理性,忽视了教育对象的接受能力和认知程度。青年大学生的受众特征决定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特殊性,思政课教学方案不能完全照搬一般课程标准制定教学内容。思想理论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群众对它们的接受程度,如果不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需求,只一味注重理论灌输,只会激化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困惑与抵触,从而消解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兴趣,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育实效。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需要校内各方通力协作、形成合力。然而部分高校并没有准确把握其特殊性,只是机械地照搬重复有关理论,片面、单一地进行笼统教育,没有从制度上确保各部门的协同管理,三全育人格局还未有效形成。 三、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路径
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面对全新的挑战必须探索有效路径,持续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环节。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适应时代要求,结合大学生特点,加快进行语言语境和话语体系的转变。首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科观念。多数学生倾向于主攻自己的专业方向,只注重专业技能提升,而忽略了思政课对所有学科的价值引领作用。因此,要让学生摒弃思政课不重要、不是“主课”的观念,端正其学习态度,提高思政课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能动性,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同时,促进教师更新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不遗余力打造思政“金课”。在教学环节中最大限度的面向学生,增加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教育学生真学真懂真信。在教学内容上,要尽可能突出教学重点,紧扣新时代的思想脉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解决思想问题又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真知。同时,要大力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科学挖掘和阐释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体现人文关怀,突出价值引导。
2.夯实思政教师队伍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学生价值塑造、知识获取的关键因素,因此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必须夯实师资队伍基础。首先,努力建设一支涓涓不绝、源源不断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专职思政教师人员的匮乏紧缺,大大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发展活力。因此,具备充足的思政教师数量既可以缓解当下思政教师的压力,更有益于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育活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能否真正深入大学生的内心,并内化为指导他们实践的理论武器,关键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是否具有亲和力、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必须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把准理论前沿加强思政课教师的培训和培养,推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进课堂、进头脑,不断致力于教师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思想品质、业务能力的提高。因此,思政课教师也应不断进行自我教育,提高专业素养,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良好的教学方法与适宜的教学手段是促进思政课教学开展、提高教学效果的催化剂。互联网、新媒介已成为教师和学生工作学习不可或缺的部分,结合新媒体技术形象、生动、信息量大等特点,将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教学的现实感和生动感。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穿插专题演讲、专家讲座、课堂讨论等方式增进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进一步了解,激发其理论学习热情。此外,还可以组织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系列竞赛、成立理论研习类社团、开办理论宣讲类新媒体平台等全方位吸引和感染学生,以达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育目标。
4.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管理实效
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需要长期坚持,要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和制度保障,需要全校各部门的协同推进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首先,学校要加强资源配置,给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最有力的支撑。比如在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基地、科研资金等方面以政策保障和正向激励作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办法,确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平台建设。其次,加大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监督和评价,促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运的良性循环。同时进一步挖掘隐性教育资源,力求在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高校还应主动搭建新媒体教育平台,加强网上网下同心圆建设,提高网络平台的实用性和吸引力,全面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切实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开展。
结束语:
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要充分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做到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价值性与知识性的统一,使其具有理论的透彻性和强大的说服力,推动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基金项目: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现实问题研究项目.習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研究(2020ZD01)
作者信息:
李程(1991年6月——),男,汉族,助教,陕西汉中人,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思想工作,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
参考文献
[] 李慧娟,吕青.论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J].科技视界,2015(29):79+65.
[] 中国网.以全面从严治党的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http://www.china.com.cn/opinion/theor-y/2017-08/content_41389254.htm
[] 人民网.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6/1209/c117092-28936962.html
[] 李征.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困境与出路——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视角[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7):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