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胡同:老北京的一块疮

来源 :文化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chenggou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大胡同就像老北京的一块疮,尽管里面已经腐烂了,外面却又艳如桃李,灿若云霞。有人戏言,想当年,要去这里长见识的话,“得穿布料结实的服装,否则她们过分的热情会扯碎你的衣服。”这里的“她们”,指的是云集此处的烟花女子们。这些女子在这里高张艳帜,芳名远播,红楼碧户,舞扇歌衫,很是热闹过一大阵子。
  


  做为旧日“红灯区”的八大胡同早已成为历史的北京陈迹,如今变成普通的居民住宅区,若要仔细寻觅,尚能依稀辨出昔日的格局风貌来。因而为我们留存了一些断章残韵,甚至一些生动而丰富的细枝末节,使我们这些对那段历史与社会已然隔膜的现代人,也可以由此感受并进而触摸那个时代的风烟和气息。
  闲了的时候,我偶尔也会去那里走一走的。当然不是像那些当年的达官显贵、公子王孙之流一样寻花问柳,而只是想从这些错综复杂、残破不堪的胡同中,寻找到某些划破历史记忆的往日碎片而已。朋友们说这是一种“意淫”,我说:“否,非若是也,其实你们不懂我的心。”走在这里,我的心,是复杂而沉重的。
  恍恍惚惚的,就看见前面有一大帮子人,揣着大把的银子走进身边的一个个四合院的大门。他们抽够了大烟,喝够了香片,听够了歌舞,抱够了软玉温香,然后又呼呼隆隆扬长而去。这些人衣着光鲜,脑满肠肥,闻在我的鼻孔中的却是阵阵腐臭之气。我们的文学作品和社会舆论仅仅对妓女们有种种嘲讽之论,但我们又怎能放过对这些有钱的嫖客们的揭露和讽刺呢?不正是他们的存在,才成为八大胡同的经济基础的吗?
  这个晚清和民国时期的著名欢场,演出了一幕又一幕活报剧。甚至民国初年,还一度吸引了两院一堂(参议院、众议院和京师大学堂)的名流为常客。高阳的小说《八大胡同》,就是以此为背景写出曹锟贿选总统的丑剧的。当年玩得最疯的,还要数那些八旗子弟。他们在这里花银子,就跟喂鸡的撒小米一样,大把大把地撒。这一方面为了讨好窑姐,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摆排场。到了民国时期,尽管民族危亡,民不聊生,这里却还是歌舞升平醉生梦死之态。当时有一位李六庚老先生,看着这些情形,忧愤至极,每天早上提着一面锣,到八大胡同去打六更,嚷着说:“你们这些青年革命者还不醒醒吗,国家马上就要完了!”有时大白天里,他老先生打着灯笼,在大街上跑来跑去,问他干什么,他就眼泪汪汪地叹道:“我找人!我成天看不见人,这地方尽是鬼!”后来李老先生竟因此神经失常,忧愤而死。
  其实清初,是严禁开设娼馆的。但北京城内的本司胡同、演乐胡同仍逐渐出现了多家妓户。后来在西城的砖塔胡同更是众妓云集。光绪年间,干脆把这门“产业”的“业主”们轰到了前门外大栅栏观音寺以南的一片地区,化暗为明。这就是后来兴盛的石头胡同、陕西巷、王广福斜街、韩家潭、胭脂胡同、百顺胡同、皮条营、纱帽胡同等八大胡同的由来。八大胡同究竟是哪八条胡同?历来说法不一。这里提供的只是其种种说法中的一种。在中国文化里历来有用数字表示人、物、景等的习惯。“八”字在这里是个虚数,只是表示其多,真正计算起来,这一带的胡同又岂止“八”条呢?
  名妓赛金花在甲午战争之后从江南来到北京“营业”,艳名鹊起之后,惊动了当时任职工部尚书的江苏人陆润痒。陆尚书认为赛金华在北京为妓,是给江苏人丢脸,于是一声令下,将其轰出北京。但不久之后,赛金花又回来了,入住在石头胡同。随后,同样来自江南的谢姗姗和苏宝宝也相继在八大胡同落脚,使这里成为苏州、扬州、杭州名妓的大本营。
  赛金花来了之后,还从江南带来了一套规矩,将这里的娼家分为清吟小班和茶室两个等级。清吟小班是高级妓院,茶室的姑娘和清吟小班比起来,才貌上就明显地差了一些。这套规矩发展的后来,清吟小班和茶室内部就又分别分出许多“等”,一二等为高级妓院,又叫“堂”和“大地方”。八大胡同里的头等和二等妓院较为集中,每家门前有块小金字招牌,上书名号如“春福堂”“盛安堂”或者再加上姓氏于堂名之下。
  此时我想,如果真的出现了一群姑娘们拉拉扯扯的场面,以至于客人们不得不“穿布料结实的服装”的话,这些姑娘恐怕不会是清吟小班里的,而肯定应该是茶室之中的下等妓女吧?
  1949年10月15日,北京组建了封闭妓院总指挥部。公安部部长兼北京市公安局局长罗瑞卿任总指挥。八大胡同里的烟花之气,很快就烟消云散了。此后几十年,除了生活在海外的某些人士还记得北京曾经还有这样一个“红灯区”之外,在内地,这里的艳名几乎被人渐渐遗忘了。直到近几年,才忽然被人想起来。
  据说要开发成旅游区了……过去是一块疮,现在则像一个挣钱的聚宝盆。备受争议的“八大胡同游”,现在是越游越红火!即使是未标明“八大胡同游”而只挂着“胡同游”牌子的人力三轮车,也将八大胡同里的青楼遗址,作为其招揽游客的一个卖点。
  一位三轮师傅反问我:“你想过没有,游客为什么不去参观别的胡同,却来参观这里?还是因为这里有旅游价值啊。只要有市场,拦是拦不住的。青楼遗址也是北京的一段历史,如果参观青楼遗址就是下流,那么参观故宫是否就是羡慕帝王荒淫无耻的生活?恐怕不能那样扣帽子吧?”而另一位老爷子则持相反观点:“八大胡同的青楼遗址,毕竟是北京历史中的糟粕,实在不值得展示和回顾。它们怎么能跟故宫的历史价值相提并论呢?如果仅仅是因为这里作过妓院,就大肆宣扬以牟利,这种旅游创意不是太低俗了吗?”
  两种不同的观点,引人沉思。本来,北京的胡同游很有特色,以此盈利也无可厚非。前面的那位三轮师傅说,这好比吃饺子蘸醋,愿意蘸就蘸,不愿意蘸就不蘸,根本就不能成为一个问题。但是,因为这里过去是北京的“红灯区”。所以话题才敏感起来。胡同里的一位老爷子就说:“那些蹬三轮的成天拉一帮子‘二外’(外地人、外国人)在我们家门外指指点点,青楼啊红灯啊胡诌一通,考虑过我们的感受吗?那些青楼几十年前就没有了,这都哪儿跟哪儿啊。”
  据宣武区文化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先生介绍,八大胡同保存完好的青楼遗址现在还有一些,它们的建筑结构各有特点,其中一处是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他认为,对八大胡同游不该支持,但也不好绝对反对。因为这毕竟是企业行为,只要公司合法注册,守法经营,就不便干预。
  负责管理这一带胡同游业务的大栅栏社区服务中心主任胡浩告诉我,只有经过社区中心认可的接待户和单位,才能在这一带开展胡同游业务。在外面零散拉客的,大多是“黑三轮”。北京市对人力三轮有严格的管理规定。开展胡同游业务的三轮必须统一着装,有统一标识。而在大栅栏地区,只有一家经过正式批准的三轮导游公司——博纳发达文化发展公司。
  我注意到,几年前就是这家公司率先推出八大胡同游业务的,但是当时前后仅“游”了三天时间,就又被取消了。原因是什么呢?胡浩说:“主要是媒体曝光后,争议很大。主办单位考虑到一部分人对此有意见,为表示尊重,后来就取消了。”他说,博纳发达文化发展公司现在的胡同旅游路线中,仍有一个景点是过去的青楼——已经开发成了集喝茶就餐住宿于一体的宾馆,并装饰了风筝、灯笼等民族特色饰品。对这里的青楼历史,导游会有一两句介绍。
  作家洪烛说:“无意间碰见八大胡同遗址,其实大可不必绕道而行。” 尽管八大胡同的历史是痛苦的,但“痛定思痛,也是一种勇敢”。不过,洪烛说的是“无意间”,那么,如果有人有意去寻访那“创伤”,旅游公司有意去宣扬那“痛苦”呢?
  八大胡同,究竟该不该列入旅游景点?尽管还有人在争论不休。但是,拉活儿的三轮师傅们却毫不理会这些聒噪,丁啷当啷干得热火朝天。“去八大胡同吗?这可是以前老北京青楼文化的缩影,50元一位免费给您讲解。”在前门一宾馆前,几个“导游”蹬着三轮车,前面挂一小牌子招揽生意,拿着自绘的地图和几张胡同照片让人看。两位外地游客禁不住导游的诱惑,当场与导游达成协议俩人90元,还可开出租车发票。于是,导游拉着二人很快消失在胡同中。
  这样的导游是非法营业的。他们拉着他们的目标,向胡同深处驶去了。三轮车上的游客神情轻松,谈笑风生,去参观那片旧日的疮疤和伤痛。
其他文献
我们不应该只懂得接受他人的智慧,还必须要学会发掘自身的智慧源泉。  ——马赛尔·普鲁斯特    编译/李威    那真是很漫长很漫长的一天,而那一刻,我感到简直疲惫极了,迫切地想要睡上一觉。当乘务员领着我来到自己的座位的时候,我不禁在心里暗暗地诅咒了一句。因为在我旁边的座位上,已经有一个男人坐在那儿了。他虽然身材矮小,但却衣冠楚楚,只不过可能因为他太瘦的缘故,他穿着的那套落满灰尘的绿格子花呢套装只
期刊
编译/赵海平    下面每一个问题,都是由马歇尔小学二年级的孩子们回答的。    上帝为什么创造妈妈?  1、因为她是唯一知道我的《恐龙》光盘放在哪里的人。  2、可能是因为她会打扫房间。  3、因为只有她能让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    上帝为什么把你给了你的妈妈,而没给其他人的妈妈?  1、因为我们有联系。  2、因为上帝知道她比其他人的妈妈更喜欢我。    你妈妈以前是什么类型的小女孩?  1
期刊
一    浏览一下全国报纸上的生活信箱专栏,你一定会发现许多值得称道的事。我接替安·蓝德斯主持芝加哥《太阳时报》的生活信箱专栏后,有一次,请读者说出谁是他们心目中想“感激”的人。45岁的维多·拉波特从医院里写信来,告诉我他幼弟东尼的事。  3年来,维多一直病得很厉害。他的双臂青一块紫一块的,又经常昏厥。他的两个肾都已丧失功能,性命危在旦夕。  医生说肾脏移植手术可以救回他的命,东尼愿意把自己的一个
期刊
编译/刘宇婷    1999年春天,我去危地马拉的佩滕省参加马拉松赛。途中,我注意到路边有一群小孩正把脚伸进一种黏糊糊的黑色液体中。我问同伴那是什么,他说:“他们在把柏油涂到脚板上。这里的孩子没有鞋穿,光脚走路容易划破皮肤,感染病菌。他们认为柏油能保护双脚。”我低头望着自己几百美元买来的跑鞋,不敢相信还有人像这样生活。我最讨厌脚趾头受磕碰的感觉了,可这些孩子竟然在滚烫的碎石路上赤脚行走!  坐在返
期刊
编译/沈农夫    当那位迷人的年轻女子拄着明杖,小心翼翼地登上公交车,满车乘客都在同情地看着她。她用手摸索着座椅的位置,顺着过道找到司机告诉她的空座位。然后她坐下来,将公文包放到膝上,明杖靠着腿放下。  由于误诊,34岁的苏珊失明整整一年了。突然陷入了充满愤怒、挫折与自怜的黑暗世界,她所能依靠的只有丈夫马克。马克是位空军军官,他全心全意地爱着苏珊。看着她陷入绝望,他决心帮助她恢复力量和自信,重新
期刊
译/艾柯    每一个人,当他年轻时,都应该努力去实现一个梦想,那会使得他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获得一种信念,一种对生活前景的信仰。这应该是一个伟大的、重要的,你认为不可能实现的梦,譬如在校园演剧时当主角,或者独自一人吃掉整整一个生日蛋糕。而我的梦想是骑象。  在经济大萧条时期,我们的小镇上只是偶尔有小马戏团来表演一次,而且他们通常根本就没有象。我家的附近又没有动物园,观看大象对我来说就已经是极不容易
期刊
祝寿送寿联,是我国民间流传久远的一项风俗。为人祝寿,送上一副寿联,既表达撰写者的祝寿心愿,同时也对寿星的生平业绩有所称颂,可谓是一种比较高雅的祝寿礼品。自古以来,不少文人雅士不仅喜欢给友人送寿联,还喜欢自己给自己作“自寿联”。现在品读这些“自寿联”,从那强烈的感情色彩中会感悟到作者当时的心情,仿佛是作者的“长寿宣言”。  清代的郑板桥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在其六十岁生日时以六十年人生感悟和
期刊
掐指算来,从老家迁移出来也有七八年的光景了。虽然身处异乡,喜欢闲时与朋友胡吃海喝,川菜、粤菜、东北菜都尝遍于舌尖。但每次吃饭之前朋友都会惊诧于我将服务小姐拿来的醋瓶一倒而光之后依然狂喊“添醋,添醋”的举动!也许这就是故乡留给一个人最深刻的烙印吧!  初到山西的人也许会被铺天盖地的面食搞得眼花缭乱,在其他地方仍以米饭为主的人们很难想像,在山西,如果没有面食是怎样的情形?记得当年在山西工作时,与同事一
期刊
据传当年的山东军阀韩复榘,有一次挺胸凸肚出现在齐鲁大学校庆演讲台上,说:“有件事,兄弟我想不通:外国人都在北京的东交民巷建了大使馆,就缺我们中国的。我们中国为什么不在那儿也建个大使馆?说来说去,中国人真是太软弱了!”  这当然是个笑话,却也由东交民巷,折射出一份慷慨激昂的可笑和狭隘。    东交民巷曾经是著名的使馆区,位于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纪念堂东侧,是一条东西方向的大街。跟它相对的,还有一条西交民
期刊
一路呼喊着收废品的骑自行车的小贩的声音,在狭长的胡同里回荡着。他们的身后拖着冬天的阳光描出来的长长的影子,一圈一圈踩着岁月的年轮,向胡同深处走去了。不知从哪家的屋子里飘来炒葱花的香味,让我忽然想起乡下的母亲。   在这静静的风景中默默站上几分钟,就能拾到一首含蓄的小诗,或者一篇幽雅精致的美文。萧乾老人说:“我这辈子只有头十七年是真正生活在北京的小胡同里。那以后,我就走南闯北了。可是不论我走到哪里,
期刊